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骊华;雷寒
目的 初步探讨长微球囊导管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PTA)治疗糖尿病性小腿动脉硬化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糖尿病性小腿动脉硬化39例,其中男28例,女11例,共56条患肢.术前CTA(23例),MRA(16例).26条患肢小腿3条动脉(胫前、胫后和腓动脉)完全闭塞,19条患肢1条血管狭窄2条闭塞,5条患肢1条血管正常(腓动脉)2条闭塞,6条患肢2条血管狭窄1条闭塞.利用在治疗过程中对血管损伤小的长微球囊导管对小腿3条动脉狭窄或闭塞进行PTA治疗.球囊的长度选择80~120 mm,直径选择与病变血管相同或小于0.5 mm,扩张时间为3~5 min.术后进行血管造影复查,如有狭窄再次进行球囊扩张.结果 56条患肢完成PTA的有52条(92.9%).47条(83.9%)患肢远近血管的再通达到足部,踝肱指数(ABI)术前、术后分别为0.37±0.15和0.88±0.16,9条(26.5%)患肢再次出现缺血症状,其中5条患肢病变血管再狭窄,4条患肢病变血管闭塞,再次成功进行血管成形治疗.结论 利用长微球囊导管进行PTA是治疗糖尿病性小腿动脉硬化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作者:陈光利;钱洪刚;梁熙虹;王征宇;宋乐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新生血管的形态及微血管密度(MVD)的临床和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52例DCIS ER,PR, HER-2, CD-34等的表达.结果 在DCIS中MVD的形态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为MVD紧靠乳腺导管的基底膜呈项链状分布,占58%;另一种为间质弥散状分布,占52%;34%两种形态共存.MVD密度随着核分级的增高而明显增加,高核分级和非高核分级DCIS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ER、PR 阴性组的MVD明显高于ER、PR阳性组(P<0.01);HER-2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 新生血管可能是乳腺癌的早期事件,MVD增加可能预示DCIS向浸润癌发展的几率增加及预后不良.
作者:杨明;管旌旌;张奇兵;范志民;大内宪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运动与中药联合作用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 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去卵巢手术组、雌激素对照组、运动组、中药组、运动+中药组.正常对照组行假手术,其余各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3个月开始为期3个月的治疗.雌激素对照组用尼尔雌醇治疗, 中药组和运动+中药组应用中药治疗,运动组和运动+中药组按要求进行运动.治疗结束后对腰椎骨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运动+中药组骨小梁的数目在治疗各组中多,骨小梁分离度在各治疗组中小,矿化沉积率在各组高.结论 运动与中药联合治疗方法对骨质疏松大鼠腰椎骨,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
作者:李爽;阿拉木斯;金雯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原发性结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起源于结肠淋巴组织的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原发胃肠道NHL占全部结肠外NHL的40%,其中17%~54%原发于肠道.发病部位依次为小肠、回盲部和大肠.因起病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而诊断困难,故常误诊.
作者:金洪永;姜洪伟;张丽梅;赵德新;于磊;姜天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肾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肾病的佳手段.但以前认为高龄尿毒症患者(超过60岁)手术风险大,感染和心脑血管并发症多,不适于肾移植治疗.
作者:翟秀宇;孙玲;王伟刚;傅耀文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和Ⅳ型胶原(Col-Ⅳ)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大鼠分为对照组;DM组:链脲佐菌素(STZ)70 mg/kg腹腔注射;氯沙坦干预组(氯沙坦组):氯沙坦30 mg·kg-1·d-1灌胃,检测各组在2、4、8 w的尿白蛋白及肾脏肥大指数;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TGF-β1、FN、Col-Ⅳ mRNA表达.结果 DM组和氯沙坦组中TGF-β1,Col-Ⅳ和FN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氯沙坦组TGF-β1 mRNA在4、8 w均低于DM组(P<0.05或P<0.01);氯沙坦组Col-Ⅳ在4、8 w时均低于DM组(均P<0.05);氯沙坦组UAER在4、8 w时均低于DM组(均P<0.05);氯沙坦组肾肥大指数在各时间段均略低于DM组(均P>0.05).结论 氯沙坦具有抑制DM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基因表达的作用.
