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调查和耐药分析

周文莉

关键词:老年患者, 医院获得性肺炎, 不动杆菌, 药物敏感试验
摘要:近年来,在临床标本中,不动杆菌感染率逐年增多.作为机会致病菌,它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性日益突出[1],且具有多重耐药性[2,3],使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逐渐增多.为研究不动杆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和药敏情况,对我院住院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不动杆菌病原菌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以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凝胶迁移阻滞法分析人类端粒酶的DNA结合特性

    目的采用凝胶迁移阻滞法分析研究人类端粒酶DNA结合特性.方法以地高辛标记的人端粒序列寡核苷酸与人端粒酶提取物进行结合反应,以未参与结合反应的单纯标记寡核苷酸作为参照.实验所设的3组样品中,第一组和第二组标记寡核苷酸加端粒酶,第一组显示一条阻滞性条带,第二组显示两条条带,前方的一条与第一组条带平行,为单纯探针条带,后方的一条迁移率被阻滞,应为探针与纯化的蛋白复合体相结合的结果;第三组为标记寡核苷酸加端粒酶阴性洗涤液,只显示单一探针条带.结果只有人端粒序列寡核苷酸与人端粒酶提取物结合反应管显示特异的凝胶迁移阻滞性电泳条带.结论人端粒酶具有和端粒DNA片段结合的特性.

    作者:周俊宜;周俊梅;谢金卫;周世豪;杜贻鹏;谢奇峰;陶莎;罗超权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乌圆补血口服液对D-半乳糖所致拟痴呆小鼠抗痴呆作用的研究

    乌圆补血口服液(原名元首口服液)的主药是制何首乌、桂圆肉.以往实验研究观察了乌圆补血口服液对家兔的抗衰老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过程[1],以及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2],并对有效成分二苯乙烯甙和卵磷脂含量进行测定[3,4].本研究观察乌圆补血口服液对拟痴呆小鼠的抗痴呆作用.

    作者:农嵩;黄忠仕;谢海源;李韬;张树球;王金香;陈家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ACE基因I/D多态性与佳木斯地区汉族人群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目的探讨佳木斯地区汉族中老年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的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电泳分型等方法,检测佳木斯地区102例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07例正常对照组的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正常对照组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ACE基因I/D多态性Ⅱ、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925、0.4299、0.1776和0.4313、0.4118、0.1569, 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0.6074、0.3926和0.6372、0.3628,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可能与佳木斯地区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病无关.

    作者:吕冬霞;罗佳滨;朱金玲;张玉萍;刘英芹;王秀岩;李月秋;马洪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老年帕金森病

    目的应用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老年中晚期帕金森病(PD),并对其疗效及手术方法作探讨.方法对6例老年PD患者采用磁共振导向立体定向及术中电生理验证方法,将刺激电极分别植入丘脑底核,采用同期植入刺激发生器.术后3 w用程控计算机在体外调整刺激参数,以达到佳疗效. 结果 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了显著的疗效,震颤和运动迟缓明显改善,同时多巴胺类药物用量明显减少,2例曾接受单侧丘脑毁损后的患者亦得到了明显改善,无严重及永久并发症.结论 STN DBS法治疗老年中晚期PD,对症状改善明显,且可通过调节刺激参数达到佳治疗效果, 具有安全,副作用可逆转的优点;明显减少多巴胺类药物用量.

    作者:何俊德;程国雄;谭红愉;陈葆;吴卓华;邵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企业离退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研究

    目的调查企业离退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探讨影响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方法利用SF-36问卷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调查企业离退休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利用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调查资料. 结果随着自觉健康变化的不同,企业离退休老年人的生理健康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均有不同的变化.年龄、婚姻状况和经济收入是生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性别和经济收入是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一些社会人口学特征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因此,家庭和社会应该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刘红波;宋桂荣;姜又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罗格列酮或氯沙坦及二者合用对大鼠血管损伤后再狭窄影响的研究

