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淑君;陈加俊;吴金义;王焰;金承烈
目的 构建前列腺癌组织中SOD2的cDNA克隆,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从人前列腺癌组织细胞中提取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 PCR扩增 cDNA片段, 将cDNA克隆入载体pGEM-T中构建T-A克隆, 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在1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发现了SOD2基因的两个相连的点突变位点:372nt T→G颠换和373nt G→T颠换.蛋白序列比较分析显示:对应SOD2编码蛋白的第89位氨基酸由亮氨酸变为精氨酸.结论 SOD2基因突变在前列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明臣;王好东;张善锋;王红钢;臧明玺;赵国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大量研究已证实,免疫机制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进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体内低密度脂蛋白(LDL)发生氧化反应时形成氧化修饰的LDL,它可作为抗原表位而诱导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形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抗体[1~3].
作者:黄敏;周洪莲;姚汉华;庄世虹;聂斌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本文用热疗联合胸腔内灌注顺铂治疗老年恶性胸水3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0年9月至2007年6月收治晚期肿瘤致胸腔积液老年患者62例,男33例,女29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66.8岁.
作者:怀淑君;陈加俊;吴金义;王焰;金承烈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特定位点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MSI)及杂合性缺失(LOH)与人甲状腺癌发生、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THRA1、D2S123、D11S912、BAT-26四个位点,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60例人甲状腺癌患者的MSI及LOH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THRA1位点MSI检出频率为43.3%,D2S123为36.7%;甲状腺滤泡癌中D2S123检出率为100%,未检测到BAT-26;D18S58的检出率为26.7%;BAT-26在甲状腺癌中检出率为6.7%;LOH 的检出率分别为33.3%、26.7%、23.3%和16.7%.术后随访5年,MSI/LOH阳性的甲状腺癌较阴性者生存期更长(P<0.05). 结论 在2号和18号染色体中检测到微卫星阳性率较高;D2S123位点MSI与滤泡型甲状腺癌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D18S58位点MSI的阳性率与高龄患者、晚期肿瘤密切相关;BAT-26在甲状腺癌中检出率低.MSI/LOH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在甲状腺肿瘤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MSI/LOH阳性的甲状腺癌患者较阴性者生存期更长.
作者:翟瑜;苏力;王春城;檀碧波;脱红芳;郭贵军;暴雷;郭怀斌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老年人是人生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阶段,而脑卒中又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老年人往往有多种基础疾病,致使老年人患脑卒中后病程长、恢复慢,致残率高.
作者:刘向荣;徐明;王翠玲;王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老年公寓老年人心理状况、交往需求状况,为公寓老年人交往、心理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问卷法和会谈法,对广西重阳老年公寓颐养园122例老年人进行调查,有效问卷118份.结果 老年人22.47%有焦虑、孤独和沮丧,其发生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偶与否、患慢性病种数、运动方式有关;81.36%希望与更多人进行交往,66.95%希望有志愿者陪其聊天,67.80%希望家人经常探望.结论 老年公寓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身健康问题,交往需求高却不能完全自行解决.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龋坏组织中变形链球菌(MS)和乳酸杆菌(LB)在致龋过程中的特点.方法 136例龋坏组织样本按患者年龄、患牙龋坏程度和龋坏活跃性分组,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MS及LB行分离、培养和鉴定.统计两种细菌在不同组别中细菌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及两种细菌致龋样本例数.结果 在老年龋组、严重龋组(中、深龋)和活动期龋组中,MS与LB的CFU计数均显著升高(均P<0.05);MS与LB共同致龋样本数在老年龋组中显著升高(P<0.05),并随龋坏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5).结论 在老年龋病及中、深龋中,MS与LB为互生关系,有明显共同致龋作用.
作者:周建业;张金婷;肖云;车团结;何祥一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头癌、壶腹癌、胆总管下段癌及十二指肠乳头部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常规手术方法.
