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20(S)-原人参二醇(Ppd)对肝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肝癌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对照组、环磷酰胺组、Ppd 25、50、100 mg/kg给药组,每组10只,给药2 w后处死动物,制成组织切片以备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结果对照组肿瘤间质血管密度增高,VEGF及其mRNA呈高表达,且VEGF蛋白及mRNA的表达同肿瘤间质血管密度呈正相关,而Ppd给药组各指标均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50 mg/kg以上剂量的抑制作用较环磷酰胺强(P<0.01).结论 Ppd能够抑制肿瘤组织中VEGF及其mRNA的表达,而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黄皮叶分离物(-)黄皮酰胺对硝普钠诱导的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硝普钠诱导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凋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MTT比色分析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及RT-PCR等方法检测bcl-2和bax基因表达.结果不同剂量(-)黄皮酰胺预处理6 h可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增加bcl-2的表达,降低bax的表达.结论 (-)黄皮酰胺可剂量依赖性地对抗硝普钠的神经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降低促凋亡基因bax表达,增高Bcl-2/Bax的比值有关.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以往研究表明,肺心病患者肺小动脉血栓的发生率为89.9%[1] ,血小板活化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2,3] ,本文采用流式细胞仪和特异性抗体对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同时观察末梢血小板数的变化,从分子水平进一步探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从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变化,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足部感染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明确两者是否有相关性. 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足部感染的30例,以健康老年人30例为对照组.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采用单核致敏羊红细胞花结法测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足部感染组血清IgG,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分别为P<0.05,P<0.01),且以糖尿病足部感染组下降更为显著,而 IgA,IgM,C3,C4水平在三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足患者因血糖升高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且感染扩散较快,难以治愈,说明老年2型糖尿病足患者机体免疫力有一定程度下降.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变化,了解血压参数与HRV时域指标关系.方法对32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30例老年舒张期高血压患者,28例老年收缩、舒张双期高血压患者和30例健康老年人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其24 h HRV的时域指标.并对EISH患者的血压参数和HRV时域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 EISH患者与老年健康对照组比较SDNN、RMSSD、PNN50显著降低(P<0.01,P<0.01,P<0.05).② EISH患者与舒张期高血压组比较SDNN、RMSSD、PNN50显著降低(P<0.01,P<0.05,P<0.01).③EISH组患者收缩压与SDNN、PNN50、SDANN呈负相关(r=-0.865,P<0.01;r=-0.923,P<0.01;r=-0.878,P<0.01).平均动脉压(MAP)与SDNN、PNN50、SDANN呈负相关(r=-0.461,P<0.01;r=-0.481,P<0.01;r=-0.458,P<0.01).结论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较舒张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更加明显.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随着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的发表,阿司匹林(ASP)对心血管病人的益处被不断证实[1] .但迄今为止,由于治疗的疾病不同 (如心房颤动和高血压等)、治疗的目的不同 (如预防冠心病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等),ASP的用量也有所不同,本文就此做一概述.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清胆固醇、血脂、VB12、叶酸和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对35例AD和16例健康对照组血清胆固醇、血脂、VB12、叶酸及甲状腺激素进行测定,并进行组间对比研究.结果 AD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VB12和叶酸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D组T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TT3和TSH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与AD有明显的关系,AD血清叶酸及VB12无明显变化,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与AD发病有关.提示降低胆固醇及血脂可能会对AD预防和治疗有益.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鼠脓血症模型组中回肠和膀胱组织伤害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盲肠结扎和穿孔来诱导大鼠发生脓血症,假手术(对照)和盲肠结扎穿孔组在术前30 min或术后6 h接受盐水和褪黑素处理(10 mg/kg),术后16 h断颈处死,立即取出回肠和膀胱组织进行收缩率试验并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盲肠结扎穿孔组中回肠和膀胱组织MDA水平显著增加(P<0.01),GSH水平显著下降(P<0.01),MPO活力显著增加(P<0.01).另外,褪黑素处理可显著降低MDA(P<0.01,)和MPO水平(P<0.01),而GSH含量则恢复至对照水平(P<0.01);与对照组相比,在盲肠结扎穿孔组中,盲肠和膀胱的收缩率明显下降(P<0.01),而褪黑素处理能使这些反应恢复.结论褪黑素处理能使盲肠结扎穿孔所诱导的鼠膀胱和回肠组织功能紊乱得到恢复,能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PO活力及减少内生GSH的含量,降低脓血症对组织的氧化损伤.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90岁以上长寿老年人脑血管疾病居前二、三位[1,2].高龄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加强护理尤为重要.我科专门制定了护理方法,2000年9月~2005年8月5年间共收治90岁以上急性期脑梗死42例,取得了良好护理效果.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睾丸摘除术是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一种操作简单、风险较低的手术方法.而以往的去势术是将睾丸摘除,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我院对具有一定适应证的老年BPH患者实行清除睾丸小叶而保留睾丸形态的去势术,由于术后睾丸形态仍在,患者易于接受.