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增龄是影响健康人臂踝脉搏波速度的主要因素

周红瑜;白小涓;吴兵;于凯;张伟光;韩璐璐;陈香美

关键词:血管衰老, 健康人群, 臂踝脉搏波速度, 踝臂指数, 增龄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作为反映血管功能状态的指标随增龄变化的规律.方法 以沈阳地区健康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按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组;年龄每10岁分为一组:44岁及以下、45~54岁、55~64岁、65~74岁、75岁及以上共5组,总计400人.检测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颈动脉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双侧颈总动脉血流参数等指标;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四肢血压(包括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脉压差)、baPWV和ABI等指标.结果 各年龄组间baPWV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增龄baPWV变快,≤44岁年龄组和45~54岁年龄组baPWV值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不同性别各年龄组间ABI值均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baPWV具有显著相关性(r=0.732,P<0.01);而baPWV与收缩压、脉压差、舒张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总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颈动脉舒张期末血流速度亦显著相关(r分别为0.697、0.655、0.463、0.537、0.502、-0.277、-0.372,均P<0.01);baPWV与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的r值分别为0.176、0.163、0.125、0.099(均P<0.05).结论 年龄是影响健康人动脉僵硬度主要的因素,baPWV可以反映随增龄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以有效评估健康人群血管健康状态.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茅莓对大鼠前列腺炎模型病理改变的影响

    目的 研究茅莓提取物(正丁醇组分)对角叉菜胶和消痔灵所致大鼠前列腺炎的作用.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和消痔灵制备大鼠前列腺炎病理模型,取前列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茅莓提取物大、小剂量组,各组灌胃给药,每日2次,连续14 d,观察大鼠前列腺湿重、指数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茅莓提取物能抑制角叉菜胶和消痔灵所致大鼠前列腺腺体增重(P<0.05),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和损伤(P<0.05).结论 茅莓提取物对角叉菜胶和消痔灵所致大鼠前列腺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侯巧燕;杨成芳;张均智;梁荣感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1 550例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调查

    空腹血糖受损(IFG)是糖尿病(DM)的危险因素,患病率随年龄增加[1],每年都有许多患者转化为DM新发病例.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2]建议将IFG切点由6.1 mmol/L下调至5.6 mmol/L.应用新的切点,人群中糖耐量受损和正常血糖间构成比将发生变化,而老年人IFG往往缺乏临床表现,老年DM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易被忽视.

    作者:邱昕光;严红;胡玉冰;吴海平;彭丽红;王逸冰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生活能力及社会心理因素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了解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与社会心理因素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方法 对22省市城乡和男女老年人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应用简单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的中文译文进行评测.结果 2 161名老年人认知障碍患病率26.42%,日常生活能力障碍者、不工作、不参加社会活动、不经常与亲人和朋友交流、与家人关系差、经常感到心里郁闷、丧偶、离异者认知功能评分低(P<0.01).结论 应重视老年人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减少或延缓认知障碍的发生.

    作者:李建民;刘海娟;陈长香;李淑杏;郝习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老年骨折卧床患者医院感染34例分析

    老年骨折卧床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易造成患者死亡,为了探讨老年骨折卧床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本文对我院2002至2007年收治的458例已出院的老年骨折卧床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

    作者:王艳华;王艳丽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与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糖调节受损、糖尿病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好的相关性[1].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颈动脉斑块和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因此利用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rterial atherosclerosis,CAAs)程度的研究较多,但针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研究不多.本研究旨在了解血糖的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相关性,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邵红;史美龙;吕丹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折叠式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双襻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外伤性以及手术意外所致晶状体后囊破裂,导致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困难时,常需要做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双襻固定术[1].前房型IOL植入后并发症较多,现多不主张植入.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硬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2],光学直径7.0 mm,不能折叠,切口大,术后散光明显,易造成玻璃体脱出.

