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莉;高放;陆益龙;巴荣;雷艳花;卢蓉;马勤宜;金星进
心电图(ECG)是诊断冠心病的基本方法之一,但E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并不理想[1].高频心电图(HFECG)是一种在常规ECG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电检测技术,它可观察高频信号变化,能表现ECG不能显示的微小且快速变化的高频成分,可反映心电活动的细微改变[2],本文观察隐匿型冠心病患者(HFECG)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利民;都雯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在同一豚鼠体上建立痕迹性和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双任务模型,为研究认知过程中前额叶与其他脑区信息编码机制提供模型.方法 以经典的眨眼条件反射为基础,采用1 kHz和3 kHz正弦波纯音分别配对压强为20 kPa的束状氧气流对豚鼠左侧眼角膜进行刺激,利用肌肉张力换能器采集豚鼠眨眼活动,用眨眼条件反射行为特征传感器信号分析软件V2.2版分析眨眼数据.结果 经过10 d的配对训练后,6只豚鼠均建立了痕迹性和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双任务.实验发现,与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相比,豚鼠更容易建立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结论 利用同一豚鼠首次成功建立了痕迹性和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双行为模型.
作者:尚经轩;虞璟;隋建峰;范蕊;虞乐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桂枝汤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肌缺血后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丙硫氧嘧啶及大剂量VD3多因素联合诱导方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大剂量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心肌缺血.检测各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桂枝汤可以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心肌缺血后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与相对黏度、血浆黏度,改善红细胞流变性.结论 桂枝汤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肌缺血后的血液流变性异常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杜会博;姜华;陈彦静;马建伟;焦宏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短暂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蛋白伴侣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Wistar大鼠分为缺血组及缺血后处理组,每组按照再灌注时间进一步分为12 h恢复组、24 h恢复组、48 h恢复组及72 h恢复组.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脑缺血后神经元死亡;差速离心结合蛋白印迹分析短暂脑缺血后蛋白伴侣hsp70和hsp40在细胞内数量的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缺血后处理显著降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蛋白印迹分析显示,缺血后处理显著提高了hsp70的表达,同时还降低了缺血再灌注所致的hsp40的减少.结论 缺血后处理能够显著减少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hsp70和hsp40的含量,进而抑制蛋白聚集物的形成,降低了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
作者:李光民;葛鹏飞;孟繁凯;杨颖;王光明;罗毅男 刊期: 2012年第22期
肠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寄生于人类的胃肠道和女性生殖道,是人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是仅次于葡萄球菌的重要院内感染病原菌[1],较多出现在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主要引起尿路、腹腔、盆腔感染,还可引起菌血症、心内膜炎、呼吸系统感染.由于其固有的耐药性,对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低浓度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即使在体外实验可表现出敏感,但临床治疗往往无效[2],所致感染治疗困难.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占临床分离的绝大多数[3].本文就医院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来源和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肠球菌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名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记忆障碍的患病情况及术中失血量对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整群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外科手术患者282例,男105人,女177人,平均(55.61±11.37)岁,采用行为记忆测验第二版(RBMT-Ⅱ)进行术后记忆功能的测评.