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芳;程琼;丁斐
研究表明,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的死亡率比手术治疗要高,因此除非患者有绝对手术禁忌证,治疗方法应首选手术治疗[1,2],并且坚强的内固定可使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减少长期卧床所致的肺炎、褥疮、髋内翻等并发症,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但由于高龄患者多合并多系统疾病,且机体脏器功能低下,手术的危险性高,术后并发症多[3].外固定器固定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方法简单、安全、经济等优点,本文应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80岁以上的各种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无术后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崔晓明;李丹;刘洪海;崔树森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血脂异常其实质是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po)的异常,对致动脉粥样硬化来说脂蛋白的作用更甚于胆固醇.20年前鉴定了已知在血脂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大多数载脂蛋白(Apo)中的9个(ApoA1,ApoA2,ApoA4,ApoB48,ApoB100,ApoC1,ApoC2,ApoC3和ApoE)是与脂蛋白调节相关的.
作者:杨轶文;陈焕芹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肝X受体(LXR)配体TO901317对海马神经元淀粉样前体蛋白(APP)、α-分泌酶(ADAM10)和β-分泌酶(BACE1)mRNA表达的影响及与β-淀粉样肽(Aβ)生成的关系.方法 大鼠海马神经元培养至第7天,在饲养液中加入2.0μmol/LTO901317,继续培养48h.应用RT-PCR方法研究海马神经元APP、ADAM10和BACE1等基因的mRNA的表达,放免法检测培养液Aβ含量的变化.结果 TO901317降低海马神经元APP和BACE1 mRNA表达(P<0.01),减少培养液Aβ含量(P<0.01),但不影响ADAM10 mRNA表达(P>0.05).结论 TO901317激活LXR,能通过降低APP和BACE1的表达来减少海马神经元Aβ分泌.
作者:张淑坤;姜玲玲;刘洁;杨荣慧;侯艳宁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和探讨唐山市城市街道社区老年人幸福度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350名社区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及老人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人的幸福度水平平均为33.5分,影响其幸福度水平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社会关系、经济收入及健康状况.结论 改善社区老年人的经济、健康状况和社会关系,对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幸福度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关维俊;庞淑兰;王国立;薛玲;苏建强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芪参降脂饮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芪参降脂饮组,分别喂以普通饲料、高脂饲料和高脂饲料+芪参降脂饮;每组8只.6 w后采血,测血清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观察主动脉壁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检测主动脉血管壁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结果 芪参降脂饮组大鼠血清TC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主动脉内皮损伤明显轻于模型组,中膜平滑肌排列亦较模型组整齐.模型组大鼠主动脉壁ICAM-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芪参降脂饮组(P<0.01).结论 芪参降脂饮能降低血脂,抑制ICAM-1在血管壁表达和单核细胞浸润,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防止早期AS形成.
