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对-α Fas基因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贾清华;张万义;李小鹰

关键词: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α, 持续缺血,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 Fas基因蛋白及mRNA
摘要:目的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α(anti-TNF-mAb-α)对持续缺血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心肌细胞Fas基因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大白鼠随机分为7组.采用冠脉结扎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动物模型以活结结扎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分别造成阻断冠脉血流和再灌注.以S-P免疫组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Fas基因蛋白与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anti-TNF-mAb-α预处理组与持续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比较,Fas基因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减弱.结论anti-TNF-mAb-α预处理能下调Fas基因蛋白及mRNA表达.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无合并症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往往是多支病变,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严重,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提早出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淑莲;李彦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PDECGF特异性RNA抑制片段对膀胱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对膀胱癌t24细胞株PDECGF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抑制的作用.方法体外合成特异针对人PDECGF基因的siRNA;荧光标记法标记PDECGF siRNA;转入t24细胞株;流式细胞术检测siRNA的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siRNA对PDECGF表达的抑制作用;MTT法检测siRNA对细胞生长增殖抑制作用;Boyden小室法检测siRNA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siRNA转染组PDECGF表达水平明显下降.siRNA转染组细胞生长增殖抑制率随作用时间而增高.siRNA转染组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结论siRNA能特异有效下调PDECGF基因的表达,能有效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

    作者:金宁;孔祥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腺苷对人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腺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MTT法观察腺苷的佳作用浓度及佳作用时间.结果4%FBS浓度下,腺苷具有明显的促HUVEC增殖作用,为佳浓度.在10-4mol/L腺苷终浓度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佳腺苷浓度.腺苷的促生长作用在24 h即出现,在48 h已达到较高水平.结论在血供基本被阻断或血流基本正常的情况下,腺苷可能对细胞增殖无影响;但在血流减少的情况下,腺苷的应用可以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可能对血管新生有启动作用.

    作者:王艳;郑国庆;邵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癌的诊治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结节性甲状腺肿中恶性肿瘤的发生率、病理类型、有效的诊断方法及手术疗效的随访结果,以提高对老年结节性甲状腺肿恶变可能的认识.方法选取老年人结节性甲状腺肿恶变患者68例,就其病理类型、术前检查结果及手术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同期老年甲状腺癌68例中,多结节伴癌变20例,占29.4%,其中乳头状癌14例,滤泡癌6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4~66个月,未发现甲状腺癌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老年甲状腺多发结节伴甲状腺癌者,以乳头状癌多见,全部与良性结节并存.术前B超检查结合术冰冻切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曾毅克;雷建;黄炯强;胡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溶栓后即刻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溶栓后即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室功能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首次AMI患者128例,发病时间均在12 h以内.36例接受溶栓+PCI治疗,92例接受直接PCI治疗,并于PCI术后1 w行平衡法核素心血池显像,测定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参数,了解二者对AMI患者心室功能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自发病至PCI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首次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溶栓后即刻PCI组PCI术前梗死相关动脉TIMI 3级血流者明显较直接PCI组增多;溶栓后即刻PCI组介入治疗成功率高,且术后TIMI3级血流者多于直接PCI治疗组;PCI术后1 w时溶栓后即刻PCI组心室功能明显优于直接PCI组;两组比较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溶栓后即刻PCI治疗AMI安全有效,早期再通率高,心肌梗死面积小,更有利于保护心室功能,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作者:李亮;李燕;马宁;傅向华;范卫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痴呆大鼠行为学及胆碱乙酰转移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对胆碱乙酰转移酶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切断成年Wistar大鼠双侧穹窿海马伞(FF),建立隔-海马胆碱能系统损害的痴呆模型.分为痴呆治疗组、痴呆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三组.痴呆治疗组经侧脑室给予IGF-1,痴呆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给予处理.利用水迷宫和Y迷宫观察其行为学改变,利用原位杂交及图像分析测定大鼠脑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表达.结果痴呆治疗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优于痴呆对照组(P<0.01),其脑内ChAT的表达量与痴呆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增多(P<0.01).结论IGF-1对中枢胆碱能系统有保护作用,能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石广滨;张昱;贾晓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挂金灯的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挂金灯的降血脂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致高血脂大鼠模型,观察不同剂量挂金灯对高血脂模型的降血脂作用,实验期30 d.第15天和第30天测定各组动物血清TC TG LDL-C和HDL-C浓度.结果挂金灯可降低高脂饮食所致的高血脂大鼠血清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0.01),血清TG含量降低,HDL-C含量升高,但差别不显著.结论挂金灯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有望开发为新的降脂药物.