    目的对比罗格列酮或氯沙坦及二者合用对大鼠胸主动脉损伤后再狭窄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以球囊损伤方法建立大鼠胸主动脉损伤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1)假手术组,(2)罗格列酮组,(3)氯沙坦组,(4)罗格列酮+氯沙坦组,(5)损伤组.7 d后光镜和HE染色观察血管管腔面积和内膜面积变化,以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mRNA的表达,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9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蛋白表达;术后4 h,1 d和7 d,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 结果罗格列酮+氯沙坦组明显抑制动脉再狭窄,抑制MMP-9 mRNA及蛋白表达以及pERK1/2蛋白表达,降低血浆中TNF-α浓度.而罗格列酮组和氯沙坦组不能抑制动脉狭窄及MMP-9和pERK1/2表达. 结论罗格列酮与氯沙坦二者合用可以显著抑制大鼠主动脉损伤后再狭窄,降低MMP-9及pERK1/2表达,使血浆中炎症因子减少.

    作者:李绍冰;傅向华;王春梅;贾国洪;王智华;张咏梅;张文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辨证论治60例

    近年来,笔者从门诊病人选出老年性皮肤瘙痒60例进行了系统观察,辨证施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病人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50~70岁,病程1个月~5年.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50~69岁,病程1个月~4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均无明显差异.所有病例均没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

    作者:韩艳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p38参与单磷酰脂A预处理的延迟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是否参与单磷酰脂A(MLA)预处理的延迟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分别应用MLA、p38的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心脏, 24 h后对心脏进行缺血再灌注,观察各组心功能、心肌梗死范围、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活性, 同时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MLA预处理后即刻、10、15、30 min 、SB203580加单磷酰脂A预处理15 min时p38磷酸化水平.结果 MLA预处理组较I/R组心功能明显改善, 心梗范围明显缩小, 血浆LDH活性升高程度减轻(P<0.01).p38磷酸化在MLA预处理后即刻稍微增高,10 min轻度升高、15 min达到高峰、30 min开始下降, 而用SB203580可明显抑制p38活性, 且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被消除, 分别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相似 (P>0.05).结论 MLA预处理对24 h后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p38参与心肌预处理后的延迟保护作用,MLA预处理后p38适度激活可能是药物延迟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程芳洲;马业新;黄俊;唐国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TNP-470对胃癌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TNP-470(血管生成抑制剂)对胃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裸鼠皮下种植人胃癌细胞株,成瘤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皮下注射TNP-470 30mg/kg,隔日1次,连续8次后,处死动物,测定瘤重及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实验组瘤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NP-470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生长,治疗组肿瘤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作者:徐越超;所剑;金洪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技术提高老年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水平.方法总结分析应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MPCN)输尿管短镜替代肾镜,结合先进的第三代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中,14例1次取石成功,2例2次取石成功,无肾脏持续大出血或输尿管穿孔、尿漏等并发症.结论 MPCN输尿管短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取石率高,手术时间短,安全可靠等优点,可逐步取代传统的开放手术.

    作者:张慕淳;孔祥波;张刚;王凯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内毒素和细胞因子的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本文对30例急性期COPD患者,缓解期25例,健康人25例的血清中的内毒素和细胞因子(IL-6、IL-8、TNF-α)进行检测,探讨它们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尹正;崔连东;尹卓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不同位点组合双室同步起搏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猪心肌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位点组合双室同步起搏模式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猪心肌力学的影响.方法 7只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猪模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每一只动物随机组合为右房-右室心尖-左室后侧壁(RA-RVA-LVPL)、右房-右室心尖-左室尖(RA-RVA-LVA)和右房-右室心尖-左室后侧壁-左室尖(RA-RVA-LVPL-LVA)起搏模式.分别比较不同起搏模式下的左室内压上升/下降大速率(±dp/dt max)、左室松弛时间常数(τ).结果 RA-RVA-LVPL-LVA起搏模式的±dp/dt分别较RA-RVA-LVPL、 RA-RVA-LVA起搏模式显著提高,τ值明显下降(P均<0.05),而RA-RVA-LVPL起搏模式和RA-RVA-LVA起搏模式之间±dp/dt max 、τ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A-RVA-LVPL-LVA起搏模式在保持房室激动顺序和双室同步起搏的同时,还能改善心室内的电机械同步性,较其他双室起搏模式具有更好的心肌力学效应.

