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卡7人9次的副反应报告

饶高峰;吴高达

关键词:微卡, 副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支气管炎, 肺外结核, 携带者, 感染科, 肺结核, 注射, 治疗, 矽肺
摘要:本院感染科2002年1月~2003年9月底使用微卡641人,治疗肺结核419人,计3542次;肺外结核21人,133次;矽肺154人,计1120次;慢性支气管炎38人,计217次;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9人,计92次.总计注射微卡5104次.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7例肺移植病人术后心理状态异常的分析及对策

    肺移植术是一种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有效方法.我科从2002年6月以来成功施行了7例同种异体单肺移植手术.这些病人术后出现了一系列异常心理状态,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疾病的发展及预后,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若;郑明峰;陈静瑜;毛旭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模拟定位机引导经皮肺活检46例分析

    中心型肺癌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多可明确诊断,而周边性肿块既往多采用针吸活检的方法,但该项操作复杂,取材较小,成功率低,有时难以取得理想的组织标本,结果可靠性差.为了提高肺部周边性肿块的诊断阳性率,我科自2003年3月以来,在模拟定位机引导下采用一次性活检针行经皮肺活检,大大提高了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王晓芹;朱运奎;金远林;汤育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32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家庭氧疗知识调查

    家庭氧疗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脱离医院环境后,病情得以稳定、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一种措施,本文对323例COPD患者及部分家属进行了氧疗知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广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肺炎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疗效观察

    老年肺炎死亡率较高,有如下特点:(1)起病多缓慢、潜隐,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热、咳痰等症状轻或无,有的可有意识改变,肺部实变体征少;(2)患者多数有慢阻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3)痰培养多为G杆菌;(4)治疗反应缓慢,疾病多迁延、易出现并发症,死亡率高.老年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较多,所以,在治疗早期及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乌日娜;孙德俊;杨敬平;李淑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哮喘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我国患病率为0.5%~2.0%左右,因反复发作,难以根治,常使患者悲观失望,特别是在哮喘持续发作时,使患者焦虑恐惧.影响哮喘病人生命质量的心理因素有3个方面:(1)情绪的稳定性不稳定的性格,遇到各种刺激时反应过于强烈,通过植物神经功能变化诱发哮喘发作;(2)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缓冲应激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反复的哮喘发作,可以导致紧张的心理压力,如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及时缓解和渲泄紧张应激,起到控制疾病的作用.

    作者:陈红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利福平致高热、全身皮疹和药物性肝炎1例

    患者女性,32岁,因发热、咳嗽、痰中带血、盗汗1月于2002年11月26日入院.查体:T 38.2 ℃,P 82次/分,R 18次/分,BP118/76mmHg,慢性病容,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作者:周仲伟;李晓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主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

    动脉导管未闭是主动脉和肺动脉间的先天性异常通道,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侧的降主动脉峡部与左肺动脉根部之间,导管粗细长短不一,大多外径10mm左右,长约6-10mm,外形可呈管状、漏斗状、粗短者呈窗状.适当的手术年龄是学龄前.(另:婴幼儿伴心力衰竭时应提早手术治疗),患儿年龄偏小,这就增加了护理难度.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与总结,本文对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如下.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护理部在医院管理中怎样发挥作用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护理部必须重视,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逐步完善护理体制,充分发挥管理效应,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促进各方面的工作.

    作者:陈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体会

    结核性胸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结核病,是结核菌及结核菌的代谢产物到达胸膜,机体呈现高变态反应状态所致的疾病,结核性胸膜炎总的预后是好的,但是对于一些胸膜肥厚包裹,特别是原发耐药的病例,给我们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现将我院1998-2002年共收治132例单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曲长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周围型肺癌早期影像诊断方法研究

    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中国预防科学院公布,在今后30年肺癌将成为中国居民的主要死因,因此肺癌的早期诊断依然是胸部影像检查的重点和难点.中央型肺癌的早期诊断由CT检查漏诊病例较常见.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支气管镜及痰细胞学检查.本文仅针对周围型肺癌的早期影像诊断方法加以详述.

