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真菌形态学及生化学特征,进行真菌的鉴定;调查医院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对67例医院真菌感染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从72份疑似真菌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中,分离得到真菌67株,检出率为93.1%.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率高(53.73%),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4.94%)、热带念珠菌(7.46%)、克柔念珠菌(7.46%),构成比与以往报道有差异;除念珠菌属外,还分离到曲霉属(13.43%)等真菌.结论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正确地进行菌种的鉴定,对临床真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调查西宁地区老年健康人骨矿物含量正常值及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使用SD-1000单光子骨矿物测定仪,测试非优势(以左侧为主)桡、尺骨中下1/3处,获得骨线密度(BMC:g/cm2)及均值.结果 (1)按低于同性别性成熟期骨密度2.5s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老年女性占35.48%,男性13.79%.(2)按低于同性别性成熟期骨密度1 s作为观测标准,老年女性83.33%,男性51.19%.结论中度高原地区老年骨代谢有如下特点:①男性骨密度比女性高,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②桡、尺骨均值与体重指数的关系符合胖者骨密度高,而瘦者骨密度低的一般原则.高原地区男性老人消瘦是罹患骨质疏松的另一独立危险因素.③按WHO标准,女性骨质疏松为男性4.9倍.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之高,可认为是高原地区骨密度流行病学特点.④以低于同性别性成熟期骨密度1 s作为低骨量观测指标,女性高达83.33%,男性为51.19%.表明高原地区高危人群庞大,应该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一氧化氮(NO)自1987年被发现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舒张因子后,NO研究已涉及神经解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多种领域,NO与一些含氮衍生物一起通过和生物分子及细胞的相互作用参与机体保护、调节及逆转等机制,特别是调节心血管系统中多种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1].本文就NO与2型糖尿病(T2DM)及血管病变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50多亿人口中,每年新诊断的肿瘤患者约为870万人,因肿瘤而死亡者每年达690万人,占总病死率近20%.药物治疗在恶性肿瘤的三大疗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抗肿瘤药物发展的重点之一是从天然物质中寻找活性成分.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长期以来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依据血压的高低来估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近年来亦有根据脉压的大小来预测心血管事件.本文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测,探讨血压非规律变化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以便早期发现及预防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卒中后抑郁(PSD)状态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有报道发病率可高达43.3%[1].许多老年卒中患者病后出现持续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忧愁、沮丧、食欲大增或没有食欲、睡眠障碍、兴趣减少、注意力不集中、与人交往困难、不能应付日常生活活动等症状,这种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对治疗和康复缺乏信心,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预后.因此,在积极治疗和康复的同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及时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本文采用H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病例筛查,对符合卒中后抑郁的54例老年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在糖尿病与糖耐量降低患者中的水平及影响因素,尤其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及病例对照方法研究.选择对照(NGT)组59例,糖耐量降低(IGT)组48例,2型糖尿病(T2DM)组71例,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做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G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空腹血样FFA及血脂水平,用胰岛素敏感指数和稳态模式法评估IR.结果 T2DM组FFA较IGT组和NGT组显著升高(P<0.05),且与TG、FPG、HOMA-IR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压、FPG、FINS、HOMA-β和TG是影响FFA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高FFA可能导致IR,而IR又可能使FFA升高.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肺切除时,术中应用聚乙醇酸材料预防术后长期肺漏气这一常见并发症的作用,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36例COPD患者在肺切除时,应用聚乙醇酸管型(tube type)和/或网片型(sheet type)材料行肺创面加强修补,观察术后肺漏气情况.结果全组36例中,24例为COPD合并肺大疱,同时合并气胸15例,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5例为终末期COPD行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其中3例为双侧肺减容术,2例为单肺移植术后保留侧肺减容术;7例为肺癌合并COPD行肺叶切除.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4例需机械辅助通气,术后平均肺漏气时间(2.8±1.1)d.未见与聚乙醇酸材料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应用聚乙醇酸管型和/或网状材料行肺创面加强修补,可有效预防COPD患者肺切除术后长期肺漏气.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清胆固醇、血脂、VB12、叶酸和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对35例AD和16例健康对照组血清胆固醇、血脂、VB12、叶酸及甲状腺激素进行测定,并进行组间对比研究.结果 AD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VB12和叶酸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D组T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TT3和TSH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与AD有明显的关系,AD血清叶酸及VB12无明显变化,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与AD发病有关.提示降低胆固醇及血脂可能会对AD预防和治疗有益.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L-氨基胍对失血性休克大鼠24 h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复制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用NOS检测试剂盒检测失血后各时间段大鼠心、肝、脾、肺和肾脏中iNOS和cNOS的改变.