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魁梧;丁俊涛;桂红珍
运动疗法作为2型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可明显改善包括骨骼肌与脂肪在内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运动能够促进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改善糖耐量,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摄取的影响与骨骼肌中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蛋白表达与活性增强有关.研究表明,运动强度可能是影响葡萄糖代谢相关信号通路活性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针对不同运动强度及方式对葡萄糖摄取相关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进行概述,为有效在临床上进行运动疗法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段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目的统计分析某部2006-2015年10年间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做好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系统,使用Excel、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5年某部呼吸道传染病总体发病率为8.26‰;肺结核和水痘位居所有呼吸道传染病总体发病率的前两位;2008年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为10年来高,12月-次年4月的冬春季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男性占报告总数的96.46%,战士和学员占报告总数的79.12%.结论 针对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应加强预防宣教、疫情监督、疾病控制工作.
作者:韩一芳;王平;张琪;张锦海;王长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新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海路沿线国家常见虫媒传染病现状及防治措施,对扩大和深化“一带一路”战略、化解虫媒传染病跨境传播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虫媒传染病在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流行状况、媒介生物学、预防和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熙遥;吴琼琼;蔡智斌;李强;苏明星;徐稳;刘雪林;张传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心理健康是军事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本研究对外军与我军心理健康维护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其主要集中在:战前军人心理评估及训练的防御、战中军人心理干预以及战后军人心理治疗.我军在未来心理健康研究中应在:研究进程上,注重心理健康防护与作战周期协调一致;研究方法上,加强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研究对象上,强调多元化取向;研究模式上,力成系统化.
作者:王佳;冯正直;蒋娟;夏蕾;王毅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潜艇鱼雷管逃生训练中各阶段参训官兵心理压力程度进行评估,为有针对性做好该项训练中的心理调适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鱼雷管逃生训练心理压力量表和开放式问卷,根据鱼雷管逃生训练具体实施阶段分为11个阶段进行评估.结果 鱼雷管逃生训练各阶段中,压力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开始注水(2.38),关闭后盖(2.10),进鱼雷管(2.07),管内注气(2.03);在2分以下的阶段依次为:海水流入(1.90),等待进管(1.76),打开前盖和爬行出管(1.59),出水上浮(1.48),检查准备(1.28),穿着准备(1.17).结论 应对鱼雷管逃生训练的参训者进行基本的心理选拔,对训练重大压力阶段循序渐进行环境适应,系统脱敏,并在训练前后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与疏导.
作者:向娃;张鹏;李其修;李志辉;刘亚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6月某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200例,设为慢性心衰组,并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Ⅲ级、Ⅳ级3个亚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6例,设为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心衰组和健康对照组及亚组间血清HDL-C、Hs-cTnT水平,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DL-C、Hs-cTnT水平与心功能分级、LVEF及HDL-C与Hs-cTnT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明显降低,血清Hs-cTnT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心衰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HDL-C、Hs-cTnT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血清Hs-cTnT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血清HDL-C水平与血清Hs-cTnT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DL-C水平降低,Hs-cTnT水平增高,其血清水平与患者心功能状态有良好的相关性,两者水平检测对监测和控制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郭亮;任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肺结核患者心电图的改变探讨肺结核对心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共100例,均采用仰卧位进行检查,由医生对患者的心率、心律、心音的改变情况进行诊断,判断心脏杂音和心包摩擦音等情况.采用心电图检查的方式对患者的心律失常、左房室肥大、右房室肥大、ST-T的改变以及Q波异常、心律不齐等进行检查.结果 有68例患者检查出心电图异常(68.00%),高于正常的患者数量,其中快速心率失常多,其次是左房室肥大、ST-T改变,缓慢心率失常少.女性患者的ST-T改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更容易发生快速心率失常、左房室肥大以及ST-T改变等疾病,而且患者更容易发生ST-T的改变,值得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作者:杨婧;谢周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空勤人员的影响.方法 选择来我院保健疗养、经多导睡眠检测仪监测诊断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185名空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自愿原则分为干预组(102人)和对照组(83人).干预组采用健康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正常疗养模式.对比两组空勤人员疗养满意率、体质评分及睡眠状况.结果 干预组总体疗养满意率为99.0%,对照组总体疗养满意率为89.2%;干预组的体质指数为(23.12±6.35)kg/m2,对照组的体质指数为(25.67±6.23) kg/m2;干预组的睡眠状况评分为(16.12±2.37)分,对照组的睡眠状况评分为(20.54±2.19)分.各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一系列健康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空勤人员的睡眠状况,提高疗养满意率.
