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温热浪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敏珍;郑山;王式功;尚可政

关键词:热浪,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摘要: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热浪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夏季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灾害事件,加之其对人类健康的显著影响,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组织和机构的关注.本研究综述了高温热浪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时间、地点、人群等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同时概述了其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传染病等造成的影响及其预防控制措施,为更好地应对高温热浪提供了科学依据.
环境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2009-2011年龙岩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调查

    为了解龙岩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09-2011年连续3年分别对12、5、14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现场调查和卫生检测.31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中,合格4套,合格率为12.90%;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合格率为52.26%,细菌总数合格率为76.77%,真菌总数合格率为48.39%;通风口送风中β-溶血性链球菌和冷却塔水军团菌合格率均为100%.提示本次调查的龙岩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指标存在超标现象,应加大卫生监督和管理力度.

    作者:陈益林;陈丽琼;张景平;戴小红;郭贞钻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单纯酵母喂饲和氧嗪酸联合酵母暴露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抗氧化活力变化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单纯酵母喂饲和氧嗪酸联合酵母暴露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模型的抗氧化活力.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饲以普通大鼠颗粒饲料)、酵母组(饲以高酵母饲料)和氧嗪酸钾+酵母组(接受酵母组相同处理的同时,采用腹腔注射方式染毒100 mg/kg氧嗪酸钾乳悬液,染毒容量为4 ml/kg,每天1次);连续染毒4周.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A)、尿酸(URI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及超氧化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过氧化氢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酵母组和氧嗪酸钾+酵母组大鼠血清中BUN、CREA、URIC、HDL-C含量均较高,TG含量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酵母组比较,氧嗪酸钾+酵母组大鼠血清中BUN含量较低,CREA含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血清中CHOL、LDL-C含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氧嗪酸钾+酵母组和酵母组大鼠血清中SOD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和酵母组大鼠血清中GSH-Px活力均高于氧嗪酸钾+酵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大鼠血清中过氧化氢含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纯酵母喂饲和氧嗪酸联合酵母两种建模方法都能够建立持续的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模型,但氧嗪酸联合酵母饲喂建立的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模型中大鼠抗氧化活力较单纯酵母饲喂建立的模型中的大鼠下降更为显著.

    作者:王莉;马玲;姚华;姚欣汝;于慧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三种晶型纳米二氧化锰对水中As(Ⅲ)和As(Ⅴ)的吸附性能研究

    目的 考察三种晶型纳米二氧化锰对水中As(Ⅲ)和As(V)的去除效果.方法 采用静态吸附实验,分别采用Mn(Ac)2·4H2O和硫酸锰制备α-MnO2、β-MnO2和δ-MnO2,观察100 mg/L的α-MnO2、β -MnO2和δ-MnO2三种晶型纳米二氧化锰吸附剂对水中As(Ⅲ)和As(V)的吸附效果,并进行吸附等温线拟合.采用高效液相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As(Ⅲ)和As(Ⅴ)的含量,并研究佳反应条件.结果 佳反应条件为pH=2,反应时间10 min,0.5 mg/L的As(Ⅲ)和As(V)为初始浓度.对As(Ⅲ)和As(V)的Langmuir大吸附量,α-MnO2分别为103.1和106.4 mg/g,β-MnO2分别为50和49.8 mg/g,δ-MnO2分别为31.3和34.9 mg/g.α-MnO2对As(Ⅲ)和As(V)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β-MnO2和δ-MnO2对As(Ⅲ)和As(V)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等湿方程式.结论 三种晶型纳米二氧化锰均是去除含砷废水的有效材料.

    作者:卞战强;谢莉;田向红;樊伟;张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多重对应分析在评价男性不育与氟暴露关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重对应分析(multiple correspondence analysis,MCA)方法在评价氟暴露与男性不育关系中的应用.方法 2010-2011年调查贵州省208例农村男性居民的用煤情况、氟斑牙情况及生育情况,整理成三维列联表,采用MCA分析其生育情况及用煤情况、炉灶改良、氟斑牙程度等之间的关系.结果 MAC关联图显示,牙齿正常、不常用煤同在第一象限且距离很近,即在很少用煤的家庭也很少见到氟斑牙,说明该地氟斑牙与燃煤型氟暴露有关;已生育且曾流产独在第二象限;常用煤但炉灶改良、轻度及以下氟斑牙、已生育且无流产同在第三象限,说明氟暴露较轻的人群生育能力一般改变不明显,流产的可能性也较低;中度重度氟斑牙、从未妊娠过、常用煤且炉灶未改良、未生育但曾妊娠同在第四象限且相隔较近,反映出氟暴露严重的人群生育不正常甚至不育的可能性更高.结论 该省部分男性村民的生育情况与其用煤情况、氟斑牙程度等因素有较强的对应关系,提示高氟暴露为男性不育的危险因素.MCA能直观展示氟暴露与生育情况等变量间的联系,可作为病因探索的重要工具.

