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IK细胞对白血病微小残留病作用的研究

肖中平;封韬;王雪野;韩梅

关键词: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CIK细胞
摘要:目的 观察CIK细胞对自体、异体原代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对G_0期CD34~+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及对正常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影响.方法 取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一系列细胞因子诱导培养CIK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IK表型,G带法分析CIK细胞核型.冻存、复苏后作为靶细胞,MTT法测定CIK细胞对自体、异体原代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AO染色法测定复苏后G_0期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 CD34~+细胞比例及培养后CML CD34~+细胞中G_0期细胞比例.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杀伤前后G_0期CD34~+细胞比例变化.半固体培养法检测CIK细胞对正常骨髓CFU-GM、BFU-E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 CIK细胞可从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获得,来源于正常淋巴细胞,对自体原代白血病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对G_0期白血病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正常造血干细胞无杀伤作用.结论 CIK细胞可作为清除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有效工具.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1 210例妇女宫颈液基细胞和DNA倍体检查结果分析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根据临床资料显示,老年妇女宫颈癌高发年龄在55~70岁,而且发病的临床特点是发现病变较晚,病情较严重,死亡率高.因此,老年妇女应重视宫颈癌筛查.本文对1 210例妇女进行宫颈液基细胞DNA倍体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黄卫彤;吴卫萍;黄宏思;黄燕;韦凤莲;曲德英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氯化甲基汞诱导NCI-H446细胞凋亡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氯化甲基汞(MMC)诱导NCI-H446细胞凋亡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调控细胞凋亡的关键基因Bcl-2、Bax和caspase-3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MMC组细胞Bcl-2 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存在着时间依赖性降低趋势,至24 h达到低;Bax及caspase-3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并存在着时间依赖性增高趋势,至24 h达到高.结论 MMC能够在体外诱导NCI-H446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丁会;王建国;李丹;刘伟;李志超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与臂踝脉搏波传播速度的关系

    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有研究报道,血小板活化程度增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2],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表面CD41、 CD62P、CD63量的表达,从分子水平反映血小板激活程度,是目前公认的评估体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灵敏指标之一[3];

    作者:涂燕平;雷梦觉;龚爱斌;魏伟荣;王凌玲;艾文伟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表达及活性的研究

    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有血栓形成倾向,在血管病变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新近研究表明,血栓性疾病不仅在组织水平,而且在细胞水平已处于高凝状态[1],组织因子(TF)是凝血过程的始动因子,以往认为主要来源于血管内皮,而现在发现外周血细胞中单核细胞能自身合成的TF,血小板亦含有TF[2],后两种细胞含有的TF在T2DM患者血栓形成中的作用,目前国内外研究不多.

    作者:黄细莲;钱申贤;刘利蓉;谭俊峰;施鹏飞;高大泉;谢亚萍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茅莓对大鼠前列腺炎模型病理改变的影响

    目的 研究茅莓提取物(正丁醇组分)对角叉菜胶和消痔灵所致大鼠前列腺炎的作用.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和消痔灵制备大鼠前列腺炎病理模型,取前列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茅莓提取物大、小剂量组,各组灌胃给药,每日2次,连续14 d,观察大鼠前列腺湿重、指数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茅莓提取物能抑制角叉菜胶和消痔灵所致大鼠前列腺腺体增重(P<0.05),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和损伤(P<0.05).结论 茅莓提取物对角叉菜胶和消痔灵所致大鼠前列腺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侯巧燕;杨成芳;张均智;梁荣感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健身气功·易筋经对中老年血清SOD、MDA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加健身气功·易筋经对衰老进程的影响.方法 通过生化检测方法,分别对实验前、实验6个月后练功组和对照组及实验1年后练功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进行测试分析.结果 实验6个月后练功组血清MDA的含量同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实验前;实验1年后,练功组血清MDA含量极其显著低于实验前,而血清SOD活性极其显著高于实验前;练功组实验1年与6个月相比较,血清SOD有较为显著的提高.结论 参加健身气功·易筋经能提高机体血清SOD活性,降低血清MDA水平,延缓衰老进程.

    作者:伍庆华;章文春;徐友妹;陈晓凡;钟志兵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结肠癌DNA倍体及p27蛋白表达的意义

    目的 探讨DNA倍体及p27蛋白表达在结肠肠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62例正常大肠组织及68例大肠癌组织p27蛋白及DNA倍体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分析p27蛋白表达与DNA倍体的关系.结果 p27在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率为100%,而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2.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织中均为DNA二倍体,结肠癌组织中异倍体为66.2%.结论 p27蛋白和DNA倍体的不同表达与结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可能是预测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文颖;杨志萍;朱永刚;郭玉琳;李千迅;杨卓;闫红岩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西洋参叶二醇组皂苷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西洋参叶二醇组皂苷(PQDS)对增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干预作用,探讨PQDS干预VSMC的增殖作用及机制.方法 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用AngII诱导VSMC增殖.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ngⅡ模型组、AngⅡ+PQDS 100、50、25 mg/L不同剂量组.用MTT法、流式细胞术观察PQDS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增殖指数的影响.结果 PQDS可减低VSMC的增殖能力,将增殖的VSMC抑制在G_0/G_1期.结论 PQDS能抑制VSMC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将增殖的VSMC抑制在G_0/G_1期有关.