    作者:王淑霞;王丹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CIK细胞对白血病微小残留病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CIK细胞对自体、异体原代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对G_0期CD34~+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及对正常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影响.方法 取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一系列细胞因子诱导培养CIK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IK表型,G带法分析CIK细胞核型.冻存、复苏后作为靶细胞,MTT法测定CIK细胞对自体、异体原代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AO染色法测定复苏后G_0期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 CD34~+细胞比例及培养后CML CD34~+细胞中G_0期细胞比例.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杀伤前后G_0期CD34~+细胞比例变化.半固体培养法检测CIK细胞对正常骨髓CFU-GM、BFU-E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 CIK细胞可从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获得,来源于正常淋巴细胞,对自体原代白血病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对G_0期白血病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正常造血干细胞无杀伤作用.结论 CIK细胞可作为清除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有效工具.

    作者:肖中平;封韬;王雪野;韩梅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合并焦虑或抑郁症状的评定及其心理治疗

    已有研究证明很多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合并心理疾病,而心理疾病对各型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会造成不良影响[1~3].因此对该类病人进行心理评估,进而对存在心理障碍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进行妥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心理评估,并对仍有焦虑或抑郁症状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

    作者:徐茂凤;李永杰;马莹;代生厚;杨春红;张伟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结肠癌DNA倍体及p27蛋白表达的意义

    目的 探讨DNA倍体及p27蛋白表达在结肠肠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62例正常大肠组织及68例大肠癌组织p27蛋白及DNA倍体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分析p27蛋白表达与DNA倍体的关系.结果 p27在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率为100%,而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2.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织中均为DNA二倍体,结肠癌组织中异倍体为66.2%.结论 p27蛋白和DNA倍体的不同表达与结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可能是预测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文颖;杨志萍;朱永刚;郭玉琳;李千迅;杨卓;闫红岩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加透明敷贴护理压力性溃疡23例的疗效观察

    压力性溃疡(PU)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迫使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软组织坏死和皮肤溃烂,见于昏迷、长期卧床、营养障碍、年老体弱的患者[1],作为临床护理的三大并发症之一[2],绝大多数PU是可以预防的,重症PU常久治不愈造成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所以PU一直是护理领域的一大难题,本文观察应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金因肽)的喷敷配合敷贴所形成的湿性环境治疗PU,并与对照组对照,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陈玲玲;吴晶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与乙酰胆碱含量变化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乙酰胆碱(ACh)含量变化在V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每组30只.再将各组的30只大鼠根据造模后断头取脑时间随机分为3小组,即7、14、21 d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反复大鼠双侧颈动脉缺血再灌注,加剪尾放血法制备VD大鼠模型;用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的凋亡细胞,用生化法检测ACh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在第7、14、21天均有大量凋亡神经元,且ACh含量持续降低,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脑海马组织神经元的大量凋亡和ACh含量持续降低可能在V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丽香;蔺心敬;李吕力;肖继东;王铁建;罗永坚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住院的糖尿病患者274例,根据年龄分为A组(<60岁,94例)和B组(≥60岁,180岁).记录两组患者的身高、体重、血糖、血脂、血压、病程、射血分数(EF)、左心室缩短分数(FS)、舒张末期左室内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和左室后壁厚度,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年龄与各阳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身高、体重、空腹血糖、血脂、血压、EF和FS无显著差异;B组LVMI、RWT、超敏C反应蛋白和TNF-α均较A组明显增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病程、超敏C反应蛋白、TNF-α与糖尿病患者RWT、LVMI密切相关.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和TNF-α可有效的在早期预警糖尿病心脏病变的病理改变过程.

    作者:吴绮楠;邓武权;王富华;艾智华;刘颖;梁自文;陈兵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夏膝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夏膝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50只12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5组:SHR空白组、阳性药组、夏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分别予以缬沙坦和不同剂量的夏膝颗粒灌胃;同时选取8只同周龄的雄性Wistar-Kyoto大鼠(WKY)作为对照.给药8 w后采用RT-PCR法检测心肌TGF-β1 mRNA水平. 结果与WKY对照组比较,SHR空白组心肌TGF-β1/β-actin吸光值之比显著升高(P<0.01);与SHR空白组比较,夏膝颗粒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SHR TGF-β1 mRNA的表达(P<0.01),甚至低于WKY组(P<0.05).结论 夏膝颗粒可能通过下调心肌TGF-β1的高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外基质的增生,防止心室重构.

