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种快速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实验方法

温进坤;韩梅;杜玮南;高社军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大鼠模型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制备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实验方法。方法 用大剂量VD3及高脂饲料饲喂大鼠24 d后,测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制作动脉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模型大鼠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动脉内膜细胞增生出现斑块状突起,中膜可见明显的钙化、平滑肌细胞增生及泡沫样细胞,相应的对照组未出现类似变化。结论 用高脂饲料及大剂量VD3可快速诱发大鼠动脉粥样硬化。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12年转归

    目的 观察老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E)的临床转归及积极治疗后的转归变化。方法 将196例ISHE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连续观察12年。结果 治疗组心脑肾并发症发病率与并发症死亡率分别为38.3%与26.6 %,而对照组分别为67.6%与53.9%,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且在生存病例中治疗组合并心脑肾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于心脑肾并发症的年龄与高于对照组。结论 ISHE并非良性过程,必须坚持长期的有效治疗。

    作者:王湘富;张承凤;胡良;刘春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及老年前期姿态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人姿态稳定性。方法 利用人体重心平衡仪检测314名5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姿态稳定性,开眼和闭眼各测一次,经计算机给出各参数。结果 随年龄增大外周面积,轨迹长度,平均速度随着增大。Romberg比值下降(P<0.05),人体重心分布图中心型比例下降。结论 随年龄老化、姿态调节能力减退,70岁以上更明显。

    作者:李素芳;李兵;姜智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大鼠室旁核大细胞电生理学特征的衰老性变化--逆向鉴定指标的改变

    目的 研究下丘脑室旁核(PVT)大细胞逆向动作电位(AP) 3指标的增龄性变化,为中枢神经系统的衰老性变化提供电生理学依据。方法 应用神经垂体逆向电刺激,于PVN内进行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逆向AP的方法,观察青、中、老3组大鼠逆向AP的阈值、潜伏期及跟随率的变化。结果 在中年及老年组大鼠上诱发逆向AP的阈值高于青年组大鼠(P<0.05);老年大鼠逆向AP阈值<0.5 mA的神经元比例少于青年组大鼠(P<0.05) ;老年大鼠逆向AP潜伏期较青年鼠延长(P<0.01);老年大鼠与青年大鼠逆向AP对高频刺激的跟随能力存在差别。结论 老年大鼠PVN大细胞兴奋性降低,纤维传导速度减慢,兴奋后不应期延长,提示中枢神经系统一些部位的神经细胞功能随增龄出现退行性变化。

    作者:纪亚平;梅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水平的测定

    目的 探讨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的变化在老年冠心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24例老年冠心病和20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浆GMP-140水平,同时测定末梢血小板(P lt)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心肌酶学。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血浆GMP-140明显增高,GMP-140与心肌酶学及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缺血面积均呈正相关。结论 GMP-140是AMI和UAP病情监测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纪莉;王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β淀粉样蛋白与白细胞介素-1 α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大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的脑内沉积与细胞因子IL-1α表达的关系。方法 β淀粉样蛋白(Aβ40)立体定向微注射于大鼠的双侧海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Aβ40脑内沉积与IL-1α表达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大鼠海马组织切片上有细胞因子IL-1α的广泛表达,而在对照组的大鼠相应海马区未出现IL-1α的阳性表达。结论 Aβ40可诱导大鼠海马IL-1α表达,IL-1α的诱表达提示细胞因子可能介导了AD的病理活动。脑内异常沉积的Aβ40可能是一种重要的病理性刺激因素,在脑内具有神经毒性效应。

