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峰;晏传奇;邹坤;汪鋆植
抑郁症是多种老年女性疾病的共有产物,本文拟另一方面也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1].多种高效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2].对比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女性患者抑郁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86例,年龄65 ~ 81[平均(68.54±8.37)]岁,平均病程(1.92±1.16)年.均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器质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3],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项评分≥17分.临床治疗前经相关病史调查和各项辅助检查,排除存在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精神类疾病患者,且患者意识清晰,无理解和表达障碍,能正确阐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作者:毕冬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多因素作用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由于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继而造成冠脉阻塞和痉挛,导致动脉所灌注区域心肌严重缺血甚至坏死的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冠脉事件与斑块的破裂和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证明炎症在粥样硬化和ACS中起了关键作用.ACS患者整个冠状动脉系统都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而不仅局限于梗死相关血管[1].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与炎症相关性疾病[2].大量研究证实[3],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促进粥样斑块形成、破裂,在心血管事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ACS是炎症触发的斑块破裂,炎症反应是ACS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4].血细胞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细胞,主要含下列三个部分: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阴道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判断子宫肌层浸润情况,将子宫肌层浸润分为三组:无肌层浸润、浅肌层浸润、深肌层浸润.将实时超声弹性成像、阴道超声检查及二者联合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阴道超声检查、二者联合检查对肌层浸润判断与病理结果比较,经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545、0.459、0.731,对浅肌层浸润的灵敏度分别为:55.6%、40.7%、81.5%;准确度分别为69.8%、66.7%、82.5%;对深肌层浸润准确度分别为:92.1%、90.5%、93.7%.结论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判定,二者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吴宁宁;申志扬;喻红霞;甄艳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该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1例老年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年龄>60岁,GCS 3~8分)随机分为对照组Ⅰ 33例,对照组Ⅱ34例,治疗组Ⅰ 34例,然后随机抽取此期间收治的34例年龄<60岁的患者作为治疗组Ⅱ.四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Ⅰ给予乙酰谷酰胺;对照组Ⅱ给予醒脑静;治疗组Ⅰ、治疗组Ⅱ给予醒脑静+乙酰谷酰胺.一个疗程(14 d)后观测四组患者格拉斯哥(GCS)评分,进行脑电图检查、治疗后1个月内对清醒人数、清醒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Ⅰ、治疗组Ⅱ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相比,GCS评分明显升高(P<0.05),脑电图的等级高(P<0.05),1个月内清醒率高,清醒时间短(P<0.05).治疗组Ⅰ、治疗组Ⅱ相比无差异.结论 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应用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的清醒,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翟旭;邱建武;王众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与血浆置换联合抢救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老年有机磷中毒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其中灌流组30例采用血液灌流治疗,置换组30例采用血浆置换治疗,联合组30例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浆置换联合治疗.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清胆碱酯酶(h-CHE)、B-型钠尿肽(BNP)、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例数为27例,高于灌流组的21例以及置换组的23例,联合组患者住院时间、昏迷时间等均短于置换组以及灌流组(P<0.05);联合组各项生化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对抢救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有良好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周宇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美托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可选择性抑制心脏β1受体,从而可以有效控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1,2],因此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是因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身体机能显著衰退,各脏器功能下降,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及药效等方面与青年人差异较大.本研究拟探讨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赖美声;莫小燕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导致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及心源性猝死.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大约1900万人死于心脏疾病,ACS占主要原因[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ACS有效的方法之一,但PCI可诱发或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可导致血管内皮的增生或再狭窄,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导致急性血栓形成[3].本文探讨PCI对ACS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澈;齐大屯 刊期: 2012年第22期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强度受损为特征的骨骼疾病,也是常见的老年病之一,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本文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研究所选病例100例全部来源于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患者,男43例,女57例,年龄60 ~75[平均(64.2±4.9)]岁,排除依从性差的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平均年龄(63.8±4.9)岁;其中X线显示阳性轻度46.00%(23/50),阳性中度30.00%(15/50),阳性重度24.00% (12/50);对照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4.3±5.1)岁,X线显示阳性轻度48.00%(24/50),阳性中度30.00% (15/50),阳性重度22.00%(11/50).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作者:刘耿朗;张华峰;刘娟 刊期: 2012年第22期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利用干扰素联合用药方法可清除或持续抑制体内的丙肝病毒改善或减轻肝脏损害,阻止疾病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但丙肝抗病毒治疗疗程长,副作用大,而且停药后有反弹现象,要得到有效的治疗需要正确、合理用药,及时评估疗效,密切监控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避免过度医疗.本文对慢性丙肝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抗病毒治疗前后脾脏SI值,结合血常规血小板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检测项目,探讨抗病毒疗效与脾脏SI值、血小板计数及ALT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崔万善 刊期: 2012年第22期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约占人类全身骨折的2%~6%.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常出现持续腰背痛[1,2].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作为脊柱外科新的一项微创技术,特别是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引起椎体血管瘤、椎体转移瘤、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其能够有效缓解持续腰背痛[3,4],本文回顾性分析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PVP治疗效果.
