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丹;刘雨生;吴莉;季静娟;童先宏
目的:回顾性分析B型脑利钠肽前体(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水平预测子痫前期患者母婴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111例子痫前期孕妇PRO-BNP水平,根据检测水平分为PRO-BNP正常组(85例)和PRO-BNP异常组(26例),随访至分娩,比较2组母婴预后的差异.结果:PRO-BNP异常组期待治疗者明显减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 vs.36.5%,x2=7.893,P=0.005).2组孕妇尿蛋白异常情况、胸水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胎儿窘迫、早产儿和新生儿转儿科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一血清PRO-BNP水平与子痫前期患者脏器损伤严重性有一定关系,但与新生儿预后无明显关系.
作者:倪晴;张世昌;陈文玮;张国英;陈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又称苗勒管抑制物(Mullerian inhibiting substance,MIS),是由女性卵泡颗粒细胞和男性睾丸支持细胞所分泌的二聚体糖蛋白激素.AMH初被发现参与胚胎期的生殖系统的分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MH在辅助生殖领域中,可作为卵巢储备功能、促排卵治疗过程中卵巢反应性的预测指标,同时可作为体外受精(in-vitro fertilization,IVF)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的预测指标.此外,AMH还可用于评估精子质量及精子冷冻保存后的活力恢复情况.AMH还可辅助诊断女性卵巢功能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及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辅助鉴别男性严重少、弱精子症及无精子症,指导生育期肿瘤患者选择治疗方案等.
作者:赖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Val66Met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性不孕的相关性,探讨BDNF基因变异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就诊,且因Ⅲ~Ⅳ期EMs行IVF-ET的患者112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因单纯输卵管因素行IVF-ET患者109例为对照组,探讨2组间BDNF基因的Val66Met多态性分型比例,进一步分析2组中不同基因型患者的IVF-ET妊娠结局.结果:①2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和基础雌二醇(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观察组Met/Met基因型所占比例和Met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33.0% vs.23.9%,P=0.043;58.9% vs.47.7%,P=0.018);2组中携带Met/Met基因型的患者较携带其他2种基因型患者使用的Gn剂量更高(P<0.05),但成熟卵数(4.5±3.2 vs.5.2-±2.3)、受精率(59.0% vs.67.0%)却更低(均P<0.05).③2组患者中Met/Met基因型者相比于另外2种基因型者卵泡液中的BDNF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月经期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浆中BDN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EMs性不孕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可能导致患者对IVF-ET治疗的反应性降低.
作者:王芸;闻姬;方舟;周雪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妇科门诊就诊并进行HPV分型检测的患者8 204例,其中4 390例患者同时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229例患者同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HPV感染率为23.28%,其中高危型HPV感染占58.53%.HPV感染以单一感染(72.88%)为主,HPV52、58、16型常见,而在多重感染中,62.13%为二重感染,以52型合并其他高危型(58、16、53型)感染常见.不同年龄组的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20岁年龄组HPV感染率(61.76%)高.高危型HPV感染率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而升高,且高危型HPV感染率在细胞学异常人群中显著高于细胞学正常人群(P=0.025).高危型HPV感染可存在于各级CIN及宫颈癌病变,而低危型HPV感染只存在于CIN I.结论:HPV基因型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年龄和区域分布特异性,且HPV感染率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对研制适合成都地区妇女的特异性HPV疫苗,以及宫颈癌的筛查与防治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罗仲秋;冷平;刘祥琴;罗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双胎妊娠患者行减胎手术的必要性及其对妊娠结局是否有利.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DCDA双胎妊娠患者共248例,其中经腹部减胎者(减胎组)59例,未减胎者(未减胎组)189例,统计分析2组间早产率、妊娠中期流产率、新生儿体质量、孕周的差异.结果:与DCDA双胎妊娠未减胎组比较,减胎组早产率降低(13.56% vs.36.51%)[孕34~36+6周早产率(10.17% vs.29.10%)、孕28~33+6周早产率(3.39%vs.7.41%)],低出生体质量率降低(14.55% vs.53.63%),平均孕周延长[(38.29±2.55)周vs.(36.60±1.85)周],新生儿体质量增加[(2.92±0.58)kg vs.(2.40±0.42)kg].结论:经腹双胎妊娠减胎术有助于改善IVF-ET后DCDA双胎妊娠的新生儿预后.