    作者:祖衡兵;陈生弟;邵钧;梁梁;徐洁懿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骨桥蛋白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骨桥蛋白(OPN)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分别用Northern印迹和MMP-2 酶图分析检测OPN和MMP-2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活性。结果 OPN基因在由维生素D3和高脂膳食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单纯给予VD3可轻度诱导OPN表达,单纯高脂膳食对该基因表达不产生明显影响;上述因素对MMP-2活性的影响也显示类似的变化规律。结论 OPN和MMP-2表达活性的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许丽辉;韩梅;温进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支气管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老年肺癌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BAI)治疗老年肺癌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找到靶动脉后按3种药物配合分别注入化疗药物,观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①本组101例老年肺癌总有效率为90.10%,中心型肺癌的有效率为81.80%,周围型肺癌为65.71%。②有肺外淋巴结转移者有效率为70.21%,无转移者为6 1.11%。③不同化疗药物配合对疗效的影响分别为56.09%,44.14%,52.88%。④肿瘤供血有侧支循环形成者疗效为85.70%,无侧支循环者为65.30%。⑤肿瘤内新生血管的影响,少血管型为45.81%,中血管型为65.63%,多血管型为75.56%。结论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内注入化疗药物治疗老年肺癌的疗效优于静脉滴注化疗;其疗效与癌肿发生部位、组织类型及癌肿供血等因素有关,而与化疗配伍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无关。

    作者:孙晓艳;姜文国;姚陡奇;郑丽茹;袁庆海;王棋;续薇;郝智慧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血小板活化与老年肺心病关系的研究

    研究表明,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是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敏感指标。近年来,血小板功能异常在肺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小板活化在老年肺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肺心病的防治提供有价值的途径。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正常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60~73岁(平均68.5岁),系健康体检者;肺心病加重期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61~71岁(平均66.8岁);肺心病缓解期组25例,男21例,女4例,年龄60~70岁(平均6 5.9岁),系同期住院患者。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的肺心病,诊断符合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1977)制定的标准。三组受试者试验前2 w和观察过程中均未应用抗凝药物。1.2 仪器及试剂 CYX50型压力传感器和PTM-7型压力测试仪(国营749厂生产),WST多道生理记录仪(洛阳应用电子仪器厂生产),康仁800型血气分析仪 (美国康仁公司生产)。125 I-GMP-140放免药盒(苏州医学院血栓与止血研究室提供)。1.3 试验方法 (1)肺心病加重期组患者于入院当天采肘静脉血2 ml,加入2%EDTA-Na2抗凝,标本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层血浆置-20 ℃保存,6个月内行GMP-140放免测定;同时用肝素化的玻璃注射器采动脉血2 ml行血气分析。(2)肺心病缓解期组用右心微导管按常规操作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 ) ,并采肘静脉血及动脉血各2 ml,标本处理方法同上。(3)健康对照组于体检时采肘静脉血2 ml,处理方法同上。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 )表示,均数间比较用t检验,各指标间相关性用相关系数t检验。

    作者:时军;唐学义;孙培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情节记忆年老化及其与焦虑的关系

    目的 探讨情节记忆年老化的选择性及其变异性与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 筛选老年和青年高、低特质焦虑者完成记忆任务。以20个动宾词组为记忆的内容,以听或做动作为记忆的来源。结果 (1)老年组来源记忆和内容记忆均显著差于青年组,但并未发现来源记忆比内容记忆对年老化更为敏感;(2)实验情境诱发的焦虑情绪干扰了老年组记忆操作,但对青年组没有不利影响,甚至促进其条件性来源记忆成绩。结论 (1)相对于内容记忆而言,来源记忆年老化并不存在选择性受损; (2)焦虑与情节记忆年老化的变异性存在联系,提示采取情绪干预可能会改善老年记忆功能。

    作者:李娟;吴振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妇女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和脂代谢的影响

    通过研究绝经后妇女冠心病患者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ERT)后糖代谢和脂代谢的变化,探讨雌激素的有益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58例门诊冠心病病人,年龄50±6岁,绝经超过3年,血浆雌二醇水平小于50 pg/ml,无肝肾功能障碍,近3个月内未服降脂药,未接受过ERT治疗。1.2 方法 进入实验前详细体检,排除乳腺和子宫内膜疾病。抽肘静脉空腹晨血检查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标〔1〕、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采用双盲法给予病人服用克龄蒙(法国先灵公司提供,21片装,其中11片含戊酸雌二醇2 mg,第1~12天服;10片含戊酸雌二醇2 mg加醋酸环丙孕酮1 mg,第13~23天服)或安慰剂1片,6个月后复测上述指标。病人治疗前后不改变生活习惯,治疗期间除必要时临时服用硝酸酯类、钙拮抗剂或抗心律失常药物外,停服其他一切药物。组间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

