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年龄对正常成年人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

程艳彬;任卫东;陈昕;王晓冰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左室功能, 收缩, 舒张, 年龄
摘要: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年龄对正常成年人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4名正常成年受检者分成6组,即1组(20~29岁),2组(30~39岁),3组(40~49岁),4组(50~59岁),5组(60~69岁),6组(70岁以上).于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前向血流频谱,记录舒张早期E波的峰值流速(E) 和舒张晚期A波的峰值流速(A),计算E/ A值;采用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于心尖四腔及两腔切面分别测量各组受检者左室间隔、侧壁、前壁及下壁二尖瓣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记录室壁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并计算Em/Am,并将每位受检者所得4组数据求平均值.比较各组间数据差异并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EF值无显著性变化;Sm及E、Em呈逐渐减低趋势(P<0.01);A、Am呈逐渐增高趋势(P<0.01);E/A、Em/Am呈逐渐减低趋势(P<0.01).Sm、E、E/A、Em、Em/Am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01),A、Am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 正常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左室长轴方向的收缩、舒张功能逐渐减低.左室整体舒张功能逐渐减低,而整体收缩功能无变化.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早期气管插管支持下中西医康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65例疗效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的关键措施之一.而给予超早期气管插管对于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争取积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中西医康复治疗对疾病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本文对我科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早期气管插管及中西医康复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伯群;吴睿;许梦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深圳市50岁以上老年人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及其与生活质量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健康状况量表(SF-36)及一般情况调查表等对深圳市2 143例5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不同睡眠质量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不同(P<0.01,P<0.05); 50岁以上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总分及各因子的评分与生存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深圳50岁以上老年人的睡眠质量较差,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其睡眠质量的改善.

    作者:谢妮;冯铁建;胡宇峰;孙振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脊椎骨CT骨小梁容积百分比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目的 提出一种CT检测骨小梁容积百分比(Vp)的方法,并分析该百分比与定量CT检测的骨密度(BM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及骨骼系统疾病的病例33人、56个腰椎椎体,对椎体进行SCT扫描,并用容积测量软件以阈值分别为150 Hu,180 Hu及210 Hu测量Vp,同时用定量CT进行BMD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体检测的Vp与BMD有高度的相关性.结论 Vp检测可以作为一个简单易行实用的评价骨质疏松程度的方法.

    作者:杨林;刘建民;江山岳;陈昆涛;张燕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IL-2联合热疗对SSMC7721细胞周期进程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热疗诱导人肝癌细胞株(SS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条件下对SS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单纯热疗组,单纯IL-2组及IL-2联合热疗组对SSMC7721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8.4%、23.7%和46.7%,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相对增多,细胞凋亡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IL-2联合热疗能显著提高SSMC7721细胞增殖抑制率,诱导SSMC7721细胞G1期向S期细胞转化进程,诱导SSMC7721细胞凋亡.

    作者:黄革;陈宏勃;方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急性心肾综合征中的应用

    急性心肾综合征( acute cardiorenal syndrome ACRS)是由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引发的急性进行性肾功能不全,为常见的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类型.据美国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国家登记(ADHERE)资料显示,肾小球滤过率每降低10%,患者的病死率升高7%,即使血肌酐一过性升高(超过基础值的25%)也会增加患者的住院天数和病死率[1].由于心、肾两器官的病变互为因果,且两者的治疗存在一定矛盾,传统的药物疗法常难以奏效.我院自2006年以来对此类患者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丁红;刘丹;周秀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为其生活质量改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标准版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6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SF-36总分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有配偶明显高于无配偶(P<0.05);年龄越小、学历越高和病程越长的SF-36总分越高(P<0.05);脑卒中患者性别、年龄、婚姻、学历和病程在SF-36的8个方面得分(除个别项目无差异外)差异与SF-36总分的差异趋势基本相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F-36总分与性别、婚姻和病程3个影响因素呈线性相关(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学历和病程是其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作者:赵修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α研究新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PPAR)是调节目标基因表达的核内受体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根据结构的不同,PPAR可分为α、β(或δ)和γ三种类型.PPAR-α在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基因转录活性和肝脏过氧化物酶增生中起重要作用,主要参与激活体内脂肪酸的代谢,糖原、氨基酸和酮体的合成,此外在减轻炎症反应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近年来许多研表明PPAR-α在肝癌、子宫内膜癌等肿瘤组织中呈上调表达.PPAR-α与肿瘤的关系受到重视,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

