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莲花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孙黎;刘芳;刘华;罗强;安芳

关键词:金莲花黄酮, MCF-7, CCK-8, 端粒酶活性
摘要:目的 探讨金莲花黄酮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金莲花黄酮作用于MCF-7细胞24 h,以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9.516、6.344、3.172、1.586、0.793 mg/ml 5个不同浓度金莲花黄酮作用于MCF-7细胞24 h,对细胞增值的抑制率依次为17%、28%、48%、50%、55%.各实验组A4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P<0.01),且用药浓度与抑制率呈正相关;端粒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端粒酶活性与用药浓度成正比.结论 金莲花黄酮对MCF-7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并降低端粒酶活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情况分析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是常见的肝病之一,病程一般在3个月以内,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病程较长,可超过1年[1].随着近年患者用药种类增加及医师对该病的日益重视,其发病率明显上升,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是药物肝毒性临床监测和防治的重点问题,少数患者可发生威胁生命的暴发性或重症肝功能衰竭,是临床医师执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职业风险问题.因中老年人系药物使用的主要群体,本研究针对我院1993年~2007年间收治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增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并提高其防治水平.

    作者:舒敏;于庆功;王富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胸腔镜在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的临床应用.方法 本组61例手术前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3例患者术前诊断Ⅳ期,选择化疗.其余58例应用电视胸腔镜(VATS)进行胸腔内淋巴结活检并术中送冰冻病理,进行术中分期,相应采取胸腔镜手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胸腔镜辅助开胸手术.对病理类型、淋巴结清除总数、淋巴结病理阳性数、术前术后TNM分期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58例行VATS手术检查:胸腔镜微创手术2例;VATS小切口肺叶切除34例;VATS辅助全肺切除18例;VATS辅助袖式切除4例.术中共活检淋巴结数目139枚,病理阳性数目39枚.术前术后的TNM分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术前胸腔镜胸内淋巴结活检,可进行术中分期,能正确选择治疗对策.在肺癌的诊断治疗中是一种更准确的补充手段.

    作者:董新伟;赵松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易感因素分析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日益增多,研究显示,老年是发生AAD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合理的选择抗生素可以减少内源性梭状芽孢杆菌的筛选几率,有效的避免AAD[1].为了解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易感因素,本文对老年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郝丽杰;冯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对老年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系统(C-12)在老年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C-12检测135例老年肺癌患者(肺癌组)、15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肺良性病变组)、154例无肺部病变及其他肿瘤患者(对照组)12种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肺癌组C-12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01)和对照组(P<0.001).肺癌组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242(CA242)、血清铁蛋白(ferritin)、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阳性率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均<0.001)和对照组(P均<0.001).肺癌组CA199、CEA、CA242、β-HCG、CA125、CA153水平较肺良性病变组明显升高(P<0.01、0.001、0.001、0.05、0.001、0.01)和对照组(P<0.01、0.001、0.001、0.05、0.001、0.01).在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中,以CEA敏感性高,为46.90%.CA199、CEA、CA242、CA125、CA153联合检测、C-12检测敏感性较单项检测明显提高,分别为65.93%和66.67%.5项联合检测的特异性(94.74%vs 81.32%)、有效性(85.88%vs 81.32%)、5项联合检测阳性预测值(84.76%vs 70.87%)较C-12检测均提高.结论 肺癌组CA199、CEA、CA242、β-HCG、CA125、 CA153水平较肺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C-12检测对诊断老年肺癌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CA199、CEA、CA242、CA125、 CA153联合检测可能是诊断老年肺癌更优化的组合.

