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珍;陈志萍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因素及尽量降低其发生的方法.方法:总结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例剖宫产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处理及预后.结果:6例患者中,高危妊娠妇女4例,健康妊娠妇女2例.术前禁食水8~12 h;术中输液1 125 mL;术后尿相对密度1.020~1.030,D-二聚体1 100~4 800 μg/L,血压(120~210)/(80~110) mmHg(1 mmHg=0.133 kPa).急性肾功能衰竭5例发生在术后第1天,1例发生在术后第6天.经血液净化治疗后5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围手术期妥善处理,避免各种有害因素,保证肾血流量,有望降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作者:刘殿芹;姜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药物流产后不同清宫时机医疗费用及合并感染率的差别,探讨药物流产后清宫的适宜时机.方法:通过对628例在不同时间段行清宫术的药物流产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其所需费用及合并感染率情况.结果:药物流产15d后清宫的患者所需费用及合并感染率比15d内清宫者显著增高(P<0.05).结论: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者应尽量在15d内清宫.
作者:朱小娟;蒋鸿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29岁,主因停经2个月,疑妊娠,于2011年7月13日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G4P1,2008年妊娠足月顺娩一女活婴.平素月经经期5d,周期60 d,量中,置宫内节育器(IUD)1年,月经量多.末次月经2011年5月12日.超声检查报告:子宫前位,形态规则,腔内可见妊娠囊1.0 cm×0.9 cm×0.9 cm,宫颈管内可见强回声光点(IUD?),左附件见囊状液性区3.1 cm×3.1 cm.右附件未显示.提示:①早期妊娠.
作者:宋国艳;刘广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人乳头瘤病毒分布广泛,且有很强的传染性,感染后引起的尖锐湿疣在性传播疾病中位居第3位.宫颈癌是世界上威胁妇女健康的第2大肿瘤,而99%的宫颈癌患者都存在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后无法根治,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是生命,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可有效预防尖锐湿疣和宫颈癌的发生.青少年是人乳头瘤病毒的易感人群,重视此类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吉宁;刘静;胡小璞;王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典超长方案与避孕药过渡超长方案对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9例(69个周期)经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预治疗3个月后,按照促性腺激素(Gn)启动方式不同分为2组.经典超长方案组(对照组,27个周期):末次GnRHa注射后25~28 d动态测定子宫内膜厚度≤5 mm、血清LH<3 U/L、雌二醇(E2)≤35 ng/L,卵泡刺激素(FSH)≤5 U/L后启动Gn.口服避孕药过渡组(OC组,42个周期):末次GnRHa注射后28 d起开始每日服短效口服避孕药1片,共21 d,第17天注射GnRHa(达菲林)1.25~1.88 mg,14d后降调节满意启动Gn.比较2组IVF结局.结果:OC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x2=5.518,P=0.019;x2=4.010,P=0.045).结论:EMs患者经GnRHa预治疗后应用避孕药过渡方案便于把握Gn启动时间,延迟Gn的启动可缓解GnRHa对垂体的过度抑制,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李洁;骆丽华;吴莉;刘雨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在妇产科病例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单纯的双子宫畸形患者一般并无自觉症状,多是因为面临生育问题就诊.另有少部分患者伴有阴道斜隔继发感染后形成宫腔积脓引发腹痛就诊,因此首次发现合并单肾.对于此类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对其妊娠结局的预测进行阐述,结合相关文献,学习此类病例的发生发展,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对其全面的认识与掌握.
