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对老年肺癌的诊断价值

张湘瑜;王艳姣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 老年人, 肺肿瘤
摘要:目的 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系统(C-12)在老年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C-12检测135例老年肺癌患者(肺癌组)、15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肺良性病变组)、154例无肺部病变及其他肿瘤患者(对照组)12种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肺癌组C-12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01)和对照组(P<0.001).肺癌组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242(CA242)、血清铁蛋白(ferritin)、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阳性率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均<0.001)和对照组(P均<0.001).肺癌组CA199、CEA、CA242、β-HCG、CA125、CA153水平较肺良性病变组明显升高(P<0.01、0.001、0.001、0.05、0.001、0.01)和对照组(P<0.01、0.001、0.001、0.05、0.001、0.01).在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中,以CEA敏感性高,为46.90%.CA199、CEA、CA242、CA125、CA153联合检测、C-12检测敏感性较单项检测明显提高,分别为65.93%和66.67%.5项联合检测的特异性(94.74%vs 81.32%)、有效性(85.88%vs 81.32%)、5项联合检测阳性预测值(84.76%vs 70.87%)较C-12检测均提高.结论 肺癌组CA199、CEA、CA242、β-HCG、CA125、 CA153水平较肺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C-12检测对诊断老年肺癌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CA199、CEA、CA242、CA125、 CA153联合检测可能是诊断老年肺癌更优化的组合.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帕金森病模型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70岁人群发病率达120/10万[1].PD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显示其主要病理标志为选择性黑质多巴胺(DA)神经元缺失,残存神经元呈现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和泛素染色阳性的胞浆内包涵体(Lewy Body,LB)形成,黑质-纹状体通路DA释放减少,患者出现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随意运动缺失、木僵等一系列症状.目前,PD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细胞基因移植治疗,其中以药物治疗为广泛.

    作者:单悌超;任玉娇;于学慧;袁彦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1 000例老年人颈部包块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和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老年人颈部包块的细胞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3~2008年5年内我院门诊1 000例老年人颈部包块穿刺细胞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 000例老年患者中,淋巴结结核531例,各类肿瘤422例,非特殊性淋巴结炎20例,未能明确诊断27例.全部病例行FNAC检查(1 000例),973例明确诊断(97.3%;973/1 000),诊断符合率84.8%(825/973).531例颈部淋巴结结核,于5年间依次为10例(1.9%)、63例(11.9%)、85例(16.0%)、153例(28.7%)、220例(41.5%).422例各类肿瘤中穿刺细胞学检查可明确诊断305例,诊断率73.3%.结论 (1)老年人颈部包块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操作简便安全,可作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的重要诊断依据,并为各类肿瘤的临床快速筛选提供了依据,减少不必要的淋巴结切除.(2)老年人颈部淋巴结结核呈逐年增长趋势.

    作者:辛精卫;孔红;张文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泌尿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感染疾病,在我国的医院感染中,泌尿道感染仅次于肺部感染,位于第2位.探讨泌尿道感染这类的文献屡见不鲜,而缺乏针对老年人群的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分析的报道.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5年来本院老年住院患者清洁中段尿培养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旨在了解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特征,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经验用药.

    作者:周小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维生素E对老年雌性大鼠雌激素及海马芳香化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维生素E用于防治绝经后女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自然衰老雌性大鼠为动物模型,实验组每日注射维生素E 5 mg/kg(小剂量组)、15 mg/kg (中剂量组)、60 mg/kg(大剂量组)(n=8).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雌激素含量,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维生素E对海马芳香化酶表达的影响,并与成年大鼠(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 老年对照组较成年对照组雌激素水平下降,中、大剂量组血清雌激素水平回升(P<0.05),海马芳香化酶表达阳性细胞数目多、表达强,大剂量组呈强阳性.结论 一定剂量维生素E不仅可以提高血中雌激素水平,而且可以通过增强海马芳香化酶的表达使局部雌激素浓度增加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孔亚坤;耿秀琴;尹俊杰;姚兰春;周艳红;郭献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牛黄复方水煎剂的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牛黄复方水煎剂(CBCD)的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耳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观察CBCD的抗炎作用.结果 CBCD可明显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耳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结论 CBCD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作者:刘明洁;图雅;王洪涛;包桂兰;赵中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月见草油与维生素E对衰老模型小鼠骨丢失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月见草油和维生素E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骨丢失的预防作用,从骨代谢方面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40只8周龄昆明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青年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维生素E组,月见草油组,每组10只,以颈背部皮下注射半乳糖1 000 mg·kg-1·d-1造成亚急性衰老模型,并预防灌胃用药6 w,观察月见草油和维生素E对小鼠骨丢失时骨量、骨长度、骨有机质、骨钙、磷等骨矿物质以及血清骨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 D-半乳糖可使小鼠骨量、骨长度、骨有机质减少(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下降(P<0.01);同时给药月见草油和维生素E分别能使骨量、骨长度、骨矿物质及骨有机质得到恢复(P<0.05或P<0.01)并提高血清AKP活性(P<0.01),月见草油还能有效抑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活性(P<0.05).结论 D-半乳糖可导致小鼠骨丢失,月见草油和维生素E均可预防衰老模型小鼠骨丢失,而其机制可能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性的调控有关.