    作者:张湘瑜;王艳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砷、铝联合中毒对小鼠脑细胞Ca2+浓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砷、铝中毒导致脑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建立砷、铝中毒动物模型,以Fluo-3/AM为荧光指示剂,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脑细胞内游离Ca2+含量的变化,同时检测脑组织砷、铝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活性.结果 砷中毒组及铝中毒组小鼠脑细胞内Ca2+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砷铝联合中毒组小鼠脑细胞内Ca2+平均荧光强度稍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 砷铝联合中毒组小鼠脑组织中砷、铝含量、MDA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OD活性则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 砷、铝均可增加小鼠脑细胞内的游离Ca2+浓度,提示脑细胞内钙超载可能是其致脑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徐群清;梁峰;莫少泽;梁丽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四川老年人灾后主观幸福感状况

    目的 评估5·12地震后四川灾区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SWB)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震后4、6 和8个月,利用自编地震后受灾群众基本情况调查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分别访谈200名安县、433名绵阳和390名成都受灾老年人.结果 分层回归表明人口学变量和地震期间经历对老年人SWB都有显著影响.其中,模型1中人口学变量在三次调查中对SWB总变异的解释量分别为1.3%、12.9%和11.2%;模型2中,人口学变量和地震期间经历在三次调查中对SWB总变异的解释量分别为7.6%、23.7%和18.1%.加入地震期间经历变量显著提高了对SWB总变异的解释量.结论 震后灾区老年人的SWB有随时间延长而提高的趋势.灾后心理干预要注意减轻老年人对地震的恐惧心理,并特别关注女性、文化程度低、仍从事农业劳动老年人的SWB状况.

    作者:李海峰;况伟宏;杨惠琴;傅春胜;陈天勇;韩布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丘脑星形细胞肿瘤显微外科切除3例

    近些年来,国内外对丘脑星形细胞肿瘤治疗的观念趋于一致:低级别星形细胞肿瘤应尽可能全切病灶以获得良好的预后,对于高级别的星形细胞肿瘤也要尽可能切除病变,为后期放化疗做准备,本文回顾分析了3例显微镜下切除的丘脑星形细胞肿瘤.

    作者:闫世军;李大明;周及红;徐淑丽;刘军;徐忠信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尾加压素Ⅱ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尾加压素Ⅱ(UⅡ)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大鼠VSMC,将不同浓度UⅡ与VSMC孵育不同时间,应用MTT法检测VSMC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VSMC凋亡.结果 体外培养的大鼠VSMC在浓度为(0、10-10、10-9、10-8、10-7、10-6mol/L) 的UⅡ培养液中孵育24 h后,其A值分别为0.457±0.072,0.531±0.065,0.568±0.094,0.614±0.102,0.676±0.048,0.754±0.09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0%±0.46%,2.80%±0.86%,7.79%±1.70%,13.31%±2.57%,18.71%±1.39%,23.32%±2.88%;表明UⅡ呈浓度依赖性诱导大鼠VSMC增殖和凋亡.在终浓度为10-7mol/L UⅡ的培养液中分别孵育0、6、12、24、48、72 h后,其A值分别为0.499±0.062,0.558±0.081,0.629±0.114,0.685±0.061,0.715±0.131,0.803±0.097;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4%±0.42%,2.36%±0.86%,9.88%±1.45%,16.50%±1.68%,23.14%±2.33%,26.09%±1.66%;表明UⅡ呈时间依赖性诱导大鼠VSMC增殖和凋亡.结论 UⅡ可以诱导VSMC增殖与凋亡,这一双重作用可能是UⅡ参与血管重塑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高宇;黄丽红;高长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泌尿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感染疾病,在我国的医院感染中,泌尿道感染仅次于肺部感染,位于第2位.探讨泌尿道感染这类的文献屡见不鲜,而缺乏针对老年人群的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分析的报道.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5年来本院老年住院患者清洁中段尿培养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旨在了解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特征,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经验用药.

    作者:周小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与青壮年首次抑郁发作临床特征的对比分析

    老年抑郁症包括原发性(含青年或成年期发病、老年期发病)和老年期各种继发性抑郁,在临床上老年抑郁症常常表现出症状的不典型性和预后较差性.本文对老年抑郁症(60岁以上首次抑郁发作患者)和青壮年时首次抑郁发作患者在临床症状、疗效及预后等相关因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特征.