作者:牛存良 刊期: 2012年第22期
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多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自身生理功能下降,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并发症高,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1].本文拟分析老年脑动脉瘤破裂采用微弹簧圈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病例,男15例,女22例,年龄61 ~83[平均(67.3±7.1)]岁;均为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首次出血31例、两次出血4例、三次出血2例.Hunt-Hess分级Ⅰ级3例、Ⅱ级11例、Ⅲ级19例、Ⅳ级4例.29例合并有基础疾病,其中合并2种以上疾病15例.并发症包括高血压17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2例、慢性支气管炎11例、肺气肿7例、心功能减退2例.
作者:方景海;于明;张晓林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据报道,成年女性尤其老年女性随着体重的增加,患乳腺癌风险也在加大[1],而经研究证明,雌激素越多,乳腺癌概率越高,而肥胖是增加雌激素的主因[2].肥胖妇女体内雌激素除卵巢分泌的以外,还有脂肪组织可生成相当可观的雌激素,雌激素水平越高则越易患乳腺癌.而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来说,肥胖容易发生腋下淋巴结转移的现象,不但手术效果不理想而且再次发病率也相当高,这一现象给老年肥胖型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增加了难度.为了探讨肥胖型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保证治疗计划顺利完成,促进康复,本组将肥胖型老年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
作者:郑元元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炎症因子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在该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根据是否给予胸腺肽α1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术前1d开始给予胸腺肽α1 1.6 mg/d肌注,7d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给任何免疫抑制剂,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0、IL-2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手术后开始下降,至手术后第3天,观察组TNF-α、IL-10、IL-2水平仍高于手术前,但是低于对照组(P<0.05);至手术第7天,各指标均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两组患者手术中较术前淋巴细胞降低(P<0.05);术后第7天开始上升,上升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D4+T和CD4+/CD8+术中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恢复速度快于对照组,第3、7天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T术中上升,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开始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第3、7天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腺肽α1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治疗作用,同时可以缓解全身炎性反应.
作者:陈志刚;付庆林;岳兵;李建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呼吸衰竭多需要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老年病科患者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1].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对于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预防老年N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4月30日至2011年6月30日在我院就诊的160名老年呼吸衰竭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其中气管切管切开通气73例、气管插管通气87例,男93例、女67例.
作者:马小彬;李素清;陈亚静;高蕾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对冠心病患者内源性纤溶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入选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3例,根据患者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是否选择卡托普利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71)和观察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n =7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源性纤溶系统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P <0.05);t-PA含量、PAI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t-PA活性、纤溶活力、活性型t-PA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卡托普利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内源性纤溶系统紊乱,对于降低冠心病患者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新才;邓凤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2001年,ST7作为肿瘤抑制基因被发现,该基因广泛表达于人体各正常组织器官中.在各种起源于上皮组织的癌症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以及卵巢癌等细胞里通常会出现该基因的突变或缺失.但是,在随后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却在多种癌细胞中没有发现该基因的突变或缺失.因此,ST7作为肿瘤抑制基因的地位似乎受到挑战,现具体综述如下.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对老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老年AIDS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接受ART(依非韦伦+拉米夫啶+司它夫啶)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前、治疗后HIV病毒载量平均对数值、CD4细胞亚群计数有统计学差异(P <0.05);HIV病毒载量明显低于检测下限百分率(P<0.05);治疗1年后,HCV病毒载量平均对数值、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HCV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百分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RT对老年HIV、HCV双重感染者的HIV病毒抑制效果显著,对HCV病毒载量的下降及肝纤指标的好转均有一定作用.
作者:唐荣国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五味子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功效和结构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羟基自由基和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五味子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五味子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清除羟基自由基效果较好,并且清除效果随五味子浓度增大而增强.结论 食品中加入五味子总黄酮,可增加食品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滕海峰;马洪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引发胸腔积水的常见疾病之一,传统方法治疗胸腔积液采用反复的穿刺抽液,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1].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采用尿激酶进行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7 ~ 69[平均(34.7±2.3)]岁,病程3~47 d,平均(13.2±1.3)d.全部患者均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超声检查显示患者胸腔内有积液,且胸腔已形成纤维分隔或纤维索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胸腔积液量、胸膜肥厚程度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郝延红;李婉宁;席俊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在2型糖尿病(T2DM)血管病变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ELISA法检测T2DM血管病变患者(A组,19例)、T2DM患者(B组,18例)及健康对照组(C组,16例)患者血清PECAM-1水平,高效液相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检测血糖及外周血小板计数并比较.结果 A组、B组血清PECAM-1、血糖水平均高于C组(均P<0.01),A组血清PECAM-1、血糖水平均高于B组.A组中血清PECAM-1与HbAlc呈正相关(r=0.686,P=0.001).B组中PECAM-1与血糖、HbA1c呈正相关(r=0.580,0.592;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PECAM-1高表达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促发因素之一,PECAM-1水平监测可预测患者血管病变病情发展.
作者:侯莉;高放;陆益龙;巴荣;雷艳花;卢蓉;马勤宜;金星进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