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丽;叶连新;赵立新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2岁,因呼吸道感染于2008年3月21日21时就诊.经检查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选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四川奇力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71106),100 mL含0.2g,每日1次,0.4 g/次,40滴·min-1,当滴完80 mL药液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痛、心悸、血压下降(70/40 mmHg)、口唇紫绀、腰痛,立即停药、平卧、吸氧、肌注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0.5 mg,肌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 mg,15 min后症状缓解.改用口服药治疗上感,7 d后痊愈,其他均未见异常.
作者:董国军;许亚平;董春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减肥大致分为药物方法及非药物方法,前者包括西药和中药,后者包括节食、运动、手术、针刺、心理、仪器(物理性)等方法.本文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2例物理减肥患者发生手足搐搦症,现将二者关系探讨如下.
作者:郭晓林;赵颖;王洪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糖尿病(DM)大鼠脾细胞凋亡和免疫因子的影响,为NAC在糖尿病并发症预防及糖尿病的治疗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DM组和NAC+DM组,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DM大鼠模型,灌胃给予NAC,于给药结束4周末断头处死,分别采用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荧光标记、PI单标记和PE标记TCRαβ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TCRαβ百分数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和脾细胞培养上清IL-2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M组大鼠脾细胞凋亡率、TCRαβ百分数及血清IL-2含量、G0/G1期和G2/M期脾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或P<0.001),S期脾细胞数和培养上清IL-2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01);DM+NAC组脾细胞凋亡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且细胞周期各期细胞数无明显变化.与DM组比较,DM+NAC组脾细胞凋亡率、TCRαβ百分数、血清IL-2含量、G0/G1期和G2/M期脾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或P<0.001),S期脾细胞数和培养上清IL-2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NAC能降低DM所致的脾细胞凋亡增加,可纠正DM引发的脾细胞周期阻滞,调节DM所致的免疫因子失衡.
作者:郭彩霞;王志成;龚平生;李艳博;赵红光;邦伟;龚守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化脓性脑膜炎(BM)和病毒性脑膜炎(VM)患儿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变化,为BM和VM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BM13例,VM17例)患儿和15例对照组(不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感染的同期住院患儿)脑脊液IGF-Ⅱ和IGFBP-3水平.结果:BM组脑脊液IGF-Ⅱ和IGFBP-3水平高于VM组及对照组(P<0.01);VM组与对照组IGF-Ⅱ和IGFBP-3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M患儿脑脊液IGF-Ⅱ和IGFBP-3水平升高,VM患儿IGF-Ⅱ和IGFBP-3水平无明显变化;脑脊液IGF-Ⅱ和IGFBP-3检测可作为BM和VM的鉴别诊断依据.
作者:李海波;张波;常桂芬;王慧;梁建民;卢洪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提取强力天麻杜仲胶囊(QLTM)的活性成分,检测其药物活性及其对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随机将小鼠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QLTM胶囊组(阳性药物组)及QLTM活性成分高、中、低剂量提取物组,连续灌胃14 d,通过热板致痛法观察小鼠首次舔后足时间和1 min内的舔后足次数,通过醋酸致痛法观察小鼠首次扭体时间和15 min内的扭体次数,通过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检测巨噬细胞活性.结果:在热板致痛实验中,高、中剂量提取物组小鼠首次舔后足时间延长,1 min内的舔后足次数减少(P<0.05或P<0.01);在醋酸致痛实验中,高、中剂量提取物组小鼠首次扭体时间延长,15 min内的扭体次数减少(P<0.05);高、中剂量提取物组及QLTM胶囊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百分率均降低,但中剂量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QLTM活性成分具有镇痛和抑制巨噬细胞活性作用.
