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定喘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30例临床观察

罗庆华

关键词:加味定喘汤, 治疗组, 咳嗽变异型, 哮喘患者, 对照组, 临床症状, 气道高反应性, 口服, 肺功能改善, 症状缓解, 哮喘病人, 推广应用, 临床疗效, 疗效明显, 疗效肯定, 毒副反应, 比较差异, 舒弗美, 诊断, 控释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定喘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诊断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控释型茶碱舒弗美片100 mg/次,分2次早晚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味定喘汤煎剂口服,日一剂,每日2次早晚口服.两组均15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的症状及体征变化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及疗效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加味定喘汤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病人临床症状缓解,肺功能改善及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CAP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国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 g静滴bid+阿奇霉素胶囊0.5口服qd.对照组单以国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 g静滴bid,疗程均为7天,其他治疗两组相似.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痰培养,临床症状,体征和细菌学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痰培养,临床症状,体征的基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组治疗组治疗后痰培养清除率78.95%,临床有效率66.67%,对照组治疗后痰培养清除率40.00%,临床有效率45.83%,显示治疗组临床和细菌学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可作为一种选择.

    作者:王凌;严慧萍;熊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肺癌胸腔积液置管引流灌注艾迪注射液联合微波热疗的观察

    目的 观察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置管引流灌注艾迪注射液联合微波热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病理明确诊断的31例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在胸腔内置管引流后注射艾迪注射液50 ml,间隔4~5天,共4~6次.同时用2450 MHz微波对患侧胸部进行加热.结果 胸腔内置管引流后注射艾迪注射液联合局部微波热疗的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20例,总有效率(cR+PR)为90.3%.结论 胸腔内置管引流灌注艾迪注射液联合微波热疗有效地控制了恶性胸腔积液,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康用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46例临床分析

    结核病与糖尿病都属于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肺结核需经过长期药物治疗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本文对我中心结核科近两年收治的46例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进行临床分析.临床资料

    作者:缪昌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护理

    呼吸衰竭是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见的并发症,又是致死的主要原因,病死率高达25%~67%.如何观察呼吸衰竭的早期表现及发展过程,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尽早治疗和抢救,对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我院2002年3月~2007年3月共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95例,其中20例出现呼吸衰竭,除3例死亡外其余17例治愈出院,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晓芳;仇珂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微创疗法治疗结核性液气胸40例

    结核性液气胸因胸腔内同时积液、积气,临床表现及治疗,有别于单纯结核性胸腔积液或积气.国内对于结核性液气胸的报道较少.以往多主张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措施,我们把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应用到液气胸治疗中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

    作者:冷洁;王彦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γ-刀治疗肺癌致大咯血死亡3例分析

    目的 对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引起致命性大咯血死亡3例进行分析.方法 63例肺癌患者接受不同治疗.19例患者接受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44例接受化疗.结果 接受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中有3例发生致命性大咯血死亡,化疗组无一例发生.结论 进行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增加肺癌患者致命性大咯血死亡率.

    作者:赵军;常天才;张小琴;陈琪;卫平;吴晓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喉罩通气管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体会

    开放气道是心肺复苏(CPR)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复苏的第一步,快速建立有效的人工通气道十分重要.喉罩通气管(LMA)起初应用于麻醉期间维持气道通畅,近年来开始应用于心肺复苏中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我科近年来也开始在心肺复苏中使用喉罩通气管,2003~2005年来,共对42例心肺复苏患者使用喉罩通气管,收到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敏;谢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提高护生实践能力的体会

    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能力护士的职责是促进健康、减轻痛苦、恢复健康、维持健康.通过有技巧的交谈、解说,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通过与家庭、单位、社区的沟通,使患者得到社会支持.

    作者:支秀琴;查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支气管扩张症的手术治疗

    随着现代内科治疗、介入治疗及胸腔镜等诊疗技术的发展,支气管扩张症(以下简称支扩)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外科手术治疗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96年1月~2006年10月我们对21例支扩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宗贤;张廷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等级星级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院竞争日益激烈,医院的发展和生存,除了依靠先进的医疗技术,还要依赖于良好的服务′.如何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一直是管理者探讨的问题.我院自2000年推行护士等级星级管理模式,并取的较好的效果.现将实施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孙金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感染特点及优化抗生素给药方案

    随着超广谱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日益增加,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m2mases,ESBLs)细菌的感染已呈世界性流行.产ESBLs细菌的出现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众多问题:死亡率增高、住院时间延长、治疗经费上升、医生的治疗选择越来越少等,产ESBLs细菌感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本文就产ESBLs菌株感染的特点及抗生素优化方案做一综述.

