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角菜酸酯栓又叫太宁栓,是一种痔治疗栓剂,其主要成分每枚含角菜酸酯0.3 g、二氧化钛0.2 g、氧化锌0.4 g.辅料:滑石粉,固体半合成甘油酯,其是治疗痔病的局部用药.具有保护直肠黏膜,修复炎症或受损部位,隔离机械和化学刺激、润滑肠道、软化粪便,从而促进创面愈合、止血、止痒、收敛、减少分泌物、缓解便秘的作用.本院自2007年4月-2007年11月对门诊42例内痔患者采用此栓剂进行局部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景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凋亡以及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抑制剂他罗利姆(FK506)对细胞的保护作用,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损伤及拮抗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大鼠H9c2心肌细胞株体外培养进行实验,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6)和H2O2各处理组(n=6).正常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实验各组分别用50、100、200和400/μmol·L-1H2O2处理1、6和24 h后,用罗丹明(Rhodamme-123)荧光探针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ACmt)变化,用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并采用100μmol·L-1H2O2处理6 h建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损伤模型,给予高、低剂量FK506(0.60和0.15 μmol·L-1)干预,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①100、200和400μmol.L-1H2O2处理组1 h时线粒体膜电位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6和24 h时,200和400 μmol·L-1组△ψmt值均低于100μmol.L-1组(P<0.05),且400 μmol·L-1组低于200 μmol·L-1组(P<0.05),②200和400 μmol·L-1H2O2处理组1 h时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24 h达高峰.③高、低剂量FKS06干预组与单纯100~tmol·L-1H2O2处理组比较,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1),高、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2O2可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导致细胞凋亡.CaN抑制剂对H2O2诱导的大鼠H9e2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冯星;金明华;刘晓梅;孙磊;杜海英;孙志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本文作者利用CT增强扫描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增强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讨论此方法对SPN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4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31~72岁,平均47.1岁其中肺癌25例(腺癌13例、鳞癌10例、转移瘤2例)、炎性结节13例(肺脓肿5例、炎性假瘤8例)、结核瘤6例;临床表现24例有咳嗽和痰中带血f;44例X线片均示肺部单发结节病灶.
作者:杨春明;张亚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A(SeR-A)和B(SeR-B,CD36)的影响,为阐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尤其形成早期)提供依据并为防治AS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人类单核细胞株(THP-1)源性巨噬细胞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加3.0 mg·L-1抗TGF-β1抗体(AntiTGF-β1 Ab),对照组加用3.0 mg·L-1IgG,利用巨噬细胞摄取和Northern blotting法,同步检测对乙酰化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摄取(结合、摄入和分解)以及scR-A和CD36 mRNfA表达.结果:实验组125I-Ac-LDL的结合、摄入和分解量分别为(48.67±6.52)、(412.30±12.21)及(896.48±32.74)μg·g-1protein,与对照组[(8.23±1.24)、(45.69±6.92)及(112.18±20.15)μg·g-1protein]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125I-Ox-LDL的结合、摄入和分解量分别为(102.32±3.11)、(412.94±15.21)和(788.94±31.16)μg·g-1protein,与对照组[(78.56±2.81)、(123.94±12.11)及(345.38±27.17)μg·g-1protein]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ScR-A和CD36 mRNA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增强.实验组与对照组ScR-A mRNA比值为1.7,CD36 mRNA比值为1.12.结论:TGF-61通过抑制ScR-A和CD36表达干预AS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ScR-A实现的.
作者:刘旭光;安君;所剑;韩方雷;崔启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22岁,因停经21周,发现无心儿6 d,要求终止妊娠入本院.该患半个月前行产前检查时发现异常,遂来本院,彩色超声提示双胎妊娠(一胎儿正常,一胎儿无心).入院常规查体未见异常.
作者:黄荣;张晓霞;于晓伟;费军伟;张松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临床上部分病例因X线表现不典型与肺结核不易区分,常导致诊治的延误.现将本院2006年1月-2008年9月收治的3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孕激素受体(PR)基因多态性与子宫肌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作为遗传标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65例中国汉族子宫肌瘤患者(病例组)和157例非子宫肌瘤健康女性(对照组)PR基因rsll45460位点的基因型.应用拟合优度x2检验分析基因型频数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利用SPSS 12.0统计软件分析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与子宫肌瘤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rsll45460位点基因型频数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rsll45460位点基因型(C/C、C/T、T/T)和等位基因(C、T)频数分布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PR基因rs1145460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子宫肌瘤发病无关.
