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顾向应
一氧化氮(NO)是一高活性自由基,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由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精氨酸生成.目前已确知的NOS亚型有3种,其中内皮型NOS在胚胎植入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在子宫内膜的表达水平随月经周期变化,受激素、细胞因子、炎症等影响.NO在局部通过对血管通透性、血管发生和子宫蜕膜化的调控,植入期胚胎发育和凋亡的调节而参与植入过程.
作者:饶芸;章汉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阴道补充雌激素是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HRT)的一种给药途径,可避免胃肠道吸收和肝脏首过效应,低剂量有效,副反应发生率低,其中阴道环是接受性好的一种剂型.阴道补充低剂量雌激素对萎缩性阴道炎有肯定疗效,对尿失禁和反复尿路感染可能有效.当一定剂量连续使用时,也可产生泌尿生殖道以外的效应,如缓解潮热,影响血脂代谢和骨代谢等.对子宫内膜刺激小,但长期使用对子宫内膜也可能有潜在危险.
作者:周缮;刘晓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是一种合成的孕激素受体(PR)拮抗剂,并具有抗糖皮质醇、抑制雌激素依赖性组织增生和抗氧化作用.米非司酮强有力的抗孕激素作用,被临床上广泛用于终止妊娠和紧急避孕,同时在黄体期避孕、常规避孕和催经止孕上也具有一定潜力.对其在终止妊娠和避孕方面的临床应用和进展情况作综述.
作者:李丽;顾向应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利维爱是人工合成的甾体激素,口服后在体内代谢为具有雌、孕、雄3种激素样的物质,这些代谢产物在外周血中以不具有生物活性的硫酸盐形式存在,经血流至骨骼、大脑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时,在组织中硫酸酯酶的作用下,脱去硫酸后发挥雌激素样作用.其作用机制及临床效应,与传统的激素替代治疗(HRT)有明显的不同.就其在防治绝经相关疾病方面的新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作者:陈静;刘晓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是现代生殖医学的研究热点,是当今国际辅助生殖前沿技术.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仅包括细胞核的成熟,也包括细胞质成熟;细胞核、质成熟的同步性至关重要,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往往因二者的不同步而受阻.就IVM的临床意义、卵母细胞成熟机制、卵母细胞体外成熟非整倍体发生机理做简要综述.
作者:张文香;曹云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杜静;梁晓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张钰娟;刘慧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卵泡周期性生长发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生长因子和激素在该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而有关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此过程中的研究也逐渐引起重视.ECM有多种类型,是细胞完成若干生理功能所必须依赖的物质.将以卵泡基膜为主,综述ECM的一般特点及其在卵泡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变化和细胞起源.
作者:张娴;李红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柏海燕;曹缵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朱明辉;杨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邵长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输卵管特殊蛋白质是由输卵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类蛋白质,参与构成输卵管微环境,在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输卵管中的糖蛋白能促进精子的获能和顶体反应,并能促进卵裂和胚泡的发育.现对输卵管特殊糖蛋白和其他一些输卵管特殊蛋白质的性质及其对女性生殖方面的影响做如下综述.
作者:陈筠;孟运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自首次报道应用阴道环(VCR)以来,VCR不仅在结构、成分、含药量与释放量方面都有不同发展,而且亦从单纯的避孕措施发展到可应用于生殖健康的其他领域.通过对近年有关文献的查阅,对VCR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着重介绍VCR的种类和应用进展.
作者:叶玉梅;曹霖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主要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在生殖系统中,随着卵泡的周期性生长发育,卵巢的血流发生周期性的改变.VEGF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的方式,经其特异性受体介导,起着调节生殖系统各器官血管产生和形成的作用,从而调节卵的成熟、受精和胚胎种植.综述关于VEGF及其受体在女性月经周期中卵巢输卵管和子宫内膜上的表达和变化,以及在体外对卵成熟的作用.
作者:巫新春;曹云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袁素华;雷贞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不孕症治疗前需要了解卵巢的储备能力以预测妊娠成功的可能性,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是临床上常用来衡量卵巢储备功能的试验.近来对其应用价值发生争论,如何正确评价该试验对临床工作很重要.结合近年文献,从影响测量值的因素和应用两方面,对bFSH的价值、局限性及适用范围进行综述.bFSH作为预测卵巢储备能力的筛查试验,如果测量准确、应用得当,将有明显的临床价值;如与其他衡量卵巢储备的试验联合使用,则预测价值会更高.
作者:柏海燕;曹缵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邵敏杰;张颖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王利权;黄荷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发展,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IVM)技术作为ART的有效改良,已成功应用于治疗不孕症,成为当代生殖医学的研究热点.IVM技术不仅可以避免药物诱发排卵带来的诸多弊端而且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就医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IVM技术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根据近4年的有关文献对未成熟卵母细胞的采集方法、IVM体外培养的影响因素、IVM存在的问题及IVM的临床应用与展望做一综述.
作者:梁莹;高颖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子宫及卵巢局部均存在独立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其主要活性成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通过调节血管张力、参与新血管生成及细胞的增生与凋亡,影响子宫及卵巢的生理功能.AngⅡ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病存在密切关系.拟介绍AngⅡ对正常卵巢生理功能的调节,以及AngⅡ与PCOS的发病的关系,旨在为PCOS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周洁春;柏海燕;郑建淮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