学术投稿

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刘新红;戢妍丽;姚丽颖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 血液流变学, 血脂
摘要:目的 研究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收集该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24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12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脂,分析其关联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浆黏度、RBC聚集指数升高,RBC变形能力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C、LD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TG、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两组受试者综合做相关性分析,血浆黏度指数与TC呈正相关(r=2.637,P=0.000),与LDL呈正相关(r=1.521,P=0.002);与TG、HDL无明显相关性;RBC聚集指数与TC呈正相关(r=3.321,P=0.001),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RBC变形能力与TC呈负相关(r=-0.453,P=0.013),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作为血脂对循环影响的亚微观表现,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监测指标指导临床诊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茶素对放射性损伤大鼠肺组织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 阐明儿茶素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成年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①空白对照组:10只,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 ml/kg;②单纯儿茶素组:10只,每日腹腔注射儿茶素注射液100 mg/kg;③单纯照射组:10只,全肺单次照射15Gy+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 ml/kg;④照射+儿茶素组:10只,全肺单次照射15Gy+每日儿茶素注射液100 mg/kg.于照射后2 w及6 w取各组大鼠各5只的肺组织,作组织学与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照射组大鼠2 w和6 w时肺出现明显炎性损伤,照射+儿茶素组的急性肺炎性改变较照射组明显减轻;空白对照组和单纯儿茶素组动物免疫组化TNF-α阳性细胞数相对较低,单纯照射组的TNF-α阳性细胞数较上述两组明显增高(P<0.05),照射+儿茶素组的阳性细胞数介于两者之间,显著低于单纯照射组(P<0.01).结论 儿茶素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而儿茶素能明显降低该过程中TNF-α表达水平,提示儿茶素可能通过调控该细胞因子发挥辐射防护作用.

    作者:石卫民;高蕾;陈龙华;宋维舒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灶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表达与病程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病灶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ERK)-1和ERK-2表达与病程的相关性.方法 128例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疾病病程分为初发型组、慢性复发型组、慢性持续型组和急性暴发性组.采用RT-PCR检测所有患者病灶组织中VEGF、ERK-1和ERK-2 mRNA转录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VEGF、ERK-1和ERK-2表达阳性细胞率.结果 四组患者病灶组织VEGF和ERK-1/2 mRNA相对光密度值逐渐增加,四组患者VEGF和ERK-1/2平均阳性率逐渐增多,在急性暴发性患者中VEGF阳性率高达39.59%,ERK-1阳性率高达31.47%,ERK-2阳性率高达24.12%,比较各组间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病灶组织VEGF、ERK-1和ERK-2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其表达水平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增加,具有预测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的潜在价值.

    作者:刘宝海;朴雪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因素

    目的 肾功能损害是多发性骨髓瘤(MM)的常见并发症且与生存期缩短有关.将评价MM病人半胱氧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的血清水平,探讨Cys-C水平与MM病人生存的关系.方法 新诊断的MM病人76例及健康人20例抽血检测Cys-C水平.结果 76例新诊断的MM病人中,男41例,女35例,年龄30~81岁,中位年龄66岁.与对照组相比,MM病人Cys-C水平显著升高(P<0.05),42例(55.3%) MM病人Cys-C水平高于正常值.ISS Ⅲ期的病人血Cys-C水平显著高于Ⅰ期病人(P<0.05).同时,Cys-C水平与血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密切相关.生存分析提示Cys-C正常的病人生存期明显优于Cys-C升高的病人(P<0.05).结论 这个研究提示MM病人Cys-C水平不但是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也很好地提示MM病人的肿瘤负荷和生存期.因此,MM病人有必要检测Cys-C水平,以更好地评价MM病人的预后.进一步将探讨Cys-C联合其他指标如LDH、β2-MG评价MM病人的预后.

    作者:李劲高;佘妙容;陆泽生;张华斌;宛霞;彭琪;黄湖辉;徐安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老年教育需求量及潜在需求量分析

    社会和老年人自身对老年教育的需求,是老年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可以预测不断扩大的老年人群对老年教育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因而探讨老年教育的需求,并对此需求有比较清楚的量化概念,将对规划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等提供依据[1].本文选取城市老年教育需求的调查情况(以天津为例)加以分析.