作者:叶琳;冯丽华;齐英;史杰萍;崔建林;王春华;隋春生;李娜;胡伟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肾上腺素β2受体(β2-AR)的表达及其意义,为神经因素调节骨髓造血理论提供依据.方法: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从正常小鼠骨髓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直接涂片、粒一单集落造血祖细胞培养后涂片、骨髓基质细胞培养爬片,同时行骨髓石蜡切片及全骨髓细胞涂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上述标本中骨髓细胞β2-AR的表达.另取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注射法制备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模型,β2-AR拮抗剂组静脉注射ICI 118551,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至第8天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3组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β2-AR的表达.结果:正常小鼠骨髓细胞β2-AR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可见胞质及胞膜呈深浅不等的棕黄色,其中单个核细胞48%强阳性,造血祖细胞55%中等阳性、45%弱阳性,骨髓基质细胞68%强阳性,其他辅助细胞呈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再障模型组、β2-AR拮抗剂组及对照组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β2-AR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30.31、1.72±0.29及1.41±0.35.与对照组比较,再障模型组β2-AR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β2-AR拮抗剂组β2-AR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正常小鼠骨髓细胞有β2-AR表达,其表达量与骨髓造血状态有关,提示β2-AR可能通过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途径参与造血调节.
作者:童金生;罗满生;袁长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资料与方法选择2008年本院门诊和住院的20例老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55~83岁,其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低)患者1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9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定量测定血.1清中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腺原氯酸(TT3)和总甲状腺素(TT4)含量.
作者:王育宏;朱南竹;喻骏;侯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本文作者对38例有详细随访记录的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估手术疗效和并发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龄23~59岁,平均37.3岁.受伤原因:坠落伤10例,交通伤11例,下楼滑倒17例.左足跟骨骨折21例,右足15例;开放性骨折2例.术前常规摄跟骨前后位、侧位和轴位X线片,冠状位和水平位CT扫描.
作者:杨勇;王建新;宁湘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成人上位、中位胸椎节段(T1~T8)椎弓根形态对螺钉植入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体直接测量方法,测量5具新鲜成人尸体胸椎(T1~T8)椎弓根的横径,比较其与临床应用的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匹配程度;模拟手术情况,按照个体化原则选择植入螺钉型号,并于直视下植入椎弓根螺钉,肉眼下观察螺钉植入后椎弓根皮质破坏情况.结果:成人胸椎T6~T8节段,椎弓根横径分别为4.53(4.40~4.70)、5.38(5.25~5.60)和5.55(5.50~5.80)mm,均>4.5 mm,可以满足小直径螺钉植入.T1~T5椎弓根横径分别为4.74(3.85~5.25)、4.47(3.45~5.25)、4.15(3.60~4.65)、3.75(3.10~4.50)和4.25(3.70~4.65)mm.在所有测量胸椎标本中,椎弓根横径<4.5 mm的椎体占标本总体的22.5%.螺钉植入椎弓根后,2个椎体发生椎弓根外侧皮质破坏.结论:成人T3~T4节段椎弓根横径窄,影响椎弓根螺钉的安全植入,但在上位及中位胸椎的大部分节段,可以安全植入.
作者:付长峰;刘中国;刘一;张绍昆;赵松;闫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教职工糖尿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5~85岁,男性62例,女性40例,另选正常对照组96例,年龄34~83岁,男性55例,女性41例.
作者:王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糖尿病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传统内科治疗和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治疗效果,探讨PTA对糖尿病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治疗价值.方法:40例糖尿病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根据患者志愿20例行PTA(PTA组),另20例给予传统内科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患肢疼痛、冷感、踝动脉收缩压、踝肱指数、血流峰值的变化,并且判断两组治疗6个月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下肢及足部疼痛积分、冷感积分、踝动脉收缩压、踝肱指数、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PTA组患者下肢及足部疼痛积分、冷感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1),踝动脉收缩压、踝肱指数和下肢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1).治疗6个月后PTA组特校率为85%(17/20),对照组为O;PTA组有效率为95%(19/20),对照组75%(15/20).P'FA组特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TA治疗糖尿病致下肢动脉闭塞症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内科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清;柳林;赵凯军;杨海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因此,有关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针对肿瘤患者的免疫监视功能缺损,以提高树突状细胞(DC)、T细胞及NK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为策略的癌症治疗方法已经取得了多项进展,基于Fh3配体(FL)免疫治疗就是其中之一.FL是主要表达于造血干细胞/祖细胞上的Ⅲ型酪氨酸激酶受体Flt3的配体,是一种与早期造血调控有关的生长因子.FL联合其他细胞因子,能够在体内外显著地扩增DC,刺激T细胞和NK细胞增殖,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采用FL治疗乳腺肿瘤、前列腺肿瘤、颅内肿瘤等,已经显示了其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中的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劳凤学;柳忠辉;刘端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myc和k-ras基因多态性与辐射诱发小鼠胸腺淋巴瘤的关系.方法:采用60Co(剂量率0.382 Gy·min-1,总剂量7 Gy)分别照射C57BL/6J和BALB/c小鼠建立小鼠胸腺淋巴瘤模型,6个月后处死小鼠,取胸腺组织,用Promega DNA纯化试剂盒提取胸腺淋巴瘤细胞基因组DNA,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c-myc基因rs51048361(C/T)、k-ras基因rs30221756(A/G)和rs30161609(T/C)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60Co照射引起2种小鼠的胸腺瘤发生率不同,对应的rs51048361位点基因型分别为C/C和T/T,rs30221756位点基因型分别为A/A和G/G,rs30161609位点基因型分别为T/T和C/C.结论:辐射敏感性不同的C57BI./6J和BALB/c小鼠60Co照射后rs51048361、rs30221756和rs30161609位点基因型不同,推测c-myc和k-ras基因多态性与辐射诱发胸腺淋巴瘤有关联.