作者:谢远哲;郝恩源;姜喜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益脑颗粒对衰老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益脑颗粒治疗慢性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D-半乳糖(D-gal)注射诱导和永久性双侧大鼠颈总动脉结扎术(2VO)制备亚急性衰老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给予高、低剂量益脑颗粒灌胃,并以尼莫地平为对照,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脑组织VEGF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中VEGF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益脑颗粒高、低剂量组表达升高(P<0.01),尼莫地平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益脑颗粒能增加缺血脑组织中VEGF表达,而增强脑组织血管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脑缺血.
作者:钟丽红;魏春敏;李鲁杨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血管性痴呆(VD)伴高血脂患者血清HCY、hs-CRP、IL-1β、TNF-α浓度值和血脂水平值,探讨VD患者血脂异常和HCY、hs-CRP在VD发病机制中的关系和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4组:非VD血脂正常组(N组) 、非VD高血脂组(H组)、VD血脂正常组(V组)、VD高血脂组(VH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hs-CRP、IL-1β、TNF-α,采用荧光标记免疫检测法血清HCY水平,生物化学法测定血脂.结果 VH、V、H组和N组比较HCY、hs-CRP、IL-1β、TNF-α浓度显著增高;VH组和H、V组比较HCY、hs-CRP、IL-1β、TNF-α浓度明显增高;H组和V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全部VD患者MMSE评分和HCY、hs-CRP浓度值具有负相关性.结论 HCY、hs-CRP参与了VD的发病机制,血脂代谢异常通过增强HCY、hs-CRP表达这一途径也参与VD发病机制.
作者:蔡志友;晏勇;晏宁;王凤英;郭坪生;叶燕;唐秦;王咏龙;赵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利用RNA干扰技术在裸鼠膀胱癌动物模型中通过抑制靶向沉默血小板源性内皮生长因子基因(PDECGF)的表达,探讨其在活体动物肿瘤组织中的作用.方法 将psiPDECGF-1及-2稳定转染的阳性T24细胞株及其他对照组直接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肿瘤细胞生长及成瘤情况、测定肿瘤体积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查PDECGF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 裸鼠体内成瘤实验发现siRNA2组第21天时成瘤率只有50%,而其他各组成瘤率为100%.siRNA2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其他3组,siRNA2组不仅成瘤延迟,且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其他3组(P<0.01).免疫组化证实siRNA2组肿瘤组织PDECGF 蛋白表达低; TUNEL检测siRNA2组细胞凋亡数明显多于其他3组 (P<0.05).结论 PDECGF siRNA载体稳定转染细胞株体内实验可见膀胱癌细胞成瘤率降低,成瘤延迟及肿瘤生长速度减慢,癌细胞凋亡增多.PDECGF siRNA在裸鼠体内依然对膀胱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金宁;张灵;肖博晗;常喜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优化重组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真核表达质粒转染成骨细胞的条件,为进一步检测重组HIF-1α真核表达质粒对成骨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提供基础.方法 将连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重组HIF-1α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进成骨细胞中,应用不同量的质粒和脂质体在转染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转染效率.结果 在24孔培养板中,转染24 h后10 μg质粒和5 μl脂质体的条件下转染效率高.结论 通过对转染条件的优化,可提高转染效率.
作者:陆蕴松;刘光耀;高忠礼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CHD)患者单核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mRNA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并培养CHD患者单核细胞,经佛波酯(PMA)诱导48 h成为巨噬细胞后,分别给予0、0.1、1、5、10 μmol/L瑞舒伐他汀干预;提取细胞总RNA,用实时荧光相对定量PCR(实时RT-PCR)检测ABCA1和SREBP-2 mRNA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瑞舒伐他汀干预组单核巨噬细胞ABCA1 mRNA表达水平存在差异(P<0.05),给予0.1、1、5、10 μmol/L瑞舒伐他汀干预组的ABCA1 mRNA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降低(P<0.05).不同浓度瑞舒伐他汀干预组SREBP-2 mRNA表达量也存在差异(P<0.05),并且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在CHD外周血来源单核巨噬细胞干预模型中,瑞舒伐他汀能下调胆固醇逆转运相关基因ABCA1 mRNA的表达,并且上调细胞内胆固醇合成相关基因SREBP-2 mRNA 的表达.