作者:彭良玉;杨菁;徐望明;李洁;文妍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不孕症人口高龄化,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患者逐渐增多,如何改善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治疗结局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近年临床研究显示,脱氢表雄酮(DHEA)可以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提高妊娠率,减少染色体非整倍性的发生,降低流产率.而基础研究对雄激素促进卵泡募集与生长发育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DHEA的这一作用引申出了一种新的观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是由卵巢微环境衰老所致,而非卵母细胞的衰老所致,DHEA可能代表着一类能够改善卵巢衰老微环境的新药.但是今后尚需进一步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作者:胡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于妊娠中期终止妊娠的原因及引产方式的选择,探讨SLE患者的生育管理和中期引产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34例SLE患者于妊娠中期行中期引产的相关数据.引产原因分为可避免和不可避免2类,可避免中期引产指社会因素和SLE治疗中意外妊娠;不可避免中期引产包括胎儿因素、妊娠期SLE初发和疾病稳定期计划内妊娠后妊娠期SLE复发.结果:可避免中期引产者共15例(占44.1%),不可避免中期引产者共19例(占55.9%).引产方式中:12~16周行大钳刮术者3例,行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者2例,17~28周行依沙吖啶羊膜腔内引产者25例,行剖宫取胎术者4例.除1例钳刮时大出血外,无手术并发症.2组相比妊娠周及引产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妊娠期疾病活动者在不可避免组(16/19)显著高于可避免组(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妇女缺乏生育管理,应加强该人群的妊娠前和避孕咨询,以减少可避免的引产手术.此类患者的中期引产系高危手术,术前应全面评估,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以确保母亲的安全.
作者:陈蔚琳;金力;刘欣燕;彭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近年研究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胎源性疾病.胎儿暴露于宫内高雄激素环境,可能引起多个组织内基因表观遗传修饰状态的改变,如基因DNA甲基化、子代基因印迹的改变,干扰胎儿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和内脏靶器官的生理发育过程,导致下丘脑对类固醇激素的负反馈调节敏感性下降和胰腺功能受损,造成青春期或成年后出现各种PCOS症状.明确PCOS的早期发病机制,对预防高危人群PCOS的发生与发展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严晓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输卵管绝育术是中国育龄人群应用较多的避孕节育方法之一.但绝育术是有创伤手术,存在一定并发症及后遗症,可接受性差.因此,提供高效、安全、可复、微创或无创的女性避孕绝育方法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近,输卵管内节育器(intra-tubal device,ITD)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IT为非创伤性手术,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都很少,使用者如需要再生育,取出ITD即可恢复,其有可能取代传统的输卵管绝育术,为育龄妇女提供一种新的、无创伤性及可逆性的避孕节育方法.
作者:王磊光;邱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生殖医学和宫腔镜检查的发展,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率显著提高,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局部内膜的激素受体表达失衡以及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失衡导致内膜息肉的发病,内膜息肉长期处于雌激素刺激无孕激素对抗的状态,合并有腺体的癌前病变如腺体的不典型增生或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P21ras蛋白的免疫组化强阳性或PTEN染色区域的缺失、MTP53蛋白的过表达等因素,有可能导致其内膜癌发病风险增高.各项基础研究成果为临床上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提示,为转化医学的实现注入了新的动力.
作者:姜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除传统的内分泌机制外,EMs发生、发展与异位子宫内膜类固醇激素自分泌、细胞因子密切相关,表现在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芳香化酶的过表达,而正常子宫内膜芳香化酶低表达或无表达.异位子宫内膜组织芳香化酶的表达受前列腺素E2(PGE2)、类固醇生成因子1(SF-1)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多种因子的调节.同时,免疫因子和环境因素亦可引起异位子宫内膜组织芳香化酶表达升高,导致局部雌二醇(E2)合成增多.此外,异位组织中灭活E2的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2和雌激素硫酸转移酶表达下降,使E2分解代谢减少.由此,异位灶局部形成一个高水平的E2微环境是EMs的重要机制.
作者:郑娟;祁晓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尤其是围生期HCV的感染近来备受关注.男性精液和精子中检出较低浓度的HCV RNA,HCV患者的精液质量包括常规和生物功能参数的下降和HCV患者男性生育功能的明显降低,证实HCV可以影响男性生殖系统并可能造成垂直传播风险.辅助生殖技术(ART)在很好地解决HCV男性患者生育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HCV围生期传播,但HCV患者子代的健康仍不容忽视.
