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苦参凝胶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于虹

关键词:苦参, 凝胶, 妇科门诊患者, 阴道毛滴虫, 现报道如下, 应用, 协定处方, 阴道炎, 念珠菌, 病原体, 细菌, 疗效
摘要:阴道炎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念珠菌和阴道毛滴虫等.本院应用院内协定处方制成苦参凝胶,应用于本院妇科门诊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颞叶癫痫点燃后海马NR2A mRNA、NR2B mRNA的时空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海马NMDA受体NR2A、NR2B亚单位的时空表达变化与颞叶癫痫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5只,假手术组和海人酸(KA)致痫组各30只,采用KA杏仁核微量注射方法建立经典的大鼠颞叶癫痫点燃模型;假手术组和KA致痫组分别按点燃后6、24、72 h和7、14、21 d时间点分为6组,每组5只.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NR2A mRNA、NR2B mRNA时程表达变化.结果:癫痫组海马各区NR2A mRNA阳性细胞表达率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于点燃后21 d逐步恢复正常.NR2B mRNA在癫痫组海马DG和CA1区阳性细胞表达率总体上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CA3区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回归分析显示NR2A mRNA和NR2B mRNA的阳性细胞表达率与颞叶癫痫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β=0.154,P=0.0001),NR2B mRNA表达与颠叶癫痫的发生存在正相关关系(β=0.102,P=0.0001).结论:颞叶癫痫大鼠海马NR2A mRNA、NR2B mRNA存在时空差异性表达改变可能与颞叶癫痫及其脑损伤过程有关.

    作者:梁建民;时颖;崔璐;张淑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教职工体检中发现急性心肌梗塞1例报告

    2006年5月10-31日本院为教职工体检过程中发现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赵羽;吕利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4种古DNA抽提方法效果比较

    目的:寻找到一种简便、快速、可靠、有效的古DNA抽提方法.方法:选择基于硅粒法和硅离心柱法的四种抽提方法(方法A:Modified Silica Particles Method;方法B:Ceneclean Method;方法C:QIAamp Method;方法D:Modified QIAquick method))分别抽提5个距今约4 000年的古绵羊线粒体DNA(mtDNA),并进行PCR扩增,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扩增成功与否,根据扩增成功率判断抽提方法的优劣.结果:4种方法的扩增成功率从20%~100%,基于硅离心柱法的抽提效果(60%,100%)明显的优于基于硅粒法(20%,40%),其中Modified Silica Particles Method的效果差(20%),Modified QIAquick Method的效果好(100%).结论:Modified QIAquick Method方法使用Centricon(R)超滤管浓缩DNA抽提裂解液,结合硅离心柱进行DNA纯化,能有效去除PCR抑制物,同时得到较好的古DNA模板.

    作者:蔡大伟;王海晶;韩璐;李胜男;周慧;朱泓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银杏叶片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银杏叶片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苯那普利组及银杏叶片组,于给药后2周和4周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肾脏指数、左右肾重比、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活性、尿液尿素氮、尿肌酐、血尿素氮、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排泄量等指标.结果:给药后2周,银杏叶组大鼠NAG酶活性[(18.0±5.4)U·L-1]、血尿素氮[(7.3±1.3)mmol·L-1]、血肌酐[(35.2±8.4) μmol·L-1]及24 h尿蛋白排泄量[(9.82±4.42) mg]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给药后4周,银杏叶片组大鼠NAG酶活性[(10.3±4.1)U·L-1]、血尿素氮[(8.7±0.9)mol·L1]、血肌酐[(44.2±6.7) μmol·L-1]及24 h尿蛋白排泄量[(10.17±8.42) mg]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给予银杏叶片能减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结论:口服银杏叶片对UUO大鼠肾功能和结构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李相军;李才;孙广东;苗春生;孙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与肺癌预后的关系

