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同时测定蔬菜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蔬菜样品经前处理后用气相色谱仪测定甲胺磷、敌敌畏、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甲拌磷、乐果、马拉硫磷和对硫磷等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测定了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分析了干扰情况.结果上述8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96.0%,103.4%,101.3%,95.9%,99.4%,92.4%,91.0%,变异系数分别为6.91%,6.09%,9.23%,9.63%,9.18%,7.01%,6.82%,7.5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回收率和精密度较好,干扰少.
作者:杨江龙;刘拉平;李岚;李芳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P,P'-DDE对离体培养大鼠睾丸支持细胞转铁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离体原代培养,运用一步法RT-PCR检测给与P,P'-DDE后24 h支持细胞转铁蛋白mRNA水平.结果睾丸支持细胞转铁蛋白mRNA水平随P,P'-DDE所给剂量的增高而降低,且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P,P'-DDE 可抑制睾丸支持细胞转铁蛋白的基因转录,从而抑制其合成,导致精子发生障碍和生殖功能紊乱.
作者:刘宏凯;王翀;刘世海;杨克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砷化物对人类正常肝细胞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3 cDN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SMART方法克隆cDNA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基因的同源性、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和对该基因编码蛋白质进行分析并对该蛋白质进行跨膜信息分析,基因芯片方法检测染砷L-02细胞MT-3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克隆MT-3 cDNA基因,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可知,该基因定位在人16号染色体16q13区段,跨膜信息分析发现MT-3基因编码蛋白质可以穿出生物膜,基因芯片结果证实染砷的人正常肝L-02细胞在染砷早期MT-3基因表达增高.结论该研究发现人类MT-3基因是砷化物作用的一个相关基因,早期参与了砷代谢解毒.
作者:潘泽民;杨磊;刘开泰;顾永清;王国荃;应康;谢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稳恒磁场对大鼠胚胎脊髓神经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观察1.0、10.0、50.0、100.0、200.0 mT的磁场对原代培养的Wistar大鼠胚胎脊髓神经细胞形态、分化、增殖、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50.0~200.0mT组胚胎脊髓神经细胞分化、增殖受到抑制,细胞有聚集现象,部分细胞脱落,集落形成率明显减少,细胞体积小,细胞内MDA含量增加,SOD活力下降和蛋白质相对含量降低.结论50.0~200.0mT稳恒磁场可促进脊髓神经细胞脂质过氧化过程而致发育期神经系统的损伤.
作者:端礼荣;张志坚;吴全义;刘方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水中痕量镉的双硫腙修饰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测定法.方法镉离子通过与电极表面的双硫腙作用而被富集到电极表面,同时在-1.21 V还原成零价镉,当电极电势从-1.21 V向-0.30V扫描的过程中被还原的镉从电极表面溶出,形成灵敏的阳极溶出峰,峰电位位于-0.79 V.该实验还优化了实验参数,如支持电解质的选择及pH值、双硫腙的用量、富集电位及时间等.结果pH 3.00的0.1 mo1/L NaAc-HAc-KI为佳测定介质.1g/L双硫腙三氯甲烷溶液的体积选为10μl.佳富集电位为-1.21 V.富集时间为5 min.利用双硫腙修饰电极测定镉的线性范围为5×10-9~2×10-6mol/L.平均回收率为98.42%,相对标准偏差为2.90%,检测限为6×10-9mol/L.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可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镉的测定.
作者:李耀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处理组小鼠呼吸器官(气管、支气管、肺)中P物质(substance P,SP)含量变化和气道神经源性的神经受体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气态甲醛对小鼠进行灌流染毒,然后测量呼吸器官中P物质含量变化;预注射不同受体的拮抗剂的小鼠,再用不同浓度的气态甲醛进行灌流染毒,然后测量呼吸器官中P物质含量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吸人2.42 mg/m3甲醛的小鼠呼吸器官中P物质含量较空气灌流组显著上升(P<0.05),吸入4.81 mg/m3甲醛的小鼠呼吸器官中P物质含量较空气灌流组极显著上升(P<0.01).腹部皮下预注射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0.2 mol/L MgSO4 0.5ml,再空气灌流的小鼠呼吸器官中P物质的含量,与空气灌流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部皮下预注射0.2 mol/L MgSO4 0.5 ml,再用2.42 mg/m3甲醛灌流的小鼠呼吸器官中P物质含量,较2.42 mg/m3甲醛灌流组显著下降(P<0.01).尾静脉预注射类香草素受体(VR1)特异性拮抗剂5×10-5 moL/L的Capsazepine 0.5 ml,再用空气灌流的小鼠呼吸器官中P物质的含量,与空气灌流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尾静脉预注射5×10-5 mol/L Capsazepine 0.5 ml,再经2.42 mg/m3甲醛灌流的小鼠呼吸器官中P物质的含量较2.42 mg/m3甲醛灌流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甲醛诱发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受体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感觉神经末梢(C-fiber)上的类香草素受体或(和)NMDA受体,触发神经末梢轴索反射,释放大量的速激肽(例如SP),诱发气道神经源性炎症.