    作者:刘晓堃;傅向华;马宁;谷新顺;郝国贞;刘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羊栖菜多糖诱导MCF-7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羊栖菜多糖对MCF-7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藻类多糖的抗肿瘤机理.方法流式细胞仪观察SFPS对肿瘤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 mRNA的表达.结果羊栖菜多糖可阻滞MCF-7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升高细胞凋亡指数(APO);同时上调Fas,FasL mRNA的表达.结论羊栖菜多糖可能通过上调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作者:王建光;杨新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高龄老人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析

    目的了解高龄老人(≥80岁)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HA-ARF)的致病因素、诱因及肾功能转归.方法前瞻性观察老年病房中高龄老人的血清肌酐变化,分析HA-ARF的致病因素和诱因,并观察肾功能的转归.结果 35例高龄男性老年患者发生HA-ARF,94.3%患有慢性肾脏病或能够导致肾损害的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引起HA-ARF的致病因素以肾外因素多见:容量不足、心力衰竭和肾毒性药物诱发者分别占28.6%、31.4%和17.1%,肾实质疾病基础上发生HA-ARF者仅占14.3%,其他占8.6%.在以上诱因基础上并发感染者高达71.4%,常见的是肺部感染诱发心力衰竭.保证充足的液体补充和强有力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是针对该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尽管高龄,85.7%的HA-ARF患者经过及时治疗肾功能恢复至基础水平,仅14.3%肾功能无恢复或恶化.结论高龄老人HA-ARF多因肾外因素如容量不足、心力衰竭和肾毒性药物而诱发,大部分患者患有基础肾脏病或潜在肾损害.及时发现肾功能的变化,积极给予综合治疗,85.7%患者的肾功能可逆.

    作者:李美花;段留法;王小丹;崔华;张晓英;范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足的治疗

    糖尿病足(DF)在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中是治疗困难和病残率高的疾病,非创伤性截肢中50%是DF[1].根据患肢的病变程度、范围不同选择相应的手术治疗,重建下肢血供,是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的关键.

    作者:吴培义;李承青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阿司匹林对蛋白非酶糖化体外抑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牛血清白蛋白在体外与葡萄糖的糖基化反应及阿司匹林的抑制作用.方法牛血清白蛋白在体外与葡萄糖溶液孵育,利用氯化硝基四唑氮蓝还原反应测定糖化蛋白值.结果牛血清糖化蛋白量在3 d内逐渐增加,3 d后基本保持不变.阿司匹林可以抑制此反应.随阿司匹林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加.结论牛血清白蛋白在体外与葡萄糖能够发生非酶糖化反应.阿司匹林可抑制此反应.

    作者:高国丽;车光升;董瑶;姜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铁元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初步探讨

    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除高血脂及某些血液成分的改变外,有人认为铁超负荷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慢性失血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1].但有关铁与AS关系的实验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AS模型对其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李友元;邓洪波;杨宇;胡信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TGF-β1的表达及与肾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链脲佐菌素(STZ)介导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变化,揭示TGF-β1在糖尿病肾损伤中的作用及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通过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STZ的方法,制作T2DM模型大鼠,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12、24 w肾小管上皮细胞中TGF-β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 糖尿病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中TGF-β1表达增强,并且呈时间依赖性.流式定量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结论 TGF-β1在T2DM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并与肾功能呈正相关.

    作者:王瑞英;姚敏;王绵;苏胜偶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脑钠素与脉压的关联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发展与动脉弹性减退有关[1].脑钠素(BNP)通过血管壁钠利尿肽受体(NPR)对血管壁有潜在作用[2],两者可能存在某种联系.为此研究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病人BNP与ISH相关临床检测指标间的关系.

    作者:刘江;黄旭;赵雅静;陆晓青;孙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神经肽Y Y5受体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脑室给药对糖尿病伴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瘦素与胰岛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神经肽Y Y5(NPY Y5)受体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脑室给药对伴糖尿病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瘦素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空腹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治疗组经导管向脑室注入50 μg(5 U/μl)NPY Y5受体基因反义寡核苷酸,每天3次给药,连续应用3 d;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瘦素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NPY Y5受体基因反义脱氧核苷酸侧脑室注射干预后,其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结论神经肽Y Y5受体基因反义寡核苷酸侧脑室给药可降低糖尿病伴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改善外周瘦素抵抗与IR,促进脑梗死恢复.

    作者:彭焱;解建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