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娟;王桢;骆梅
目的了解老年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21例老年肾小球疾病患者病理类型特点,并与126例非老年肾小球疾病患者病理类型进行对照.结果老年肾小球疾病占肾小球疾病发病总人数14.3%,男/女为1/1.1.其中主要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61.9%,其次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38.1%.老年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衰竭为主,分别占47.8%和39.1%,其余为蛋白尿和/或血尿,占13.0%.老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所占比例依次为膜性肾病(50%)、IgA肾病(25%)和肾小球微小病变(25%).老年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占比例依次为系统性血管炎(38.5%)、多发性骨髓瘤致肾损害(23.1%)、狼疮性肾炎(23.1%)、肾淀粉样变(7.7%)和糖尿病肾病(7.7%).结论老年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衰竭为主,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居多,其中系统性血管炎多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中膜性肾病占首位.
作者:姚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调查老年人义齿修复及待修复情况,为社区医疗有关措施的提出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市武侯区三个居民点老年人的义齿修复需要、不良修复及待修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可摘局部义齿、总义齿及全冠修复率分别为39.39%、87.25%和58.06%,不良修复率高达40.91%;上颌活动义齿、下颌活动义齿及全冠的待修复率分别为60.39%、56.07%和5.10%.结论该地区社区老年人牙缺失后修复率较低,在已修复者的义齿中亦有相当比例不合格.
作者:徐平平;陈慧美;申晓青;万呼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颅内转移瘤是临床常见的颅脑恶性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3%~10%[1].自从CT问世以来,其诊断率显著提高.较典型的颅脑转移瘤容易确诊,但少数CT表现为不典型的脑转移瘤诊断较难,容易与其他颅内肿瘤及颅脑疾病相混淆而被误诊.我院术后病理证实的不典型CT表现的颅内转移瘤与盘志强[2]报道的相似,但所不同的是我院患者的年龄较大,病程较长.
作者:李宁川;王伟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老年EH患者(其中高血压1级16例、2级22例、伴肾功能损害者14例)与健康对照者的血浆ADM水平,比较不司组间血浆ADM水平的差异,直线相关分析老年EH患者血浆ADM与血清肌酐(Cr)水平的关系.结果老年EH患者血浆AD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但1级与2级高血压组间血浆ADM水平无显著差别;老年EH伴肾功能损害组血浆ADM水平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老年EH患者血浆ADM水平与血清Cr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EH患者血浆ADM水平显著升高,老年EH患者血浆ADM水平与血压分级无关但与肾功能损害进展有关.
作者:刘平;王新宴;王建昌;石津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男性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与性激素的关系.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对脂蛋白(a)、雌二醇及睾酮,用酶法对LDL-C、HDL-C、TG和TC,用免疫比浊法对apoA1和apoB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睾酮、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脂蛋白(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冠心病患者血清睾酮水平与HDL-C显著正相关,与脂蛋白(a)水平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清睾酮水平下降是男性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作者:闫智宏;赵铁军;梁庆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活性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s,用AngⅡ进行刺激,采用明胶酶图法检测MMP-2的活性.结果经AngⅡ处理12、24、48 h后,VSMCs的MMP-2活性分别为未处理组的2.37、1.96、1.58倍(P<0.05).但AngⅡ对VSMCs增殖的促进作用在刺激3 h时较明显(P<0.05).结论AngⅡ提高VSMCs的MMP-2活性晚于促进VSMCs增殖作用,显示AngⅡ这两种作用具有时相差异.
作者:韩梅;彭勇;聂磊;温进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软脉胶囊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研究软脉胶囊对缺氧、GLU、NO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软脉胶囊含药血清可明显对抗缺氧、GLU、NO引起的PC12细胞形态改变,降低胞外LDH活性,增加细胞存活率.结论软脉胶囊含药血清对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四平;郝宪恩;王鑫国;徐华洲;王菊素;李士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蝉拟青霉总多糖对老龄大鼠肝、肾、脾、胸腺等组织器官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老龄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分别以双试剂终点法、速率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酸性磷酸酶(ACP)及乳酸脱氢酶(LDH)活力;以鸟氨酸的生成判断精氨酸酶(Arg)的活力;以Ellman试剂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以硫代巴比妥酸-醋酸法测定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老龄大鼠ACP、LDH(肝、肾、脾)、Arg(肝、肾、胸腺)活力、GSH(肝、肾)水平显著上升,同时LPO(肝、肾)的含量下降.结论蝉拟青霉总多糖对老龄大鼠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作者:金丽琴;吕建新;杨介钻;李东;李安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降纤酶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消耗血栓形成的底物,激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减少纤溶酶原引起的继发性血小板激活而起到部分溶栓作用[1].而国产降纤酶对脑组织保护机制的研究尚少.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是从大鼠脑梗死体积、血流量、行为学评分三个方面评价国产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进一步研究其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作者:白蓉;史朗峰;李惠勉;任惠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脉压指数(PPI)的变化特点.方法对3 850例老年人集中体检,根据PPI水平分层:≤0.400,0.401~0.500,0.501~0.600和>0.600,分析各组血压指标特点.结果随着PPI水平增加,PP、SBP相应增加,DBP呈下降趋势(P<0.01).结论PPI是一个能反映老年人血压变化情况的良好指标.
作者:王静;苑杰;胡万宁;于文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老年颅脑损伤后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病死率高达40%~60%[1].过去对其死因,多单纯归结于颅脑损伤所致.对老年颅脑损伤并发HNDC的国内文献报道很少.
