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x43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王海琴;霍继荣;胡继雄;王赛

关键词: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连接蛋白43, 肝细胞癌, 蛋白质印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Cx43基因的表达及其在HCC发生中的意义和机制.方法 应用Western印迹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Cx43蛋白和Cx43mRNA在26例HCC组织,22例癌旁组织和9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x43蛋白在HCC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Cx43mRNA在HCC、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x43蛋白的表达下调可能是HCC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可能与该基因在转录后翻译或翻译后蛋白质的加工修饰过程的调控异常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天麻钩藤饮对脑缺血后大鼠神经新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对脑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备脑缺血模型,于术后次日开始给予天麻钩藤饮(5 g/kg·d)灌胃,2 w后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天麻钩滕饮对脑缺血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免疫组化观察对VEGF、bFGF及BrdU(5-溴脱氧尿苷)阳性细胞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潜伏期较假手术组明显延长;治疗组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好转.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的VEGF、bFGF的阳性表达增多,而治疗组较模型组进一步增多,同时在海马齿状回观察到BrdU阳性标记细胞增多.结论 天麻钩藤饮通过促进VEGF、bFGF的表达,启动神经保护机制,促进神经新生,发挥脑保护作用,改善脑缺血后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张博爱;刘艳茹;李文涛;贾延劼;高林;马兴荣;吴维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复元胶囊对老年气虚血瘀证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 观察复元胶囊对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类细胞因子IFN-γ,Th2类细胞因子IL-4的影响.方法 45例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另设健康非老年组(20例).治疗组给予复元胶囊、对照组给予芪参胶囊治疗,疗程60 d,检测用药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FN-γ、IL-4的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复元胶囊能明显提高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CD3+、CD4+、CD8+亚群及IFN-γ的水平,对CD4+/CD8+和IL-4的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复元胶囊能增强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处于劣势的Th1细胞的免疫应答.

    作者:徐萍利;李荣亨;姚蔚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老年人食物嵌塞307例调查分析

    老年人由于一些生理方面的原因,牙龈退缩、牙间隙增宽等,容易引起食物嵌塞.食物嵌塞压迫、刺激牙龈,易引发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是老年人缺失牙齿的重要原因.

    作者:杨敏;李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蛋白激酶CK2与衰老的关系

    衰老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遗传因素、内外环境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而且是多因素诱发和多层次变化的综合结果.有关衰老的机制目前存在着多种假说[1],如自由基学说、端粒学说、DNA损伤学说和衰老基因调控学说等.这些学说都只能从某一侧面反映衰老的因或果,很难完全解释衰老的机制.

    作者:骆艳婷;刘新光;周中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41.8℃全身热疗结合化疗治疗耐药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老年人多发病,近年来随化疗方案的改进,使治疗有效率有所提高,但化疗耐药性的产生,常常导致终化疗的失败.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是肿瘤在多次化疗后产生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而MDR的产生与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高表达关系密切.实验证实,热处理可抑制肿瘤细胞膜P-gp表达.

    作者:丁向东;赵鑫;刘萍;潘祥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经尿道治疗前列腺增生两种术式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术(TUPK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并电切术(TUVP+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366例行TUPKVP及287例行TUVP+TURP治疗的BP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两种术式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两种术式治疗BPH均获得满意疗效,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RUV)和大尿流率(Qmsx)术前、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UPKVP组手术并发症出现的机率较TUVP+TURP组少.结论 两种术式治疗BPH均有满意疗效.术式的选择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设备和术者的技术条件而定.TUPKVP较TUVP+TURP有明显的优势,更具有发展前景.

    作者:高琳;王晓民;林相国;李庆;徐万海;李际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侧脑室注射吡咯喹啉醌对大鼠海马组织的促生长作用

    目的 观察吡咯喹啉醌(PQQ)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结构的影响.方法 侧脑室注射PQQ,50 d后行脑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胆碱乙酰基转移酶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QQ处理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胞体和核增大,神经细胞密度增强,尼氏小体光密度值增加,此变化呈剂量依赖性;过大剂量的PQQ处理后,海马神经元的胞体和核变小,细胞的凋亡率增高;PQQ刺激胆碱乙酰基转移酶的表达.结论 PQQ能促进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但PQQ剂量过大可引起神经毒性作用.