结果 术后记忆障碍发生率为68.9%,其中轻度记忆障碍占34.8%,中度记忆障碍占33.0%,重度记忆障碍占1.1%;术中失血量越多的患者术后记忆障碍发生率高,且程度重,有统计学意义;失血量多的患者BMTⅡ单项标准分提示,出现较差或差的发生率高,且失血量越多,记忆问题越严重,除立即回忆信件、定向和日期两项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术中失血量对术后患者的记忆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减少术中失血量对降低术后患者记忆障碍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新华;雷鹏琼;陈长香;姚美;邵通;安子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影响急诊老年患者心肺复苏(CPR)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急诊科行心肺复苏的148例老年患者资料,按照心肺复苏成功与否,将其分为心肺复苏成功组与失败组,比较两组之间CPR开始时间、发病地点、病因、复苏药物、电击除颤、气管插管等相关因素的差别.结果 148例老年心肺复苏患者,23例复苏成功,125例失败,复苏成功率15.5%.两组之间CPR开始时间(从心搏骤停至CPR开始时间)、发病地点、肾上腺素用量、病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胺碘酮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老年患者CPR成功率较低,普及全社会急救意识、尽早识别心搏骤停、及早CPR、及早气管插管和及早电击复律等,是提高急诊老年患者CPR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阴道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判断子宫肌层浸润情况,将子宫肌层浸润分为三组:无肌层浸润、浅肌层浸润、深肌层浸润.将实时超声弹性成像、阴道超声检查及二者联合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阴道超声检查、二者联合检查对肌层浸润判断与病理结果比较,经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545、0.459、0.731,对浅肌层浸润的灵敏度分别为:55.6%、40.7%、81.5%;准确度分别为69.8%、66.7%、82.5%;对深肌层浸润准确度分别为:92.1%、90.5%、93.7%.结论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判定,二者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吴宁宁;申志扬;喻红霞;甄艳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不同的麻醉干预方式,术中输注丙泊酚和利多卡因对老年心脏转流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选择我院老年心脏转流手术患者160例,分为四组,各40例.对照组(A组)常规麻醉;干预组(B组)术中输注丙泊酚;利多卡因干预组(C组)术中输注利多卡因;利多卡因+丙泊酚干预组(D组)术中输注利多卡因+丙泊酚.监测并检验患者入室后(T0)、心肺转流时(T1)及术毕1h时(T2)脑动-静脉氧含量差(Ca-jvDO2)、颈内静脉球的血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率(ERO2)和颈内静脉-动脉血乳酸浓度差(ADVL)、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浓度;气管导管拔除后10 min以ICU精神错乱评估法(CAM-ICU)行全麻苏醒期谵妄诊断.术前1d、术后1、3、5、7d评定患者MMSE评分并记录患者POCD、苏醒期谵妄发生率等.结果 与T0时比较,四组T1-2时SjvO2及NSE、S100β蛋白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A组T1时S100β蛋白浓度、NSE含量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1);D组T1-2时Ca-jvDO2、ADVL、ERO2显著性降低(P<0.05).与A组相应点比较,D组Ca-jvDO2、ADVL、NSE含量及S100β蛋白浓度显著性降低(P<0.05).与术前1d比较,术后4组患者MMSE评分均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B、C、D各组术后不同时间点POCD的发生率及苏醒期谵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D组与A组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术中输注丙泊酚及利多卡因实施麻醉干预均有利于降低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联合干预效果更佳.
作者:刘秀娟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孕烷X受体(PXR)抗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利福平活化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的PXR,阿霉素(ADM)诱导高表达PXR的EC9706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增殖周期,MTT法观察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ADM处理可以明显抑制细胞生长;使细胞呈明显凋亡改变;利福平诱导PXR高表达的EC9706细胞凋亡减少,抑制Caspase-3的蛋白水平,上调蛋白Bcl-2的表达,表明PXR在抗食管鳞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结论 PXR可能是通过降低Caspase-3和升高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食管癌细胞EC9706的凋亡.
作者:谢晶华;解智慧;史祖宣;樊青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6例老年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CRRT组30例,给予脓毒症常规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照组26例,给予脓毒症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其治疗前、治疗后48 h及治疗后7 d APACHEⅡ评分、炎症反应及免疫指标变化及CD3+ 、CD4+ 、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 +/CD8+比值.结果 CRRT组APACHEⅡ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CD3+百分比、CD4+/CD8+比值上升优于对照组.结论 CRRT具有增强老年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可能有改善作用.