作者:赵小霞;台桂香;马吉春;周静;方芳;宋献美;柳忠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羊蹄根丙酮、乙醚提取物对小鼠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方法:80只BAC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6只):阴性对照组(色拉油)、羊蹄根丙酮提取物中剂量(0.5 g生药·kg-1)、高剂量(5.0 g生药·kg-1)组和乙醚提取物中剂量(0.5 g生药·kg-1)、高剂量(5.0 g生药·kg-1)组.小鼠连续3 d皮下注射环磷酰胺(0.3mL/20g),建立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分别给予色拉油,中、高剂量羊蹄根丙酮提取物及中、高剂量羊蹄根乙醚提取物灌胃,20 d后处死动物采血检测血小板数、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结果:①与造模前比较,造模后第14天各组小鼠血小板数量降至低(P<0.01);②造模后第20天(实验结束时)各组小鼠血小板数量高于第14天(P<0.01),且小鼠血小板数羊蹄根丙酮、乙醚提取物各实验组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③羊蹄根丙酮、乙醚提取物各实验组小鼠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高剂量羊蹄根丙酮、乙醚提取物对小鼠血小板减少症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马健康;姜艳霞;马洪波;王新成;陈忠航;雷钧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本组阑尾切除术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者10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5~7.0岁,体重(16.39±2.76)kg,手术时间(52±20)min,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50)氯胺酮组,Ⅱ组(n=50)氯胺酮辅助丙泊酚和芬太尼组.
作者:宋吉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主要应用radioiodine-131(131Ⅰ)去除,去除成功后既可彻底消除DTC术后的隐匿病灶,又可通过检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的变化来监测有无复发和转移,便于随访.首次去除的成功率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为关键的是131Ⅰ剂量,通过优化剂量,使患者首次去除效果大化,并避免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本文针对目前应用的几种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131Ⅰ去除剂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赵红光;姜文平;关锋;侯森;林承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RNA干涉技术下调survivin基因表达对人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及促凋亡的作用,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有效靶点及技术.方法:构建pSU6-si-survivin重组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设空白组、阴性组和治疗组,采用MTT法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RT-PCR检测survivin基因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技术(FCM)及AO/EB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结果:MTT法检测,治疗组24、48和72 h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1.43±1.67、39.07±3.80和59.72±7.05,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治疗组细胞survivin基因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表达均下降,上述产物量与β-actin的比值与空白组和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FCM检测治疗组细胞阻滞于G0/G1期,凋亡率为(20.65±1.28)%,与空白组及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O/EB双染色治疗组细胞呈早中期凋亡.结论:重组质粒pSU6-si-survivin可抑制survivin基因在人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促进肝癌细胞凋亡;survivin基因可作为肝癌基因治疗的重要靶点.
作者:李静;蒋政;陈丽;孙海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根据<2007年学校卫生监督检查方案>,辽河油田卫生监督所于2007年10-11月对全油田辖区内39所中小学校236个班级教室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综合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丽;叶连新;赵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子宫肌瘤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67例子宫肌瘤患者和170例健康女性的雌激素受体α基因rs722209和rs9322346 SNPs位点的基因型,应用SPSS 12.0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子宫肌瘤的关联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人群2个SNPs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病例组rs722209和rs9322346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频数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雌激素受体α基因rs722209和rs9322346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子宫肌瘤发病无关.
作者:叶琳;冯丽华;刘艳广;史杰萍;金花;王春华;隋春生;王树越;邓常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病毒载体在白血病细胞中的基因转导效率,为白血病基因治疗提供关键依据.方法:应用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改造而成的第3代自身失活(SIN)慢病毒载体(lentiviral vector)系统,与鼠白血病病毒(MLV)SIN载体进行比较,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标记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基因导入细胞百分比,评价两种载体系统在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中的基因转导效率.结果:通过荧光显微镜可定性观察GFP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在同样的基因转导条件下,HIV载体转导的白血病细胞中被转导的标记基因GFP的表达强度及GFP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MLV载体转导的细胞.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HIV载体的转导效率接近100%,而MLV低于40%,两组间转导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基于慢病毒载体基因转导的高效性,该载体系统可作为白血病细胞基因转导的极好工具.
