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鉴定及氧糖剥夺模型的建立

魏爱宣;李昕华;闫世军;何金婷;莽靖;邢影;邵延坤;徐忠信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 原代培养, 氧糖剥夺(OGD)
摘要:目的 原代培养和鉴定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并建立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OGD)模型.方法 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后,作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应用缺氧D-Hank液及缺氧培养罐行OGD后用台盼蓝染色及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检测细胞损伤程度.结果 星形胶质细胞培养至第9天, GFAP染色阳性细胞为98.54%±2.01%;星形胶质细胞经不同时间OGD处理后,台盼蓝染色呈现不同形态;OGD60 min时,星形胶质细胞LDH漏出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并随时间递增.结论 成功完成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在培养第9天可用于模型制备,成功建立星形胶质细胞OGD模型.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营养客观参数用于老年麻风病人营养状况评价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麻风病人营养状况,探讨营养客观参数和麻风的关系.方法 应用客观参数(人体测量和血液生化参数)对60例长期住院老年晚期麻风病人进行了营养状态的评估.结果 除体质指数(BMI)外(χ~2=4.778,P=0.029),营养不足风险发生率和对照组相仿.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营养不足危险的发生率分别是8.47%、11.67%、11.67%、16.67%、20%、3.33%、21.66%、18.33%和10%.所有客观参数两两间的相关性明显差异主要集中在BMI、TSF、上臂围和ALB之间.除了身高(BH)和TC,性别、麻风型别、住院期和麻风畸残度和所有的营养参数无关.年龄和溃疡程度与BMI、TSF、Hb、ALB和 PALB有明显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人营养不足发生率并不高.由于老年晚期麻风一些固有特征,客观参数不能单独适应,而其间的线性相关性,可综合评价营养状态并进行趋势分析.

    作者:景志春;吴亚琴;戴莎;王宏伟;张仁宝;方芳;秦家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钙调素蛋白磷酸酶对Slingshot-1L的调控作用

    目的 探讨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Calcinenurin/PP2B/CnA/Cn)对Slingshot-1L(SSH-1L)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脂质体法将含YFP-SSH-1L的重组质粒转染至MG63细胞,经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导10 min,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体内及体外实验检测PP3B对SSH-1L的活性调控作用;应用免疫共沉实验检测PP2B与SSH-1L的相互结合情况.结果 Ca~(2+)信号诱导骨肉瘤细胞形成伪叶,同时SSH-1L与F-actin移位共聚集至细胞膜伪叶,但是被PP2B有效抑制剂Cypermethrin完全阻断;在体外,SSH-1L磷酸酶活性测定实验以及SSH-1L与PP2B结合实验证实SSH-1L与PP2B在细胞内是一对相互结合的蛋白质,同时PP2B具有促进SSH-1L酶活性的作用.结论 PP2B通路对细胞伪叶的形成及细胞运动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同时对SSH-1L酶具有促进其活性的作用.

    作者:王杨;王岩;赵建武;高忠礼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艾司洛尔对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及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和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 Langendorff离体心脏逆向灌流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随机选取心室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艾司洛尔(50 μmol/L和100 μmol/L)组.应用全细胞电流钳模式记录心室肌细胞AP,应用电压钳模式记录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ICa-L).结果 艾司洛尔(100 μmol/L )可使心肌细胞AP时程APD20、APD50明显缩短(P<0.05),心室肌细胞ICa-L峰值电流明显降低(P<0.05).结论 艾司洛尔缩短心室肌细胞AP时程和抑制钙通道可能是其抑制交感风暴的机制之一.

    作者:鲁洋;李淑梅;张文杰;张小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己酮可可碱对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组、I/R 5、10、20、30 min组,相应的PTX(100 μmol/L)治疗组,持续观察PTX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 结果缺血前及灌注期PTX 100 μmol/L给药能明显恢复大鼠I/R前后心脏的左室发展压(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压亦明显下降;100 μmol/L PTX治疗组在I/R 5 min时明显降低TNF-α的含量(P<0.05).结论 PTX提高大鼠缺血缺氧后心肌收缩力的恢复水平,增强心肌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改善心肌I/R引起的TNF-α生成可能是其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徐志刚;陈立;王春梅;范征;宋艳芳;王春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胃癌组织中EphA2基因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增殖的关系

    目的 探讨EphA2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与细胞凋亡、增殖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ochemistory,IHC)检测82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中EphA2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印迹技术对其中随机选取的30例标本进行EphA2 mRNA及其蛋白的定量检测,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82例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率及增殖指数(PI),分析EphA2表达与细胞凋亡、增殖的关系.结果 IHC结果显示EphA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P<0.01),且随胃癌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增加及淋巴结转移而升高(P<0.05),但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关(P>0.05);RT-PCR结果显示EphA2 mRNA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印迹与IHC结果一致,显示EphA2蛋白在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P<0.01).FCM结果显示EphA2高表达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18),而其PI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02).结论 EphA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可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与EphA2 mRNA的转录异常无关,而可能是其翻译水平上调或蛋白质稳定性增高所致.