作者:于雷;刘永哲;孙世龙;杨湘山;武宁;宋祥福;鞠桂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肿瘤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1例不同分期恶性肿瘤患者PBMC中CD4+CD25+/CD4+、CD4+CD25high/CD4+T细胞百分比,进一步分析CD4+CD25+及CD4+CD25highT细胞中表达Foxp3+T细胞的百分比,并与正常对照组(n=32)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Ⅰ及Ⅱ期恶性肿瘤患者PBMC中CD4+CD25+/CD4+及CD4+CD25high/CD4+T细胞百分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Ⅲ及Ⅳ期恶性肿瘤患者均明显增高(P<0.05),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CD4+CD25+/CD4+及CD4+CD25high/CD4+T细胞的百分比也逐渐增高,恶性肿瘤患者CD4+CD25+及CD4+CD25highFoxp3+T细胞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增高可能是恶性肿瘤发病及免疫机制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定期检测外周血中上述指标的变化,有利于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
作者:王雪野;韩梅;高长斌;肖中平;陈琳;高鹏;孔令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构建重组人HIF-Ia真核表达质粒,为进行人HIF-1α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做准备.方法:从人外周血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反转录合成cDNA.分别以含有绿色荧光蛋白(EGFP)片段的质粒PIREGFP质粒和反转录合成的cDNA为模板,加入所设计的3对引物[EGFP-linker、HIF-1α)上游(up)和下游(down)引物]所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分别与T载体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LB/Amp平板培养基筛选菌落,提取质粒.测序正确后经酶切先后克隆进入pVAXl载体.结果: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获得约870、1 199和672 bp的特异性DNA片段,分别与T载体连接后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所提供的基因序列相同.将以上3个片段依次连入pVAXl载体后,所得质粒经酶切鉴定后获得约1 800 bp片段,与预想结果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人HIF-1α真核表达质粒pVAxl-EGFP-linker-HIF-1α.
作者:陆蕴松;高忠礼;刘光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6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头晕1 h入院.该患者源于1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心悸、胸闷、头晕及恶心症状,曾自服速效救心丸无效,症状加重,被家属送人本院.
作者:云庆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构建PIAS3(活化型STAT3抑制蛋白)的Myc融合蛋白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表达融合蛋白Mye-PIAS3.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鼠PIAS3基因全长cDNA编码区序列.将该1 851 bp的特异性片段连接到T载体上,将其亚克隆至pCMV-Myc真核表达载体的Sal Ⅰ和Not Ⅰ位点之间.将pCMV-Myc-PIAS3重组质粒转染前列腺癌PC3细胞,利用Myc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融合蛋白Myc-PIAS3的表达.结果;重组pCMV-Myc-PIAS3质粒通过酶切和测序鉴定了其正确性.EcoR 1酶切鉴定时有4 357和1 318 bp2条带,Xba Ⅰ酶切鉴定时有3 291 bp和2 384 bp 2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测序结果显示,13个氨基酸Myc在N端,然后是阅读框架正确的PIAS3的基因序列.pCMV-Myc-PIAS3重组质粒转染PC3细胞,利用Myc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融合蛋白Myc-PIAS3的表达,在相对分子质量68 000处检测到特异的蛋白表达条带.结论:成功构建pCMV-Myc-PIAS3重组质粒,并表达融合蛋白Myc-PIAS3.
作者:李江;甄园丽;扬南扬;张俊芳;王中南;李晓萌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