作者:童志前;刘宏亮;严彦;刘军;李睿;王欣;杨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加强化妆品卫生监督工作,保证化妆品产品卫生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2003年国家卫生监督抽检工作计划的通知>(卫法监发[2003]49号)的要求,卫生部于2003年4至11月组织全国18个省、自治区进行了护肤、彩妆、发用、芳香4大类国产和进口普通化妆品的抽检工作.
作者:朱英;袁韧;董兵;张卫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了从饮水中有效地去除贾第虫孢囊和卵囊,需要采取多种处理方法,通常包括进行有效的水源防护,优化处理及配备完好的配水系统.本研究主要针对3种处理装置开展了研究,分析了原水和净化后的水样,测定贾第虫孢囊与隐孢子虫卵囊的浓度和去除率,以及孢囊与卵囊浓度和水的浑浊度及微粒物的粒度之间的关系.
作者:张岚;鲁波;黄承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我国生殖内分泌肿瘤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方法通过中国疾病监测系统收集145个监测点1991-1999年女性乳腺癌、卵巢癌、男性前列腺癌以及睾丸癌的死亡资料,同时收集对应监测点的环境监测资料和地理面积资料.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多因素方差分析(MNOVA)以及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1991-1999年上述肿瘤与环境监测数据的相关性.结果我国生殖内分泌肿瘤死亡率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的生殖内分泌肿瘤死亡率显著高于非城市(包括县和农村地区,F>4.67,P<0.05);与内分泌肿瘤相关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单位面积废水排放量(乳腺癌:OR=1.619,P<0.05;卵巢癌及其他附件肿瘤:OR=2.077,P<0.05;前列腺肿瘤:OR=1.697,P<0.05)和大气环境质量(乳腺癌:OR=1.303,P<0.05;卵巢癌及其他附件肿瘤:OR=1.628,P<0.05;前列腺肿瘤:OR=1.572,P<0.05;睾丸肿瘤:OR=1.771,P<0.01).结论环境污染可能与生殖内分泌相关肿瘤发生有关;废水和废气排放可能是导致内分泌相关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尤其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污染外环境的主要途径.
作者:栾荣生;李佳圆;吴德生;梁增辉;何世华;罗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氨基酚类化合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小鼠脾脏细胞DNA的损伤效应.方法选用人淋巴细胞及小鼠脾脏细胞进行研究.暴露时间为1 h.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计算细胞损伤率及专用单位.结果3种氨基酚类化合物均能引起两种细胞不同程度的DNA损伤,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对氨基酚的毒性高于邻氨基酚和间氨基酚,其损伤的程度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与小鼠脾脏细胞相比,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敏感性较强,更能直接反映氨基酚类化合物对人群的遗传毒性.
作者:曲甍甍;孙立伟;康铸慧;厉以强;陈源高;孔志明;刘征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暴露-反应关系分析把大气质量的变化和人群健康效应终点的变化相关联,是定量评价大气污染健康危害的关键之一.在确定各项大气污染相关健康结局暴露-反应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暴露评价,就可以定量估计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危害.目前,应用于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暴露-反应关系,主要来源于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而非志愿者暴露实验和动物毒理学实验.
作者:阚海东;陈秉衡;贾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水中总硬度测定的不确定度评价方法.方法按<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容量分析法测定了某水样的总硬度,参考JJF1059-1999建立了水中总硬度测定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相对不确定度的方差合成并给出了各不确定度分量的详细评定过程.结果按数学模型计算该水样的总硬度为137 mg/L.水中总硬度测定的相对不确定度为0.008,扩展不确定度为3 mg/L,不确定度的表达为(137+3)mg/L.结论该方法对评价水中总硬度测定的容量分析法的不确定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翔;杨龙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烷基酚类化合物是全球第2大类商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主要降解产物.该文介绍了烷基酚类物质的结构、生物降解、环境中的迁移与分布以及监测、治理等.多种雌激素活性检测方法证实烷基酚类化合物具有类雌激素效应,主要干扰生物体内分泌及生殖系统,特别是对雌激素依赖性器官影响较大,与人类生殖能力下降、生育功能障碍、不育症甚至肿瘤有关.该化合物可结合雌激素受体,模拟或拮抗雌激素的作用,干扰内源性激素及受体的生成和代谢,在细胞及分子水平引起结构、数量、功能的变化,改变细胞周期动力学.烷基酚类物质与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控制和治理该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正加紧研究并逐步实施.
作者:余楠;舒为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