    作者:杜飞;马筱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联合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 5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6例).两组均予吸氧、抗感染、静脉氨茶碱及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加用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氧气雾化吸入.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测定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结果 两组肺功能及Pa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 联合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并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旭;左志通;凌春华;陈延斌;季成;张彩娣;邹新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的81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呼吸、心率及气管插管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血气分析及呼吸心率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而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邓清军;蔡云刚;曾红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CT薄层扫描在诊治肺结核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CT薄层扫描在诊治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7年1月~2007年8月期间我院确诊的49例肺结核患者进行针对性胸部CT薄层扫描后的影像学变化,讨论CT薄层扫描在诊治肺结核中的应用.结果 CT平扫未发现病变,而CT薄层扫描发现下列病变.分别为空洞28例(占57%),钙化5例(占1%),支气管闭塞2例(占0.04%),结核球内部结构3例(占0.06%),支气管扩张10例(占2%),小叶中心性病变13例(占27%),椎体破坏1例(占0.02%),粟粒影1例(占0.02%),肋骨破坏1例(占0.02%).结论 CT薄层扫描方法的灵活应用对肺结核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疗效的观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吕圣秀;戴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贵阳市涂阴肺结核病人不规则治疗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涂阴肺结核不规则治疗形成涂阳的因素.方法 采用阅卷统计、分析病人不规则治疗形成涂阳的因索.结果 涂阴肺结核636例中不规则治疗的335例(52.7%),其中形成涂阳的287例(85.7%).涂阴病人不规则治疗因素主要与病人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文化程度、年龄、心理状态,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等有关.结论 应重视涂阴肺结核病人的管理,加强防治宣教,是控制涂阴肺结核病人转涂阳的关键.

    作者:宋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肾移植术后自我护理指导

    肾移植术后的自我护理是患者长期存活的关键,做好患者出院前的自我护理指导,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我院对近几年来4例肾移植患者实施出院前的自我护理指导,取得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徐珍荣;荣丽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使用中的感染控制管理

    目的 为了降低纤支镜使用中的交叉感染,探讨预防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 分析纤支镜在清洗消毒操作管理中存在的感染隐患,制定纤支镜清洗消毒操作预防感染的措施.结果 选择正确的纤支镜清洗消毒方法,能够避免纤支镜清洗消毒不彻底,减少交叉感染.结论 严格执行纤支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程序及防护措施,预防纤支镜使用过程中的医院感染.

    作者:徐英;赵强杨;阿依努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肺泡出血综合征

    肺泡出血综合征(Alveolar Haemorrhage Syndromes AHS)为一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一系列疾病过程中.在不同病因作用下,导致肺微血管的血液进入肺泡,即弥漫性肺泡出血(DAH).当血液聚集于肺实质内,临床可发生呼吸困难、咯血、X线胸片为双侧弥漫性肺泡浸润以及贫血等临床特征.

    作者:任少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及血气分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水平及与血气分析相关性.方法 对12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及30例对照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进行测定.结果 血浆纤维白原水平在慢性肺心病加重期患者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呈负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易导致肺小动脉血栓形成、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临床应改善缺氧、通气及适当的抗凝治疗对控制病情有益.

    作者:曹卓;刘惠芳;金元虹;潘炯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微卡菌苗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49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微卡菌苗辅助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将98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为49例,两组均用2H3R3E3Z3/4H3R3方案抗结核治疗.试验组加用微卡菌苗.结果 治疗2、5、6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1.84%、95.91%、97.96%,与对照组75.51%、85.71%、87.78%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X线吸收好转率与空洞闭合率试验组分别为97.96%、84%,与对照组85.71%、54.17%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卡菌苗与化学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用药安全.

    作者:卢同选;施佩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