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紧张素Ⅳ对糖尿病大鼠胆碱乙酰转移酶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张栋珉;肖谦;李娟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Ⅳ, 胆碱乙酰转移酶, 认知功能
摘要: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Ⅳ(AngⅣ)对糖尿病大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3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AngⅣ组,建立STZ糖尿病大鼠模型, 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免疫组化观察大鼠海马ChAT的表达,RT-PCR检测ChAT 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 AngⅣ组海马chAT及其mRNA表达与糖尿病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糖尿病+ AngⅣ组大鼠学习和记忆成绩也明显优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 AngⅣ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hAT表达增加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球部弹性及颈总动脉弹性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用于评价颈动脉球部(CB)与颈总动脉(CCA)管壁弹性的应用价值,对比其生物力学参数的差异,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 纳入健康志愿者30例,利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比其同侧CB与CCA对应位置的大应变(Smax)以及大应变率(SRmax)间的差异,用以评价其血管壁弹性差异.结果 二维速度向量图显示CB各壁运动速度、方向基本一致,整体运动基本协调;CCA各壁运动速度、方向基本一致,整体运动基本协调.CB的Smax以及SRmax均明显低于CCA(均P<0.05).结论 CB较CCA弹性低,CB的低应变环境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于形成的原因之一.VVI技术作为一种检测动脉弹性的检查方法,可以很好地评价颈动脉的生物力学特征.

    作者:宫琳;王丹军;梁银婷;钟洁渝;陈芸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刺五加对痴呆模型小鼠记忆障碍及MDA含量、SOD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刺五加提取液对老年性痴呆(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及脑组织生化学改变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健康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D模型组、刺五加低剂量组、刺五加高剂量组、脑复康组.50 d隔日腹腔注射三氯化铝100 mg/kg小鼠,建立拟AD模型,采用跳台实验和水迷宫测试方法和生化学检测方法,观察刺五加提取液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以及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乙酰胆碱酯酶(TChE)活性改变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跳台实验潜伏期缩短、错误反应率增加(P<0.05);水迷宫实验中小鼠全程游泳时间延长、无误率减少,脑组织MDA含量增高、SOD活性降低、TChE活性增加(P<0.05).同时给予低、高剂量刺五加提取液不同程度地缓解学习记忆能力障碍及脑组织生化学改变(P<0.05,P<0.01).结论 刺五加提取液通过提高小鼠脑组织中SOD活性和抑制脑中TChE活性,明显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及脑组织生化学改变,对AD有一定的改善和保护作用.

    作者:许妍姬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军队住院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提供及利用特点

    目的 了解军队住院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提供及利用特点.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65例住院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社会支持与年龄相关,其中朋友、家庭成员、经济支持、安慰关心来源、烦恼倾诉也与年龄相关(P<0.05);住院老年人主观支持的提供中夫妻、儿女、同事、邻居、朋友居前5位,客观支持的提供配偶、家人、单位、亲戚排在前4位;老年组与中年组比较,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有显著差异,其中主观支持的朋友、同事、家庭成员,客观支持的配偶、家属、亲戚、同事,支持利用度的活动参与差异显著(P<0.05);高龄与低龄老年人比较: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有显著差异,其中主观支持的朋友、家庭成员,经济支持的同事,支持利用度的活动参与差异显著(P<0.05); 男女组比较,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均有显著差异,其中家庭成员关系、烦恼倾诉、烦恼求助等项目差异明显(P<0.01).结论 军队住院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年龄相关,配偶是军队住院老年人大、可靠的社会支持,女性的支持利用度高于男性.

    作者:刘学员;向月应;谢岳云;贺学强;唐慧明;朱世和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曲张大隐静脉病理组织学变化及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的表达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曲张大隐静脉血管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临床手术剥离获取曲张大隐静脉曲张段、未曲张段各10例,正常大隐静脉8例,采用Weigert氏间苯二酚品红法、天狼猩红染色法测定各组弹性纤维及胶原纤维分布及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iNOS 蛋白表达,分析iNOS 蛋白表达与大隐静脉曲张发生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曲张大隐静脉曲张段与未曲张段均出现管壁内弹性纤维断裂,分布不连续,排列紊乱,含量明显减少(P<0.05);而胶原纤维的含量增加(P<0.05),且曲张大隐静脉曲张段中胶原纤维含量增加明显高于未曲张段(P<0.05);iNOS蛋白在曲张大隐静脉曲张段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隐静脉曲张发生与大隐静脉管壁iNOS蛋白表达增高有关.

    作者:闫雷;朴金花;孙权;孙洁;李梅秀;钟震亚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MRL/lpr狼疮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相关基因的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MRL/lpr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模型组)胸腺、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数量和相关基因的变化,探讨Tr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模型组和对照组血清中抗核抗体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脾脏中Tr数量,RT-PCR检测Tr功能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抗核抗体模型组均为阳性,而对照组均为阴性;胸腺、脾脏中Tr数量模型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Foxp3的表达水平在模型组胸腺中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而在模型组脾脏中却低于对照组;CTLA-4的表达水平在模型组胸腺和脾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Tr数量的变化在MRL/lpr小鼠的发病中不起关键作用,而Tr功能的变化,尤其在外周的功能缺陷可能是其发病的原因之一,至于Tr的抑制功能是否真正发生变化,还有待于进一步通过体外抑制功能的检测来确定.