作者:魏明;李素娟;佘红纯;卢永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临床常见病,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疾病负担重.基于老年人CAP临床特征的认识,加强其结局及预测的研究对于提高老年人CAP治疗水平并减低医疗费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老年人CAP的临床特征、结局及预后的评价进行综述,并对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李建生;王明航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利用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糖蛋白B基因疫苗(pgB)免疫小鼠,观察pgB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方法 利用pgB肌肉接种方法免疫小鼠,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免疫后2、4、6 w pgB在眼、三叉神经、脑表达HSV-1 gB情况.结果 免疫后第2、4、6 w均可见视网膜、三叉神经节、脑组织中大部分细胞核呈棕黄色,免疫组化呈阳性.结论 经肌肉免疫pgB能持续、稳定地在视网膜、三叉神经节、脑组织细胞中表达.
作者:孟祥俊;贺冰;徐艳萍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脑梗死患者发病3~6 h内接受动脉溶栓可达到佳治疗效果,而临床工作中病人来就诊时往往超过这个佳时间,传统的观点认为此时只能接受单纯的静脉用药治疗,但效果不理想.目前已发现,脑梗死发病6~72 h的患者,缺血半暗带仍然存在.因此,我科开展了发病6~72 h的脑梗死患者梗死部位留置导管按疗程推注药物治疗的新方法,即经动脉留置导管推注药物治疗脑梗死.
作者:卜淑霞;邵艳文;张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涎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是临床和病理检查中较罕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现报道1例该病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对鉴别诊断进一步掌握,以加深对此病的认识与认知,并在临床治疗上选用妥贴的方法治疗患者.
作者:龚悌;宁浩勇;朱华;王虹;彭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从新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中克隆和鉴定蛋白酶基因.方法 用PCR方法从新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DNA扩增出蛋白酶基因,PCR产物克隆入pMD-18T载体,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的插入片段;DNA序列分析结果与GenBank上的序列进行比较确定新克隆蛋白酶基因的种类.结果 从枯草芽孢杆菌DNA中扩增出大约1 200 bp的PCR产物,重组入pMD-18T载体,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插入的DNA片段全长1 146个核苷酸,在Genbank搜索显示为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基因全序列,与GenBank报道的所有序列均有差别.结论 从新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DNA中克隆出新的蛋白酶基因.
作者:郑永晨;黄颖;钟莉莉;张堃;曹岩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空巢老人的孤独、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有效地社会支持,改变其孤独、抑郁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以UCLA孤独量表、Carroll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为工具,对安阳市91名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结果 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和抑郁状况在性别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在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是否丧偶比较差异显著(P<0.05),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与抑郁程度显著的正相关(P<0.05,P<0.01),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和抑郁程度与社会支持度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 儿女们应常回家看看,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统,改变空巢老人的认知观念,可以改变空巢老人的孤独、抑郁状况,促进其身心健康.
作者:朱海林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福辛普利与厄贝沙坦及其二者联合应用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将福辛普利(10 mg/kg)与厄贝沙坦(50 mg/kg)联合灌胃给药,测定大鼠心肌梗死面积(MIS)、血清心肌酶学、自由基及体内血管活性因子等变化,并与单独应用福辛普利(20 mg/kg)及厄贝沙坦(100 mg/kg)进行对比. 结果 福辛普利与厄贝沙坦减半剂量联合应用与单独应用福辛普利或厄贝沙坦全剂量均可使AMI大鼠的MIS明显缩小,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降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明显增加,亦可使血浆血栓素A2(TXA2)水平明显下降,前列环素(PGI2)水平及PGI2/TXA2比值明显增高,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福辛普利与厄贝沙坦对大鼠AMI均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纠正心肌缺血时PGI2/TXA2失衡等机制有关.福辛普利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与单独应用福辛普利或厄贝沙坦的作用效果相当.
作者:刘兵;睢大筼;于晓风;曲绍春;杨春梅;赵学忠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和松质骨容积的特点,探讨容积定量CT(vQCT)技术在老年T2DM骨质疏松(OP)检出和椎体骨折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0例T2DM组和75例非糖尿病对照组用定量CT(QCT)行腰椎L1-3骨密度测定,并用vQCT测定腰椎L3的骨容积.同时由X线腰椎摄片和CT扫描侧位定位像记录有无腰椎(脊椎)骨折的病例数.结果 ①T2DM组经QCT测量腰椎L1~L3的骨密度以及T-Score值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②T2DM组的L3容积、每单位高度容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T2DM组L3容积高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③两组中,QCT测量的QCT-L3与vQCT测量的L3每单位高度容积有高度相关性(T2DM组:r=0.853,P<0.000 1;对照组:r=0.826,P<0.000 1).④T2DM组腰椎骨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QCT技术在发现老年T2DM患者骨结构异常及骨折预测中有一定价值.