记录下给予氨基胍后各组大鼠的存活率和死亡率.结果对照组(老龄鼠)在休克时检测出原生型NOS(cNOS),失血休克组0.5 h检测cNOS值高于对照组,而诱生型NOS(iNOS)值变化极不明显,失血休克2.5 h,脏器cNOS值开始呈下降趋势,测得的iNOS值增加,失血休克5 h,脏器中cNOS仍有规律降低,而iNOS增加.与对照组比较,L-氨基胍组24 h存活率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氨基胍可明显提高失血性休克大鼠24 h存活率.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是否在血小板-内皮细胞作用过程中促进蛋白水解酶表达和分泌.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别加入无血清培养基,静息期血小板,活化后血小板及IL-1β.上清液及细胞分别用于酶谱法检测MMP-2和MMP-9活性,以及RT-PCR分析mRNA表达.结果 HUVEC与活化血小板共同培养后,酶谱法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未活化的血小板轻微诱导MMP-2和MMP-9分泌,而活化状态的血小板能显著诱导这二者的分泌,与IL-1β的作用相当;而且还可以见到62 kD MMP-2活化形式.加入阻断剂GRGDSP以及GPⅡb/Ⅲa单克隆抗体(7E3)作用后检测发现, MMP-2和MMP-9分泌减少.与活化血小板共同培养后的HUVEC表面表达uPAR 和MT1-MMP以及上清液中MMP-2的mRNA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而静息状态的血小板作用不显著.加入GRGDSP或7E3后,mRNA的表达降低.结论 (1)黏附于血管壁的血小板上某一特定区域在细胞外基质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GPⅡb/Ⅲa阻断剂可能抑制血小板在不稳定斑块部位聚集,防止出现管腔狭窄;还可能防止血小板黏附等一系列炎症反应引发的细胞外基质降解和斑块破裂.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国内外学者对血小板膜糖蛋白(GMP)在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大多局限于脑梗死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及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与亚急性期或恢复期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对比变化的研究[1].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疗效及预后,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小骨窗开颅术与微创血肿穿刺碎吸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之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与疗效.结果小骨窗开颅术患者39例,出现术后并发症29例,死亡4例;微创血肿穿刺碎吸术患者40例,出现术后并发症20例,死亡2例;两组之间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按ADL量表评定疗效,微创血肿穿刺碎吸术组优于小骨窗开颅术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术微创手术方法治疗疗效显著,微创血肿穿刺碎吸术治疗疗效更佳.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90岁以上长寿老年人脑血管疾病居前二、三位[1,2].高龄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加强护理尤为重要.我科专门制定了护理方法,2000年9月~2005年8月5年间共收治90岁以上急性期脑梗死42例,取得了良好护理效果.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载脂蛋白E(ApoE)是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与脂蛋白相关蛋白(LRP)受体的配体,在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1].近年来有关ApoE与老年性痴呆的密切关系得到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研究ApoE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有关ApoE敲除小鼠神经功能障碍的研究正逐步得到重视,现将有关成果作如下综述.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从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变化,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足部感染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明确两者是否有相关性. 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足部感染的30例,以健康老年人30例为对照组.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采用单核致敏羊红细胞花结法测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足部感染组血清IgG,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分别为P<0.05,P<0.01),且以糖尿病足部感染组下降更为显著,而 IgA,IgM,C3,C4水平在三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足患者因血糖升高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且感染扩散较快,难以治愈,说明老年2型糖尿病足患者机体免疫力有一定程度下降.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鼠脓血症模型组中回肠和膀胱组织伤害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盲肠结扎和穿孔来诱导大鼠发生脓血症,假手术(对照)和盲肠结扎穿孔组在术前30 min或术后6 h接受盐水和褪黑素处理(10 mg/kg),术后16 h断颈处死,立即取出回肠和膀胱组织进行收缩率试验并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盲肠结扎穿孔组中回肠和膀胱组织MDA水平显著增加(P<0.01),GSH水平显著下降(P<0.01),MPO活力显著增加(P<0.01).另外,褪黑素处理可显著降低MDA(P<0.01,)和MPO水平(P<0.01),而GSH含量则恢复至对照水平(P<0.01);与对照组相比,在盲肠结扎穿孔组中,盲肠和膀胱的收缩率明显下降(P<0.01),而褪黑素处理能使这些反应恢复.结论褪黑素处理能使盲肠结扎穿孔所诱导的鼠膀胱和回肠组织功能紊乱得到恢复,能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PO活力及减少内生GSH的含量,降低脓血症对组织的氧化损伤.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随着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的发表,阿司匹林(ASP)对心血管病人的益处被不断证实[1] .但迄今为止,由于治疗的疾病不同 (如心房颤动和高血压等)、治疗的目的不同 (如预防冠心病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等),ASP的用量也有所不同,本文就此做一概述.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和单个成熟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CH)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CRF血液透析合并铁缺乏患者76例,与健康对照组82例,分别测定静脉血网织红细胞参数和CH.结果两组标本相比较,网织红细胞参数和CH在CRF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时均有特异性变化,这种变化早于成熟红细胞相应参数.结论临床利用网织红细胞和CH诊断CRF血液透析患者的铁缺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1998~2004年我院开展微创手术治疗老年人急性硬膜外血肿35例,术中采用粉碎冲洗,术后采用负压吸引,尿激酶血肿腔灌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