    作者:石修权;刘丹;王海燕;王克跃;邹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致海马神经元毒性的研究进展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纳米材料的广泛使用,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中枢神经系统是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靶器官之一,且大脑海马区是损伤严重的部分.该文综述了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损伤海马神经元的直接和间接途径以及损伤的效应机制,如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协同损伤作用及细胞膜离子通道门控改变,并探讨了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致海马神经元毒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线索.

    作者:牛照地;杨惠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Cramp基因对小鼠脾脏及胸腺细胞发育的影响

    目的 研究Cramp基因敲除在衰老过程中对小鼠脾脏及胸腺细胞发育及组成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年龄Cramp基因敲除C57BL/6J小鼠及同龄野生型小鼠的脾脏、胸腺等组织器官中各种细胞的比例.结果 与野生型小鼠相比,Cramp基因敲除小鼠的脾脏、胸腺等组织器官中各种细胞的比例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本研究中,Cramp基因敲除对不同年龄小鼠脾脏及胸腺等组织器官的细胞发育无明显影响.

    作者:石桂英;白琳;鞠振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铅对小鼠海马β-位点-淀粉样前体蛋白剪切酶-1和Bax及β淀粉样蛋白42蛋白表达以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乙酸铅对小鼠海马β-位点-淀粉样前体蛋白剪切酶-1(β-site-APP cleavage enzyme-1,BACE-1)、Bax、β淀粉样蛋白42( β-amyloid protein,Aβ42)蛋白表达以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44只6月龄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生理盐水)组和低(10 mg/kg)、中(30 mg/kg)、高(60 mg/kg)剂量乙酸铅染毒组,每组11只.采用腹腔注射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20 ml/kg,隔日染毒1次,共注射7次.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内BACE1、sAPPβ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Aβ42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双标染色观察BACE1和Neuronal ClassⅢβ-Tubulin(Tuj1)阳性定位情况;末次染毒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30和60 mg/kg乙酸铅染毒组小鼠海马内BACE1、sAPPβ、Bax和Aβ4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0 mg/kg乙酸铅染毒组小鼠海马内BACE1、sAPPβ、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且随着乙酸铅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海马内BACE1、sAPPβ、Bax和Aβ4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BACE1阳性和Tuj1阳性存在共定位现象.与对照组比较,30、60 mg/kg乙酸铅染毒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g/kg乙酸铅染毒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铅暴露可引起海马BACE1和Bax及Aβ42蛋白表达上调,并可引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

    作者:崔卫刚;李海斌;王松涛;陶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德州市部分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调查

    为了解德州市市售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状况,笔者于2010年9月在德州市3家菜市场和2家超市的20个采样点采集蔬菜样品172份,以市民日常食用蔬菜为主,其中叶菜类92份,鳞茎类10份,茎类15份,瓜类24份,茄果类26份,块根类5份.参考GB/T5009.20-2003《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采用美国惠普5890型气相色谱仪(火焰光度检测器、氮磷检测器)测定蔬菜中敌敌畏等1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按照GB 2763-2005《食品中农药大残留限量》进行评价.

    作者:郑建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脂多糖对长期铅暴露小鼠致死率及外周血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48 h半数致死量(ID50)脂多糖对长期铅暴露小鼠致死率及外周血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00只健康初断乳21日龄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蒸馏水)组、对照组和低(200 mg/L)、中(400mg/L]、高(800 mg/L)剂量乙酸铅+LPS(LD50,8.6 mg/kg)染毒组,每组20只.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进行铅染毒,连续染毒12周;再一次性腹腔注射染毒LPS,染毒容量为2.5 ml/kg,空白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统计48 h的死亡数并计算死亡率;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 -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及高迁移率组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的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400、800mg/L乙酸铅+LPS染毒组小鼠48 h死亡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乙酸铅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48 h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乙酸铅+LPS染毒组小鼠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均下降,而HMGB1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乙酸铅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呈下降趋势,HMGB1水平呈上升趋势.结论 长期铅暴露可导致小鼠的抗感染能力下降.