    Survivin是一种结构独特的凋亡抑制因子,具有抑制细胞凋亡和调节细胞增殖的双重作用.Survivin属于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成员之一,在大多数肿瘤中有表达,但在成人终末分化组织一般不表达或低表达.Survivin参与细胞周期调控,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也可作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Survivin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学功能、与肺癌预后的相关性及靶向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邵国光;张春鹏;徐沛然;张尔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rhKD/APP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rhKD/APP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l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取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设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及rhKD/APP小中大剂量(4.5、9.0、18.0 mg·kg-1)组.测定实验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丙二醛(MDA)、肝重系数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rhKD/APP小、中、大剂量组血清ALT、AST活性和肝组织中MDA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肝脏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有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与模型组相比,rhKD/APP小、中、大剂量组肝组织损伤程度较轻,且随着rhKD/APP剂量增加肝组织损伤程度逐渐减轻.结论:rhKD/APP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馨木;贺巾超;杨莉莉;张赢予;董文;侯立中;颜炜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聚集及释药特性的体外观察

    目的:探讨磁场和加热作用下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在体外的聚集及释药情况.方法:实验按水浴加热温度分为6组,分别为21、33、39、42和45 ℃组以及对照组,同时每一组又分为施加磁场组与未施加磁场组2个亚组.利用LY荧光标记阿霉素后,制备成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采用外加磁场定位对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进行聚集引导,水浴加热使其释放阿霉素,通过荧光分析仪观察其聚集、释放药物及与腺癌细胞(腺癌细胞株HT-29)结合情况.结果:在体外强磁场作用下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出现定向聚集,在水浴加热至33 ℃时阿霉素开始释放,并可与腺癌细胞结合,42 ℃时药物释放量可达到90%以上.其中21、33和39 ℃时释放药物与腺瘤细胞结合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在39、42和45 ℃药物释放率施加磁场亚组与未施加磁场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磁场可以明显提高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的体外定向聚集性,温度可以控制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对阿霉素的释放及其与腺癌细胞的结合.

    作者:付京;包国强;王化宁;马庆久;何显力;赵华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学生入学体检发现马凡氏综合征1例报告

    马凡氏综合征(Marfan's syndrome),又名蜘蛛指(趾)综合征,是由法国医生Marran于1986年首先报告的一种少见的全身结缔组织病,故名为马凡氏综合征.该病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史.

    作者:朱冬元;耿志辉;孟令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序贯分析方法在不同分析方法一致性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序贯分析方法在不同方法一致性检验中的应用及其优点.方法:在一项历时5年的大规模人群干预试验中,经5年连续的健康教育、合理膳食指导、儿童适时添加辅食等人群干预后,0~6岁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有明显改善,但血红蛋白检测结果表明该年龄组儿童贫血患病率却非但未降反而上升,对该结果专家有不同的解释,但均缺乏足够的证据.采用双向量反应开放型序贯试验方法,对2次血红蛋白检测所用仪器和方法的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干预前后2次所用仪器及方法所得检测结果之差异在10%的范围内上下波动,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量反应开放型序贯分析方法分析其差值累积值的序贯试验线于第12对检验结果之差值累积值与序贯图中界线相交.结论:干预前后儿童贫血患病率的高低与检测仪器及检测方法无关,序贯分析方法在评价不同的检测方法、诊断标准、疗效、人群干预试验结果的一致性方面是循证医学中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崔颖;郭伟;王蕾;杨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胡芦巴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

    目的:探讨胡芦巴提取物作用不同时间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变化.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8只、胡芦巴提取物治疗组(F)1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C)6只,观察胡芦巴提取物作用不同时间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变化.结果:与糖尿病组比较,给予胡芦巴提取物治疗组糖尿病大鼠血糖第9天开始明显下降(P<0.05),第21天(3周)时血糖显著降低(P<0.01);第27天(4周)左右降至与对照组同样水平(P>0.05),给药4周内血糖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降低,呈负相关关系(r=-0.97,P<0.05).4~12周血糖水平保持平稳,血糖水平不随时间延长而改变.胡芦巴提取物治疗组给药4周后停给2周,停止给药期间血糖回升较缓慢.结论:胡芦巴提取物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含量,使其恢复到正常大鼠血糖水平,并在给药4周内呈明显的时效关系.