    作者:张凤芝;蔡芳;陶治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抑制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环氧化酶-2与NF-κB的表达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行为学和脑组织环氧化酶-2(COX-2)、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对VD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痴呆模型组(模型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水迷宫和穿梭箱实验检测行为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COX-2、NF-κB的表达,用图象分析仪测定光密度(OD)值.结果 治疗组大鼠的前后两次跳台实验的检测结果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的行为学症状较模型组明显改善.NF-κBp65和COX-2阳性细胞百分率治疗组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NF-κBp65和COX-2 OD值,治疗组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依达拉奉能明显改善VD大鼠的行为学症状、降低大鼠脑组织NF-κBp65和COX-2表达,依达拉奉能够通过抑制大鼠脑组织NF-κBp65和COX-2表达途径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作者:蔡志友;晏勇;张骏;晏宁;王咏龙;吴芳;黄华;张建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全数字化乳腺X线立体定位系统下导丝定位活检老年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随着乳腺钼靶X线摄影设备技术的不断改进、更新,乳腺癌普查工作的广泛开展,增加了老年病人临床触诊阴性的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断率.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是公认的检测早期乳腺癌有效的方法之一[1].对可疑病变,为明确其性质,需行乳腺手术活检.笔者对18例临床未触及病变但钼靶发现钙化灶老年患者进行全数字化X线立体导丝定位切除活检术,活检标本进行病理检查.

    作者:郑爱秋;傅建民;李欢;石剑;陈少君;张文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月见草油与维生素E对衰老模型小鼠骨丢失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月见草油和维生素E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骨丢失的预防作用,从骨代谢方面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40只8周龄昆明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青年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维生素E组,月见草油组,每组10只,以颈背部皮下注射半乳糖1 000 mg·kg-1·d-1造成亚急性衰老模型,并预防灌胃用药6 w,观察月见草油和维生素E对小鼠骨丢失时骨量、骨长度、骨有机质、骨钙、磷等骨矿物质以及血清骨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 D-半乳糖可使小鼠骨量、骨长度、骨有机质减少(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下降(P<0.01);同时给药月见草油和维生素E分别能使骨量、骨长度、骨矿物质及骨有机质得到恢复(P<0.05或P<0.01)并提高血清AKP活性(P<0.01),月见草油还能有效抑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活性(P<0.05).结论 D-半乳糖可导致小鼠骨丢失,月见草油和维生素E均可预防衰老模型小鼠骨丢失,而其机制可能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性的调控有关.

    作者:张益嘉;吴铁;崔燎;苏华;李响;袁红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造血重建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在造血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同系小鼠股骨、骨壳、注入骨髓条的塑料管及经20 Gy γ-射线照射的股骨分别植入同一小鼠腹部皮下,观察1、2、3、4 w各移植物造血重建情况.观察髓腔内微循环结构与机能、组织学、分化不同阶段的造血细胞数目与机能等变化,以及骨皮质体外间充质干细胞(MSC)培养与扩增规律.结果 乏造血干细胞(HSC)的骨皮质异位移植完全可以造血重建,在移植后4 w,移植物已形成完整的封闭的具有正常造血组织的股骨,其重建的程序、速度与具有大量HSC的完整股骨移植的重建基本一致.而经射线破坏和注入塑料管内的骨髓条完全失去造血重建功能.结论 骨皮质可能是骨髓MSC的源泉,BM-MSC是造血重建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作者:范东艳;郭丽;孟繁凯;陈强;凌翎;王欣;范洪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葡萄籽提取物对缺血再灌注导致衰老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 proanthocyanidin,GSPE)对缺血再灌注(I/R)导致衰老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24月龄Wistar雄性大鼠的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第3代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10 μmol/L Antimycin A处理组、GSPE干预组以及Antimysin A+GSPE 组.A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Caspase-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Capsase-3活性及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激光共聚焦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浓度.结果 (1)衰老大鼠肾小管细胞经Antimycin A处理后,凋亡率增高,Caspase-3,MDA,ROS明显增加,SOD下降;(2)经GSPE干预后,其凋亡情况明显好转,caspase-3、MDA、ROS明显降低.SOD含量部分恢复(P<0.05).结论 老年大鼠肾小管细胞在I/R损伤时,ROS 堆积,线粒体损伤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GSPE可清除ROS从而达到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减轻I/R损伤的作用.

