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昕;王香婷;苗卉;魏翠萍;周桦;吴翟
肝纤维化是各种致病原因引起肝内以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激活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多产生为病理特征[1,2].HSC激活是从静止状态向肌成纤维样细胞的表型转变,激活的HSC具有表达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失去维生素A脂滴空泡,加速增殖及加快合成ECM的特性[1,2].致病因子引起肝脏氧化应激反应和以枯否细胞为主要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是肝纤维化发生的始动环节.
作者:张瑞娟;高润平;杨秀云;李国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老年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病,近几年来无张力疝修补术式不断发展,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修补方法,在各类手术方法中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相对解剖容易,手术操作简单,缝合固定较少,治疗效果肯定等优点.本文应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佟建秋;付光;何晓宁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脑梗死是危及人类生命和健康,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患者除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肢体和言语、智力方面的障碍,还会伴发一定的心理障碍.了解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促进其全面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有关资料表明,住院脑血管意外患者中58%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绝大部分有焦虑和抑郁心境状况的改变,并且与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相关性[3].但其出院后的心理状况鲜有报道.为了解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我们于2004年4月至2006年12月对13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出院后随访问卷调查.
作者:周敏;蔡菲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雌二醇(E2)及睾酮(T)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超声骨密度仪、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法测量150例老年男性(≥60岁)和50例正常中青年男性(<60岁)超声振幅衰减(BUA),以及血清IGF-1、TGF-β1、IL-6、E2、T等指标.结果随着增龄,男性老年BUA、IGF-1、TGF-β1、E2、T呈下降趋势, IL-6呈上升趋势,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组及骨量减少组BUA及IGF-1、TGF-β1、E2 血清水平明显低于老年男性正常骨量组,而血清IL-6水平高于正常骨量组(P<0.01,P<0.05).老年男性血清IGF-1、TGF-β1和E2 与BUA呈正相关(P<0.05),血清IL-6与BUA和E2 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男性骨密度降低与性激素、IGF-1和TGF-β1水平降低及IL-6增加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密切相关.
作者:李颖;何学兵;沈凯;曾伶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暗适应视网膜电流图(F-ERG)、振荡电位(OPs)对视网膜功能的评价,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分型提供新的临床依据.方法视网膜电流图仪器采用重庆泰克公司生产的TEC-350V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行暗适应F-ERG和OPs检查,并记录单次白光的a、b波振幅,OPs各子波振幅.结果 (1)b/a振幅比值:①HR与VSR型CRVO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对照组与HR型、VSR型CRVO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a振幅(μv):对照组与HR型、VSR型CRVO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b振幅(μv):①对照组与HR型、VSR型CRVO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HR型与VSR型CRVO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4)OPs振幅(μv):①HR与VSR型CRVO OPs总振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对照组与HR型、VSR型CRVO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5)①HR型确诊率:b/a振幅比值<0.84与0.84-1.0、>1.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VSR型确诊率:b/a振幅比值>1.0与<0.84、0.84~1.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暗适应F-ERG的b/a振幅比值,对于临床CRVO的分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OPs振幅对本病的分型及预后无预测性价值.
作者:杨凤娟;周丹;崔极哲;杨丽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动态观察糖尿病(DM)大鼠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以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变化,探讨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Wistar大鼠制成DM模型后6、8、10、12、14 w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中CGRP、ET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改变.结果 CGRP与ET、24 h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动态观察血浆中CGRP、ET的含量变化有助于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发现.
作者:孟德欣;贾秀月;李晶 刊期: 2008年第21期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致死率和病残率较高,早期诊断并处理动脉瘤是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的有效手段.以往对动脉瘤的诊断多通过2D-DSA来进行,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CTA和3D-DSA逐渐应用于临床,在动脉瘤的诊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对2D-DSA、CTA和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徐宁;佟丹;王宏磊;王柏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老年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一直存在争议,老年人的生理学特点及常见的伴随疾病使患者无法接受正规联合化疗,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老年白血病应个体化治疗.本文拟分析CAG(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G-CSF)及IA(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寻找更有效的老年AML诱导缓解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付堃;韩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传统抗精神病药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皮层多巴胺(DA)系统而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效,但因其同时阻断黑质-纹状体和结节漏斗DA系统,而产生锥体外系反应(EPS)、催乳素升高、过度镇静以及认知损害.同时还存在着体重增加、心电图QT间期延长、肝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1].对于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其老年人躯体各脏器的功能都处于衰退期,再加之各种疾病缠身,对选择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少、安全性高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至关重要.有文献报道,抗精神病药物在缓解精神症状的同时,也可能因药物的不良反应给病人的生活质量带来不利影响,而终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达不到真正的治愈[2].富马酸喹硫平(以下简称喹硫平)是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较小[3],本文拟观察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作者:陈燕梅;林华华;王金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4(Syndecan-4,SDC4)与瘢痕疙瘩形成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瘢痕疙瘩提供新途径.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DC4在瘢痕疙瘩及其周围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瘢痕疙瘩中SDC4表达高于其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DC4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增高,对瘢痕疙瘩的形成可能起促进作用.