作者:白元松;孙延霞;刁建东;卢振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Bcl-2、Bax在维生素K3(VK3)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损伤过程中的变化,为研究VK3诱导肝癌细胞损伤的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VK3处理的实验组(20、40和60 μmol·L-1),MTT法检测各组SMMC-7721细胞生存率;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RT-PCR检测Bcl-2及Bax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及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0 μmol·L-1 VK3组细胞存活率、LDH释放率、Bcl-2和Bax mRNA表达量及其蛋白表达量未见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40和60 μmol·L-1 VK3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或P<0.01);LDH释放率增加(P<0.05或P<0.01);Bcl-2 mRNA表达率降低(P<0.05);BaxmRNA表达量率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40 μmol·L-1剂量的VK3能够诱导SMMC-7721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和上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杨闯;张宏宇;孔晓霞;孙连坤;郑宇;王广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检测TGFβ1、TGFβ受体Ⅱ及其下游Smad调节因子等基因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TGFβ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纯化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应用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CF7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TGFβ1、TGFβ受体Ⅱ、Smad4、Smad6、Smad7的表达.结果:TGFβ1、TGFβ受体Ⅱ、Smad6、Smad7与内参照GAPDH比值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0.721±0.214、1.001±0.312、0.689±0.12和0.221±0.124)与MCF7细胞(0.698±0.324、0.998±0.217、0.718±0.257;0.246±0.138)比较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Smad4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0.498±0.221)低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1.132±0.314)(P<0.05).结论:Smad4在乳腺癌细胞中的低表达可能与TGFβ对乳腺癌的促癌作用有关联.
作者:陈志明;曹红十;李荣贵;史艳芬;孙梅;李玉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肝动脉造影观察肝动脉及其肝外分支的不同变异情况,为肝癌介入治疗提供影像学指导.方法:收集200例原发或转移性肝癌患者的介入术前肝动脉造影资料,2名介入科医生共同阅片观察Michels肝动脉变异分型,分析肝动脉变异发生慨率、肝固有动脉缺失变异情况及肝动脉肝外分支的出现概率、起始部位的变异情况.结果:常见的肝动脉变异是MichelsⅢ型17例(8.5%),其次是Ⅱ型10例(5.0%)和Ⅴ型9例(4.5%).Ⅰ型中肝固有动脉缺失25例,且发现5种亚型.肝外供血分支5种,常见的是胃右动脉肝外供血分支156例(78.0%),其次是胆囊动脉126例(63.0%)、副胃左动脉19例(9.5%)、肝镰状动脉5例(2.5%)、副左膈动脉4例(2.0%).结论:肝动脉变异除Michels分型外尚有其他亚型,且肝动脉的肝外分支变异较多,充分认识这些变异有助于提高肝癌介入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晓东;杨仁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LRs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中TLR4和转接蛋白MyD88表达的影响,探讨低剂量辐射诱导机体免疫效应的机制.方法:昆明系雄性小鼠160只.时间-效应实验60只,随机分为假照组、照射后4、8、16、24和48 h实验组,每组10只;剂量-效应实验100只,随机分为假照组、0.050、0.075、0.100、0.200、0.500、1.000、2.000、4.000和6.000 Gy照射组,每组10只;X线全身照射(WBI)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TLR4和MyD88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时间-效应实验表明,与假照组比较,0.075 Gy照射后TLR4和MyD88表达率在4 h后开始增高,分别在16 h和4 h达高峰(P<0.05或P<0.01,);2.000 Gy照射后,TLR4和MyD88表达率在4 h后开始增高,16 h达高峰(P<0.01).剂量-效应实验表明,与假照组比较,各剂量照射组TLR4和MyD88表达率均随照射剂的增加递增,在0.075 Gy开始明显增加(P<0.05),在2.000 Gy照射后达高峰(P<0.01).结论:电离辐射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LR4和转接蛋白MyD88表达增高,促进小鼠的免疫反应,启动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
作者:高辉;张海玉;单玉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病情凶险且复杂多变,临床救治难度大.发病早期特别是在起病48 h内治疗极为重要.以往对重症胰腺炎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但病死率仍高,且手术后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目前多主张内科治疗.现将本院对1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内科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贺丽萍;吕振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本院70例住院病历,男性5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3岁,平均住院天数19 d,应用抗生素者占82%.
作者:谢华晶;国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4岁,1999年5月因憋气、呼吸困难住院,诊断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予溶栓及下腔静脉植入滤网治疗后症状好转.
作者:刘波;缪京莉;闫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国内外文献报道,腋臭的治疗方法有手术疗法、冷冻疗法、激光疗法和注射药物疗法等.1999年本院采用Yx-Ⅱ-Ⅲ型腋臭治疗仪治疗腋臭3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佟忠国;吴晓瑞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