作者:李佃淳;张红;李玉中;刘大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代谢综合征(MS)是指糖代谢异常、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等多种代谢紊乱在同一个体内集结的状态,其主要后果是心血管疾病.MS患者冠心病(CHD)和脑卒中的危险性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均较无MS者明显增加[1],因此MS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本文旨在明确老年CHD患者MS的发生情况及分布特点,比较CHD合并MS和无MS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MS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为老年CHD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陶红;米树华;赵全明;田磊;戴文龙;周芸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人记忆减退的部分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贵阳市城区5个办事处的26个社区为调查点,对3229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了解一般情况及相关健康问题;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中的记忆问题对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进行检测.资料统计采用χ2检验.结果 老年人短时记忆障碍的发生率为26.9%,瞬时记忆障碍的发生率为9.7%.随着增龄老年人的记忆普遍下降(短时记忆:χ2=195.64,P<0.001;瞬时记忆:χ2=283.67,P<0.001),随文化程度的降低,老年人的记忆力有减退趋势(短时记忆:χ2=174.27,P<0.001;瞬时记忆:χ2=280.79,P<0.001),男性记忆力好于女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短时记忆:χ2=15.48,P<0.01;瞬时记忆:χ2=15.86,P<0.01),不同职业的老年人记忆力有一定的差别(短时记忆;χ2=32.76,P<0.001;瞬时记忆:χ2=48.83,P<0.001).结论 贵阳市老年人记忆减退发生率较高,记忆受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职业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黄文湧;杨敬源;杨星;邓厚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颅内肿瘤患者手术中血液动力学与术后苏醒程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颅内肿瘤手术患者40例,年龄>60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A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B组);A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程静脉麻醉,B组采用静脉复合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每组20例.分别记录患者诱导时心率、血压、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观察病人拔管后即刻、1 h和24 h的意识状态评分(OAA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MMSE评分).结果 与A组比较,B组诱导时血压明显降低(P<0.05),心血管抑制发生率和插管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麻醉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室时间明显增加(P<0.05),拔管后即刻、离开手术室和拔管后1 h的OA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拔管后1 h的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诱导平稳且苏醒完全,能够很好地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李春萍;姜凤鸣;麻海春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骨质疏松和动脉硬化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动脉硬化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原因,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过去认为两者没有内在的联系,仅与年龄有关.很多老年疾病包括冠心病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促进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骨质疏松和动脉硬化两者关系密切,既可互为因果,也可受某一共同因素的影响[1].有报道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钙化,骨质疏松和动脉壁硬化的相关性较高[2].本文通过对76例冠心病患者骨密度、动脉硬化指标的进行测定,探讨冠心病患者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作者:季勇;王珺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大量研究证实,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和动脉粥样硬化(AS)存在着密切联系,脂肪细胞是非常重要的内分泌器官[1],释放大量的生物活性分子,不仅在胰岛素抵抗(IR)的发病有显著的作用,而且还是重要的血管活性因子,可能是代谢综合症病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基础机制.抵抗素(resistin),这一新近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初被认为联系着肥胖和IR,近几年研究表明抵抗素与炎症及AS的发生发展也存在一定联系.
作者:王燕炯;刘永铭;滕永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传统的固定桥修复是口腔科常见的修复体形式,其优点是咀嚼功能好,稳定性好,体积小,感觉舒适,价格便宜等.但是这种修复体的组织面如果抛光不好,光滑度不够,则容易刺激牙龈发炎.而且,随着长时间的功能使用,牙槽嵴发生吸收萎缩,桥体的组织面与牙槽嵴间出现的间隙就逐渐变大,加重了食物嵌塞,进而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成为造成固定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1].本文重点探讨固定桥体组织面接触的牙槽嵴黏膜炎症和局部感染细菌菌种的关系,阐明组织面形态、桥体材料以及桥体和组织面接触关系与局部炎症之间的联系,从而减少桥体下黏膜炎症的发生率.
作者:艾永华;夏荣;胡海凤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不仅是储存能量的器官,而且是全身较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可分泌多种蛋白,包括瘦素(leptin,LEP)、脂联素(adiponectin,APN)、抵抗素(resis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白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等,这些细胞因子统称为脂肪因子.脂肪因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的途径参与各种复杂的代谢过程,在2型糖尿病(T2DM)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作者:隋婧;陈福琴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63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疗程6个月.应用TDI技术测量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壁18个节段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和二者比值(VE/VA),并计算12个节段心肌平均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和(VE-/VA-),同时检测血脂水平.结果 ①治疗组后室壁所有节段中,有9个节段的VE和VE/VA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②治疗组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都不同程度降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而且并不完全依赖于其调脂的能力.
作者:李继福;冯民;郄良毅;黎莉;孔光明;李贵双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静脉注射左旋肉碱(L-camitine,L-CN)对老年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老年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和L-CN治疗组(观察组)16例,观察组每日静脉注射左旋肉碱1.0 g(5 ml),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血浆L-CN浓度和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血浆L-CN浓度明显升高,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静脉注射L-CN可治疗老年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L-CN缺乏症,明显改善其营养状况.