    作者:袁丁;黄永生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血压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 探讨空腹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与高血压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2例,其中无并发症组(NHTC)50例,视网膜病变组(HTR)30例,高血压肾病组(HTN)32例,对照组(C组)40例.用酶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浆tHcy浓度;动态血压用中健CAREBOY-180 EA动态血压记录仪进行测量.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用放免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并计算其每分钟排泄率.结果 HTR组和HTN组的空腹血浆tHcy浓度明显高于NHTC组和C组(P<0.01),高Hcy血症的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肾病(HTN),高血压视网膜病变(HTR)发生率明显高于无tHcy血症的高血压患者(P<0.01),动态脉压(24 hPP)、Scr均为高血压患者tHcy的决定性因素(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tHcy、体重指数(BMI)、TC、24 hPP与HTN的发生有关,空腹tHcy、TC、Scr、24 hPP均为HT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空腹高tHcy血症是高血压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Scr以及脂代谢紊乱程度影响tHcy的浓度.

    作者:饶一武;周晓莉;李亚新;刘鹏;周丽芹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关于骨矿含量与骨折危险阈值增龄变化的研究

    原发性骨质疏松以骨量减少为主要特征,骨密度测量是目前直接、明确的检测手段[1],虽然WHO推荐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中以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值为金标准,但也存在许多因素影响测量结果[2].

    作者:黄宏;范洪武;袁左鸣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二甲双胍治疗老年人糖耐量减低合并代谢综合征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影响的临床观察

    代谢综合征(MS)是伴有胰岛素抵抗(IR)的一组多种代谢异常,主要包括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等,MS各组成分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相对危险[1].

    作者:王兰君;王海英;王丽芳;胡海峰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N-Shc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

    N-Shc是原癌基因Shc家族中的一员,一般认为它只在成熟的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在神经细胞的存活中发挥重要作用.N-Shc在外周神经比如小肠神经系统、以及一些肿瘤细胞中也有表达;它可以通过参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传导抑制细胞凋亡.

    作者:田芳;胡长春;朱婉儿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抗β-淀粉样蛋白单抗杂交瘤的建立及免疫学特性的分析

    目的 制备抗β_(1-42)淀粉样蛋白(Aβ_(1-42))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打下基础.方法 用合成的Aβ_(1-42)偶联血蓝蛋白(KLH)制成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Aβ_(1-42)单克隆抗体,并对抗体的免疫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 从24个阳性孔中筛选出6株特异性好效价高的细胞株,命名B_(1~6),其中B_2、B_3、B_4、B_6属于IgG2a亚型,而B_1、B_5属于IgG2b亚型.测得相对亲和力B_6

    作者:赵满仓;魏文青;张艳;焦娟;刘晶;付瑶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调强适形放疗治疗老年鼻咽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前鼻咽癌治疗以放疗为首选,但常规放疗放射线在杀灭肿瘤同时正常组织或器官也不可避免受到损伤.近年来研究表明,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可使鼻咽癌肿瘤靶区剂量提高的同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的受量[1].本文旨在探讨两种放疗技术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

    作者:王岚;左雅芳;何若吉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Exendin-4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Exendin-4对链脲佐菌素(STZ)造模糖尿病(DM)大鼠的空腹血糖(FBG)、胰岛功能及胰岛β细胞增殖数目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高脂喂养结合小剂量腹腔注射STZ(35 mg/kg),制备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成DM组及Exendin-4治疗低、中、高剂量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Exendin-4给药6 w后处死大鼠,心脏取血测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取胰腺组织切片作HE 染色,胰岛素抗体免疫组化、增殖细胞核抗原染色(PCNA),计算胰岛β细胞增殖率.结果 Exendin-4各剂量组胰岛素表达阳性的β细胞增殖率较DM组增加(P<0.01);Exendin-4高剂量组与DM组比较,FBG和HbA1c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清胰岛素增加,中、低剂量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与DM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Exendin-4能够促进DM大鼠胰岛β细胞增殖,改善血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

    作者:范爱红;李伟 刊期: 2009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