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源性Nurr1基因过表达促进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SK-N-SH细胞凋亡

关键词:Nurr1, 过表达, 6-OHDA, 凋亡, FCM
摘要:目的研究Nurr1 基因过表达在6-羟基多巴胺(6-OHDA)选择性诱导多巴胺(DA)能神经元特异性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①不同浓度6-OHDA作用不同时间,比较细胞形态;②细胞经6-OHDA作用后,经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比例;③不同浓度6-OHDA作用不同时间,经AnnexinV/PI 双染后,运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获得毒素诱导凋亡的适剂量(75μmol/L)和时间(12 h),运用FCM检测两株细胞早期凋亡比例. 结果①经6-OHDA处理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SK-N-SH/Nurr1细胞形态损伤早于SK-N-SH细胞,且损伤程度明显;②细胞周期结果显示,6-OHDA诱导SK-N-SH细胞G2/M期细胞比例下降,而SK-N-SH/Nurr1细胞S期细胞比例下降;③经AnnexinV/PI双染联合FCM检测早期凋亡比例结果显示,SK-N-SH/Nurr1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高于SK-N-SH细胞(P<0.05).结论外源性Nurr1基因过表达促进了6-OHDA 诱导的SK-N-SH/Nurr1细胞凋亡,Nurr1可能与SK-N-SH/Nurr1细胞对6-OHDA损伤敏感性增强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稳定型脑梗和进展型脑梗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对比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血小板膜糖蛋白(GMP)在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大多局限于脑梗死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及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与亚急性期或恢复期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对比变化的研究[1].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基底细胞乳头瘤256例临床病理分析

    一般基底细胞乳头瘤(basal cell papilloma)临床诊断较容易,但对不典型病例诊断较困难.当肿瘤色素较深,易与黑色素瘤混淆;个别人还可出现Leser-Trelat征,提示有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本文就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等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褪黑素对脓血症诱导的鼠回肠和膀胱组织中病理变化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鼠脓血症模型组中回肠和膀胱组织伤害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盲肠结扎和穿孔来诱导大鼠发生脓血症,假手术(对照)和盲肠结扎穿孔组在术前30 min或术后6 h接受盐水和褪黑素处理(10 mg/kg),术后16 h断颈处死,立即取出回肠和膀胱组织进行收缩率试验并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盲肠结扎穿孔组中回肠和膀胱组织MDA水平显著增加(P<0.01),GSH水平显著下降(P<0.01),MPO活力显著增加(P<0.01).另外,褪黑素处理可显著降低MDA(P<0.01,)和MPO水平(P<0.01),而GSH含量则恢复至对照水平(P<0.01);与对照组相比,在盲肠结扎穿孔组中,盲肠和膀胱的收缩率明显下降(P<0.01),而褪黑素处理能使这些反应恢复.结论褪黑素处理能使盲肠结扎穿孔所诱导的鼠膀胱和回肠组织功能紊乱得到恢复,能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PO活力及减少内生GSH的含量,降低脓血症对组织的氧化损伤.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脑血栓患者FⅫ基因Exon1-46C/T多态性分析

    目的观察凝血因子Ⅻ(coagulation factor Ⅻ,FⅫ)基因第一外显子(Exon1)46C/T基因多态性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分布频率,探讨FⅫ基因Exon1-46C/T多态性与脑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鉴定89例脑血栓患者和83例健康者46C/T基因型.结果脑血栓患者组的FⅫ基因Exon1-46T/T、C/T、C/C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417、0.5169、0.0674,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5783、0.3976、0.0241.采用相对危险度(OR)及χ2检验统计学分析,脑血栓组和对照组间Exon1-46(C/T)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差异(χ2=4.689,P<0.05).结论 FⅫ基因Exon1-46(C/T)等位基因可能是脑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参乌胶囊抑制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内β-淀粉样肽生成的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新复方参乌胶囊对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APP)转基因小鼠脑内β-淀粉样肽(Aβ)代谢及β-和γ-分泌酶的影响.方法 APP转基因小鼠从4 ~10月龄灌胃给予参乌胶囊.