    作者:卜凤泉;刘忠英;石艳;张静;苗春生;李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益智口服液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不同脑区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智口服液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不同脑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大鼠CA1区注入有活性的Aβ1-40制备AD模型,将30只造模成功的成年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益智口服液组、褪黑素组和AD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益智口服液、褪黑素和生理盐水.40 d后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细胞凋亡百分率、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蛋白质表达变化.结果:与AD模型对照组比较,益智口服液组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5)、细胞色素C蛋白质表达降低(P<0.05).结论:益智口服液可以通过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色素C蛋白质表达改善AD鼠痴呆状况.

    作者:詹焱;马涤辉;张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新型TaqMan-MB荧光探针测定古DNA模板含量

    目的:设计荧光检测探针,对古DNA样本中的线粒体DNA片段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其检测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利用分子信标的茎环结构和TaqMan的降解作用设计一种新型的TaqMan-Molecular Beacon荧光检测探针,与实时PCR仪联用,对古DNA模板进行定量检测.结果:5个古代样本中3个测得拷贝数,1个无法观察到原始模板量,1个样本无原始模板.结论:TaqMan-MB荧光探针集中了分子信标和TaqMan的技术优势,对古DNA模板具有很好的定量检测效果.

    作者:崔银秋;张全超;谢承志;周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参皂苷Rg3对HSE模型鼠的治疗作用及免疫调节效应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3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模型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免疫调节效应.方法:腹腔注射单纯疱疹病毒1(HSV-1)病毒悬液,用PBS做六个稀释度10倍递次稀释,分别为10-1、10-2、10-3、10-4、10-5和10-6,制备小鼠HSE模型.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小鼠脑组织NO含量.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g3,剂量分别为0.3、1.0和3.0 mg·kg-1,观察Rg3对HSE模型鼠存活时间的影响和脑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MTT法检测Rg3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NK细胞毒活性的影响,鼠脾T淋巴母细胞增殖分析法测定上清中IL-2活性,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IFN-γ活性.结果:成功建立HSE小鼠模型.HSE模型鼠脑组织中NO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0.3 mg·kg-1 Rg3组和疱疹性脑炎小鼠的存活时间延长,脑组织病理改变减轻.0.4 mg·kg-1 Rg3组SI、IL-2和IFN-γ高于对照组(P<0.05),NK细胞毒活性高于对照,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g3对HSE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具有免疫调节效应,是一种具有潜在开发前景的抗HSV-1药物.

    作者:梅少林;袁红艳;曹湘博;常雅萍;李平亚;刘金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内蒙古朱开沟遗址古代居民线粒体DNA分析

    目的:探讨内蒙古朱开沟古代居民的遗传关系.方法:对9例保存较好的个体牙齿的线粒体基因组的高可变一区进行扩增和测序,与内蒙古饮牛沟古代人群及现代亚洲人群对比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推测单倍型类群归属.结果:获得7例朱开沟遗址古代居民线粒体基因组高可变一区364 bp的序列,共检测出15个突变位点,界定7种单倍型,并归属到单倍型类群.结论:朱开沟古代居民在母系遗传上与其后的饮牛沟墓地古代居民及现代内蒙古地区人群关系密切,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人群母系遗传结构具有连续性.

    作者:王海晶;常娥;蔡大伟;张全超;周慧;朱泓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整体功能提高的促进作用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Barthel指数(BI)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于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评定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精神状态.结果: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FMA、BI和HAD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0 d后两组比较,康复组FMA及BI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HADS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Pearson检验发现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与ADL的提高呈正相关.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精神状态,提高ADL能力.