作者:邓群;李巧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E(ApoE)的遗传多态性与老年人血脂的关系.方法808例受试者,其中脑卒中430例、冠心病167例及对照组211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方法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ApoE4表型携带者的TC、LDL-C和ApoB水平显著高于ApoE2表型携带者(P<0.05),ApoE3/3表型携带者的LDL-C水平也高于APoE2表型携带者(P<0.05),而ApoE2表型携带者的HDL-C水平显著高于APoE4(P<0.05),这种作用在男女两性中相似.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影响老年人群血脂水平,无性别差异.
作者:肖志杰;赵水平;聂赛;谭利民;蒋波;吴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现状.方法分析28例EORA、20例非老年发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NEORA)和60例中青年类风湿关节炎(MRA)三组患者临床特征和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以及治疗方案的差异.结果EORA组男女发病的性别构成比为1:1.15,以急起为主(与MRA组比较),且EORA组首发以大关节受累为主、总计受累关节数较少、血清IgM浓度升高(与MRA组、NEORA组比较),但是NEORA组与其余两组相比的X线分期病变更严重.治疗方面,MRA组由于关节疼痛而主动住院治疗的住院率比其他两组高,但是EORA组与NEORA组之间比较无差别,风湿专科的治疗与非风湿专科的治疗相比有差别,但与年龄及合并症关系不大.结论EORA有其自身的特征,而且正规治疗知识的普及在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中都非常必要.
作者:李芬;吴轰;高洁生;田静;王华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粉防己碱(Tet)对喹啉酸(QA)致大鼠拟痴呆模型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和脑保护作用.方法向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微量注射QA制备痴呆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和穿梭箱实验观察不同剂量Tet对该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并通过病理形态学观察Tet对大鼠痴呆模型的脑保护作用.结果不同剂量Tet(10mg/kg和15mg/kg)均能明显改善大鼠痴呆模型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条件性学习记忆能力障碍(P<0.01,P<0.05),并能明显减轻QA所致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结论Tet能明显改善QA所致大鼠痴呆模型的学习记忆障碍,并对其脑神经元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朱丽霞;董志;廖红;何百成;肖艳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胃癌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如何针对老年人胃癌这一特殊群体,在不影响胃癌根治程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前哨淋巴结(SLN)的定位和检测是评价胃癌淋巴结状态、指导合理的手术术式的敏感方法,是探索胃癌淋巴转移机制的重要手段.
作者:任辉;张研;房学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与血浆纤溶系统相关性.方法对108例肥胖T2DM患者及3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体格检查,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其体脂含量,测定其24h尿白蛋白排泄量、血脂、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水平、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活性和D-二聚体(D-D)水平.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肥胖度、HbA1c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分别大于和小于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尿白蛋白正常组(均P<0.05).与正常对照者比较,肥胖T2DM患者血浆PAI-1活性明显升高(均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更明显;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t-PA活性及大量白蛋白尿组D-D水平大于正常对照者(P<0.05,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AI-1活性与BMI、腰围及血清TG水平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结论肥胖T2DM肾病患者尤其是向心性者血浆PAI-1活性及D-D水平明显增加,而t-PA活性减低,并随着肾病的加重而增加,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
作者:唐宽晓;任建民;朱媛媛;王德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提供一种从菌种水平快速检测和鉴别分支杆菌的方法.方法应用三对分别对应于分支杆菌(分子量65 000)表面抗原、结核分支杆菌插入序列IS6110及人类β-珠蛋白基因的部分序列的特异性寡核苷酸引物对受试菌种及临床标本中的DNA进行多重PCR扩增,其扩增产物分别为439 bp、268 bp及123 bp,并对439 bp进行BstEⅡ和HaeⅢ两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同时,将135例临床标本进行培养、涂片,和多重PCR联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mPCR-RFLP)检测.结果mPCR-RFLP方法可将12种受试的标准菌种分别区分到种及亚种水平.本方法在临床实验中亦体现出较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结论mPCR-RFLP分析是对结核分支杆菌与非结核分支杆菌进行菌种分类鉴定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作者:华树成;李丹;李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CD18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白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同时测定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白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1b平均荧光强度增高,血液中CK、LDH、MDA升高,SOD降低(P<0.05),槲皮素0.5、1.0 mg/kg使CD11b平均荧光强度降低,降低CK、LDH、MDA,提高SOD含量(P<0.01).结论槲皮素通过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对AMI后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唐玉;成亮;高建;李晓蓉;徐平湘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吸烟和脂多糖(LP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NF-κB活化和IL-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各10例、COPD稳定期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各12例.分离培养PBMCs,分别采用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和放免法检测NF-κB胞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I-κB蛋白含量及细胞上清IL-8浓度的变化.结果未经LPS处理的健康吸烟者和COPD吸烟者PBMCs中NF-κB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I-κB蛋白含量及细胞上清IL-8浓度均分别显著高于健康非吸烟者和COPD非吸烟者(P<0.05).以10μg/L的LPS刺激后,上述指标在健康非吸烟者中无明显变化,而在健康吸烟者、COPD吸烟者和COPD非吸烟者中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吸烟和脂多糖刺激健康者和COPD患者PBMCs NF-κB活化增强,IL-8释放增多,提示吸烟者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增加.
作者:黄翠萍;杨和平;张珍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因各种抗生素广泛应用,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的耐药性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各种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流行,使临床治疗面临越来越多困难.我院担负西安地区部队离退休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为提高治疗成功率和减少耐药性发生,对我院干部病房近4年住院病人普通痰培养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就主要致病菌对我院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作者:赵亚玲;李学勤;那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