作者:李满超;艾细雄;梁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输卵管积水是由输卵管慢性炎性渗出物聚集的一种形态学改变,病理学基础是输卵管的慢性炎症,其诊断主要依据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及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等辅助检查,而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则是其诊断的金标准,探查盆腔的同时兼具治疗作用.临床上根据输卵管积水程度、有无生育要求及患者临床症状等决定其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尤其在手术治疗方式上越来越追求微创、安全及有效.近年来输卵管积水也成为输卵管性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在自然受孕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预处理中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卢珍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除了本身固有的多囊样卵巢、高雄激素血症及排卵功能障碍的特征外,常伴有肥胖、2型糖尿病和血脂代谢异常等.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PCO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若PCOS病情长期得不到改善,不仅影响患者生殖健康,也影响患者全身健康.虽然对PCOS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PCOS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因此更加强调综合治疗.对于有生育需求的PCOS患者,应当在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质量基础上,采用药物诱发排卵解决生育问题;而PCOS促排卵方案的目标是避免多卵泡发育,尽量获得单个卵泡发育;即使在体外受精(IVF)/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中,也应避免过多卵泡发育,防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多胎妊娠的发生.现就PCOS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冷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基础黄体生成激素(LH)<2 IU/L患者行长方案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卵巢反应性及助孕结局,探讨其作为单项指标与卵巢储备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IVF/ICSI-ET且基础卵泡刺激素(FSH)< 10 IU/L的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和LH水平分为4组,即A组:年龄≤35岁[25~35岁,平均年龄(28.86±3.10)岁],LH<2 IU/L,88例;B组:年龄≤35岁[25~35岁,平均年龄(28.48±3.72)岁],LH 2~5 IU/L,226例;C组:年龄>35岁[36~42岁,平均年龄(38.54±2.84)岁],LH<2 IU/L,24例;D组:年龄>35岁[36~42岁,平均年龄(37.64±2.40)岁],LH 2~5 IU/L,58例.对4组的超促排卵、胚胎数量和质量以及妊娠率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A组基础日、降调日和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LH水平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Gn总量较B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E2水平、直径大于14 mm的卵泡数、获卵数、2原核(PN)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FSH/LH均值为4.06.C组基础日、降调日和Gn启动日LH水平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Gn总量较D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hCG日E2水平、直径>14 mm的卵泡数、获卵数、2PN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FSH/LH均值为4.23.A组与B组比较、C组与D组比较,hCG日LH水平、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35岁且基础LH<2 IU/L,可以反映卵巢储备功能的状态并指导超排卵方案的选择.
作者:倪丹;刘雨生;吴莉;季静娟;童先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单囊胚移植在促排卵周期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不同雌激素水平卵巢高反应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卵巢高反应行胚胎移植1 16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注射hCG日血清雌二醇(E2)的浓度分组:E2<5 000 pg/mL的周期中D5单囊胚移植为A组(59个周期)、D3胚胎移植为B组(219个周期);E2≥5 000 pg/mL的周期中D5单囊胚移植为C组(387个周期)、D3胚胎移植为D组(502个周期).比较A组与B组、C组与D组的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结果:A组获卵数、成熟卵子数/MⅡ数、2PN受精率、可移植胚胎数高于B组,双胎妊娠率、双胎分娩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促性腺激素(Gn)剂量低于D组,窦卵泡数(AFC)、获卵数、成熟卵子数/MⅡ数、hCG日E2、孕激素(P)、2PN受精率、2PN卵裂率、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组着床率高于D组,双胎妊娠率、双胎分娩率及中重度OHSS发生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卵裂期双胚胎移植相比,单囊胚移植在不同hCG日E2平均获得了相似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同时显著降低了双胎妊娠率、双胎分娩率,尤其在较高雌激素水平下OHSS发生率并未增高.