    作者:卢雪红;田庚;杨巍;李一;顾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空巢离退休干部抑郁症与A型行为模式的关系

    空巢离退休干部人际关系面临着很大改变,生活中出现很多空缺,而子女也因各种原因无法陪伴左右,因而产生孤独、忧虑、抑郁,行为方面以A型行为模式为突出表现,长此以往会对他们的身心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对锦州市空巢离退休干部抑郁症状及其A型行为模式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进行调查.

    作者:王欢;符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STAT3蛋白在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 探讨信号传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9例正常前列腺组织和38例前列腺癌中STAT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STAT3蛋白在高[25%(3/12)]、中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31.25%(5/16)]明显弱于在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80%(8/10)](P<0.01).结论 STAT3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有相反的变化趋势;提示,检测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可协助判断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并评估预后.

    作者:梁作文;贾慧婕;李馨;赵丽晶;高丽芳;张灵;赵雪俭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细胞自噬对衰老的调节

    细胞内损伤物质的积累是所有衰老细胞的普遍特征,能导致生命有机体生存能力降低.细胞自噬能够降解受损蛋白质和衰老或损伤细胞器等细胞结构,是细胞内主要的异化途径,参与衰老以及与衰老相关的各种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衰老进程中,细胞自噬活动下调,而对各种长寿突变体的研究表明自噬活动是寿命延长所必需的,多种自噬相关基因或蛋白直接受长寿途径的调节[1~5],这些发现都支持细胞自噬是各种真核生物衰老非常重要的调节机制.

    作者:李桂兰;闫华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1β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等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用药组.模型组大鼠给予双侧海马各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0,对照组大鼠海马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药组大鼠在海马注射凝聚态Aβ1-40后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IL-1β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模型组IL-1β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组IL-1β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或0.01).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IL-1β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组IL-1βmRNA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对AD模型大鼠海马IL-1β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作者:吕诚;胡小令;杨宝林;万斌;聂菁;薛国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血浆NT-proBNP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利尿肽前体(NT-proBNP)在老年舒张性心衰(DHF)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6例心功能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明确诊断收缩性心衰(SHF)患者(LVEF<50%)25例、心腔正常DHF组(LVEF≥50%、E/A≤1)22例和心脏扩大DHF组28例.ELISA法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 (1)NYHA心功能分级与NT-proBN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658,P<0.01),LVEF与NT-proBNP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608,P<0.01),NYHA分级之间的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心衰组血浆NT-proBNP水平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血浆NT-proBNP可以作为评价心衰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尤其对DHF早期诊断,更具价值.

    作者:郭华涛;徐丽华;张远卓;吕淑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经直肠超声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在经直肠超声(TRUS)、磁共振成像(MRI)中的影像学表现,评价TRUS联合MRI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63例临床表现有前列腺疾病的患者行TRUS及MRI检查,对超声图像及MRI图像表现行血管半定量分型定量分析.结果 ①良、恶性病变在发生部位、边界、回声类型、及对包膜等方面的影像具有显著差异(P<0.01);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示前列腺癌(PCa)较前列腺增生(BPH)血管丰富、增粗、走形迂曲、紊乱;③TRUS诊断PCa的敏感性为72.73%,特异性为83.33%,符合率为77.78%;MRI诊断PCa的敏感性为81.82%,特异性为83.33%,符合率为82.54%;TRUS联合MRI诊断PCa的敏感性90.91%,特异性为93.33%,符合率为92.06%.结论 TRUS联合MRI可提高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率,可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加丰富的诊断信息.

    作者:乔锋利;袁建军;刘烨;赵永生;孟庆娟;马锐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对心功能、血清B型脑利钠肽(BNP)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影响.方法 89例年龄≥65岁的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n=47)和硝普钠治疗组(n=4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及血清BNP和NE水平的变化.结果 rhBNP组治疗后24 h临床显效率(51.06%)及总有效率(95.74%)均高于硝普钠组(分别为42.86%及83.33%,P<0.05);rhBNP组治疗后2 w射血分数(EF)值升高[(46.2±9.5)% vs (38.1±6.0)%,P<0.05];rhBNP组治疗后2 w血清BNP水平较硝普钠组下降(P<0.05);rhBNP组治疗后24 h血清BNP及NE水平均较基线值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后2 w较24 h有进一步降低(P<0.01);硝普钠组治疗后24 h血清 BNP及NE亦较基线值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2 w血清 BNP较24 h有进一步降低(P<0.01),但血清NE与治疗后24 h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rhBNP能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作者:王日军;李慧芳;张月安;雷新宇;张悟棠;张晓娟;陈洁;柴晓红;董晋;王敬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胸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胸或腹部手术进行麻醉,观察该法对病人循环功能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择期手术ASAⅠ~Ⅱ级老年高血压患者48例,年龄60~82岁,术前按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均诊断为高血压.其中有心电图异常36例,手术包括胸部手术20例,腹部手术28例.