    作者:张益嘉;吴铁;崔燎;苏华;李响;袁红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siRNA-Med19对人肺癌A549细胞Med19转录、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siRNA-Med19对人肺癌A549细胞Med19的影响.方法 利用前期已合成的siRNA-Med19慢病毒载体,感染A549细胞,并以无病毒感染组作为空白对照组,以慢病毒载体感染组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荧光图片和白光图片对比方法判断细胞的感染率;RT-PCR法检测细胞Med19mRNA的转录水平; Western 印迹法检测细胞Med1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慢病毒载体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感染率在80%以上,siRNA-Med19慢病毒感染组Med19mRNA转录水平明显降低,敲减效率大于70%,Med19蛋白表达量也明显降低.结论 siRNA-Med19慢病毒载体可以高效感染人肺癌A549细胞,siRNA-Med19对A549细胞Med19的转录和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和消减作用.

    作者:李金东;孙梅;高楠;罗树生;王荣有;金成彦;张兴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金莲花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金莲花黄酮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金莲花黄酮作用于MCF-7细胞24 h,以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9.516、6.344、3.172、1.586、0.793 mg/ml 5个不同浓度金莲花黄酮作用于MCF-7细胞24 h,对细胞增值的抑制率依次为17%、28%、48%、50%、55%.各实验组A4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P<0.01),且用药浓度与抑制率呈正相关;端粒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端粒酶活性与用药浓度成正比.结论 金莲花黄酮对MCF-7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并降低端粒酶活性.

    作者:孙黎;刘芳;刘华;罗强;安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咽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在老年病人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咽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与传统快诱导插管对老年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40例,年龄>60岁,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咽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A组)和快速诱导插管(B组),每组20例,分别记录诱导前(T0)及诱导后(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 与诱导前相比,A组诱导后各时点MAP、HR无显著变化(P>0.05),B组诱导后MAP有显著变化(P<0.05),除T1的HR无明显变化外,其余时点HP升高(P<0.05);与A组相比,B组T2、T3、T4时间点MAP、HR显著增高 (P<0.05).结论 咽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用于老年人更为安全,可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李春萍;姜凤鸣;麻海春;宋雪松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卒中单元模式对糖尿病脑梗死早期疗效的影响

    糖尿病(DM)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合并脑梗死的相对危险程度是非DM患者的2~3倍.循证医学表明[1],目前所有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中,卒中单元是为有效的方法.卒中单元概念的提出和完善为卒中病人的管理和治疗提供了全新模式.尤其对DM合并脑梗死患者,卒中单元内多学科密切配合,合理控制血糖,系统治疗,在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提高存活者的生存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拟对卒中单元治疗模式与传统的治疗模式进行比较、评价和分析.

    作者:刘莉莉;苏吉亮;高荣慧;赵桂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丘脑星形细胞肿瘤显微外科切除3例

    近些年来,国内外对丘脑星形细胞肿瘤治疗的观念趋于一致:低级别星形细胞肿瘤应尽可能全切病灶以获得良好的预后,对于高级别的星形细胞肿瘤也要尽可能切除病变,为后期放化疗做准备,本文回顾分析了3例显微镜下切除的丘脑星形细胞肿瘤.

