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冠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及机制探讨

谭志胜;杨海捷;陈代陆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血管内皮细胞, 蛋白激酶C
摘要:.01).IPC能逆转上述改变,使血浆中NO增多,ET降低,NO/ET值恢复,CEC数量减少,MDA含量降低(P<0.05或P<0.01).PKC的抑制剂多黏菌素B并不加重I/R的上述改变,但是能阻断IPC的作用.电镜显示:I/R后VEC的超微结构严重损伤,IPC能明显减轻VEC的结构损伤.结论 I/R导致VEC结构和功能的严重损伤,IPC能减轻I/R后VEC的结构和功能损伤,PKC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吉林省790名中老年妇女患龋情况调查分析

    差异,桦甸与延吉、梅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补牙数长春与四平、江源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各农村之间无统计差异.补牙率在城乡之间、中老年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吉林省各年龄组的患龋率和龋均均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完善口腔医疗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我省中老年女性的患龋率.

    作者:王瑞;程敏;刘东玲;宋为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我国城市老年人长期护理的现状与对策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迅速成为一种全球现象,人们开始高度关注老年人长期护理这个特殊的服务领域.长期护理不同于一般的医疗服务,其主要目的并非治愈疾病、恢复健康,而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为老年人提供一整套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和健康护理在内的综合服务.这些服务可以由家庭成员完成,也可以由专业护理人员提供,服务场所多样,形式灵活[1~3].

    作者:孙泽宇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千斤拔黄酮抑制血栓形成机制研究

    进纤溶作用.

    作者:张明秋;关铭;年晓莉;李淑梅;张继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骨水泥强化钉棒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12例

    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具有重建脊柱稳定,可直接或间接消除脊髓、神经压迫的优点,是公认良好的后路脊柱内固定方法,但因骨质疏松导致椎弓根螺钉固定不牢固的缺点使此项技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应用中受到限制.本文主要探讨应用骨水泥强化钉棒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

    作者:谭云冰;赵云鹤;邓小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评价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床表现及预后千差万别,早期识别ACS高危患者对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意义重大[1].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作为内皮功能损害的重要标志物之一,能够很好地对心绞痛患者进行危险分层[2].有研究[3]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VEGF水平升高不仅可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的严重程度,而且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标志物[4].

    作者:陈美娟;徐佳;屈晓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胰岛素抵抗与认知功能损害关系的神经生化机制

    胰岛素抵抗(IR)已被认为是认知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其引起认知损害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揭示IR如何促进认知损害形成,及其确切的神经生化、分子遗传机制对于认知功能损害的防治极其重要.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主要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第五永长;时晶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冠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及机制探讨

    .01).IPC能逆转上述改变,使血浆中NO增多,ET降低,NO/ET值恢复,CEC数量减少,MDA含量降低(P<0.05或P<0.01).PKC的抑制剂多黏菌素B并不加重I/R的上述改变,但是能阻断IPC的作用.电镜显示:I/R后VEC的超微结构严重损伤,IPC能明显减轻VEC的结构损伤.结论 I/R导致VEC结构和功能的严重损伤,IPC能减轻I/R后VEC的结构和功能损伤,PKC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作者:谭志胜;杨海捷;陈代陆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蚓激酶治疗16例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再通后的远期疗效

    彩超检查.结果 联合用药组二年疗效显著,无静脉斑块血栓形成,再通血管保持完好(P<0.01).结论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蚓激酶联合长期用药,可继续保持再通后血管不再产生斑块或血栓形成,对巩固联合用药后再通的血管继续通畅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而且副作用很小.

    作者:王沙南;王诗哲;邹月;吴晓强;陶成丽;李咏梅;王桂红;王英姿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应变率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心肌梗死后左室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研究

    ,表明应变及SRI可以作为评价局部心肌缺血的定量指标.

    作者:徐卉;王小丛;赵丽荣;苏丽娜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葶苈生脉饮对压力负荷大鼠心肌组织MMP-9及TIMP-1表达的影响

    治疗CHF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赵淑明;郭秋红;张志良;吴迪;周桦;张一昕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早期疗效比较

    、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疗效好,是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尤其适应于骨质疏松性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

    作者:张寿;孔长庚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电离子治疗机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老年尖锐湿疣66例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常发生于性活跃的中青年.近年来CA发病率增高,老年患者也随之增多,且治疗后复发率高.为探讨有效地治疗CA、控制其复发的方法,笔者对电离子治疗机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治疗老年CA患者66例,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姜日花;李景华;贾玉玺;丛宪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肾功能障碍的防治

    伴随社会人口老龄化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福利的改善,老年人使用各种药物的频率明显增加,因此用药导致的肾功能损害也显著增多.现就老年人药物相关性急性肾功能障碍的防治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韩文斌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

    近年来,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强化治疗受到关注和重视[1].患者是否愿意使用胰岛素治疗,是否能坚持,关键在于糖尿病教育[2,3],尤其是老年患者.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明确将健康教育列为糖尿病综合治疗的5项基本措施之一.我院对应用胰岛素治疗的60例老年T2DM患者的个体健康教育效果进行了评测.

    作者:李俊玲;张振香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脑缺血再灌注时心肾损伤的形态学变化及代谢特征

    )时引起心、肾损害严重在24 h内,这一变化结果可能与心肾代谢变化特征有关.

    作者:范红斌;邱丽颖;李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缬沙坦和安体舒通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基质金属蛋白酶及胶原的影响

    .05).在2、3 w缬沙坦组及合用药组胶原含量和Ⅰ/Ⅲ型胶原比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在3 w时安体舒通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合用药组显著低于缬沙坦组与安体舒通组(P<0.05).结论 大鼠AMI后心肌间质MMP表达增高,非梗死区胶原比例升高.缬沙坦组可抑制MMP的表达,改善胶原比例.缬沙坦加用安体舒通可进一步改善胶原含量和比例.

    作者:胡少东;傅向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不同范围梗死的心律失常机制及预后

    肌梗死并左心室前壁梗死患者的心律失常严重且预后差;未行PCI治疗的死亡率高于行PCI治疗的患者.

    作者:邓少雄;郭南鸥;洪美满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mRNA表达.结果 第12周DMB组大鼠血胆固醇、肌酐、尿素氮及尿白蛋白排泄量、内生肌酐清除率较DM组明显减少(P<0.01或P<0.05);DMB组CTGF mRNA的表达较DM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部分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肾脏CTGF mRNA的表达.

    作者:刘楠楠;董志恒;李才;张逢春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应用RNAi抑制食管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实验研究

    扰质粒Ⅰ、Ⅱ、Ⅲ组细胞端粒酶活性均显著下降(P<0.01);转染48 h后,各干扰质粒的抑制率依次为49%、79%、53%.干扰质粒转染ECA109细胞中hTERTmRNA的表达较对照质粒转染ECA109细胞中hTERTmRNA的表达量显著下降,仅为对照组的55.4 %.结论 成功构建载体介导的hTERT靶向RNA干扰重组体,能有效抑制ECA109细胞端粒酶活性及hTERTmRNA的表达.

    作者:彭彦辉;王亮;陈卫云;郝玉宾;邢邯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应用进展

    与其他抗凝药相比,直接凝血酶抑制剂(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DIT)的药理作用及药动学特点更优越,尤其是以比伐卢定为代表的DTI,能显著改善心血管病人的预后.目前,在欧洲及北美地区,比伐卢定已经被推荐取代传统肝素常规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抗凝治疗.

    作者:方立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