    作者:洪权;肖博晗;魏日胞;汪杨;刘晓峦;冯哲;陈香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射干麻黄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射干麻黄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NYD1000型图像分析软件半定量测定TGF-β1表达并对各组大鼠支气管-肺病理组织学HE染色进行观察及定量分析.结果 射干麻黄汤组支气管-肺病理组织学指标改善优于桂龙咳喘宁组(P<0.01);TGF-β1表达明显低于桂龙咳喘宁组(P<0.01).结论 射干麻黄汤可以通过减少TGF-β1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抑制气道重塑,对支气管哮喘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罗艳春;韩晶莉;张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金莲花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金莲花黄酮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金莲花黄酮作用于MCF-7细胞24 h,以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9.516、6.344、3.172、1.586、0.793 mg/ml 5个不同浓度金莲花黄酮作用于MCF-7细胞24 h,对细胞增值的抑制率依次为17%、28%、48%、50%、55%.各实验组A4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P<0.01),且用药浓度与抑制率呈正相关;端粒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端粒酶活性与用药浓度成正比.结论 金莲花黄酮对MCF-7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并降低端粒酶活性.

    作者:孙黎;刘芳;刘华;罗强;安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血浆内脏脂肪素对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影响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T2DM)及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VFN)水平.方法 对T2DM合并MS组87例、T2DM未合并MS组73例、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其血浆VFN水平,同时测定T2DM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C肽水平,比较3组间血浆VFN平均水平.结果 MS组、非MS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浆VFN水平分别为(2.13±0.64)、(1.83±0.62)、(1.00±0.33)ng/ml,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结论 T2DM患者血浆VFN水平明显升高,合并MS者水平更高,提示血浆VFN与T2DM及MS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密切关系.

    作者:韦秀英;胡世红;邹劲涛;黄振宇;马觉明;黄秋菊;肖丽红;钟萍;莫如芬;郑杨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维生素E对老年雌性大鼠雌激素及海马芳香化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维生素E用于防治绝经后女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自然衰老雌性大鼠为动物模型,实验组每日注射维生素E 5 mg/kg(小剂量组)、15 mg/kg (中剂量组)、60 mg/kg(大剂量组)(n=8).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雌激素含量,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维生素E对海马芳香化酶表达的影响,并与成年大鼠(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 老年对照组较成年对照组雌激素水平下降,中、大剂量组血清雌激素水平回升(P<0.05),海马芳香化酶表达阳性细胞数目多、表达强,大剂量组呈强阳性.结论 一定剂量维生素E不仅可以提高血中雌激素水平,而且可以通过增强海马芳香化酶的表达使局部雌激素浓度增加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孔亚坤;耿秀琴;尹俊杰;姚兰春;周艳红;郭献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乌司他汀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乌司他可应用失血性休克治疗时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于复苏时予以乌司他汀治疗,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大鼠血浆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血管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血浆cNOS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治疗组2 h及4 h时cNOS均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血浆中iNOS在体克末及复苏时均明显上升,而治疗组在复苏后iNOS测定值明显下降.治疗组在复苏后2 h及4 h与对照组相比对ET的增高有明显抑制(P<0.05).结论 失血性休克后体内iNOS及ET升高,乌司他汀对其升高有抑制作用,并可促进cNOS的释放,从而对机体起保护作用.

    作者:于亚新;刘宝华;李海峰;刘晓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