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APP、Aβ、β位点剪切酶(BACE)和早老蛋白1(PS-1)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10月龄APP转基因小鼠模型组与同月龄正常对照组相比,脑内海马区APP、Aβ和PS-1(为γ-分泌酶的催化部位)的表达明显增多,而BACE(即β-分泌酶)的变化不明显.参乌胶囊能明显减少APP转基因小鼠脑内海马区APP的表达,减少脑内Aβ的产生,抑制BACE和PS-1的表达.结论参乌胶囊抑制脑内Aβ的产生可能是通过减少APP含量及抑制β-和γ-分泌酶而起作用的.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颈椎过伸性损伤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在老年急性颈椎过伸损伤中作用.方法对35例颈椎过伸性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组21例(其中颈椎前路手术减压术3例,后路减压术8例,单开门椎管成形术4例,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6例).非手术组10例.颈脊髓损伤神经功恢复按Frank分级.经过随访观察1.0~1.5年,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手术组比非手术组疗效满意.结论尽管老年人颈椎过伸颈髓损伤属高危疾病人群,但如果能耐受手术,获得早期手术减压,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血小板GPⅡb/Ⅲa对内皮细胞蛋白水解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是否在血小板-内皮细胞作用过程中促进蛋白水解酶表达和分泌.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别加入无血清培养基,静息期血小板,活化后血小板及IL-1β.上清液及细胞分别用于酶谱法检测MMP-2和MMP-9活性,以及RT-PCR分析mRNA表达.结果 HUVEC与活化血小板共同培养后,酶谱法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未活化的血小板轻微诱导MMP-2和MMP-9分泌,而活化状态的血小板能显著诱导这二者的分泌,与IL-1β的作用相当;而且还可以见到62 kD MMP-2活化形式.加入阻断剂GRGDSP以及GPⅡb/Ⅲa单克隆抗体(7E3)作用后检测发现, MMP-2和MMP-9分泌减少.与活化血小板共同培养后的HUVEC表面表达uPAR 和MT1-MMP以及上清液中MMP-2的mRNA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而静息状态的血小板作用不显著.加入GRGDSP或7E3后,mRNA的表达降低.结论 (1)黏附于血管壁的血小板上某一特定区域在细胞外基质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GPⅡb/Ⅲa阻断剂可能抑制血小板在不稳定斑块部位聚集,防止出现管腔狭窄;还可能防止血小板黏附等一系列炎症反应引发的细胞外基质降解和斑块破裂.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Alzheimer病血清胆固醇、血脂、叶酸、VB12及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清胆固醇、血脂、VB12、叶酸和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对35例AD和16例健康对照组血清胆固醇、血脂、VB12、叶酸及甲状腺激素进行测定,并进行组间对比研究.结果 AD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VB12和叶酸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D组T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TT3和TSH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与AD有明显的关系,AD血清叶酸及VB12无明显变化,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与AD发病有关.提示降低胆固醇及血脂可能会对AD预防和治疗有益.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蛇毒解整合蛋白抗肿瘤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50多亿人口中,每年新诊断的肿瘤患者约为870万人,因肿瘤而死亡者每年达690万人,占总病死率近20%.药物治疗在恶性肿瘤的三大疗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抗肿瘤药物发展的重点之一是从天然物质中寻找活性成分.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西宁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西宁地区老年健康人骨矿物含量正常值及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使用SD-1000单光子骨矿物测定仪,测试非优势(以左侧为主)桡、尺骨中下1/3处,获得骨线密度(BMC:g/cm2)及均值.结果 (1)按低于同性别性成熟期骨密度2.5s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老年女性占35.48%,男性13.79%.(2)按低于同性别性成熟期骨密度1 s作为观测标准,老年女性83.33%,男性51.19%.结论中度高原地区老年骨代谢有如下特点:①男性骨密度比女性高,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②桡、尺骨均值与体重指数的关系符合胖者骨密度高,而瘦者骨密度低的一般原则.高原地区男性老人消瘦是罹患骨质疏松的另一独立危险因素.③按WHO标准,女性骨质疏松为男性4.9倍.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之高,可认为是高原地区骨密度流行病学特点.④以低于同性别性成熟期骨密度1 s作为低骨量观测指标,女性高达83.33%,男性为51.19%.