作者:张培东;刘映峰;郭阳;缪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小剂量药物保留灌肠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简便、有效的方法.药液在肠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的治疗效果.传统保留灌肠方法,存在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短,外溢明显的缺陷,影响了药物剂量的准确性及治疗效果,尤其老年患者常有肛门括约肌减退、肛门松弛情况[1].
作者:郝春艳;刘芳;郑欣颖;崔明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Muc-1 mRNA和CD44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检测36例NSCLC组织中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Muc-1 mRNA和CD44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 36例NSCLC组织中有19例Muc-1 mRNA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2.7%;21例CD44 mRNA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8.3%.②Muc-1 mRNA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χ2 =10.166,P<0.05);CD44 mRNA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χ2=8.371,P<0.05).③Muc-1 mRNA和 CD44 mRNA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④Muc-1 mRNA和CD44 mRNA在NSCLC组织中表达成正相关(r=0.442,P<0.05).结论 Muc-1 mRNA和 CD44 mRNA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对NSCLC患者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吴勇;李光虎;刘国津;尹光浩;刘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乳酸钠林格液、6%羟乙基淀粉130/0.4及琥珀酰明胶对老年硬膜外阻滞扩容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n=20).常规硬膜外穿刺并注入麻醉药后监测患者血压.同时以125I法测定血浆容量并结合血细胞比容计算基础血容量;各组分别在60 min内静脉恒速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羟乙基淀粉组)、琥珀酰明胶(琥珀酰明胶组)和乳酸钠林格液(乳酸钠林格组)1 000 ml,输液开始后每隔30 min测定血红蛋白浓度,至输液结束后60 min,计算输液后血容量增加值(△BVn)和液体潴留率(FR).结果 各组病人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麻醉后均有所下降,羟乙基淀粉组、琥珀酰明胶组SBP、DBP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乳酸钠林格组SBP、DBP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与输液前比较,麻醉后30 min至输液结束60 min,3组血容量均增加(P<0.05).输液结束至输液结束后60 min,与乳酸钠林格组比较,其他两组△BVn、FR明显增加(P<0.05).结论 6%羟乙基淀粉130/0.4及琥珀酰明胶对老年硬膜外阻滞后扩容效果优于乳酸钠林格液,维持时间长.
作者:董愫;刘嘉;麻海春;金立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佛教对震后老年信徒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将216名受灾老年人按照信仰佛教和无宗教信仰分为两组进行协方差分析.两组被试的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等人口学特征完全匹配.结果 震后佛教信徒心理健康总分、情绪体验、适应能力的修正均数皆低于无宗教信仰者(F总=7.15,P<0.01;F情绪=11.32,P<0.01;F适应=6.80,P<0.05),抑郁修正均数高于无宗教信仰者(F抑郁=10.64,P<0.01).结论 佛教信仰对震后老年信徒的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信佛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无宗教信仰者.
作者:王婷;韩布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在炎症反应过程中,细胞因子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细胞因子介导作用下,C反应蛋白(CRP)水平增高,导致冠心病的发展.近年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抑郁患者也有改变,Miller等[1]研究发现抑郁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较对照组增加54%;其他升高的炎症因子尚有白细胞介素-1β(IL-1β)[2]、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3]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4]等.
作者:王秀华;王小清;何国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室性期前收缩(室早)是心脏猝死的一个重要的预测指标,尤其对于器质性心脏病人.参松养心胶囊是一种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少,广泛应用于临床,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王多;宋成伟;刘全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腹部原发性肿瘤易发生远处淋巴结转移,CT检查在术前分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中有重要作用[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老年人原发性肝、胰、胃癌或结肠癌伴腹部淋巴结转移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中的表现,探讨其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和限度,以进一步提高对腹部原发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认识.
作者:曹成铁;卢宇;郝旭升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