    作者:邵伟;袁晓波;王智昊;赵学忠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进展期慢性髓细胞白血病14例疗效分析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9号染色体的ABL基因与22号染色体的BCR基因相互易位形成BCR/ABL融合基因,表达P210蛋白,具有异常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激活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

    作者:刘春水;高素君;李薇;宋艳秋;刘子玲;白欧;杨岩;王冠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增龄是影响健康人臂踝脉搏波速度的主要因素

    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作为反映血管功能状态的指标随增龄变化的规律.方法 以沈阳地区健康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按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组;年龄每10岁分为一组:44岁及以下、45~54岁、55~64岁、65~74岁、75岁及以上共5组,总计400人.检测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颈动脉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双侧颈总动脉血流参数等指标;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四肢血压(包括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脉压差)、baPWV和ABI等指标.结果 各年龄组间baPWV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增龄baPWV变快,≤44岁年龄组和45~54岁年龄组baPWV值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不同性别各年龄组间ABI值均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baPWV具有显著相关性(r=0.732,P<0.01);而baPWV与收缩压、脉压差、舒张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总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颈动脉舒张期末血流速度亦显著相关(r分别为0.697、0.655、0.463、0.537、0.502、-0.277、-0.372,均P<0.01);baPWV与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的r值分别为0.176、0.163、0.125、0.099(均P<0.05).结论 年龄是影响健康人动脉僵硬度主要的因素,baPWV可以反映随增龄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以有效评估健康人群血管健康状态.

    作者:周红瑜;白小涓;吴兵;于凯;张伟光;韩璐璐;陈香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有氧运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迷走神经活性下降、心率变异性(HRV) 降低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V减低[1],从而发生心血管事件几率及猝死的危险性增大[2].

    作者:铁英;彭珺;李洋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与乙酰胆碱含量变化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乙酰胆碱(ACh)含量变化在V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每组30只.再将各组的30只大鼠根据造模后断头取脑时间随机分为3小组,即7、14、21 d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反复大鼠双侧颈动脉缺血再灌注,加剪尾放血法制备VD大鼠模型;用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的凋亡细胞,用生化法检测ACh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在第7、14、21天均有大量凋亡神经元,且ACh含量持续降低,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脑海马组织神经元的大量凋亡和ACh含量持续降低可能在V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丽香;蔺心敬;李吕力;肖继东;王铁建;罗永坚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弥散张量成像对脑出血预后的评估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出血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DTI、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观察36例脑出血患者皮质脊髓束(CST)的损伤情况,分析运动功能变化、临床预后与CST受损情况的关系.结果 患侧CST受损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降低,与健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14.375 8,P<0.05);患侧CST受损区FA值降低百分比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值具有相关性(r=0.951 6,P<0.05);不同CST损伤级别组在不同的时期肌力、NIHSS 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后2个月各组间的NIHSS评分转归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02 9).结论 FA值可定量评估神经功能的损伤情况;DTT所示CST中断的患者肌力下降幅度大、神经功能缺损重、预后较差,且中断纤维数量越多上述表现越重.

    作者:王红;王巍;李岩;陈嘉峰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老年吞咽功能障碍的综合治疗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占病人的22%~65%,吞咽功能障碍是一种症状,表现为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的过程发生障碍[1],使患者营养不良、误咽、肺部感染、窒息等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死亡率,因此做好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近2年来我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吞咽障碍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雅云;姜慧强;李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折叠式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双襻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外伤性以及手术意外所致晶状体后囊破裂,导致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困难时,常需要做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双襻固定术[1].前房型IOL植入后并发症较多,现多不主张植入.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硬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2],光学直径7.0 mm,不能折叠,切口大,术后散光明显,易造成玻璃体脱出.

    作者:王淑霞;王丹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牧民老年性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与干预

    为了解肃南东、西部地区60岁以上裕固族牧民群众的高血压患病情况,相关健康知识水平与行为,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高血压的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2008年1~2月对本县东部皇城镇、西部大河乡和明花乡60岁以上裕固族牧民967人,进行高血压健康状况及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钟福宝;胡兰英;贺春梅;索国胜;李焕军;刘花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老年骨折卧床患者医院感染34例分析

    老年骨折卧床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易造成患者死亡,为了探讨老年骨折卧床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本文对我院2002至2007年收治的458例已出院的老年骨折卧床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

    作者:王艳华;王艳丽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关于他汀类药物对心肌肥厚抑制作用的探讨

    左室肥厚作为一个独立的决定各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主要决定因素[1],它以心肌细胞肥大及间质成分的改变(心肌重构)为特点.心肌肥厚是细胞外刺激信号作用于细胞并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引起细胞内基因的活化与失活,从而引起细胞表型改变的结果.因此抑制心肌肥厚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作者:谭凯;张雪娟;葛毅萍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眼肌麻痹88例的病因分析及鉴别诊断

    眼肌麻痹在MRI问世之前误诊率极高[1],但是目前即使使用了头部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头部CT颅底三维重建成像以及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的应用,也仍然有部分病例诊断不清及误诊[2].本文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近10年住院的以眼肌麻痹为主要症状的完整病历资料共88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其病因及临床特点总结归纳,以期提高对其认识.

    作者:戈亚平;吴娜;梁越;冯加纯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夏膝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夏膝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50只12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5组:SHR空白组、阳性药组、夏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分别予以缬沙坦和不同剂量的夏膝颗粒灌胃;同时选取8只同周龄的雄性Wistar-Kyoto大鼠(WKY)作为对照.给药8 w后采用RT-PCR法检测心肌TGF-β1 mRNA水平. 结果与WKY对照组比较,SHR空白组心肌TGF-β1/β-actin吸光值之比显著升高(P<0.01);与SHR空白组比较,夏膝颗粒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SHR TGF-β1 mRNA的表达(P<0.01),甚至低于WKY组(P<0.05).结论 夏膝颗粒可能通过下调心肌TGF-β1的高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外基质的增生,防止心室重构.

    作者:袁丁;黄永生 刊期: 2009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