作者:孙皎;孙华;顾芹;刘明;姜苏源;王鸣鹏;尤传一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12%~52%[1],如何使患者避免发生尿潴留或通过规范化护理措施解除尿潴留,从而避免因导尿插管带来的泌尿系统感染是广大护理人员非常关心和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组自2006年以来,对我院肛肠疗区住院患者160例进行规范化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吕静;胡春杰;姜玲;曲艳玲;刘虹;张立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番茄红素(Lycopene)对寰枢椎失稳老年小鼠脑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寰枢椎周围注射30%乳酸溶液30 μl/次,1次/w,连续3 w,制作颈椎失稳模型.用番茄红素2个剂量组即5、2.5 mg/kg连续1次/d灌胃观察100 d,水迷宫测试小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脑组织TNF-α、IL-1β、IL-6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观察海马CA1区蛋白β-淀粉样蛋白(Aβ)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Lycopene高剂量组小鼠,水迷宫实验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1);脑组织TNF-α、IL-1β、IL-6含量降低显著(P<0.01,P<0.01,P<0.05);脑海马CA1区Aβ表达介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结论 Lycopene对寰枢椎长期乳酸堆积所致老年小鼠记忆能力减退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与Lycopene 降低脑组织TNF-α、IL-1β、IL-6含量及抑制Aβ蛋白的生成有关.
作者:范文静;李林;朱彤彤;郭亚雄;赵丽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其他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100例T2DM患者和78例正常老年人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C(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和餐后2 h胰岛素(2 h-FIN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hs-CRP,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结果 T2DM组BMI、FBG、2h PBG、HbA1C、FINS、2h-FINS、 HOMA-IR、LDL-C、UA、UAER、IMT和 hs-C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DM按hs-CRP水平分为高、中、低三组,各组hs-CRP与HOMA-IR、LDL-C、UA、UAER、IMT均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hs-CRP作为一项炎症指标,对T2DM、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危险性的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邹继红;李艳志;汤日宁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改善血液流变学在防止睾丸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40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高脂饲料绞股蓝组、高脂饲料辛伐他汀组、高脂饲料组、标准饲料组.实验前和实验后6、9 w检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观察睾丸病理学.结果 ①血液流变学:高脂饲料绞股蓝组、高脂饲料辛伐他汀组、高脂饲料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随饲养时间延长渐升,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高脂饲料绞股蓝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高脂饲料辛伐他汀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优于高脂饲料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②TG、TC、LDL-C、HDL-C:高脂饲料绞股蓝组、高脂饲料辛伐他汀组、高脂饲料组随饲养时间延长TG、TC、LDL-C渐升,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高脂饲料绞股蓝组、高脂饲料辛伐他汀组低于高脂饲料组(P<0.05,0.01),高脂饲料绞股蓝组TG、HDL-C、LDL-C与高脂饲料辛伐他汀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高脂饲料辛伐他汀组TC与高脂饲料绞股蓝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③睾丸病理学:高脂饲料绞股蓝组、标准饲料组生精细胞正常;高脂饲料组睾丸生精细胞脂肪变性,间质纤维化,基底膜增厚,精子细胞数量下降,高脂饲料辛伐他汀组睾丸损伤较高脂饲料组明显减轻.结论 改善血液流变学对高脂血症导致的睾丸损伤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贺琴;谭华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抗高血压方案(常规降压药/小剂量常规降压药加硝酸酯类药)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76例轻、中度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给予卡托普利(25 mg),氢氯噻嗪(12.5 mg),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 mg),晨顿服;常规组:给予卡托普利(25 mg,2次/d),氢氯噻嗪(25 mg,1次/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8 w末)的降压疗效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联合组能显著降低收缩压与脉压,降压疗效联合组、常规组分别为93.18%、74.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两组心率及生化指标与基线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联合组小剂量三药联用晨服一次,能有效降低轻中度老年ISH患者的血压,降压效果大于双倍剂量常规二药联用,对代谢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袁章顺;袁克;吴中松;黄友良;谭力铭;俞家贤;简丽华;肖振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笔者自2005年10月至2008年6月对30例老年褥疮患者采用西药结合自制的褥疮膏外用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孙建;张东华;野向阳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