作者:张玉婷;陈婷;苏迎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行门诊不麻醉宫腔镜检查时疼痛的影响因素,为临床中研究减轻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6年6-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门诊进行不麻醉宫腔镜检查的不孕症患者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自评焦虑量表、自评抑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宫腔镜检查相关知识问卷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被调查的125例宫腔镜检查患者均采用奥林巴斯的软管镜进行宫腔镜检查,在宫腔镜检查后取少量子宫内膜组织送病理,其中28例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行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结果:125例患者VAS评分为4.42(3,6),经对数转换后为正态分布资料.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摘除息肉、家庭月总收入、抑郁得分、文化程度、知识得分进入回归方程(回归方程F=7.189,P=0.000).摘除息肉、家庭月总收入高、文化程度高以及患者抑郁情绪得分高是不麻醉宫腔镜检查时疼痛程度的危险因素,宫腔镜检查相关知识得分高是保护因素.结论:临床工作中进行宫腔镜检查前应进行充分宫腔镜检查相关知识的宣教,尤其是对于存在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家庭月总收入高、文化程度高和抑郁情绪较重的患者.
作者:刘金莲;赵佳;杜晓果;刘丹;张萌;宋东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卵母细胞老化与许多不良因素有关,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紊乱等均致其质量低下,影响进一步发育.作为卵母细胞老化的一种类型,排卵后卵母细胞老化(POA)在体外培养时较为常见,可造成卵母细胞质量下降、胚胎发育不良,导致妊娠率下降和出生缺陷增加.氧化应激是POA过程中的重要触发因素,可激活细胞凋亡通路,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和胚胎发育潜能.现就近年来有关POA的影响因素、与氧化应激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使用不同抗氧化剂延缓POA的发生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杨继虹;王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3型子宫肌瘤(分型依据FIGO 2011)宫腔镜切除术的可行性以及患者生殖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0月诊断为3型子宫肌瘤(单发,直径大于2.5 cm)且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共计59例.记录患者的症状、3型子宫肌瘤的大小、术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术前肌瘤距子宫浆膜层的距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肌层恢复厚度,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有生育要求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宫腔镜检查复查情况,无生育要求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门诊就诊复查症状改善情况.电话随访达术后12个月以上患者的术后妊娠情况.结果:患者年龄26~46岁,平均(37.1±4.8)岁,肌瘤的大径线2.5~7.0 cm,平均(4.2±1.0) cm.一期手术完成率89.8%,手术时间(49.4±16.4) min(20~105 min),术中出血量10(10,20)mL(5~200mL),术前肌瘤距子宫肌层厚度1~5.7 mm,平均(3.3±1.1) mm,术后瘤窝距子宫肌层厚度4.9~11.3mm,平均(8.9±1.3) mm.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子宫穿孔、大出血、TURP综合征和感染等并发症.术后症状均得到改善.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检查均无宫腔粘连发生,术后1年内妊娠率达73.3%(11/15),术后妊娠平均时间(6.0±3.3)个月.结论:对于3型子宫肌瘤,B型超声引导下宫腔镜手术安全、可行;术后恢复快,短期内可妊娠,但需由有经验的医生来完成.
作者:黄睿;黄晓武;夏恩兰;彭雪冰;肖豫;周巧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前贮存式自体采血(PABD)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定期产检并分娩,同时符合PABD适应证的孕妇404例,其中进行自体采血者为研究组共203例,未进行自体采血者为对照组共201例,比较2组孕妇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Apgar评分、产后24 h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情况;同时分析研究组采血前及采血后7d,Hb、HCT、PLT、PT、APTT及FIB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孕妇的年龄,孕龄,产前Hb、PLT、HCT、PT、APTT及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结局及各项血液指标比较显示,2组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评分及Hb、PLT、HCT、PT、APTT、FIB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采血后7d的Hb、HCT、PLT、PT、APTT及FIB与采血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PABD对孕妇妊娠结局无不良影响,在产妇需要时能及时提供经济、有效的自体血液.
