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会博;姜华;陈彦静;马建伟;焦宏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阴道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判断子宫肌层浸润情况,将子宫肌层浸润分为三组:无肌层浸润、浅肌层浸润、深肌层浸润.将实时超声弹性成像、阴道超声检查及二者联合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阴道超声检查、二者联合检查对肌层浸润判断与病理结果比较,经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545、0.459、0.731,对浅肌层浸润的灵敏度分别为:55.6%、40.7%、81.5%;准确度分别为69.8%、66.7%、82.5%;对深肌层浸润准确度分别为:92.1%、90.5%、93.7%.结论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判定,二者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吴宁宁;申志扬;喻红霞;甄艳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珍龙醒脑胶囊对脑缺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压密封法、断头法分别测定脑缺氧小鼠的喘息时间;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珍龙醒脑胶囊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珍龙醒脑高剂量(400 mg/kg)能明显延长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高、中剂量(400、200 mg/kg)能明显延长断头小鼠喘息时间,降低缺血再灌注小鼠脑含水量、MDA含量,升高SOD、Na+-K+-ATP酶、Ca2-ATP酶的活力.结论 珍龙醒脑胶囊对脑缺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加脑组织ATP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减轻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高伟;张会鲜;孙建云;焦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五味子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功效和结构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羟基自由基和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五味子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五味子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清除羟基自由基效果较好,并且清除效果随五味子浓度增大而增强.结论 食品中加入五味子总黄酮,可增加食品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滕海峰;马洪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牙列缺损伴发错牙合畸形在临床口腔畸形中十分常见,而以往传统的修复方法即便能将缺失牙的余留间隙修复,但亦较难兼顾功能、美观、稳定的效果[1].因此,有学者建议采用正畸联合固定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发错牙合畸形患者,即先通过正畸矫治错牙合畸形,完善咬合关系,调整牙弓中缺失牙与余留牙的位置,待符合固定修复的适应证后,固定修复牙列缺损[2].但是,比方法的短期安全性及长期有效性尚需进一步的观察.本研究对比探讨正畸与固定义齿联合治疗中老年患者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的方法及疗效.
作者:陈震春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采用XELOX化疗方案治疗老年食管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晚期患者36例作为实验组,给予XELOX治疗;我院历史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晚期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FP法治疗.对患者的病情缓解情况、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记录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病情缓解率为50.0%,对照组为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Karnofsky)得分为(84.5±8.5)分,对照组为(68.7±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化疗完成率为91.7%,对照组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LOX化疗可使老年食管癌晚期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且患者毒性反应小,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孙佳春;王新帅;刘刚;孔国强;袁小志;高社干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美托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可选择性抑制心脏β1受体,从而可以有效控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1,2],因此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是因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身体机能显著衰退,各脏器功能下降,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及药效等方面与青年人差异较大.本研究拟探讨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赖美声;莫小燕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记忆障碍的患病情况及术中失血量对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整群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外科手术患者282例,男105人,女177人,平均(55.61±11.37)岁,采用行为记忆测验第二版(RBMT-Ⅱ)进行术后记忆功能的测评.结果 术后记忆障碍发生率为68.9%,其中轻度记忆障碍占34.8%,中度记忆障碍占33.0%,重度记忆障碍占1.1%;术中失血量越多的患者术后记忆障碍发生率高,且程度重,有统计学意义;失血量多的患者BMTⅡ单项标准分提示,出现较差或差的发生率高,且失血量越多,记忆问题越严重,除立即回忆信件、定向和日期两项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术中失血量对术后患者的记忆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减少术中失血量对降低术后患者记忆障碍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新华;雷鹏琼;陈长香;姚美;邵通;安子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短暂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蛋白伴侣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Wistar大鼠分为缺血组及缺血后处理组,每组按照再灌注时间进一步分为12 h恢复组、24 h恢复组、48 h恢复组及72 h恢复组.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脑缺血后神经元死亡;差速离心结合蛋白印迹分析短暂脑缺血后蛋白伴侣hsp70和hsp40在细胞内数量的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缺血后处理显著降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蛋白印迹分析显示,缺血后处理显著提高了hsp70的表达,同时还降低了缺血再灌注所致的hsp40的减少.结论 缺血后处理能够显著减少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hsp70和hsp40的含量,进而抑制蛋白聚集物的形成,降低了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
作者:李光民;葛鹏飞;孟繁凯;杨颖;王光明;罗毅男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观察哮喘模型大鼠在吸烟及戒烟后大体症状、肺功能、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变化,探讨吸烟与戒烟对哮喘患者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致敏组、吸烟致敏组、戒烟致敏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大体症状,测定各组大鼠肺功能,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计数,取血清以ELISA方法测定IL-13、IgE蛋白质含量.结果 哮喘模型大鼠制备成功;被动吸烟后呼吸急促、喘鸣等症状加重,肺通气功能减低,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血清IL-13、IgE水平上升;而戒烟后喘息症状略有减轻,肺功能短期内即有恢复,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血清IgE水平下降.结论 吸烟可加重哮喘模型大鼠喘息症状,使得肺通气功能进一步减低,炎症反应加重;通过戒烟,可明显改善哮喘模型大鼠生存状态,建议及早戒烟.
作者:姜洪芳;白雪;王佳贺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开口箭总皂苷对小鼠H22皮下移植瘤的影响.方法 建立H22细胞的小鼠肝癌移植瘤模型,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开口箭总皂苷,连续15 d,观察皮下肿瘤的生长情况,并切片观察和电镜观察.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开口箭总皂苷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光镜下见瘤组织中大面积坏死,电镜下可见死亡类型以凋亡为主.结论 动物实验表明开口箭总皂苷能抑制H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诱导其凋亡.