    作者:熊顺华;郭青平;王燕;唐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肺癌的早期治疗以手术为主,晚期以化疗为主.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确诊时多属于晚期,所以化疗对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新的高效低毒抗癌药物已成为治疗老年NSCLC患者的关键.长春瑞滨(NVB)作为一种新合成的长春碱类抗肿瘤药物,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对多种肿瘤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本文应用NVB联合顺铂(DDP)治疗老年NSCLC 32例,观察其近期疗效及其毒副作用.

    作者:陈亚丰;马冬云;刘怀深;贾凌飞;吕喜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糖尿病是一种血糖、血脂代谢异常的疾病,易合并动脉硬化、糖尿病加重动脉硬化.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表明,血糖控制减少了微血管病变,但对大血管病变只起到了边缘性的影响[1].糖尿病脑血管病变中,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的联系[2].本文采用颈动脉超声判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胡俊红;刘福艳;张秀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格尔德霉素对HGF诱导的人胶质瘤细胞MMP-2及MMP-9活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DM)对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诱导的人胶质瘤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2及MMP-9活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251-MG和U87-MG,用酶谱法测定MMP-2及MMP-9活性.结果 HGF作用24 h后,U251-MG细胞中MMP-2及MMP-9活性较正常组明显增强(P<0.05);而GDM组则能够显著抑制其活性(P<0.05),并且1000 nmol/L的GDM对HGF诱导的肿瘤细胞MMP-2及MMP-9活性增强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 GDM能够抑制胶质瘤细胞MMP-2及MMP-9的表达,而且对HGF诱导的人胶质瘤细胞MMP-2及MMP-9的活性增强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王春辉;罗毅男;李蕴潜;熊文激;徐松柏;于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65岁以上老人中明显痴呆者约占2%~5%,而85岁以上的老人中几乎一半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1].因此抗痴呆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已引起世界各国医药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对老年人神经生理、生化、药理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药物的开发和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取得进展.

    作者:肖增平;吉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内皮素-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 了解内皮素-1(ET-1)在肺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并定量分析其与肺癌分型、分级的关系,观察ET-1的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探讨ET-1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方法检测ET-1及VEGF在肺癌中的表达、MVD的计数,并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ET-1的含量.结果 ET-1主要分布在肿瘤细胞的胞浆中,在鳞癌、腺癌等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而在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低.图像分析表明,鳞癌、腺癌的分化程度越低ET-1含量越高,分化程度越高ET-1含量越低.ET-1表达阳性组中MVD显著增高,且ET-1的表达与VEGF有关.结论 ET-1存在于肺癌细胞中,在腺癌和鳞癌组织中高表达,且ET-1含量与肿瘤分化程度有一定关系.ET-1可能作为一种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参与肺癌的血管形成.

    作者:刘甡;江晶;王春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73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p73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前列腺癌标本26例,前列腺增生标本18例,均为存档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化研究p73表达.结果 p73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为34.61%,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为0%(P<0.01).组织学分级Ⅰ~Ⅱ级的表达为45.45%,Ⅲ级的26.67%(P>0.05).临床分期A-C期的表达为8.3%,D期为61.50%(P<0.05).表达为阳性的血清PSA浓度均值为18.19±3.30,阴性的为23.41±2.29(P>0.05).结论 p73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及血清PSA浓度无关(P>0.05).表明p73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作者:蒋宏毅;赵晓昆;钟朝晖;姚干;王荫槐;张磊;欧阳时锋;谢续标;彭龙开;易东生;张选志;扬罗艳;刘任;黄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癃闭消颗粒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癃闭消颗粒对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实验用10%的甲醛-巴豆油(8:2)混合致炎液20μl前列腺内注射造成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前列康片为阳性对照药,癃闭消颗粒2.5、5.0 g/kg两个剂量,口服给药每日2次,连续10 d.结果 癃闭消颗粒组对前列腺炎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前列腺重量指数明显降低(P<0.05;P<0.01),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表明癃闭消颗粒对甲醛-巴豆油混合致炎液所致大鼠前列腺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癃闭消颗粒对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景云;张何;候慧茹;唐凤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1374例老年患者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结果分析

    目的 评价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74例在我科行TBLB的老年患者病理组织诊断结果.结果 1374例老年患者中肺癌683例(49.71%),肺部良性肿瘤6例(0.41%),肺结核69例(5.02%),间质性肺疾病131例(9.53%),肺部真菌病2例(0.15%),急慢性非特异性炎症426例(31%),正常组织37例(2.69%),无法诊断20例(1.46%).肺癌,间质性肺疾病,检出率高于同期非老年组患者(P<0.01).而肺结核,急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检出率低于同期非老年组患者(P<0.01).两组均以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多见,两组比较鳞癌,小细胞癌有显著性差异(P<0.01),腺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BLB是诊断老年肺癌、肺间质病、支气管内膜结核等的重要手段.如何进一步提高其阳性检出率有待于探讨.