    作者:杨宝华;文立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刺五加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刺五加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是否有治疗作用.方法 结扎双侧颈总动脉16 w,制作大鼠VD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跳台实验及皮层和海马病理,观察刺五加注射液对VD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刺五加注射液组大鼠水迷宫第3~6天达到平台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或P<0.01),第3天到达平台的游程明显缩短(P<0.05),第7天大鼠在2 min内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增加(P<0.05),寻找平台的策略由边缘型、随机型转为趋向型、直线型明显增快(P<0.05或P<0.01),第1天、第2天跳台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P<0.05),刺五加注射液明显减轻VD大鼠皮层及海马的病理变化.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对VD大鼠有治疗作用.

    作者:谢湘林;邹洪斌;李晔;刘凯;赵莉;卫轲;刘宏雁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国人群老年性痴呆发病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老年性痴呆(A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80年1月至2008年11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AD发病危险因素独立病例对照研究,并用RevMan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荟萃综合定量,采用卡方值和p值分析各研究结果间的统计学异质性.结果 纳入本次荟萃分析的文献共有11篇,累计病例1 420例,对照2 901例.AD发生的危险因素合并相对危险度(OR)值及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痴呆家族史[OR=2.62,95% CI(1.69~4.07)];丧偶[OR=1.53,95%CI(1.21~1.93)];饮酒[OR=0.87,95%CI(0.68~1.12)];吸烟[OR=0.80,95%CI(0.67~0.95)].结论 痴呆家族史和丧偶是目前影响中国人群AD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耀东;徐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异丙酚对大鼠急性自体血栓肺栓塞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急性自体血栓肺栓塞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制备急性自体血栓肺栓塞模型,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异丙酚低、中、高剂量组(4,8,16 mg·kg-1·h-1).进行血气分析;检测肺系数、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液中内皮素(ET-1)、血栓烷素-2(TXB2)含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异丙酚能升高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SOD活性、SP-A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肺系数、MDA、ET-1、TXB2含量.结论 异丙酚对急性肺栓塞大鼠有保护作用.

    作者:霍华治;苏春勇;马小刚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健康正常人群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的增龄变化

    目的 探讨健康正常人群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增龄变化特点.方法 将我院2008年健康体检人群中年龄≥20岁,且符合入选条件者分为8个年龄组,并分层随机抽样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各组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及其增龄变化规律.结果 健康正常人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测定水平均呈正态分布,并随增龄出现下降趋势,三者与年龄间的相关分析Pearson系数(r)分别为-0.502(P<0.01)、-0.225(P<0.01)、-0.241(P<0.01).结论 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是人类血液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基线水平对于诊治临床相关疾病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尹曙明;郑松柏;周骅;高臻晖;李茹;于晓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老年前列腺手术前后血清游离/总 PSA水平变化及意义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作为早期检测前列腺癌(Pca)的理想指标,还缺乏足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近年有关游离PSA(F-PSA)及F-PSA占总PSA(T-PSA)的百分率(F/T比值)在前列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认为F/T比值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早期Pca的诊断率.

    作者:汪志伟;林成楚;李毅;王禾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50 mg/kg剂量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神经行为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 观察50 mg/kg剂量左旋多巴(L-dopa)对帕金森病(PD)大鼠神经行为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部偏侧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PD模型,进一步腹腔注射50 mg/kg剂量L-dopa,连续4 w.每周观察2次行为学[异常不自主动作(AIM)评分、对侧旋转行为的评定],并进行阿扑吗啡(apomorphine,APO)诱导PD大鼠对侧旋转行为的评定.实验结束后行心脏灌注固定,分离双侧黑质、纹状体,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模型大鼠对APO诱导的旋转圈数、AIM评分、大鼠旋转启动时间,在2、3、4 w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持续时间、药效期平均旋转圈数、剂峰旋转圈数,虽有增加的趋势,但仅与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注射侧(右侧)黑质、纹状体出现细胞膜皱缩,细胞体积缩小,线粒体嵴部分溶解,细胞核皱缩或不规则,核膜部分不完整等.结论 50 mg/kg L-dopa对PD大鼠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有典型的神经行为学改变和超微结构改变.模型稳定,可用于后续研究.

    作者:何建成;王文武;丁宏娟;王慧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α-Klotho、钙磷稳态与衰老

    为什么会有衰老?它是如何发生发展的?有没有方法可以控制衰老?人类研究衰老已有数千年,但这些问题仍未找到答案.1997年在一种突变小鼠中意外发现了α-Klotho基因,该基因的缺失导致血钙、血磷浓度升高、一系列类似衰老的表现和寿命缩短[1].

    作者:陈佑平;李法琦 刊期: 2010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