    作者:杨光钦;区文超;廉洁;广卩文辉;陈春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一种快速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实验方法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制备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实验方法。方法 用大剂量VD3及高脂饲料饲喂大鼠24 d后,测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制作动脉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模型大鼠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动脉内膜细胞增生出现斑块状突起,中膜可见明显的钙化、平滑肌细胞增生及泡沫样细胞,相应的对照组未出现类似变化。结论 用高脂饲料及大剂量VD3可快速诱发大鼠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温进坤;韩梅;杜玮南;高社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降脂治疗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者行降脂治疗对其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73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 及对照组(36例),在行低脂饮食及抗高血压治疗同时观察治疗组用辛伐他丁(5 ~10 mg/d)前及4个月后的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降脂治疗后血胆固醇下降12.7%,甘油三酯下降9.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11.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了9.0%,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血脂水平虽有下降,但无显著性意义,ISI亦无明显变化。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者用辛伐他丁治疗不仅可降脂,同时可显著改善其胰岛素抵抗。

    作者:陈丽清;孙小丰;程梅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光化学诱导老年大鼠局灶性脑梗塞模型的研究

    目的 探讨年龄对脑缺血的影响,建立一个稳定的、与人类卒中年龄相关的老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方法 采用Watson法制作光化学脑缺血模型,对比观察老年鼠及青年鼠缺血诱导后血脑屏障、梗塞灶大小及光镜、电镜下缺血区的病理变化。结果 (1)缺血诱导的大鼠存活率100%,梗塞灶恒定出现。(2)与青年鼠相比,缺血老年鼠的精神差、血脑屏障破坏重、梗塞灶大,神经细胞受损、炎性细胞浸润严重而胶质细胞及微血管增生等组织修复反应轻。结论 同等缺血打击下,老年鼠的缺血性损害重、修复能力低。光化学诱导老年大鼠局灶性脑梗塞模型稳定性好、死亡率低,是研究脑缺血相对理想的模型。

    作者:杨渊;郭瑞友;张苏明;张?;徐广润;王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猝死者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心肌细胞中的意义。方法 用末端原位标记(TUNEL)法、DNA电泳和电镜三种方法检测老年AMI 猝死者和心脏正常的车祸死亡者心肌细胞的凋亡。结果 TUNEL法发现,猝死者梗死区的心肌细胞凋亡千分数老年组(663.00‰±117.1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34.30‰±20.68‰)(P<0.001);心肌细胞凋亡千分数在冠脉1支病变者(514.28‰±165.12‰)<2支病变者(564.38‰±102.12‰)<3支病变者(668.25‰±127.19‰),虽然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均P<0.01),但三组之间比较则无统计学上的差别(均P>0.05);冠脉2~3支病变者梗死区的心肌细胞DNA电泳可见相差约180~220 bp的阶梯片段;电镜发现猝死者梗死区内的心肌细胞核膜完整、染色质浓集、电子密度增加的凋亡特征,有的则出现核膜破裂、染色质溶解成碎屑的坏死现象。结论 细胞凋亡在老年AMI猝死者的心肌细胞死亡中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中富;马虹;叶任高;罗斌;朱全胜;吴金浪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爱迪加放射液疗综合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爱迪加放射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 选择爱迪与放疗综合治疗20例老年中晚期食管癌作治疗组,并随机抽取同期接受单纯放疗的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20例作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爱迪毒副作用小,能尽早改善患者症状,放疗半量时治疗组、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5%、35%(P<0.05),放疗全量时为85%、60%(P<0.05)。结论 爱迪能提高放疗对食管癌作用的辐射敏感性,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中晚期食管癌局控率,近期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曲雅勤;董丽华;李宝英;陈德英;李修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系统、客观地研究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作用。方法 随机对Wistar大白鼠分别进行肾性高血压模型和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作。取2次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高BpVD空白对照组(D)、高BpVD电针组(E)、高 BpVD西药组(F) 3组;取仅是高血压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高Bp组(C)、高Bp假VD组(G);其余为正常组(A)、高BP假术组(B)。治疗前后记录大鼠Morris迷宫逃避潜伏期测定值。结果 造模后大鼠海马区的NO含量减少,同时学习记忆功能下降。通过电针治疗后,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恢复,Morris迷宫成绩提高,电针组成绩优于西药组,两个治疗组大鼠海马区的NO含量均有所回升。结论 实验为针灸治疗VD提供了重要的动物实验依据,表明针灸适于治疗脑部智能障碍,并有一定优势。