作者:李楠;张彧;范松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五味子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功效和结构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羟基自由基和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五味子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五味子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清除羟基自由基效果较好,并且清除效果随五味子浓度增大而增强.结论 食品中加入五味子总黄酮,可增加食品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滕海峰;马洪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建立和维持良好的血液通路是保证长期顺利血液透析的关键.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是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多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之一,适用于血管条件不宜行动静脉内瘘吻合术的患者[1].但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置管血栓形成与血小板及其活化的关系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通过监测患者血清中血小板计数、β-血栓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4)、血栓素B2(TXB2)的变化,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其活化与长期颈内静脉置管血栓形成的关系,探讨引起血栓的预测因子.
作者:巩建华;徐倩;袁海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苯丁酸钠(SPB)在体外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MTT分析法、流式细胞仪、形态学观察法对在体外经不同浓度的SPB处理过的SGC-7901细胞进行检测.结果 SPB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并且有时间依赖关系及剂量依赖关系;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发现,经SPB处理的细胞其S期在16.48%,而未经处理的细胞其S期在31.07%;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结论 SPB在体外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为SPB治疗胃肿瘤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刘奇;陈德兴;赵吉生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采用XELOX化疗方案治疗老年食管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晚期患者36例作为实验组,给予XELOX治疗;我院历史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晚期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FP法治疗.对患者的病情缓解情况、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记录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病情缓解率为50.0%,对照组为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Karnofsky)得分为(84.5±8.5)分,对照组为(68.7±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化疗完成率为91.7%,对照组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LOX化疗可使老年食管癌晚期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且患者毒性反应小,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孙佳春;王新帅;刘刚;孔国强;袁小志;高社干 刊期: 2012年第22期
腹部创伤占各种损伤的0.4% ~1.8%[1].腹部创伤的严重程度与患者是否发生内脏损伤密切相关,对于合并有内脏损伤患者,其危险性显著升高,内脏损伤后出现大出血、休克、感染,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2].统计显示,合并有内脏损伤患者,死亡率高达10% ~ 20%,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早期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急诊手术的165例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作者:郭庆源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肺部疾病,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交替出现,肺功能进行性恶化,终会造成呼吸衰竭而死亡[1].COPD的发病机制复杂,至今未有特效疗法,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西药对症支持治疗,但这并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改善肺功能.本文就采用穴位敷贴联合西药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作者:邓剑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强度受损为特征的骨骼疾病,也是常见的老年病之一,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本文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研究所选病例100例全部来源于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患者,男43例,女57例,年龄60 ~75[平均(64.2±4.9)]岁,排除依从性差的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平均年龄(63.8±4.9)岁;其中X线显示阳性轻度46.00%(23/50),阳性中度30.00%(15/50),阳性重度24.00% (12/50);对照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4.3±5.1)岁,X线显示阳性轻度48.00%(24/50),阳性中度30.00% (15/50),阳性重度22.00%(11/50).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作者:刘耿朗;张华峰;刘娟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在2型糖尿病(T2DM)血管病变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ELISA法检测T2DM血管病变患者(A组,19例)、T2DM患者(B组,18例)及健康对照组(C组,16例)患者血清PECAM-1水平,高效液相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检测血糖及外周血小板计数并比较.结果 A组、B组血清PECAM-1、血糖水平均高于C组(均P<0.01),A组血清PECAM-1、血糖水平均高于B组.A组中血清PECAM-1与HbAlc呈正相关(r=0.686,P=0.001).B组中PECAM-1与血糖、HbA1c呈正相关(r=0.580,0.592;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PECAM-1高表达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促发因素之一,PECAM-1水平监测可预测患者血管病变病情发展.
作者:侯莉;高放;陆益龙;巴荣;雷艳花;卢蓉;马勤宜;金星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对老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老年AIDS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接受ART(依非韦伦+拉米夫啶+司它夫啶)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前、治疗后HIV病毒载量平均对数值、CD4细胞亚群计数有统计学差异(P <0.05);HIV病毒载量明显低于检测下限百分率(P<0.05);治疗1年后,HCV病毒载量平均对数值、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HCV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百分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RT对老年HIV、HCV双重感染者的HIV病毒抑制效果显著,对HCV病毒载量的下降及肝纤指标的好转均有一定作用.
作者:唐荣国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