    作者:张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COPD患者肺功能与PaO2的关系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导致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其病理生理基础是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并因此引起PaO2下降及PaCO2上升.目前对于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PaO2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研究对60例COPD患者同步进行了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测定,对各肺功能参数和动脉血PaO2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郭宏波;王秀香;孙德俊;杨敬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从肺功能测定谈基层医院对COPD的诊断与管理的艰巨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道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目前仅能用肺功能测定作诊断.但各地基层医院对COPD应用肺功能测定认识严重不足,影响了对COPD的诊断和早期干预.通过回顾性整理我院2002年至2003年COPD住院病人作肺功能测定、摄胸片等对照及分析,结果作肺功能测定仅占COPD住院病人的16.2%.可见基层内科医生应加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学习和提高.

    作者:周晓宏;刘丽;范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胸膜外全肺切除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3例报告

    例1患者女,26岁,住院号36380.咳嗽,咳痰1周,胸腔闭式引流术后7月余.于1999年2月24日入院,查:左侧胸廓塌陷,左侧胸部中下叩浊,呼吸音消失,腋中线第8肋间有一胸腔引流管,可见灰黄色脓液引出,Ⅲ度漏气.诊断:慢性结核性脓胸.行抗痨抗炎支持治疗及胸腔冲洗,10日后脓液转为淡黄色,3月23日在全麻下行胸膜外全肺切除术,术中可见,左侧胸腔上下均有多处漏口,脏层胸膜无法剥离.3周后痊愈出院.

    作者:车勇;王刚;叶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浅谈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便秘的原因及防护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在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而由于长期卧床易引起便秘,用力排便又是引起并发症或造成突然死亡原因之一.因此,预防便秘是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康复过程的必要措施.

    作者:黄珍;刘学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呼吸系病的研究进展

    继60年代对抗体进行全面研究达成共识后,1975年Koehler等采用细胞融合技术,使小鼠免疫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后者产生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oAb,mab,McAb,单抗),由于单抗具有性质纯、效价高、特异性强,少或无血清交叉反应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各领域.

    作者:张天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气管支架腔内再狭窄

    我科近年来收治18例气管内植入支架后发生再次狭窄的患者,经过支气管镜进行冷冻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可可;于力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动静脉瘘误诊为支气管扩张2例报告

    病例1患者女性,27岁.以反复咳嗽、咯血2年再咯血2天入院,入院前在多家医院就诊,均按支扩治疗,好转后出院.查体:无明显贫血貌,R 20次/分,左下肺可听到中湿罗音,无哮鸣音,有轻度杵状指,实验室检查:RBC 5.2×1012/L,HB 15G,WBC9.69×10,N 0.72,L0.28,胸部X片示左下肺密度增高影,肺部CT示左下肺囊状改变,诊断支扩,予止血、抗感染治疗,但入院第6天,出现大咯血,出血量达400ML,拟予栓塞治疗,造影时显示有迂屈血管团块样扩张,有动静脉短路.予明胶海绵栓塞,出血止,随访半年,未有再出血.

    作者:王永;马济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无创正压通气患者不耐受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不耐受是患者感觉不舒服而不接受治疗,为无创正压通气(NIPPV)不良反应的常见问题,也是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我院自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共为38例病人实施NIPPV,发生不耐受有28例占74%,(称为前组),因不耐受而上机失败的10例,占36%;医护人员经过理论知识培训和技术操作指导后,至2003年10月为86例病人实施NIPPV,发生不耐受的仅有16例占19%,(称为后组),因不耐受而上机失败的2例,占13%.我们就两组病人发生不耐受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吴顺琴;李淑芳;张丹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69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体会

    我站自1999年至2003年以来,共收治69例自发性气胸病人,通过及时抢救和科学严格的护理,收到了较好效果.气胸的抢救首先要积极排气减压,以解除气急,使肺及早复张,消除病因及减少复发.一般急诊气胸病人可用大针头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排气;或用50毫升及100毫升大注射器直接抽气;或使用气腹箱抽气;或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排气,或行胸腔镜进行胸膜修补术.

    作者:苏丽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肺结核病人的家庭护理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大部分治疗时间是在家服药治疗,本文介绍结核病的一般护理知识和技术,提供患者实行.

    作者:曹红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