    作者:岳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的相关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含有9种酶蛋白分子的家族,可以导致基质膜和细胞间质成分破坏与降解,在恶性肿瘤的侵袭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证明MMP-2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起了关键作用[1].本研究拟探讨MMP-2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作者:周艳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穿心莲内酯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 w后,分两次每次腹腔注射1%的STZ柠檬酸盐缓冲液(STZ 30 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治疗组分别用2.5%二甲双胍、0.5%和1%的穿心莲内酯10 ml/kg灌胃8w,结束时测定体重指数(LEE指数),心重指数(HW/BW),血糖;心肌组织制备匀浆,比色法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钙含量(CA)、过氧化氢酶(CAT)等指标.结果 穿心莲内酯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LEE指数维持正常,心重指数有所下降;心肌组织MDA、C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穿心莲内酯大剂量组心肌因氧化应激升高的CAT水平降至与正常对照组无异(P>0.05),且与模型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穿心莲内酯具有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并改善大鼠一般情况.

    作者:杨苹;林海涵;贺朝忠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北京社区老年人营养状况及相关因素

    目的 利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评估北京社区老年人营养状况,了解其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分析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 利用MNA量表对9 338名北京社区老年人进行营养评估,并分析人口统计学特征、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抑郁状态及慢性病对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 北京社区老年人营养不良患病率为0.2%,营养不良危险为32.3%,营养良好为67.5%.高龄老人、女性、文化程度低、患有慢性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抑郁者营养不良及危险的患病率显著增加.结论 北京社区老年人营养不良及危险的患病率较高,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慢性病、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及抑郁是营养不良及危险发生的影响因素.应积极进行营养宣教和指导,以维持老年人良好的营养状态.

    作者:李缨;陈彪;关绍晨;张锦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化疗前和经标准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的2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4例同期普通外科入院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SDF-1的水平,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初诊未治时急性白血病患者组血清及脑脊液中SDF-1α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明显高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白血病患者经标准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血清及脑脊液中SDF-1α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缓解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SDF-1α浓度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组、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N-CNSL)组血清及脑脊液中SDF-1α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NSL患者组明显高于N-CNSL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DF-1α可以作为急性白血病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的一种检测病情变化的指标,用于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

    作者:王树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芡实提取物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目的 观察芡实不同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8组,即对照组、模型组、芡实乙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芡实乙酸乙酯提取物高低剂量组、芡实正丁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分别采用旷场装置和Morris水迷宫装置测试各组小鼠的自主活动状况及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测定各组小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结果 芡实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均能浓度依赖性地改善亚急性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组织NOS、GSH-Px活力,降低AChE活力.结论 芡实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改善小鼠衰老状态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能促进机体清除脂类过氧化物,增强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改善胆碱能系统在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有关.芡实正丁醇提取物的作用优于乙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的作用优于乙酸乙酯提取物.

    作者:沈蓓;吴启南;陈蓉;王新胜;袁冬平;伍城颖;陈广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瘦素预处理对小鼠心肌冷/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差异性

    目的 研究同种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中,瘦素预处理对心肌冷/热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差异性.方法 30只雄性C57BL/6小鼠被随机分为3组:(1)心肌冷IRI组:瘦素预处理(术前30 min予腹腔注射重组瘦素,剂量为50 μg/kg.)后行同种间小鼠腹部心脏移植,供体置于4℃ UW液中保存6 h;(2)心肌热IRI组;(3)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MIRI组).分别于术后6h收获标本,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小鼠移植心脏及血清中性粒细胞活性,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等.结果 心肌冷/热IRI两组对照比较,小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nⅠ)、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血清细胞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 β,IL-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瘦素预处理虽然可以减轻心肌冷/热IRI,减轻炎症反应,但是小鼠心肌冷/热IRI之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吕祥威;徐彤彤;武琦;覃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纹状体NMDA受体NR2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受损侧纹状体组织中NMDA受体调节亚单位NR2A和NR2B蛋白表达及其电针干预后的变化,探讨电针对缺血再灌注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的拮抗作用,进一步阐明电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机制.方法 用数字随机表将1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5只.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短暂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大鼠在再灌同时电针“百会”、“大椎”两穴(连续波,频率3 Hz,电流强度1~3 mA),30 min,深度均为10 mm.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处理系统检测分析大鼠受损侧纹状体NR2A、NR2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纹状体组织中NR2A的表达量明显下降,而NR2B的表达量明显升高,给予电针“百会”、“大椎”穴后的大鼠纹状体组织NR2A表达细胞数及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表达NR2B的细胞数及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 电针可能通过激活NR2A受体蛋白表达,抑制NR2B受体蛋白的过量表达,从而调节NMDA受体复合物的整体功能活性,减少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反应,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局灶性脑损伤,发挥一定的脑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沈梅红;刘晓华;项晓人;沈洁;张莹;舒兆瑞;李忠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鸦胆子油对食管癌患者血清VEGF及疗效的影响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以放疗、化疗或放化疗联合治疗为主[1],但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较大,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较难耐受.近来笔者以鸦胆子油乳剂口服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效果较好.