    作者:王绩英;王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弥漫性肺疾病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用于诊断弥漫性肺疾病(DLD)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160例DLD患者接受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的临床和病理诊断资料.结果 160例DLD患者中行TBLB确诊49例(30.63%),病理诊断包括其中特发性间质性肺炎18例,肺部恶性肿瘤10例,肺结核6例,结缔组织病相关DLD 4例,结节病3例,嗜酸性细胞性肺炎2例,放射性肺炎、机化性肺炎、气道淀粉样变、肺泡蛋白沉积症、肺淋巴管肌瘤病各1例,其他不能归类间质性肺炎1例;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92 vs 68,P<0.01),DLD中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多,TBLB其术后并发症少,术后肺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TBLB是诊断DLD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对DLD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佘巍巍;林武洲;陈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负担的加重和社会因素等影响,慢性便秘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病症.长期便秘可继发痔疮、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增加肠癌患病风险,引起焦虑、抑郁等情绪异常[1].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有排便不尽感的功能性肠病[2],目前发病有增加趋势,诊断方法较过去明显增多,治疗的药物种类增加,本文对该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桂荣;王英凯;唐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FKN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RK1/2活化和TNF-α表达的影响及ERK1/2的临床作用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FKN)对单个核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及ERK1/2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抗凝血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每份提取的单个核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FKN组、FKN+PD98059(ERK特异性阻断剂)组;分别应用Western印迹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单个核细胞中磷酸化ERK1/2及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FKN诱导组磷酸化的ERK1/2和TNF-α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增多(P<0.05);PD98059组磷酸化的ERK1/2和TNF-α表达较FKN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FKN-CX3CR1可能通过增加单个核细胞磷酸化ERK1/2和TNF-α的表达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FKN可能是通过ERK1/2途径诱导单个核细胞TNF-α的表达.

    作者:雷明明;孙健;张学颖;金元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技术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2005年7月至2009年12月期间采用双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的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7例,按照AO/ASIF 分型:C1 型13例,C2 型9例,C3 型15例.结果 3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47个月,平均28个月,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6~10 w,骨性愈合时间为12~16 w,根据Cassebaum方法评定肘关节术后疗效,优19例,良14例,可4例,优良率89.2%.术后出现异位骨化3例,尺神经牵拉损伤2例.结论 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固定牢靠,有助于进行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可作为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邓明高;潘杰;谭军;任文桀;潘恩;陈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种治疗模式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评价三种治疗模式对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近年我院采用三种治疗模式治疗老年局部晚期NSCLC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近期疗效:同步放化疗组(70.0%)>序贯放化疗组(61.8%)>单纯化疗组(35.7%),同步放化疗组和序贯放化疗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而同步放化疗组和序贯放化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远期疗效:序贯放化疗组(67.6%)>同步放化疗组(65.0%)>单纯化疗组(39.3%),序贯放化疗组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而单纯化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序贯放化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3)毒副反应:同步放化疗组的骨髓抑制、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均P<0.05),而单纯化疗组和序贯放化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会加重毒副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对提高近期疗效和生存率并无益处.在临床实践中可优先考虑序贯化放疗作为老年局部晚期NSCLC的治疗方案.