本手术方法目前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硫酸氨基多糖(维骨力)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门诊选取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240例,随机分为维骨力组、透明质酸钠组以及维骨力联合透明质酸钠用药组,各80例,单盲给药.应用平均WOMAC关节炎指数评分和平均OA严重程度指数来评定两组用药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关节磁共振成像(MRI)进行检测关节软骨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经12月治疗观察.联合组治疗后1、3、6月,症状改善为明显,关节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且治疗6月后,透明质酸钠组的评分明显升高;到12月,其结果与该组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维骨力组与联合组治疗6月后关节评分还在持续下降,但以联合组为甚,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12月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关节MRI均显示治疗6月后,联合组与维骨力组软骨磨损出现明显好转与减少,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087,P>0.05),但它们与透明质酸钠组比较差异显著(χ2=38.6,P<0.01);到12月后,透明质酸钠组显示软骨磨损比治疗前有所加重,而联合组的MRI的表现结果明显好于维骨力组,且两组间变化差异显著(χ2=5.91,P<0.05).结论维骨力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对膝OA的疗效肯定,既能早期控制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又能长期维持疗效,还能保护关节软骨磨损和促进软骨的修复为临床治疗膝老年性OA提供了一条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多数起病隐匿,70%~80%患者有心血管系统表现,极易漏诊、误诊.近年来陆续有甲减患者心肌酶增高的报道[1,2].本文观察了青海地区36例原发性甲减患者在左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心肌酶学的变化.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在糖尿病与糖耐量降低患者中的水平及影响因素,尤其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及病例对照方法研究.选择对照(NGT)组59例,糖耐量降低(IGT)组48例,2型糖尿病(T2DM)组71例,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做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G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空腹血样FFA及血脂水平,用胰岛素敏感指数和稳态模式法评估IR.结果 T2DM组FFA较IGT组和NGT组显著升高(P<0.05),且与TG、FPG、HOMA-IR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压、FPG、FINS、HOMA-β和TG是影响FFA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高FFA可能导致IR,而IR又可能使FFA升高.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Nurr1 基因过表达在6-羟基多巴胺(6-OHDA)选择性诱导多巴胺(DA)能神经元特异性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①不同浓度6-OHDA作用不同时间,比较细胞形态;②细胞经6-OHDA作用后,经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比例;③不同浓度6-OHDA作用不同时间,经AnnexinV/PI 双染后,运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获得毒素诱导凋亡的适剂量(75μmol/L)和时间(12 h),运用FCM检测两株细胞早期凋亡比例. 结果①经6-OHDA处理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SK-N-SH/Nurr1细胞形态损伤早于SK-N-SH细胞,且损伤程度明显;②细胞周期结果显示,6-OHDA诱导SK-N-SH细胞G2/M期细胞比例下降,而SK-N-SH/Nurr1细胞S期细胞比例下降;③经AnnexinV/PI双染联合FCM检测早期凋亡比例结果显示,SK-N-SH/Nurr1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高于SK-N-SH细胞(P<0.05).结论外源性Nurr1基因过表达促进了6-OHDA 诱导的SK-N-SH/Nurr1细胞凋亡,Nurr1可能与SK-N-SH/Nurr1细胞对6-OHDA损伤敏感性增强有关.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50多亿人口中,每年新诊断的肿瘤患者约为870万人,因肿瘤而死亡者每年达690万人,占总病死率近20%.药物治疗在恶性肿瘤的三大疗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抗肿瘤药物发展的重点之一是从天然物质中寻找活性成分.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给予叶酸和甲钴胺联合治疗后的变化情况.方法测定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36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血清叶酸、维生素B12(VB12)、Hcy、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指数(BMI),患者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和甲钴胺,连用20 d后复查血清Hcy浓度.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增高,且与血糖、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病程和BMI无相关性,与叶酸、VB12水平呈负相关;药物干预治疗后,患者的Hcy水平明显下降.结论高Hcy血症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补充叶酸和VB12可降低其水平.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和单个成熟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CH)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CRF血液透析合并铁缺乏患者76例,与健康对照组82例,分别测定静脉血网织红细胞参数和CH.结果两组标本相比较,网织红细胞参数和CH在CRF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时均有特异性变化,这种变化早于成熟红细胞相应参数.结论临床利用网织红细胞和CH诊断CRF血液透析患者的铁缺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一氧化氮(NO)自1987年被发现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舒张因子后,NO研究已涉及神经解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多种领域,NO与一些含氮衍生物一起通过和生物分子及细胞的相互作用参与机体保护、调节及逆转等机制,特别是调节心血管系统中多种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1].本文就NO与2型糖尿病(T2DM)及血管病变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60 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达55%,骨折发生率约为10%,其中以髋部骨折严重[1].有研究表明髋部骨折患病率因人种、地区、民族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2].为了解云南省独有的基诺族髋部骨折情况,2005年2月至3月我们调查了云南省基诺族乡辖区老年基诺族人群中髋部骨折患病率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严重危害视力的眼底疾病.其病因复杂,病程较长,并发症较多,治疗棘手,是常见致盲的眼底病之一.其致盲率为15.9%[1].近2年来,我们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