作者:侯建敏;洪威;李嵘;张法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密闭驻训官兵负性情绪特点,探讨针对性干预策略.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3名密闭生存官兵分别在驻训前、驻训1周后、驻训2周后进行动态情绪测评,观察负性情绪变化特征,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结果 (1)官兵密闭驻训后负性情绪明显,驻训1周SAS评分为(37.60±2.12)、SDS为(35.71±3.29)、SCL-90总分为(138.20±5.73),驻训2周SAS评分为(41.53±1.87)、SDS为(39.50±3.12)、SCL-90总分为(149.31±7.12),均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2)驻训1周、驻训2周负性情绪显著高于驻训前(P<0.01),驻训2周显著高于驻训1周(P<0.05),驻训1周SCL-90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较驻训前明显增高(P<0.01),驻训2周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因子分较驻训1周进一步增高(P<0.05);(3)年龄、参训情况和学历为负性情绪的对抗因素,有助于降低负性情绪反应;独生子女为负性情绪的危险因素,其OR值为2.455.结论 密闭驻训官兵负性情绪明显,需要根据驻训进程和个体情况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
作者:武涧松;冯鑫;陈默;王国治;强望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分析某部2009-2015年水痘发病情况,为部队水痘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部2009-2015年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统计年报和传染病疫情直报系统所报告的病例,按发病时间、人群分布等特征统计分析相应的数据,计算各年水痘的逐月发病率,并计算定基比和环比.结果 2009-2015年该部水痘发病呈上升趋势,7年中年平均发病率为0.30‰,占同期该部传染病报告总数的18.55%;干部占报告总数的7.46%,战士占88.81%,其他人员占3.73%;门诊报告占47.80%,住院报告占52.20%;秋冬季发病率较高.结论 该部官兵水痘发病率较高,应积极做好综合防控工作.
作者:郝永建;杜敏;王立好;焦世元;秦献魁;陈晨;高志丹;刘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体检中彩色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体检查出甲状腺微小结节(≤1 cm)的患者131例(共196个结节),均行常规彩超及彩超联合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常规彩超与彩超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病理活检证实良性结节150个,恶性结节46个,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43个,滤泡状癌1个,髓样癌2个.单纯应用彩色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65.2%、77.3%、74.5%,彩色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9.1%、87.1%、88.8%.彩色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单纯彩色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可显著提高甲状腺微小癌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何辉;郭聪;储朝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空军部队开展健康教育进行指导,增强广大官兵对健康教育的关注度,提升部队整体防病水平和卫生人员综合素质,巩固部队战斗力.方法 结合空军部队特点,对近年空军部队开展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总结.结果 提出空军部队开展健康教育要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把握特点规律,突出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性;积极探索实践,注重健康教育工作创新性.结论 做好空军部队健康教育工作,要注重实效性、针对性和创新性.
作者:刘莉;李永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本文从三级疾控体系基本形成、在卫生防疫保障中发挥重要作用和卫生防疫保障能力得到提高3个方面,对武警疾控体系建设现状进行总结;从卫勤理论研究有所滞后、应急和预防为主的意识有待提高、技术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卫生防疫物资储备有待完善和技术培训战备演练有待强化5个纬度,对武警疾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强化预防为主的思想和危机意识、完善三级疾控体系和加强卫生防疫保障能力建设3个方面,提出了健全武警疾控体系的对策.