    作者:图门乌力吉;高洪文;尹金植;徐伟;马忠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小檗碱对HeLa细胞黏附和移动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小檗碱体外对HeLa细胞黏附和移动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5、20、40 mg/L小檗碱作用于HeLa细胞,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率,划痕损伤实验检测迁移率,流式细胞术测定MMP2、TIMP2的表达.结果 HeLa细胞黏附率、迁移率明显降低,随药物浓度增大作用增强,小檗碱处理组MMP2阳性表达细胞减少,TIMP2阳性表达细胞增多,MMP2/TIMP2比值下降.结论 小檗碱体外能抑制HeLa细胞黏附与转移,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细胞迁移运动及抑制细胞MMP2蛋白表达,促进TIMP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来丽娜;赵娜;范毅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VEGF/KDR双位点抑制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和丝裂霉素C化疗增效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针对VEGF/KDR双位点抑制诱导膀胱癌T24细胞凋亡以及对联合应用细胞毒药物丝裂霉素C(MMC)的增效作用.方法 将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VEGFsiRNA和VEGF受体2(KDR)的可溶性受体(sKDR)表达质粒共转染T24细胞和在其中加入MMC的细胞悬液分别汁射到裸鼠背部皮下,观察两者对裸鼠膀胱痛生长的影响.结果 两种制剂均能在不同程度上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从而延缓甚至遏制肿瘤生长.但加入MMC组作用更显著,效果更好,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siRNA和sKDR通过双重途径有效抑制VEGF的生物活性,使其促肿瘤血管生成的能力明显降低,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显著提高.在辅以MMC后这种作用效果进一步加强.因此推测,抗VEGF/KDR基因的双位点靶向治疗与肿瘤化疗的结合可能是一个具有诱人前景和巨人潜力的膀胱癌治疗方案.

    作者:刘禄成;韩艳君;魏巍;李然伟;王颂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叶酸、维生素B12对老年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一氧化氮、血压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叶酸、维生素B12对老年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及血压(B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63例血清Hcy水平增高的高血压患者(Hcy≥15μmol/L,收缩压140~159 mmHg和/或舒张压90~99 mmHg),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仅服用降压、他汀类及阿司匹林等基础药物,不服用叶酸等影响Hcy的药物)、干预组(33例,除基础用药外加用叶酸5 mg/d、维生素B12250 μg/d口服).治疗前(基线水平)及治疗后4 w测定患者空腹血清Hcy、NO水平,同时测量患者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所有数据应用STATA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Hcy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00 0);NO水平与服药前相比明显升高(P=0.0002);4 w后对照组Hcy及NO水平亦有变化,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SBP及DBP基线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SBP及DBP值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00 0).结论 口服叶酸、维生素B12可以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伴高Hcy血症患者的内皮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作者:张军;齐晓勇;李英肖;党懿;孟存良;赵炳朕;朱安军;袁华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ATP-生物荧光法体外药敏试验在结肠癌化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ATP-TCA)法体外药敏试验与结肠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取结肠癌术后新鲜组织标本22例,应用ATP-TCA法对5-氟脲嘧啶(5-FU)、草酸铂(L-OHP)和L-OHP+5-FU体外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并应用L-OHP+5-FU/CF方案进行化疗.结果 ATP-TCA试验可评价率95.5%,5-FU、L-OHP和LOHP+5-FU的敏感率分别是33.3%、19.1%和42.9%;化疗有效率有效组77.8%、无效组8.3%.结论 ATP-TCA法体外药敏试验对结肠癌患者化疗药物及化疗方案筛选,实现化疗个体化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郭洪斌;刘意;郭春芳;曹锦秋;孟庆斌;于洪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松花粉对腮腺组织表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松花粉对腮腺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 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雄性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观察高、中、低剂量(1 400、700、350 mg·kg-1·d-1松花粉对衰老的腮腺组织EGFR表达的影响.结果 EGFR在腮腺组织广泛表达,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组EGFR的表达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给予松花粉后EGFR的表达明显上升,其中预防中剂量组效果明显.结论 松花粉具有改善衰老雄性大鼠腮腺功能紊乱,预防和延缓腮腺组织衰老的作用.

    作者:刘红艳;宋晓晨;王春艳;牛嗣云;颜勇;庞晓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