    作者:李方莲;范恩学;徐丹;邵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胼胝体-侧脑室手术入路治疗重型原发性脑室出血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侧脑室手术入路治疗重型原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显微镜下经胼胝体-侧脑室手术入路治疗14例重型原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存活11例;其中恢复正常生活6例,轻偏瘫1例,记忆力下降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随访3个月GOS预后分级:Ⅰ级3例,Ⅱ级2例,无Ⅲ级病例,Ⅳ级3例,Ⅴ级6例.结论早期显微镜下经胼胝体-侧脑室手术入路治疗重型原发性脑室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杜志君;吴杰;王建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分析

    老年人群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发病率可高达20%~40%,而其中近半数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

    作者:张晓云;牛云枫;张勇;苏改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突触可塑性的调节及生理学功能研究进展

    目前认为大脑是可塑的,并利用大脑的可塑性来治疗多种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帕金森氏病、老年记忆丧失、自闭症等[1].随着突触可塑性的研究一步深入,发现中枢突触可塑性的调节是一个多因子参与的复杂过程.近研究发现ATP、反式作用因子AP-1(activator protein-1)、α-synaclein和肌动蛋白在突触可塑性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且突触的重塑与痛觉过敏的形成和视皮层损伤后功能恢复有关,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汪芳俊;闵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毒素清对老年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医药治疗老年肺炎有一定疗效[1].本研究在毒素清临床疗效[2]的基础上,探讨毒素清对老年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马培志;马利军;李建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临床研究

    中风又名卒中.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证.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不尽人意,且副作用大,而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大优势.实验证明: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中风行之有效.

    作者:杨戈;杨丽华;杨弋;马春;张昕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猪RPE细胞原代培养及其透射电镜观察

    目的建立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nent epithelium RPE)细胞体外培养及其超微结构研究方法,为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RPE细胞进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对RPE细胞进行取材和培养,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及分析培养的RPE细胞.结果建立了可获得大量RPE细胞的培养方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分析:培养的细胞贴壁生长,细胞内可见大量黑色素颗粒.结论成功的进行了RPE细胞培养,为各种损伤致RPE细胞形态学改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秋阳;宋志宇;宋忆淑;闫敬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p16和VEGF在老年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1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treptari出n peroxidase,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VEGF和p16的表达情况.结果①p16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核,VEGF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浆或胞膜,二者的表达都与肺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②p16和VEGF的表达都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类型,组织分化级别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③p16表达与VEGF呈负相关(P<0.05).结论VEGF促进肿瘤血管生成,VEGF表达上调或p16表达下调对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起重要作用,为判定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转移潜能提供了重要指标.

    作者:赵维;张录民;刘国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

    目的分析及评价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8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8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80~96岁,平均83.4岁.骨折类型Ev-s分类:Ⅲ型6例,Ⅳ型8例,V型4例.结果术后3~20 d下床,平均7 d;住院时间16~27 d,平均22 d.18例患者随访0.5~4年(以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等为观察指标),优良率为88.9%.无一例死亡,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等现象.结论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80岁以上股骨转子骨折近期疗效满意,但远期效果仍需继续观察.

    作者:李硕萌;谢达桓;董伟强;吴景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舌癌130例临床治疗结果分析

    手术治疗及术前、术后辅助放疗、化疗的方案,使舌癌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本文探讨综合治疗对舌癌的疗效.

    作者:徐雅娟;金志威;白兰;刘文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50例临床分析

    大面积脑梗死发病急骤、梗死面积大、脑水肿严重、短时间内即出现意识障碍及发生脑疝,死亡率高.以往的去骨瓣减压术虽能解决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等问题,但不能迅速解除脑干受压,改善脑脊液及脑血液循环,尤其是梗死区的侧支循环还容易出现进行性充血性水肿、缺血和继发性出血.我们采用Csokay改良术式、颞肌贴附及天幕切开术治疗5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大伟;朱晓波;李毅平;顾卫宏;于洪伟;曹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40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临床与影像学研究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是血管性痴呆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在影像学上有特征性表现,但近年来其诊断上存在泛化倾向.为提高对SAE的认识,我们结合文献,对40例SAE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邢影;徐忠信;刘松岩;邬英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IGF-1等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瘦素(LEP)与细胞因子及骨密度的变化及其关联.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生化速率法检测65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LE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2(IL-2)、雌二醇(E2)、睾酮(T)和血脂水平,同时行骨密度检测.结果老年女性和男性骨质疏松组LEP水平均较青中年对照组和骨量减少组不同程度增高(P<0.01,P<0.05),两组患者IGF-1和IL-2水平均明显低于青中年对照组(P<0.05,P<0.01);骨密度值亦明显低于青中年对照组(P<0.01,P<0.05).相关实验显示,LEP与E2、T、骨密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IGF-1与E2、T、骨密度则呈正相关.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LEP与细胞因子的代谢紊乱是造成骨量减少和骨形成障碍的重要因素,LEP、IGF-1、IL-2与其他与骨代谢有关指标对辅助诊断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罗南萍;胡成进;孙晓明;王瑞山;白璐;刘恒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地区差异与老年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老年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状况和地区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入户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北京不同地区(城区、郊区、山区)60岁及以上的老人2 006例,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Hp-IgG抗体.结果山区老人Hp的感染率为91.1%,城区为82.6%,郊区为77.2%,山区明显高于城区和郊区(P<0.001).结论北京城区、郊区和山区老年人群中的Hp感染率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地理因素不是决定性因素.

    作者:张玫;汤哲;王玉兰;蔡玲;汤欣;牛小羽;张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