作者:王启栋;杨君;国文;李震宇;李浩庭;汤芳;卢波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某部秋季入伍新兵军事训练伤与冬季入伍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对比研究,为减少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 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某部教导队2013-2014年秋季入伍新兵共1083名与2011-2012年冬季入伍新兵共1163名的军事训练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秋季、冬季入伍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率分别为28.56%、26.74%,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损伤部位和病因均有变化,秋季训练伤与冬季训练伤中的擦伤占比分别为19.42%、14.79%;挫伤分别为17.80%、22.83%;骨折分别为10.03%、7.07%,具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秋季与冬季入住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气温因素的变化、训练着装的不同,使训练伤的伤型、发病部位的特点和规律有变化,据此针对性提出建议,将有效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作者:李魁梧;丁俊涛;桂红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用不同结构的碳水化合物灌胃后,观察其对动物血糖水平的影响,为研制高效能量补充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大鼠灌胃不同的碳水化合物,分别于0、2、4、8h进行球后静脉丛采血,测定血糖水平,计算血糖反应曲线下面积;并进行两种糖分子联合灌胃升血糖效果的评价.结果 与空白对照相比,葡萄糖、蔗糖、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果糖、海藻糖、木糖、麦芽糖血糖反应曲线下面积显著增大,其中葡萄糖的血糖反应曲线下面积大;以不同剂量的葡萄糖或/和麦芽糊精灌胃大鼠后计算出的血糖反应曲线下面积与单独灌胃麦芽糊精无显著差异.结论 单糖具有快速升高血糖的效果,而一些双糖与多糖升血糖功能相对差一些或没有效果;葡萄糖与麦芽糊精联合灌胃没有产生显著的协同作用.
作者:王亚雯;辛中豪;高蔚娜;蒲玲玲;石塔拉;姚站馨;袭著革;郭长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军队某三级综合医院高干科高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感染防控措施.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80岁高龄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建立医院感染患者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共监测住院患者2141例,总住院天数为44365.87 d,发生医院感染136例、192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6.35%、医院感染例次率为8.97%;3年医院感染例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日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07%‰,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为4.33%‰;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占73.96%;其次为泌尿系统,占14.06%;腹部和消化系统占7.29%.导致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58.96%;真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各占27.17%和13.87%.结论 ≥80岁高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作为军队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控.
作者:蹇蔚红;张炜;鞠永美;张维维;梁贯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朱日和训练基地“跨越-2016”跨区机动军事对抗演习卫生防疫保障的实践经验,为今后基地大型军事演习卫生防疫保障提供参考.方法 针对本次演习的任务特点,了解基地卫生基本情况,分析可能影响官兵健康的关键环节,制定和实施切实有效的防控对策.结果 总结出主要防控对策:(1)严把饮食饮水关,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2)严格落实每日消杀灭制度,控制传播媒介.(3)加强疾病监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4)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官兵防病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结论 本次防控对策科学性、实效性强,对部队大型活动卫生防疫保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李秀芹;高显明;窦云冬;孟园;李享大;杨会锁;邓兵;王松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军队院校军事体能训练致学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学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确保参训学员身心健康,促进部队战斗力生成.方法 通过对军事体能训练致学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总结预防学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措施.结果 归纳总结出4点措施:(1)因人施训,循序渐进,狠抓安全管理;(2)严格要求,一丝不苟,自觉执行健康保护措施;(3)勤于谋划,主动作为,全方位做好医务监督工作;(4)遇挫不挫,加强心理调适与疏导,积极应对挑战与考验.结论 预防学员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完善训练计划,建立互通协调机制,开展科学训练,加强预防措施力度,才能切实降低学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
作者:郑春茜;刘颖;李储国;高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有效评价驻京单位招待所室内环境卫生状况,为官兵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环境与保障措施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对驻京单位10家招待所冬夏两季微小气候、化学指标采取仪器法现场监测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驻京单位招待所冬季温度普遍偏低,夏季有部分单位甲醛含量超出标准限值.温度、湿度、总有机挥发物(TVOC)、二氧化碳在冬夏两季具有差别(P<0.01).结论 季节变化对招待所室内环境具有一定影响,加强驻京单位招待所室内环境的监管力度有助于为官兵生活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高滋辰;郭宝石;郄志伟;刘国云;凌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发现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方法回归性分析行根除性手术治疗的227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70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217例.粘膜内和粘膜下胃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病例分别为38例与179例.单因素分析发现,早期胃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包括肿瘤大小、Lauren分型、溃疡、淋巴浸润、血管侵入及侵入深度;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淋巴浸润、血管侵入深度为早期胃癌患者发生淋巴节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大小、淋巴管周围血管侵入及其侵入深度为早期胃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作者:薛淑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