    作者:周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综合医院老年性谵妄120例临床分析

    国内文献报道[1,2]综合医院住院的老年性谵妄患者发病率为3.5%~19.0%,但多数医生对它往往认识不足,国外报告[3]高达85%的病人没有被正确甄别.为此本文就综合医院对老年性谵妄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

    作者:杜福文;黄丽华;杜福亮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5例

    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股骨颈骨折,是老年常见的骨折之一,尤以老年女性较多.而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又存在诸多不同点[1],其新陈代谢缓慢,同等情况下对于一些治疗方案也不适宜.本文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韦中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肺腺癌VEGF-C的表达与MVD、MLVD及淋巴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肺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MLVD)、微血管密度(MVD)及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RT-PCR法检测36例肺腺癌组织中VEGF-C mRNA的表达,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VEGF-C蛋白的表达、MLVD及MVD.结果 VEGF-C 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比正常肺组织相对较高(P<0.01).VEGF-C蛋白表达在肿瘤周边部位显著高于肿瘤中心部位(P=0.015);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与肿瘤的TNM分期有关,Ⅲ~Ⅳ期显著高于Ⅰ~Ⅱ期(P=0.026).在VEGF-C蛋白阳性组,MVD高于阴性组(P=0.020),MLVD显著高于阴性组(P=0.008),淋巴结转移增多(P=0.039).结论 VEGF- C 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VEGF-C蛋白表达与肺腺癌血管生成及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作者:董晓鹏;肖天辉;赵小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针灸疏经调脏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寻针灸治疗脑梗死偏瘫的较佳治疗方案.方法 将294例患者随机分为疏经组、调脏组及疏经调脏组.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疏经组以循经取穴为主,穴取四关、肩髃、外关、环跳、阳陵泉等;调脏组以腹针取穴为主,穴取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商曲(健)、大横等;疏经调脏组取穴综合疏经组及调脏组穴位.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分别以Barthel指数(BI)评定残障水平,以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评定运动功能.结果 三组治疗方法均能提高BI、降低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残障率,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P<0.05),且疗效均能维持至治疗后1个月(P<0.05);但停止治疗后,并无增效作用(P>0.05).疏经调脏组在提高BI、降低患者残障率、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方面均优于单纯疏经组或调脏组(P<0.05),而疏经组在提高BI、降低患者残障率、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方面与调脏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疏经调脏法是脑梗死偏瘫康复的较佳治疗方案,其疗效优于单纯疏经或单纯调脏.

    作者:徐振华;钟平;符文彬;庄礼兴;陈小凯;何青;向进;李旅萍;贺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学分型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学分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老年人胃恶性淋巴瘤病历资料,对临床特点、胃镜结果及病理分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大部分患者有上腹痛、消瘦、消化道出血等表现,内镜表现有溃疡型、结节型、弥漫浸润型、肿块型,病理类型主要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老年人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但无特异性,内镜所见易误诊、漏诊,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金标准.

    作者:李潮;李静;张照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雷公藤多甙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

    目的 观察应用雷公藤多甙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老年活动性RA患者,其中30例应用雷公藤多甙联合来氟米特治疗,30例单用来氟米特治疗,随访观察6个月后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应用雷公藤多甙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组CRP、ESR、RF、晨僵及关节肿胀与压痛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而且CRP、ESR及晨僵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雷公藤多甙及来氟米特联合治疗老年活动性RA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榕;吴春玲;李舒帆;侯平;肖卫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用药治疗的临床要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的平均寿命显著延长,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长,老年高血压发病率持续上升,已经成为冠心病、脑卒中、心肾衰竭主要的致病因素,因此应积极对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治进行探讨和研究,做好防治工作,降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导致的死亡的几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1].在临床上,许多老年人在服药的过程中易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间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种种危险,老年人疾病的药物治疗研究已成为广泛关注的课题,患高血压及心脏病的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作者:张青丽;郝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大脑皮层中γ-氨基丁酸系统增龄性变化的研究现状

    γ-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约50%的中枢神经突触部位以GABA为递质.在人体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神经兴奋性与信息加工、神经可塑性等方面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1].

    作者:王倩倩;赵晨阳;常彦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