作者:乐江华;唐桂艳;何燕芳;彭凌湘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减量降调节并控制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将2015年12月-2017年7月拟在广东省韶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IVF助孕的POR患者在黄体中期予1.0 m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后,随机分为A、B组,选择不同Gn启动剂量(A组Gn启动剂量150~225 IU,B组Gn启动剂量300~450 IU),对2组Gn总用量、Gn用药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可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中获卵周期285个,B组中获卵周期292个,对获卵周期进行比较,A组较B组Gn用量减少(P<0.05),Gn天数长(P<0.05),hCG注射日E2平低(P<0.05),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可移植胚胎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临床妊娠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R患者应用长效长方案促排卵行IVF-ET助孕,减量降调节并控制Gn启动剂量,能够改善患者的助孕结局并降低患者的促排卵药物治疗费用.
作者:陈艳;周爱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或GnRH拮抗剂(GnRHA)方案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患者,比较2种方案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等相关指标,以期寻找GnRHA是否会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产生影响的临床证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第一周期行IVF-ET助孕,应用GnRHa长方案(长方案组,1 459例)或者GnRHA方案(拮抗剂方案组,395例)的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特征,根据年龄分为<30岁组(352例),30~35岁组(781例),35~40岁组(601例)及≥40岁组(120例);根据获卵数分为低反应组(获卵≤3枚,218例),正常反应组(获卵4~14枚,1 535例)、高反应组(获卵≥15枚,101例);比较各组患者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早期流产率.结果:长方案组与拮抗剂方案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窦卵泡数(AFC)和平均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岁及≥40岁的人群,2种方案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着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0岁人群长方案组临床妊娠率高于拮抗剂方案组(P<0.05).30~35岁及35~40岁人群,长方案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高于拮抗剂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低反应组中长方案移植胚胎数少,胚胎着床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正常卵巢反应组中,长方案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大于拮抗剂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卵巢高反应组2种方案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30~40岁及正常卵巢反应人群拮抗剂方案可能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减少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
作者:魏晗;李丹;王磊;邵小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导致继发性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育龄期女性中RSA的发病率为1%~5%.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是子宫内膜的持续性炎症,患者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微白带与月经量增多,盆腔区域隐痛及痛经等,因此容易被忽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CE的金标准,CE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是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存在浆细胞.在常规HE染色的基础上增加CD138免疫组化染色,可提高CE的检出率.新的研究发现,CE可能是导致RSA的原因之一,通过抗生素治疗CE后,可以改善RSA患者再次妊娠的结局.可见CE对于孕育方面存在一定影响,因此,应重视RSA妇女中CE的确诊和治疗.
作者:史晓芸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泡液外泌体中miRNA-9、miRNA-18b、miRNA-19、miRNA-24、miRNA-199和miRNA-320水平,初步探讨其在PCOS发生、发展中的潜在意义.方法:48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分为PCOS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留取其卵泡液.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卵泡液外泌体,分别用外泌体粒径分析(NTA)、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透射电镜验证外泌体.通过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卵泡液和外泌体miRNA-9,miRNA-18b,miRNA-19,miRNA-24,miRNA-199,miRNA-320的表达情况.结果:卵泡液中PCOS组miRNA-199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5.42±0.80 vs.1.02±0.94,P<0.01),miRNA-320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0.47±0.06 vs.1.23±0.09,P<0.01);2组间miRNA-9,miRNA-18b,miRNA-19和miRNA-24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泌体中,PCOS组miRNA-9和miRNA-18b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8.94±0.54 vs.1.01±0.97,2.66±0.19 vs.1.12±0.06,均P<0.01),miRNA-199和miRNA-320的表达水平则低于对照组(0.43±0.11 vs.1.22±0.07,0.53±0.09 vs.1.18±0.15,均P<0.01).结论:PCOS患者卵泡液和外泌体存在miRNA-9,miRNA-18b和miRNA-199的表达,可能与PCOS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刘凯鲁;胡梦婷;蔡令波;李涵;杨玮杰;刘嘉茵;崔毓桂;千日成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