作者:李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发病因素,为社区干预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24例产妇采用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EPDS)及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1.42%(37例),夫妻感情、家庭条件和亲人关怀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分娩年龄、分娩方式和妊娠妇女的文化程度可能是产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因素,但无统计学意义;社区干预治疗28例患者(75.7%)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社区医疗工作者为妊娠妇女提供产前产后的医疗干预以及有效的社会支持是预防和降低妊娠妇女产后抑郁发病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胡成珍;陈志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构建Hsa miR-7的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人卵巢癌细胞HO8910-PM后检测微小RNA 7(miR-7)及其靶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为研究miR-7在HO8910-PM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将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得到的miR-7前体序列pre-miR-7和慢病毒载体pLVX-IRES-ZsGreen1经酶切后连接产生pLVX-miR-7-IRES-ZsGreen1,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在HEK293T细胞中包装病毒,病毒浓缩后感染HO8910-PM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感染后的HO8910-PM中pre-miR-7和miR-7的表达,qPCR及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靶基因EGFR的表达.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示慢病毒表达载体pLVX-miR-7-IRES-ZsGreen1构建正确,病毒浓缩液感染HO8910-PM后能有效提高pre-miR-7的表达(t=17.909,P=0.004)和miR-7的表达(t=35.320,P=0.024),并能有效降低其靶基因EGFR的mRNA的表达(t=8.83,P=0.005)及蛋白的表达(t=22.14,P=0.002).结论:成功构建了pLVX-miR-7-IRES-ZsGreen1慢病毒表达载体及稳定表达miR-7的HO8910-PM细胞亚系.
作者:王文文;邱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生育年龄有很多妇女合并基础疾病,如内科疾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对于这些妇女能否胜任妊娠的整个经过,对母婴是否安全等均需要在妊娠前做好咨询,妊娠后需要妇产科以及相关科室共同管理.在妊娠前咨询方面要全面考虑到母婴双方面,主要关注妊娠对疾病的影响,疾病对妊娠的影响,同时要对疾病本身及相关的治疗对胎儿造成的影响等进行全方位考虑.对于不能胜任妊娠者,应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同时应进行避孕方法的咨询并提供行之有效的避孕方法,以避免意外妊娠而加重其基础疾病或导致疾病复发以及终止意外妊娠所带来的风险及并发症.
作者:金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腔镜包括腹腔镜(laparoscopy,LP)和宫腔镜(hysteroscopy,HP),其在不孕不育症诊治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其在助孕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是诊断和处理因卵巢、输卵管、其他盆腔因素以及子宫腔病变等引起的不孕.但在腔镜治疗的同时,电热损伤对卵巢功能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目前,较为明确的是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和卵巢打孔术可引起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但在短期随访中尚未发现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降低卵巢功能.
作者:吴梦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制新型镍钛记忆合金硅橡胶立式网状宫内节育器(new three-dimensional and reticular intrauterine device,NTDR-IUD),并观察其对大鼠的避孕效果.方法:NTDR-IUD所用材料为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成网状支架,外包硅橡胶(弹性聚硅酮类).成年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各30只,实验组经腹暴露子宫后将NTDR-IUD放人大鼠子宫内,假手术组插入放置器后不放置NTDR-IUD,非手术组不做手术.术后半个月开始与雄鼠合笼(按雌鼠∶雄鼠=2∶1的比例),并观察避孕效果(分为术后1,2,3,4,5,6个月);术后3个月实验组未妊娠,10只雌鼠取出NTDR-IUD,术后半个月与雄鼠合笼,观察妊娠情况,其他2组各取10只进行相同实验观察.结果:研制出人用和实验动物用NTDR-IUD,人用NTDR-IUD为三维立体网状结构,心形或倒梨形;动物用NTDR-IUD为螺旋状结构.放置NTDR-IUD后与雄鼠合笼实验组30只雌鼠在术后1,2,3个月后均未妊娠,未取出NTDR-IUD的20只雌鼠继续观察到术后4,5,6个月时,也无妊娠发生,X线平片均可见子宫内的NTDR-IUD;术后1个月,假手术组有28只妊娠,平均每只产(9.6±1.0)只鼠仔,非手术组有29只妊娠,平均每只产(9.8±1.2)只鼠仔,实验组与假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比较,妊娠数和出生鼠仔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10只鼠取出NTDR-IUD后1个月均生育鼠仔,平均每只产鼠仔(9.5±1.3)只,假手术组及非手术对照组10只雌鼠都生育鼠仔,2组平均每只产鼠仔均为(9.9±1.5)只,2组出生鼠仔数与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物实验显示新型立体IUD具有很好的避孕效果,可能为育龄人群提供一种新的避孕节育器械.
作者:邱毅;张美华;于玲;许观照;李欣迎;王磊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