    作者:刘辉;郭建文;刘江惠;张杰英;左连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VRM)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首次发生AMI的患者中选择心脏彩超VRM表现的133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有CHF组(61例)及对照组(72例,无CHF)的年龄、性别、吸烟史、既往病史、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肌梗死类型及部位、入院时Killip分级、治疗及实验室检查情况,以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确立AMI后VRM伴CHF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绘制AMI后VRM伴CHF的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CHF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前壁及多部位梗死、入院时Killip分级、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GR)、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出血时间(PT)、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GR≥80%、入院时 Killip分级的Ⅲ、Ⅳ级以及CK-MB≥20%是AMI后VRM伴CHF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值和95%可信限分别为2.599、1.060~6.370;4.679、1.833~11.945;7.700、3.154~18.795.AMI后VRM伴CHF的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844.结论 GR≥80%、入院时 Killip分级的Ⅲ、Ⅳ级以及CK-MB≥20%是AMI后VRM伴CHF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Logistic模型诊断AMI后VRM伴CHF的可靠性为84.4%.

    作者:王红月;安莲华;刘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的年龄因素及重叠感染等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长春地区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感染的年龄因素及重叠感染等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长春市传染病院2004年1月至2006年5月期间186例戊型肝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结果 3 92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仔,急性戊型肝炎患者186例(4.73%).35~65岁之间患者多,占60.22%.四季均有罚病.农村患者感染率高,占62.37%,且以饲养牲畜者居多.临床分型以急性黄疸型多见,且更常见于老年人.重叠感染者中,以乙型肝炎为常见,且合并乙型肝炎者肝功能损伤更为严重.结论 戊型肝炎是人畜共患疾病;重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情更为严重.

    作者:徐严;王江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双亚型(H5/H7)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BHK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构建双亚型(H5/H7)流感病毒血凝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幼仓鼠(BHK)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通过PCR方法分别改造流感病毒H5亚型血凝素(HA)和H7亚型HA基因片段,在融合片段间引入具有柔性功能的(G_4S)_3 linker和具有自裂解功能的口蹄疫蛋白2A linker.将融合后的基因片段H5HA-H7HA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选用BHK真核表达细胞系,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纯化后的表达质粒在细胞进行表达,转染后48 h,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表达双亚型(H5/H7)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H5HA-H7HA 经酶切和测序证明构建正确.转染重组质粒的BHK细胞可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VAX1-H5HA-H7HA,并在BHK真核细胞中正确表达,为H5、H7双亚型核酸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白靓;金宁一;成岩;石毅;王芳;鲁会军;南文龙;关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HB)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传染病.据估计,全球约20亿人曾经感染HB病毒(HBV),慢性感染者约有3.5~4亿人,每年有100万人死于HBV所致的肝硬化、肝衰竭及原发性肝癌~([1]).我国为HB高发国家,人群HBV感染率约为9.09%~([2]),HB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作者:王东生;姜艳芳;牛俊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糖对衰老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现状

    衰老是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加引起各个器官功能障碍并终引起机体死亡的不可避免的过程.一般来说,与易衰老的物种相比,较长寿的物种或个体其能量代谢率较低~([1]).能量代谢主要包括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而人体所需能量的70%是由糖的分解代谢提供.

    作者:汪杨;白雪源;魏日胞;陈香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中葡萄糖、真胰岛素水平与载脂蛋白E基因的关系

    目的 检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脊液中葡萄糖、真胰岛素水平,探讨AD患者脑脊液中胰岛素异常及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35例对照组、48例AD患者,留取脑脊液检验其葡萄糖、真胰岛素水平,将AD按轻、中重度和不同ApoE基因型分组后与相应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D患者各组脑脊液中葡萄糖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轻度AD组脑脊液真胰岛素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中重度AD组真胰岛素较对照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 0.05);无ApoEε4 AD组较对照组真胰岛素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AD患者脑脊液中胰岛素水平降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ApoEε4基因型相关.

    作者:刘卫刚;刘蓉辉;田瑞振;齐亚超;李娜;刘桂芳;赵大卫;冯亚青;哈志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黄芪多糖对衰老模型大鼠肝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Ⅳ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对衰老模型大鼠肝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OⅠ)、COⅣ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测定各组大鼠肝线粒体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C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COⅠ、COⅣ、核呼吸因子1(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mtTFA)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黄芪多糖可提高模型大鼠肝Mn-SOD、CO活性(P<0.01,P<0.05),降低MDA含量(P<0.01,P<0.05)和COⅠ、COⅣ、mtTFA 和NRF-1 mRNA的表达(P<0.01).NRF-1和COⅣ表达,mtTFA和COⅠ表达,NRF-1和mtTFA表达,分别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黄芪多糖可下调mtTFA 和 NRF-1 的表达,且对COⅠ、COⅣmRNA表达的影响与mtTFA和NRF-1有密切相关.

    作者:周逢芳;魏晓东;欧芹;梁启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静息心率与靶器官损害关系的研究进展

    以往多个大型临床研究资料均提示,心率(HR)在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心衰、胰岛素抵抗以及糖脂代谢异常等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的预后预测意义,是心血管病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HR对心功能的分级和预后有重要意义,HR增加通过增加动脉管壁的压力可直接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在高血压肾脏损害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加速高血压的发展.

