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鹏;刘晓志;任志禄;段相林
老年性白内障中医称为圆翳内障,是指晶珠混浊,视力缓降,渐至失明的慢性眼病.本病病人自身素质和生理特点各有不同,护理问题应以整体观点和辨证分析的方法通过整体护理和辨证护理措施来解决.
作者:孙殊民;令狐静波;朱言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评价PPH手术治疗老年重度痔(Ⅲ~Ⅳ度内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8例PPH手术治疗高龄老年痔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2 min,平均住院时间6 d,疗效良好.术后并发症:疼痛10例(26.3%),尿潴留21例(55.3%),肛门坠胀18例(47.4%),肛门控便能力下降3例(7.89%),便秘5例(13.2%),出血1例(2.6%).结论 PPH是适用于老年重度痔病患者的理想术式.
作者:江金祥;廖秀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开胸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的原因与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7月~2003年5月48例开胸术后发生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开胸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的因素与年龄大、镇痛不充分、营养支持不合理和术前存在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有关.呼吸衰竭发生在术后5.86±4.67 d,均建立人工气道和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为13.68±14.80 d,7例撤机成功,1例死亡.结论术后合理镇痛,及早实施鼻空肠肠内营养,鼓励咯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望减少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一旦发生呼吸衰竭,宜行有创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控制窗的出现是撤机的合理时机,应避免不必要的撤机延迟,提高治愈率.
作者:丁士芳;王可富;周炜;王德江;陈晓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拉氧头孢钠治疗老年人(≥65岁)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头孢哌酮作为对照药,采用随机平行开放对照试验.试验组(拉氧头孢钠)和对照组(头孢哌酮)各89例,78%(139/178)病例为中至重度感染.结果试验组痊愈率80.9%(72/89),有效率96.6%(86/89);对照组痊愈率69.7%(62/89),有效率91.0%(81/89).分离出致病菌95株.其中试验组51株,36株产酶,产酶率70.6%,细菌清除率86.3%(44/51),转阴率92.2%(47/51);对照组44株,29株产酶,产酶率65.9%,细菌清除率75.0%(33/44),转阴率86.4%(38/44).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7.9%,对照组6.7%.两组各参数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拉氧头孢钠治疗老年中至重度细菌性感染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陈燕启;王旭涛;姜宏志;乔延东;连晓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近年来,有关冠心病的不典型表现国内外均有较多报道.但有关老年冠心病不典型特点及由此导致的临床漏诊误诊情况报道甚少.为此,作者对76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临床症状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31例首诊误诊、漏诊进行分析.
作者:徐辉文;余桂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90例老年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5例,应用薄芝糖肽联合化疗药治疗,薄芝糖肽每日静点6 ml,连用3 w。对照组45例,单用化疗药物治疗.两组化疗用药方案大致相同.评价治疗前后两组血象变化、病人临床症状(神疲、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改善情况及肝功能.结果观察组血象(WBC、RBC、HB、PIT)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血象明显下降,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象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肝功能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薄芝糖肽具有良好稳定化疗病人血象,改善病人全身状况,保护肝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李亚荣;张素彦;胡春梅;赵雷;夏大文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水溶性珍珠钙(WCP)的药理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D-半乳糖颈部皮下注射复制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分别给予水溶性珍珠钙(WCP)0.6、1.0 g*kg-1*d-1,连续给药8 w,动物处理后,测定胸腺和子宫重量、RBC及脑蛋白含量;GSH、总抗氧化能力;脑Ca2+含量、Ca2+-Mg2+-ATP酶、Na+-K+-ATP酶;脑、肝、血清NO水平.结果 WCP能有效抑制衰老所致的组织萎缩;增加衰老小鼠脑GSH水平(P<0.01),但总抗氧化能力下降(P<0.01);小剂量WCP能显著降低衰老小鼠脑组织中Ca2+水平,大剂量却加重钙超载(P<0.05);WCP可明显增强衰老状态下Ca2+-Mg2+-ATP酶及Na+-K+-ATP酶活性(P<0.01),增加衰老小鼠脑匀浆NO含量(P<0.05);小剂量组减少肝组织及血清NO含量(P<0.05,<0.01).结论 WCP具有抗衰老作用,但并不主要通过抗氧自由基损伤发挥效应,而很有可能通过对Ca2+-Mg2+-ATP酶及Na+-K+-ATP酶的保护作用,而直接调节胞内Ca2+水平,抑制衰老过程中的钙超载,并进一步影响体内NO代谢起效.
作者:李笑萍;王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28例T波倒置患者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核素心肌显像、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明确T波倒置的病因.结果 628例T波倒置患者中,冠心病99例(15.8%),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瓣膜病、糖尿病、束支传导阻滞或心肌病81例(12.9%),高血压125例(20%),瓣膜病例55例(8.8%),心肌病48例(7.7%),电解质紊乱15例(2.4%),脑卒中8例(1.3%),β受体功能亢进49例(7.8%),预激综合征26例(4.1%),束支传导阻滞46例(7.3%),糖尿病71例(11.3%),病因不明5例(8.0%).结论心电图T波倒置见于多种原因,不是冠心病的特异性诊断标准.