    作者:黄建华;张福明;张鑫;牛志国;孙启蒙;赵晓楠;牛艳华;聂慧岩;魏小辉;王晗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与儿童哮喘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污染与儿童哮喘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也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相关的建议与措施.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流行病学研究设计,问卷调查儿童哮喘病例和对照各50例的相关信息,并测定其室内空气中VOCs浓度.结果 病例组室内VOCs浓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室内VOCs浓度从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各等级的室内VOCs平均浓度均未超过国家标准(0.60 mg/m3).总趋势OR值表明,在调整混杂因素(性别、年龄、民族、父母吸烟史、哮喘家族史)前后,室内VOCs浓度平均升高一个等级可以使儿童患哮喘的危险性分别增加0.77倍和0.78倍.结论 室内VOCs浓度的升高可以使儿童哮喘发作的危险性增加.居室内VOCs浓度即使在空气质量标准范围内,仍有可能对敏感人群产生健康危害.

    作者:丁文清;王泽清;马彦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低剂量西维因和氰戊菊酯农药联合染毒对大鼠子宫及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剂量西维因和氰戊菊酯联合染毒对雌性大鼠子宫系统和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40只清洁级成年雌性SD大鼠按2×2析因设计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玉米油)组、西维因单独染毒组(1/50LD50,11.2 mg/kg)、氰戊菊酯单独染毒组(1/50 LD50,9.02 mg/kg)和西维因(11.2 mg/kg)+氰戊菊酯(9.02 mg/kg)联合染毒组,每组10只.采用经口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每天1次,每周6d,连续染毒8周.末次染毒24h后,测量大鼠体重和子宫重量,并计算子宫系数;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子宫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力.结果 西维因和氰戊菊酯联合染毒对雌性大鼠体重、血清中GST水平均无交互作用(P>0.05);对大鼠子宫系数、血清中MDA含量均存在拮抗作用(P<0.05);对血清中SOD活力、GSH含量及子宫NOS活力存在协同作用(P<0.05,P<0.01).结论 西维因和氰戊菊酯联合染毒对大鼠子宫系统存在联合毒性作用,可能是通过破坏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平衡和影响子宫组织中NOS的活力等导致子宫功能的降低.

    作者:李玲;王秀琴;董桂清;李美莉;马文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我国低浓度职业性苯暴露对人体外周血白细胞数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低浓度职业性苯暴露对人体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联网检索和手工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Web of science和PubMed四大数据库,搜集了国内外2000年1月-2011年8月期间公开发表的关于低浓度职业性苯暴露条件下人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的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4篇文献6个独立研究案例进行Meta分析.结果 低浓度职业性苯暴露的人群检出外周血白细胞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2,P<0.01,OR=3.96,95% CI为2.60~6.03).结论 职业接触低浓度苯会导致暴露人群检出外周血白细胞异常率相对升高,可为我国今后修订苯职业接触限值和我国环境空气VOCs基准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雷;李红;王力;张新民;许伶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07-2010年南京市集中式供水单位出厂水消毒效果调查

    饮用水消毒是水处理工艺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氯化消毒应用为广泛.近几年来,为减少三卤甲烷等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南京市多家集中式供水单位改为使用二氧化氯消毒饮用水.为比较两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笔者对2007-2010年南京市25家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出厂水消毒剂和菌落总数(氯消毒的出厂水检测游离氯,二氧化氯消毒的出厂水检测二氧化氯)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张景山;李峻;葛明;孙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杰马BP对皮肤表层常驻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新型化妆品防腐剂杰马BP对皮肤表层常驻菌疮疱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 分别将皮肤常驻菌疮疱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的菌悬液与适当浓度的杰马BP的水溶液或添加杰马BP的化妆品混合均匀,作用4、8、24 h后进行菌落总数测定,以抑制的菌落总数对数值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杰马BP水溶液对疮疱丙酸杆菌抑制作用较弱,需0.15%的浓度作用24h才表现出明显抑菌作用;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常制作用稍强,0.10%的浓度作用8h就表现出明显抑菌效果;浓度提高到0.25%~0.75%并加入化妆品中后,对疮疱丙酸杆菌抑菌效果增强,但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下降.膏状和液状化妆品中杰马BP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基本相当.结论 杰马BP对皮肤常驻菌有一定抑制作用,缩短使用时间可减少这种不利影响.

    作者:陈冠武;蔡颖;唐波;陈双鹏;郑子乔;林宁静;周广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10-2011年天津市宁河县公共场所等从业人员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

    为了解宁河县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情况,于2010年3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对宁河县参加健康体检的公共场所等从业人员共计3005人空腹采静脉血3ml,分离血清,采用试剂盒(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作HEV-IgM筛查,对HEV-IgM阳性者进一步作HEV-IgG检测.