    作者:汪文杰;孙黎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在神经外科老年患者术中静脉复合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指导神经外科老年患者咪唑安定复合丙泊酚麻醉的合理剂量,实现给药个体化.方法 将48例ASAⅡ~Ⅲ级颅内病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4组,每组12例,A组为对照组,不应用咪唑安定;B组,仅诱导时应用;C组和D组,全程应用咪唑安定直至关闭硬脑膜.所有患者在AAI(维持在20~25)指导下调节丙泊酚靶控-瑞芬太尼-阿曲库铵静脉维持麻醉,记录AAI、血流动力学参数、丙泊酚总量、麻醉诱导时意识消失时间、术毕指令恢复反应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结果 与T0期MAP比较,各组T1期、T2期数值降低,T5期数值升高(P<0.05);与T0期HR比较,各组T5期升高(P<0.05).与T0期AAI值比较,各组其他期均降低 (P<0.05);A组T1期和T2期均高于其他3组 (P<0.05);B组、C组和D组之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C组和D组丙泊酚总量低于A组和B组(P<0.05).诱导意识消失时间,A组长于其他3组 (P<0.05).术毕指令恢复反应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各组比较未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毕2 h所有患者OAA/S≥4分且未发现术中知晓.结论 在AAI指导下应用咪唑安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神经外科老年患者麻醉,可缩短诱导时间,术中麻醉平稳,术毕清醒快速,节约用药成本,减少术中知晓发生率.

    作者:孟春;梁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脑积水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急性脑积水可并发急性颅内压增高危象,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随着全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脑积水患者的检出率也逐年增加.本文就我院自2007年至2009年手术治疗的急性脑积水老年患者(≥60岁)24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朱晓波;马金良;李景龙;任忠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广西60~69岁农业户口居民的身体素质

    目的 了解广西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老年农民的身体素质现状,比较广西和全国老年农民人群身体素质水平的差异,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锻炼和行为建议.方法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老年人部分)对素质指标的测定要求对广西三城市的老年农民进行测定,分析对比数据为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中的乡村老年的数据.结果 广西老年农民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处于正常水平,男女60~64岁组和65~69岁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坐位体前屈和闭目单足站立的测试结果个体差异较大.与全国水平比较,除坐位体前屈能力高于全国水平外(P<0.01),握力、闭目单足站立、选择反应时1和选择反应时2的结果都低于全国水平(P<0.01).素质指标和BMI指数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广西农民的平衡和反应能力均弱于全国水平,建议广西老年农民宜多运动肢体,并预防老年痴呆,丰富饮食结构.

    作者:韦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

    脑积水的外科治疗经历100年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已经提出的分流方法多达20余种.脑室-腹腔(V-P)分流术为目前临床首选的方法~([1]).

    作者:王键铭;陈大伟;胡国章;罗毅男;葛鹏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568例发病的相关因素

    骨质疏松(OP)是影响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和病死率的重要病因,日益受到医学界重视.OP的早期预防主要是获得理想的骨峰值和预防骨量的丢失.进入成年后应重视高危因素,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以减少骨量的丢失.如何早期发现与OP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积极干预,以降低进入老龄后的OP发生率,在临床上意义重大.

    作者:胡丽叶;朱旅云;李晓玲;杨少玲;马利成;王广宇;单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补阳还五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PPARα/γ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PPARα/γ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0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腹腔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T2DM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疲劳游泳法复制气虚血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20只、二甲双胍组20只、补阳还五汤组(中药组)20只、结合组18只,对照组18只,分别灌胃治疗.于第8周观察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变化及PPARα/γ 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FPG、FINS、TC、TG、LDL高于对照组(P<0.01);3个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各项指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模型组大鼠肝脏PPARα/γ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3个治疗组PPARα/γ 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且以结合组高(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降低T2DM模型大鼠血糖、血脂,使PPAR α/γ mRNA的表达上调,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常庚;潘莉;王菊素;丁旭;常风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缺血后处理对高血脂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缺血后处理对高血脂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脂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每组12只.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组:收紧结扎线缺血40 min,放松结扎线再灌注240 min;缺血后处理组:缺血40 min后,再灌注10 s,缺血10 s,连续3个循环,然后再灌注240 min;假手术组:开胸后穿线做套环,但不收紧结扎线.再灌注结束后自右颈动脉采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用TUNEL法检测再灌注心肌凋亡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血清中CK活性的测定:再灌注结束后缺血后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CK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789.68±67.34),(932.86±84.17),(252.48±19.78)U/L,P<0.05],缺血后处理组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②心肌凋亡细胞计数:再灌注结束后假手术组未见明显细胞凋亡(<5%),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11.9±2.7)%,(21.2±3.5)%,P<0.05].③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P<0.05),Bax蛋白表达减低(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以增加高血脂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进而抑制凋亡.

    作者:霍玉娥;尹博英;刘胜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