作者:曾强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法测定T2DM患者86例及对照组42例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记录受试对象性别、年龄、病程、身高、体重、腰围(W)、臀围(H)、血压,并检测空腹血脂、血糖(Glu)、肾功能、胰岛素(INS)、雌二醇(E2)、睾酮(T)等生化指标.结果无论是T2DM组还是对照组,肥胖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非肥胖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血清抵抗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采用相关分析发现,血清抵抗素浓度与BMI、腰围、WHR、BF%、TG、ApoB、FINS、SBP、DBP呈显著正相关,与ISI显著负相关,男性抵抗素水平与T呈正相关;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发现BF%、FINS、ISI、腰围为影响抵抗素显著的因素(R2=0.78).结论 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血清抵抗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而无论是T2DM组还是对照组,肥胖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非肥胖者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高抵抗素水平与BF%、FINS、ISI、腰围的相关性提示,抵抗素可能在肥胖、IR及T2DM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倪一虹;陈诗鸿;宋慧玲;陈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进展与微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视网膜缺血、缺氧密切相关,本文通过观察血液流变学改变,分析其与DR的关系,旨在探讨DR的影响因素,为防治DR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凤玲;韦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在过去的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中,将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多列为拔牙禁忌.我们在做好充分准备情况下有选择地为67例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做了拔牙术,均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周松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围绝经期妇女的激素替代治疗(HRT)越来越受到重视,近些年来所采用的药物及方法较多,对缓解、治疗围绝经期妇女的临床症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中年妇女的生命、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本文对89例围绝经期妇女用醋酸甲羟孕酮复合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血清雌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改变情况.
作者:杨瑞;张媛;侯英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研究表明,淋巴细胞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急性发作期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作者:韩书芝;平芬;赵景春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是脑内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 ,Ast)中间纤维的结构蛋白组成成分,由Eng等(1971)首先从脑内星形胶质细胞中分离出来,逐渐被人们看做成熟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征性标记物,Zilles(1991)将其作为全脑所有Ast的特异性免疫组化标记物[1].GFAP在脑缺血后不同时间、不同脑区的表达有明显差异,反映了Ast活化程度不同.本文就脑缺血后GFAP的表达作一综述.
作者:于挺敏;李自如;张春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心衰时血浆内皮素(ET)明显升高[1~4],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明显降低[5],因此降低ET,升高CGRP,改善ET/CGRP比值的治疗措施将对心衰病理生理状态和预后产生有益的影响.循证医学证实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阻断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均能缓解心衰症状、改善预后.而且临床证实某些抗心衰药物有降低ET,改善ET/CGRP比值的作用[2~5].本文观察了6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血浆ET、CGRP变化及ACEI、β阻断剂、ARB干预的影响,旨在寻求改善慢性心衰神经内分泌状态的佳药物.
作者:鲍庆秋;王锡岭;刘玉梅;苑连美;齐春惠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老年肺炎患者病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西安二六二厂生产的XH-6010 γ-计数器测定肺炎患者(n=48)血清TNF-α含量.选择正常对照组20例作对照.结果肺炎患者无论轻症、重症、急性期或恢复期血清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肺炎急性期TNF-α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恢复期TNF-α虽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肺炎患者血清TNF-α的水平与肺炎轻重程度有关,轻症低于重症,恢复期低于急性期,说明TNF-α是肺炎发生发展的始动因子,参与了炎症反应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血清TNF-α测定对判定肺炎患者病情轻重、疾病状态及转归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杨萍;于泳;张蓬建;王连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所引起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为有效的治疗方法[1,2].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其脏器功能退化,且多合并其他疾病,围术期处理尤为重要.
作者:乔晨晖;蔡萍;赵高峰;张新;郅兴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从宏观角度来看,衰老研究分为实验性研究和经验性研究[1].实验性研究是一切理论研究基础和根本,可进行急性或慢性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尽管现代分子生物学与基因技术将衰老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推进到新的阶段,然而现有实验技术或理论的局限性尚无法对一些生命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仍属于经验性探索.经验性研究是人们对衰老现象的一种困惑总结,现有的衰老学说和理论对这些经验性研究结果暂时无法阐明.目前,这种困惑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营养因素、Methuselah效应和绝经对衰老进程的影响.
作者:沈志祥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测定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及31例冠脉造影正常者(NC)的HSV-1抗体、纤维蛋白原(Fg)、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 F1α)、血栓素B2(TXB2)水平.结果 AMI组HSV-1IgG阳性率及水平高于NC组(P<0.05),HSV-1 DNA检测结果与之吻合.校正冠心病危险因素前、后,HSV-1IgG阳性与AMI均有相关关系(OR 4.266,P=0.019;OR 3.321,P=0.032).AMI组中HSV-1(+)组Fg、TXB2高于,而6-Keto-PGF1α低于同组中HSV-1(-)组 (均P<0.01);且IgG与TXB2呈正相关,与6-Keto-PGF1α呈负相关,调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前、后,IgG与Fg均呈正相关.结论 HSV-1感染与AMI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与Fg、TXB2及6-Keto-PGF1α也存在相关性.
作者:刘大男;何作云;李金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老年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4v5、CD44v6表达水平与血行转移的关系及化疗对其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9例老年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CD44变异体(CD44v5、CD44v6)表达水平,与健康老年人及非老年大肠癌患者进行对照,并在应用化疗后观察黏附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老年大肠癌组外周血CD44v5、CD44v6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71±5.44、14.62±6.3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非老年大肠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4v5、CD44v6的表达水平与老年大肠癌患者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老年大肠癌组肿瘤≥5 cm、肿瘤浸润深度≥深肌层、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外周血CD44v5、CD44v6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肿瘤<5 cm、肿瘤浸润深度<深肌层、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P<0.01、P<0.05、P<0.01).老年大肠癌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D44v5、CD44v6表达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黏附分子具有介导老年人大肠癌细胞血行转移的作用,化疗可降低老年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4v5、CD44v6的表达水平,具有抗黏附和肿瘤转移作用.
作者:王永刚;郑天郢;扈东艳 刊期: 200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