    作者:董兴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毒死蜱对小鼠卵巢的毒性及其凋亡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毒死蜱对小鼠卵巢的生殖毒性及对相关凋亡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健康6周龄无生育史清洁级ICR雌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玉米油)组和7.5、15.0、30.0 mg/kg毒死蜱染毒组(采用灌胃方式染毒,染毒容量为10 ml/kg,每天1次,每周连续染毒6d),每组10只.染毒时间为2周.统计各期卵泡构成和颗粒细胞凋亡情况,检测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5.0、30.0 mg/kg毒死蜱染毒组原始卵泡以及30.0 mg/kg毒死蜱染毒组闭锁卵泡的构成比均较高,15.0、30.0 mg/kg毒死蜱染毒组生长卵泡以及30.0 mg/kg毒死蜱染毒组成熟卵泡的构成比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毒死蜱染毒剂量的升高,原始卵泡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成熟卵泡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生长卵泡的构成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闭锁卵泡的构成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仅30.0 mg/kg毒死蜱染毒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毒死蜱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指数呈上升趋势.15.0、30.0 mg/kg毒死蜱染毒组小鼠卵巢组织中mch3 mRNA的表达增高,bcl-2 mRNA的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毒死蜱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卵巢组织中mch3 mRNA的表达呈上升趋势,bcl-2 mRNA的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 毒死蜱具有雌性生殖毒性,通过上调mch3的表达和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促进颗粒细胞凋亡,诱导卵泡闭锁,引起卵巢损伤,造成小鼠生育力降低.

    作者:阮秦莉;王希凯;居静娟;浦跃朴;尹立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等院校大学生气候变化认知状况的调查

    为探讨高等院校大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状况和影响因素,于2011年10月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山东省某高校大学生1200人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对气候变化的了解及态度、对热浪的危险性认识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和热浪的行为变化.结果显示,对气候变化情况了解很多和有一定了解的大学生分别占4.4%和73.4%.大学生对气候变化普遍担心(96.8%)和悲观(76.6%),但有91.9%的大学生愿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学生对气候变化了解情况的影响因素是文理科(OR=1.780,95% CI:1.268~2.497)和是否参加过环保活动(OR=2.323,95%CI:1.630~3.212);对其担心程度的影响因素是性别(OR =0.704,95%CI:0.519~0.955)、年级(OR=1.590,95% CI:1.139~2.222)和是否参加过环保活动(OR=1.511,95% CI:1.099~2.077);对其行为认知的影响因素是年级(OR=1.989,95% CI:1.197~3.306)、性别(OR =0.446,95% CI:0.278~0.717)、文理科(OR=2.177,95% CI:1.113~4.256)和是否参加过环保活动(OR=1.869,95% CI:1.055~3.311).提示该高校大学生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应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措施.

    作者:王金娜;王永杰;张颖;张晓;杨彩霞;姜宝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工作场所空气中正丙醇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法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正丙醇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 工作场所空气中正丙醇用活性炭采样管采集,1%异丙醇的二硫化碳溶液解吸后进样,经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正丙醇在80.36~1607 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的检出限为4.5 μg/ml,定量下限为15.0 μg/ml.在采样体积为1.5 L、解吸液体积为1.0 ml的条件下,低检出浓度为3.0 mg/m3.不同浓度的正丙醇相对标准偏差为0.64%~1.74%,加标回收率为93.7%~96.9%.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准确度好,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正丙醇的测定.

    作者:张健;赵淑岚;张万超;李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虚拟浓缩器与Biosampler采样器联用采集空气微生物气溶胶性能的现场评价

    目的 现场评价虚拟浓缩器采集微生物气溶胶的性能.方法 在公共场所现场条件下,使用Biosampler和虚拟浓缩器与Biosampler采样器联用两种采样方法,分别采集军团菌气溶胶以及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气溶胶,以巢式PCR扩增嗜肺军团菌Mip基因,一步法逆转录巢式PCR扩增甲型流感病毒基质蛋白基因和乙型流感病毒核蛋白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结果 共采集军团菌气溶胶样本98份,流感病毒气溶胶样本32份.虚拟浓缩器与Biosampler联用和Biosampler单独使用采集嗜肺军团菌的阳性率分别为12.2%(6/49)和18.4% (9/49),甲型流感病毒的阳性率分别是33.3%(4/12)和25.0%(5/20),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为41.7%(5/12)和40.0%(8/20).两种采样方法采集的嗜肺军团菌和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虚拟浓缩器可起到浓缩微生物气溶胶的作用,与Biosampler微生物采样器联用可为快速高效地采集低浓度微生物气溶胶提供技术手段.

    作者:梁晓军;张宝莹;葛覃兮;刘凡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温热浪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热浪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夏季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灾害事件,加之其对人类健康的显著影响,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组织和机构的关注.本研究综述了高温热浪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时间、地点、人群等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同时概述了其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传染病等造成的影响及其预防控制措施,为更好地应对高温热浪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王敏珍;郑山;王式功;尚可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环境与健康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