    作者:闫世军;李大明;周及红;徐淑丽;刘军;徐忠信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造血重建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在造血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同系小鼠股骨、骨壳、注入骨髓条的塑料管及经20 Gy γ-射线照射的股骨分别植入同一小鼠腹部皮下,观察1、2、3、4 w各移植物造血重建情况.观察髓腔内微循环结构与机能、组织学、分化不同阶段的造血细胞数目与机能等变化,以及骨皮质体外间充质干细胞(MSC)培养与扩增规律.结果 乏造血干细胞(HSC)的骨皮质异位移植完全可以造血重建,在移植后4 w,移植物已形成完整的封闭的具有正常造血组织的股骨,其重建的程序、速度与具有大量HSC的完整股骨移植的重建基本一致.而经射线破坏和注入塑料管内的骨髓条完全失去造血重建功能.结论 骨皮质可能是骨髓MSC的源泉,BM-MSC是造血重建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作者:范东艳;郭丽;孟繁凯;陈强;凌翎;王欣;范洪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因发现时多数是晚期,已失去手术机会,因此姑息性化疗尤为重要.由于老年器官功能减退对化疗的耐受性较差,第三代化疗药物单药化疗方案能让患者受益,但不如联合化疗方案.因此,为了提高疗效及降低化疗副反应,本研究应用含铂的第三代化疗方案与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老年中晚期NSCLC,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许淼;张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抑制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环氧化酶-2与NF-κB的表达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行为学和脑组织环氧化酶-2(COX-2)、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对VD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痴呆模型组(模型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水迷宫和穿梭箱实验检测行为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COX-2、NF-κB的表达,用图象分析仪测定光密度(OD)值.结果 治疗组大鼠的前后两次跳台实验的检测结果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的行为学症状较模型组明显改善.NF-κBp65和COX-2阳性细胞百分率治疗组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NF-κBp65和COX-2 OD值,治疗组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依达拉奉能明显改善VD大鼠的行为学症状、降低大鼠脑组织NF-κBp65和COX-2表达,依达拉奉能够通过抑制大鼠脑组织NF-κBp65和COX-2表达途径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作者:蔡志友;晏勇;张骏;晏宁;王咏龙;吴芳;黄华;张建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情况分析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是常见的肝病之一,病程一般在3个月以内,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病程较长,可超过1年[1].随着近年患者用药种类增加及医师对该病的日益重视,其发病率明显上升,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是药物肝毒性临床监测和防治的重点问题,少数患者可发生威胁生命的暴发性或重症肝功能衰竭,是临床医师执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职业风险问题.因中老年人系药物使用的主要群体,本研究针对我院1993年~2007年间收治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增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并提高其防治水平.

    作者:舒敏;于庆功;王富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四川老年人灾后主观幸福感状况

    目的 评估5·12地震后四川灾区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SWB)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震后4、6 和8个月,利用自编地震后受灾群众基本情况调查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分别访谈200名安县、433名绵阳和390名成都受灾老年人.结果 分层回归表明人口学变量和地震期间经历对老年人SWB都有显著影响.其中,模型1中人口学变量在三次调查中对SWB总变异的解释量分别为1.3%、12.9%和11.2%;模型2中,人口学变量和地震期间经历在三次调查中对SWB总变异的解释量分别为7.6%、23.7%和18.1%.加入地震期间经历变量显著提高了对SWB总变异的解释量.结论 震后灾区老年人的SWB有随时间延长而提高的趋势.灾后心理干预要注意减轻老年人对地震的恐惧心理,并特别关注女性、文化程度低、仍从事农业劳动老年人的SWB状况.

    作者:李海峰;况伟宏;杨惠琴;傅春胜;陈天勇;韩布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血浆内脏脂肪素对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影响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T2DM)及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VFN)水平.方法 对T2DM合并MS组87例、T2DM未合并MS组73例、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其血浆VFN水平,同时测定T2DM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C肽水平,比较3组间血浆VFN平均水平.结果 MS组、非MS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浆VFN水平分别为(2.13±0.64)、(1.83±0.62)、(1.00±0.33)ng/ml,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结论 T2DM患者血浆VFN水平明显升高,合并MS者水平更高,提示血浆VFN与T2DM及MS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密切关系.

    作者:韦秀英;胡世红;邹劲涛;黄振宇;马觉明;黄秋菊;肖丽红;钟萍;莫如芬;郑杨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声造影评价微创消融治疗中老年肝癌患者50例

    肝癌目前除手术切除外,经皮微创消融治疗肝癌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2].本文回顾分析了经皮局部消融治疗的50例中老年肝癌患者72个病灶的超声影像资料,探讨超声造影在其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连春;张钧;董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非外伤性多椎体压缩骨折的高场强MRI影像分析

    骨质疏松是非外伤性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常见的原因,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及老年人多见.其次为转移性骨肿瘤,常规影像学上常难以鉴别,特别是原发骨质疏松骨折合并有原发肿瘤病史者,因此明确病因,准确评价椎体压缩骨折的范围及程度,对于临床治疗特别是指导椎体成形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少虎;申艳光;韩向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环氧化酶-2在乳腺癌组织表达的研究进展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PGs的限速酶.COX有两个同工异构体:COX-1和COX-2,其中COX-1为原生型,在大多组织中都有不同水平的表达.COX-1在机体多数正常组织持续低浓度表达,其酶促产物参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如保护胃肠道黏膜等,由COX-1合成的PGs在机体中具有保护性作用.而COX-2为诱生型,可因各种生长因子、丝裂原、内毒素、异生物素、激素、促肿瘤剂及癌基因等多种因素刺激而产生.

    作者:张小纲;杨丽敏;郑希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