    作者:赖新生;余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强力康冲剂的抗衰老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强力康冲剂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1)选用体重16~21 g昆明种小鼠,随机分8个实验组和4个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灌胃强力康冲剂(4.0 g/kg、8.0 g/kg)每天1次,连续7 d,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小鼠存活时间、游泳时间、免疫器官重量、吞噬活性。(2)选用Wista r老龄大鼠(21~22个月)和青年大鼠,分实验组、对照组各2组。实验组灌胃强力康冲剂(4. 0 g/kg、8.0 g/kg)每天1次,连续30 d,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第31天摘除眼球取血,测量过氧化脂质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 (1)强力康冲剂组小鼠存活时间,游泳时间,免疫器官重量,吞噬活性均高于对照组。(2)强力康冲剂组SOD活性高于对照组;LPO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强力康冲剂具有明显抗衰老作用。

    作者:刘丽丹;于兵;刘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高脂血症患者治疗前后细胞粘附分子的变化

    目的 观察存在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分子在高脂血症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测定了21例高脂血症患者(普伐他汀治疗组10例;控制饮食治疗组 11例)治疗前后血脂、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的变化。结果 普伐他汀治疗组在治疗后除血清脂质有意义地下降外(P<0. 001),血清ICAM-1有意义地升高(P<0.05)。结论 ICAM-1在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吉光;张静;宋春莉;纪玉堂;李景贺;付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口底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老年口底癌组织中的地位及作用,探讨老年口底癌的发病机制、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及VEGF网络相关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口底癌组织、39例癌旁组织、1 0例正常口底粘膜组织并观察VEGF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为P<0.01)。随着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高,VEGF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增高,呈正相关。结论 VEGF是口底癌中机体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血管生成因子,其过度表达在口底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文书;徐雅娟;张茹慧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全球人口老龄化新动向

    现将联合国经济和社会部人口司发表1999年人口老龄化资料,联合国1998年发表世界人口预测(UN Releases 1998 World Population Estimates and Proj ections)以及Gary Andrews教授的资料《全球老龄化及局部地区人口演变(The Ageing Worl d and the Regional demographic transition》等综合整理,便于关注老年人口新动向。1 人口老龄化  1999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部人口司统计老年人的年龄以60岁及以上者作为老年人标准。  1999年世界人口预期将达60亿,另统计全球老年人已达5.93亿人,每10个人有1个老年人。 2050年每5个人有1个老年人。  目前每年人口增长约1.33%(7800万)。至21世纪中期,世界人口可能达73亿~107亿。2050 年很可能达89亿,老年人可将达20亿。全球老年人居住在亚洲及欧洲较多,亚洲占总数53% ,属首位。欧洲其次占25%。1.1 联合国人口司统计了184个国家和地区老年人占总人数百分比(%),老龄化程度高国家是意大利和希腊占24%,老龄化程度低国家是科威特、赞比亚、乌干达占3%。现罗列如表1。2 老年人口系数发展情况  老年人口系数反映一个地区全部人口中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它是衡量老龄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较发达地区的变化相对平稳,从1998年2.26亿到2050年3.76亿,增加2/3;较不发达地区增加明显,从1998年1.71亿增加到2050年15.4亿,增加9倍(见表2)。

    作者:郑志学;朱汉民;王赞舜;蒋雄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