    作者:廖江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癌组织Runx3、iNOS蛋白表达及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Runx3、iNOS蛋白表达、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素-生物素法(SP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中Runx3、iNOS蛋白表达;用快速尿素酶诊断法和Warthin-Starry染色法检测胃癌患者及对照组HP感染状况;用Kaplan-Meier限乘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胃癌组织Runx3蛋白表达率(43.02%,37/86)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89.53%,77/86)和正常对照组织(100%,20/20)(P<0.01);胃癌组织iNOS蛋白表达率(72.09%,62/86)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16.28%,14/86)和正常对照组织(10%,2/20) (P<0.01).胃癌组织Runx3、iNOS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P<0.05)、浸润深度(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5)等显著相关.HP感染的胃癌组织Runx3蛋白表达率较未感染的胃癌组织低(P<0.01);HP感染的胃癌组织iNOS蛋白表达率较未感染的胃癌组织高(P<0.01).胃癌组织Runx3、iNOS蛋白表达显著负相关(r=-0.349,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发现Runx3蛋白表达与生存相关(P<0.01);iNOS蛋白表达与生存无关(P>0.05).结论 胃癌Runx3、iNOS蛋白与肿瘤进展和转移有关,HP感染影响Runx3、iNOS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unx3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相关.

    作者:赵永勋;李玉民;关泉林;赵鹏;韩俭;曹农;冯颖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Barthel指数在老年分级护理评估中的应用

    老年护理院收治的对象与二、三级综合性医院有所不同,多为诊断明确、病情相对稳定、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现行的分级护理内容在老年护理院实施过程中,缺乏个体针对性,无法有侧重地解决患者日常生活自理缺陷,不能满足服务对象的身心需求,与现代护理模式不相适应.本研究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老年护理院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以了解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现状.

    作者:凡芸;杜兆辉;丁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疲劳与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疲劳与自我感受负担(SPB)的相关性,为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多维疲劳量表(MFI-20)和SPB量表对64例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COPD患者的疲劳均分为(57.75 ± 12.14),处于中度疲劳水平;SPB得分(35.56 ±5.09),处于中度负担水平;患者的疲劳及综合性疲劳、体力疲劳、活动减少、动力下降、脑力疲劳五个维度和SPB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COPD患者的疲劳和SPB相关,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减轻SPB,从而减少疲劳.

    作者:邓国金;钟清玲;颜新萍;肖育梅;焦燕琴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败后行全髋关节置换23例

    动力髋螺钉(DHS)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的一种内固定材料,但随访发现应用DHS术后可能发生髋内翻、头颈切割、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本研究对23例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败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随访效果满意.

    作者:王军;马世云;苏柯;李龙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生命质量的相关性

    老年慢性病伴抑郁症状发生率在15.7% ~55.16%[1~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命质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抑郁发生及抑郁情绪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

    作者:孔令娜;周颖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新型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0例的早期疗效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病之一,尤以老年人居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突出,其发病率逐年有上升趋势[1].手术治疗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法,主要有解剖型锁定钢板、动力髋内固定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等[2].为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促进术后的康复,早期牢固的内固定已成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公认的治疗原则[3].本研究旨在分析新型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用于各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治疗的效果.

    作者:易军飞;黄卫国;白瑞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 观察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1例PD合并RL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予普拉克索治疗12w,对照组30例予氯硝西泮治疗12w,中重度RLS患者在两组均有23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RLS严重程度评定量表(RLS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变化,治疗后行临床总体印象改善量表(CGI-I)评价;治疗期间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普拉克索组在减轻症状方面[RLSRS:7.16 ±3.03 vs.17.25±5.02,CGI-I评估:显著进步15例vs.5例,进步11例vs.6例,疗效显著者(显著进步+进步)83.9% vs.36.7%]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改善睡眠较对照组更有效(PSQI:9.62±1.13 vs.10.98±2.46),不良反应率低(12.9%vs.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拉克索能有效控制PD合并RLS的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钱进;申敬顺;周密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0例

    目前医学界普遍主张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采用手术治疗,以降低其致残率及死亡率[1].以往在进行内固定治疗骨折,普遍使用的是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但由于其存在缺点与不足,尤其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以及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治疗效果欠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本文观察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欧海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