作者:崔明姬;顾春梅;南光贤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液(NGD)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NGD对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梗死体积、病理组织损伤及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结果 NGD能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增加血清SOD活性,降低血清MDA含量,减少梗死体积(P<0.054或0.01).NGD能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3 d后的病理组织学损害及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论 神经生长液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俊芳;程琼;丁斐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大蒜及其衍生物有以下作用:①可通过降低血清胆固醇、阻止血小板凝集和增加纤维蛋白原溶解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②通过阻止致癌物活性和增强对致癌物解毒作用的活化来降低癌症发病率;③通过活化巨噬细胞和T细胞增殖以诱导提高免疫功能;④改变血糖水平;⑤防止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⑥具有抗衰老的可能性[1].
作者:张永奎;李建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无远处转移的病例,首选治疗仍是手术切除.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增长,食管癌已经成为老年人高发肿瘤,老年食管癌患者多合并有心、肺疾病,因此对这部分病人实施手术有较大风险.文献报道,术前有呼吸道病变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无呼吸道病变者为82%[1].另有一组术前合并有肺功能异常者病例,报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70%[2].因此,老年食管癌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已经越来越成为各大肿瘤医院不得不重视的问题,目前比较公认的选择是不能对这部分病人放弃手术,而是应积极创造条件实施手术治疗,以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总结我院1991~2001年老年食管贲门癌合并肺功能不全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及5年的随访情况,探讨围术期处理对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作用.
作者:王启文;张立新;卢卫平;张晓凯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大量报道显示慢性结肠炎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目前西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效果不是十分显著,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1].我们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创制马齿四白汤,通过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杨丽华;马春;杨戈;逄本高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复方参乌胶囊对大鼠皮肤中羟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干预作用.方法 健康SD大鼠分为6月龄组、24月龄组、24月龄加参乌胶囊小剂量组和24月龄加参乌胶囊大剂量组.用药组大鼠分别给予参乌胶囊0.8g/kg和1.6g/kg,连续灌胃3个月后,将动物处死,取其背部正中皮肤,脱毛并去除皮下结缔组织后制备10%的皮肤匀浆.分别用生化法测定大鼠皮肤中羟脯氨酸、SOD和GSH的含量.结果 6月龄和24月龄大鼠皮肤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无明显差别,参乌胶囊可明显提高老年大鼠皮肤中羟脯氨酸的含量(P<0.05).6月龄大鼠皮肤中总SOD活力明显高于24月龄大鼠(P<0.05),参乌胶囊小剂量组较24月龄大鼠皮肤的总SOD活力明显升高(P<0.05).6月龄和24月龄大鼠皮肤中GSH的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参乌胶囊大剂量能明显提高大鼠皮肤中GSH的含量(P<0.05).结论 参乌胶囊能够明显提高老年大鼠皮肤中羟脯氨酸含量、总SOD活力和GSH含量,具有抗皮肤老化作用.
作者:张如意;王蓉;叶翠飞;赵玲;李春阳;李林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衰老是一多环节的生物学过程,是机体在退化时期功能下降和紊乱的综合表现[1],普遍性、进行性、退化性和内因性是人体衰老的基本特征.近年来,随着现代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等边缘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衰老的机制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对衰老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大量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学说,诸如自由基学说、遗传程序学说、差错灾难学说、交联学说、脂褐素累积学说、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衰老发生的机制和对策.在这些衰老学说中,以自由基学说受重视,支持这一理论的实验证据也为丰富.其他衰老学说虽有各自的立论依据及长处,但有些学说强调孤立的某个方面,或者各学说之间有些抵触,只有自由基学说可以将许多学说联系起来,成为诸学说的中心.近50年的理论和实验证实,自由基学说是有说服力的衰老学说之一[2].本文就自由基与衰老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李素云;王立芹;郑稼琳;刘晓倩 刊期: 200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