表明高原地区高危人群庞大,应该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微创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的探讨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疗效及预后,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小骨窗开颅术与微创血肿穿刺碎吸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之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与疗效.结果小骨窗开颅术患者39例,出现术后并发症29例,死亡4例;微创血肿穿刺碎吸术患者40例,出现术后并发症20例,死亡2例;两组之间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按ADL量表评定疗效,微创血肿穿刺碎吸术组优于小骨窗开颅术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术微创手术方法治疗疗效显著,微创血肿穿刺碎吸术治疗疗效更佳.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手术适应证、肺功能保护、围手术期处理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全组273例,年龄70~85岁,平均77.5岁.I期85例,Ⅱ期137例,Ⅲ期51例.肺段和楔形切除17例,单纯肺叶切除(包括双叶切除)158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21例,肺动脉加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6例,全肺切除65例,右肺上叶切除加隆突切除重建4例,右肺上、中叶加隆突切除重建2例.结果并发症发生率43.6%,病死率4.3%,围术期死亡9例(3.3%),其中循环衰竭5例,呼吸衰竭4例,总5年生存率44.2%,I期、Ⅱ期、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3.2%、32.6%、15.0%,预后危险因素为:长期大量吸烟(P=0.004)、肺癌Ⅲ期(P=0.013)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P=0.042).结论 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的侵袭与转移发生较慢,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结合术中肺功能保护及周密的围术期处理,患者术后可获得相对良好的远期预后.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普伐他汀与阿司匹林合用对老年缺血性卒中再发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血小板聚集率、炎性标志物、颈动脉、脑血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经2 w洗脱期后分别对PA组(普伐他汀10 mg/d+阿司匹林50 mg/d),A组(阿司匹林50 mg /d)随访9个月,于洗脱期及随访结束均进行血脂、血小板聚集率、炎性标志物、颈动脉超声、脑血流灌注显像、图象作定性及相对定量分析及认知功能的检查测定,同时观察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肝肾功能等.结果①PA组用药后CRP、Fbg均降低(P<0.05~0.01),ApoA升高(P<0.01);A组血脂各项指标、CRP、Fbg在用药前后均无变化(P>0.05);两组用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均无变化;②2组双侧颈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形成在用药前后无差异(P>0.05);PA组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阻力在用药前后无差异(P>0.05),A组双侧颈内动脉及右侧颈总动脉阻力升高(P<0.05~0.01);③脑血流及认知功能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记忆特别是人像记忆与右颞叶呈正相关(P<0.01);语言理解、教学逻辑及知觉组织与额叶、颞叶及扣带回呈正相关(P<0.05~0.01);图画找错与双侧枕叶呈正相关(P<0.01).随访结束,PA组右枕叶及左基底节血流增加(P<0.05),A组左顶及扣带回血流增加;PA组图形记忆能力提高(P<0.01),口头运算能力降低,A组认知功能无显著变化(P>0.05);④≥80岁组双侧颞叶及左基底节血流灌注明显低于<80岁组(P<0.05~0.01);≥80岁组智商及记忆商均低于<80岁组(P<0.05);⑤随访结束,除阿司匹林组1例患者因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外,两组均有1例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为TIA发作.随访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普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与阿司匹林组相比具有显著的调脂及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而阻断它的进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颈动脉的血流和顺应性、增加脑血流灌注及改善部分认知功能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再发具有安全而有效保护作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分析