作者:黄文峰;晏传奇;邹坤;汪鋆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我国食管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HPV16 E6型特异性引物,检测食管癌手术切除组织中HPV16感染状况.对所得HPV16阳性标本,应用HPV16 E2和E6引物进行实时荧光PCR扩增,检测HPV16 E2与E6的含量,通过E2与E6的比率,确定HPV整合状态;用β-actin引物进行荧光PCR扩增,检测每一样品中β-actin含量,通过HPV16E6与β-actin之比,计算HPV16的病毒载量.结果 55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中32例HPV16阳性;在32例HPV16E6阳性标本中,检测到6.3%(2/32)为纯游离型、84.3%(27/32)为游离/整合的混合型、9.4%(3/32)为完全整合型,提示病毒DNA与宿主基因组整合很普遍;这些标本的病毒载量大约在0.066~ 65.2拷贝/细胞之间.结论 HPV16阳性食管癌组织样品中,病毒DNA与宿主基因整合很普遍,HPV感染可能是食管癌发生的重要病原因子.
作者:张科;李淑英;丁广成;赵莹;刘文博;张云茹 刊期: 2012年第22期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利用干扰素联合用药方法可清除或持续抑制体内的丙肝病毒改善或减轻肝脏损害,阻止疾病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但丙肝抗病毒治疗疗程长,副作用大,而且停药后有反弹现象,要得到有效的治疗需要正确、合理用药,及时评估疗效,密切监控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避免过度医疗.本文对慢性丙肝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抗病毒治疗前后脾脏SI值,结合血常规血小板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检测项目,探讨抗病毒疗效与脾脏SI值、血小板计数及ALT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崔万善 刊期: 2012年第22期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均较高.外科完整切除瘤体及其受累组织,是当今彻底治愈胃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如果术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临床分期,合理限定手术切除范围,那么将会极大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术后死亡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1~3].随着CT研发的不断深入,工作站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排探测器CT(MDCT)已成为胃癌术前分期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与超声胃镜相比,MDCT有着更大的扫描覆盖范围及更高的密度分辨力,加之图像工作站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使得MD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获得了独特的优势与地位[2].
作者:申国强;孙戈新;刘建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心力衰竭是心肌病、冠心病及肺心病等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症状,在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易并发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本文旨在回顾分析内科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观察其发生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科2009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90例内科危重患者,均收治在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其中男性190例,女性100例;年龄49 ~ 74[平均(66.83±10.57)]岁.54.2%为男性,年龄(69.83±13.57)岁.60例发生心力衰竭(31.58%),均进行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检查,34例患者检查结果显示左室射血分数>50%.
作者:杨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健康水平和家庭功能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整群抽取锦州市老年大学1 015名老年人,采用美国简明健康量表(SF-36)和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38.2%的老年人存在家庭功能障碍;家庭功能良好的老年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处于中等水平,家庭功能障碍的老年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处于较差水平;女性老年人家庭功能好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患慢性病的发生家庭功能呈下降趋势;多元回归模型显示:子女数、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医疗保险影响老年人的家庭功能;家庭功能与SF-36量表8个维度及生理、心理健康范围存在显著正相关;家庭功能评分越高,SF-36总分越高.结论 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家庭功能相互影响,生理、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家庭功能越好,反之亦然.提高老年人健康状况,改善家庭功能需要社会和子女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作者:张惠;刘堃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与血浆置换联合抢救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老年有机磷中毒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其中灌流组30例采用血液灌流治疗,置换组30例采用血浆置换治疗,联合组30例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浆置换联合治疗.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清胆碱酯酶(h-CHE)、B-型钠尿肽(BNP)、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例数为27例,高于灌流组的21例以及置换组的23例,联合组患者住院时间、昏迷时间等均短于置换组以及灌流组(P<0.05);联合组各项生化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对抢救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有良好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周宇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1].目前缺乏冠脉介入治疗后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变化影响的系统评价体系[2].本文旨在全面评价冠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纳入标准(1)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必须符合2011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制定的《稳定性心绞痛诊治指南》[3]和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4]中的相关内容.(2)符合卫生部发布《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09版)的纳入标准,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排除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疾病.
作者:颜文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影响急诊老年患者心肺复苏(CPR)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急诊科行心肺复苏的148例老年患者资料,按照心肺复苏成功与否,将其分为心肺复苏成功组与失败组,比较两组之间CPR开始时间、发病地点、病因、复苏药物、电击除颤、气管插管等相关因素的差别.结果 148例老年心肺复苏患者,23例复苏成功,125例失败,复苏成功率15.5%.两组之间CPR开始时间(从心搏骤停至CPR开始时间)、发病地点、肾上腺素用量、病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胺碘酮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老年患者CPR成功率较低,普及全社会急救意识、尽早识别心搏骤停、及早CPR、及早气管插管和及早电击复律等,是提高急诊老年患者CPR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多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自身生理功能下降,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并发症高,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1].本文拟分析老年脑动脉瘤破裂采用微弹簧圈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病例,男15例,女22例,年龄61 ~83[平均(67.3±7.1)]岁;均为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首次出血31例、两次出血4例、三次出血2例.Hunt-Hess分级Ⅰ级3例、Ⅱ级11例、Ⅲ级19例、Ⅳ级4例.29例合并有基础疾病,其中合并2种以上疾病15例.并发症包括高血压17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2例、慢性支气管炎11例、肺气肿7例、心功能减退2例.
作者:方景海;于明;张晓林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肺部疾病,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交替出现,肺功能进行性恶化,终会造成呼吸衰竭而死亡[1].COPD的发病机制复杂,至今未有特效疗法,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西药对症支持治疗,但这并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改善肺功能.本文就采用穴位敷贴联合西药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作者:邓剑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