作者:方洁;宋建星;吴媚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肾盂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的佳体位.方法将38例老年人肾盂结石患者分3组,俯卧位组14例,倾斜俯卧位组12例,俯卧位改变倾斜俯卧位(改变体位组)12例分别进行ESWL术.测量ESWL术前、术后结石面积,观察排净天数,术后2个月结石排净情况,肉眼血尿次数,术中疼痛,6个月复查情况.结果改变体位组与俯卧位组、倾斜俯卧位组比较,术后结石面积变化率显著增大(均P<0.05),ESWL冲击次数、肉眼血尿次数及术中疼痛明显减少(均P<0.001),结石排净天数显著减少(均P<0.05).与俯卧位组术后结石面积有显著增大(P<0.05).俯卧位组与倾斜俯卧位组术后结石面积变化率、肉眼血尿次数及术中疼痛无显著差异(P>0.05).改变体位组碎石次数(1±0.0)次,石街发生率0%、术后2月排净率100%,术后6个月复发率0%.改变体位组、倾斜俯卧位组、俯卧位组术中疼痛与肉眼血尿次数均呈正相关(分别r=1.00、r=0.674、r=0.456,均P<0.001).结论改变体位进行ESWL术可提高疗效,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更适合老年人肾盂结石患者进行ESWL术治疗.
作者:谢登宏;蒋连庆;廖丽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铁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许多生理生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对铁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多注意铁缺乏的危害,近年来有关铁过负荷引起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心血管损伤相关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已有研究表明,体内铁过负荷与心血管损伤相关疾病的发生显著相关[1],铁过负荷是导致心血管损伤相关疾病发生的一种重要因素.本文就心脏铁代谢及其与心血管损伤相关疾病的关系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娜;关鹏;常彦忠;段相林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l converting enzyme 2,ACE2) 基因A9570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及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东地区无血缘关系的T2DM患者共358例,其中84例并发DMC,所有病人按是否并发DMC分为DMC组和DM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ACE2基因A9570G多态性,并结合临床、生化指标及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在男性,对照组和T2DM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64),但DCM组G等位基因频率/G基因型分布高于对照组及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9,P=0.036,χ2=6.105,P=0.013).在女性,三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7,P=0.981及χ2=0.890,P=0.926).根据不同基因型对DMC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发现,男性G基因型患者反映心脏早期舒张功能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值明显高于A等位基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3,P=0.029);女性则未观察到这种差异(F=1.156,P=0.324).结论 ACE2基因A9750G多态性可能与男性T2DM并发DCM的遗传易感性相关,并且与其早期舒张功能不全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作者:吴翔;李志梁;徐春生;陈文忠;冯巧飞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软骨细胞是关节软骨中唯一的细胞,它负责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更新,维持基质的完整[1].在一些退行性疾病如骨关节炎(OA)病变中,发现有软骨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形态,如染色质凝聚、核碎片、细胞皱缩、凋亡小体等.因此,软骨细胞凋亡已被认为是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的病理因素之一.
作者:周小莉;李荣亨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设计针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基因的小干扰RNA(PAI siRNA),研究其对PAI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化学合成PAI siRNA,电转染法转染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采用RT-PCR及Western印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上检测转染细胞PAI及tP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转染细胞PAI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tPA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PAI siRNA可快速特异性封闭PAI基因表达,并调节tPA蛋白表达,使其升高,为进一步研究PAI在血栓性疾病中作用机制以及探讨PAI与tPA之间关系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侯旭晖;杜建时;尹健;张静菊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消瘀化痰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解偶联蛋白2 mRNA(UCP2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FLD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喂饲高脂饲料的方法复制NAFLD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东宝肝泰对照组和消瘀化痰方高、低剂量组.提取肝脏总RNA,运用半定量RT-PCR技术观察各组大鼠肝脏UCP2 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和肝组织匀浆TC、TG的含量,并做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模型组大鼠UCP2 mRNA的表达增强,血脂和肝脏脂质含量明显升高,肝脏呈明显脂肪变性.经药物治疗后,各治疗组大鼠肝脏UCP2 mRNA的表达减弱,血脂和肝脏脂质含量显著降低,肝脂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消瘀化痰方通过调控NAFLD大鼠肝脏UCP2 mRNA的适度表达,可能是其治疗NAFLD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张一昕;王香婷;苗卉;魏翠萍;周桦;吴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QOL评定量表SF-36量表对深圳市梅林社区82例60岁以上老年T2DM患者及150例正常老年个体进行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T2DM患者QOL普遍较差,特别是在精力、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医学因素均对QOL有显著影响.结论应重视老年T2DM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干预,加强社会支持,减少合并症的发生,以提高QOL.
作者:辜鸣;张文汉;胡素君;陈少贤;黄小平;汪婷婷;徐凯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了解云南省老年人患病情况和身心健康状况,分析其特点和规律,为老年人的疾病治疗和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入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云南老年人2 w患病率为47.77%,慢性病患病率为59.42%,住院率8.99%;老年人在自理能力、活动性、疼痛和不适、认知能力、视力、睡眠和精力、情绪等七个方面存在有不同程度问题.结论云南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全国城乡老年人的水平,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偏低,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量大,而卫生服务利用较低.
作者:张实;吴锦屏;王玉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诱导前体脂肪细胞 3T3-L1分化,检测 microRNA(mi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前后 mi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前体脂肪细胞3T3-L1分化前后,11种miRNA表达升高(miR-10b,-26a,-26b,-103,-99a,-101,-101b,-151,-152,-422b,-98),5种miRNA表达下降(miR-34c,-423,-96,-182,-183).结论 miRNA可能参与调控脂肪细胞分化.
作者:桂乐;吴翔;郭新;秦小同;魏美芳;景宏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大量文献报道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1,2],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甚至形成甲减性心脏病.老年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与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和吸烟危险性相近.而在亚临床甲减患者中,不能只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决定处理方案,应重视临床综合情况,尤其是要关注其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因此类研究则较少,且存在争议,故我们收集了28例临床甲减、26例亚临床甲减老年患者,与30例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人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亚临床甲减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及血脂的变化情况,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管理这些患者,预防甲减性心脏病.
作者:于立成;闻静;刘俊琪;周俊阁 刊期: 200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