    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表现除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外,伴有情绪低落、兴趣减低等抑郁症状.我们对198例卒中患者进行现状调查,探讨PSD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网织红细胞参数和单个成熟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对CRF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和单个成熟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CH)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CRF血液透析合并铁缺乏患者76例,与健康对照组82例,分别测定静脉血网织红细胞参数和CH.结果两组标本相比较,网织红细胞参数和CH在CRF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时均有特异性变化,这种变化早于成熟红细胞相应参数.结论临床利用网织红细胞和CH诊断CRF血液透析患者的铁缺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维骨力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氨基多糖(维骨力)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门诊选取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240例,随机分为维骨力组、透明质酸钠组以及维骨力联合透明质酸钠用药组,各80例,单盲给药.应用平均WOMAC关节炎指数评分和平均OA严重程度指数来评定两组用药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关节磁共振成像(MRI)进行检测关节软骨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经12月治疗观察.联合组治疗后1、3、6月,症状改善为明显,关节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且治疗6月后,透明质酸钠组的评分明显升高;到12月,其结果与该组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维骨力组与联合组治疗6月后关节评分还在持续下降,但以联合组为甚,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12月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关节MRI均显示治疗6月后,联合组与维骨力组软骨磨损出现明显好转与减少,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087,P>0.05),但它们与透明质酸钠组比较差异显著(χ2=38.6,P<0.01);到12月后,透明质酸钠组显示软骨磨损比治疗前有所加重,而联合组的MRI的表现结果明显好于维骨力组,且两组间变化差异显著(χ2=5.91,P<0.05).结论维骨力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对膝OA的疗效肯定,既能早期控制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又能长期维持疗效,还能保护关节软骨磨损和促进软骨的修复为临床治疗膝老年性OA提供了一条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与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关系

    一氧化氮(NO)自1987年被发现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舒张因子后,NO研究已涉及神经解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多种领域,NO与一些含氮衍生物一起通过和生物分子及细胞的相互作用参与机体保护、调节及逆转等机制,特别是调节心血管系统中多种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1].本文就NO与2型糖尿病(T2DM)及血管病变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术中应用聚乙醇酸材料预防COPD患者肺手术后长期漏气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肺切除时,术中应用聚乙醇酸材料预防术后长期肺漏气这一常见并发症的作用,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36例COPD患者在肺切除时,应用聚乙醇酸管型(tube type)和/或网片型(sheet type)材料行肺创面加强修补,观察术后肺漏气情况.结果全组36例中,24例为COPD合并肺大疱,同时合并气胸15例,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5例为终末期COPD行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其中3例为双侧肺减容术,2例为单肺移植术后保留侧肺减容术;7例为肺癌合并COPD行肺叶切除.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4例需机械辅助通气,术后平均肺漏气时间(2.8±1.1)d.未见与聚乙醇酸材料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应用聚乙醇酸管型和/或网状材料行肺创面加强修补,可有效预防COPD患者肺切除术后长期肺漏气.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氨基胍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L-氨基胍对失血性休克大鼠24 h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复制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用NOS检测试剂盒检测失血后各时间段大鼠心、肝、脾、肺和肾脏中iNOS和cNOS的改变.记录下给予氨基胍后各组大鼠的存活率和死亡率.结果对照组(老龄鼠)在休克时检测出原生型NOS(cNOS),失血休克组0.5 h检测cNOS值高于对照组,而诱生型NOS(iNOS)值变化极不明显,失血休克2.5 h,脏器cNOS值开始呈下降趋势,测得的iNOS值增加,失血休克5 h,脏器中cNOS仍有规律降低,而iNOS增加.与对照组比较,L-氨基胍组24 h存活率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氨基胍可明显提高失血性休克大鼠24 h存活率.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肾移植14例分析

    1998年11月至2004年10月,我院共行肾移植119例,其中老年患者肾移植14例.我们体会到在选择老年患者行肾移植手术时,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及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在术后随访期间及时发现和处理内科情况和加强用药指导是提高长期存活的关键.对老年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