    作者:蔺勇;张扬;殷淑萍;齐文华;冯加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旋毛虫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肠炎小鼠Th1/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旋毛虫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模型Th1/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0%乙醇对照组、旋毛虫(T.spiralis)应用组、TNBS诱导肠炎模型组、预先感染T. spiralis后诱导TNBS模型组,(每组小鼠取材时保证6只以上).采用RT-PCR方法观察感染旋毛虫和未感染旋毛虫小鼠于TNBS诱导肠炎后3 d和7 d时不同基因的表达变化,包括小鼠脾脏中IFN-γ、IL-4、IL-10 mRNA和结肠中IL-10 mRNA的表达量.结果:预先感染T. spiralis后诱导TNBS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3 d脾脏中IFN-γ mRNA的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造模后7 d脾脏中IFN-γmRNA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IL-4 mRNA的表达量于3 d和7 d时均高于模型组(P<0.05).预先感染T.spiralis后诱导TNBS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3 d和7 d脾脏和结肠中IL-10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旋毛虫对TNBS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外周免疫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炎症性肠病过度的Th1型免疫反应、上调Th2型免疫反应而实现;IL-10既作为Th2类细胞因子又作为Tr1型细胞因子对实验性小鼠的肠道局部和外周免疫均产生重要调节作用.

    作者:赵颖;杨世忠;朴云峰;高普均;王岚;刘明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大鼠肾皮质过氧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大鼠肾皮质过氧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AGEs组(给予AGEs同时尾静脉注射AGE-修饰大鼠血清蛋白),AGEs+AG组[给予AGEs同时腹腔注射氨基胍(AG)],天然血清组(注射天然大鼠血清蛋白)和空白对照组(不施加处理的正常大鼠).各组大鼠每日注射1次,连续注射6周,RTPCR检测PPAR-γ 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大鼠肾皮质均有PPAR-γ表达;与天然血清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AGEs组大鼠肾皮质PPAR-γ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同时注射AG的大鼠PPAR-γ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降低.结论:大鼠肾皮质表达PPAR-γ;AGEs能降低大鼠肾皮质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提示AGEs可能通过对肾脏保护性因子PPAR-γ的影响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作者:于晓艳;李才;苗春生;周桂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的ClC-3和NF-κB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ClC-3和NF-κB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31例病理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和6例正常膀胱组织中ClC-3和NF-κB的表达.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lC-3主要在癌细胞的胞膜表达,阳性表达率74%(23/31).其中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阳性表达率40%(4/10),Ⅱ级阳性表达率81%(9/11)、Ⅲ级阳性表达率100%(10/10).NF-κB在癌细胞的胞浆内表达,阳性表达率83%(26/31).其中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阳性表达率60%(6/10),Ⅱ级阳性表达率90%(10/11),Ⅲ级阳性表达率100%(10/10).6例正常膀胱组织中仅有1例ClC-3表达弱阳性,NF-κB表达均为阴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lC-3和NF-κB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1).结论:ClC-3和NF-κB可能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和增殖有关.

    作者:汪岩;康劲松;王心蕊;王医术;李洪岩;李扬;孙连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丙型肝炎病毒NS5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HCV NS5A/pCI-neo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uh-7细胞系,为体外高效表达NS5A蛋白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方法从带有丙型肝炎病毒NS5A基因的pC DNA 3.1(+)/HCV NS345质粒中扩增出HCV NS5A基因,然后TA克隆于pGEM-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阳性克隆经测序鉴定,再经双酶切消化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上,经酶切鉴定与测序证实.结果:用PCR方法扩增出HCV NS5A基因全序列,因其cDNA的G+C含量高直接测序末成功,后经TA克隆,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经测序鉴定,与设计的HCV NS5A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经酶切连接并成功插入pCI-neo上.结论:成功构建了高效表达丙型肝炎病毒NS5A基因的pCI-neo真核表达载体.

    作者:苏秀芬;牛俊奇;姜艳芳;胡玉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健康学生大肠埃希菌第1类整合子的鉴定及特征

    目的:探讨健康学生肠道大肠埃希菌携带第1类整合子的分布及所含基因盒的特征.方法:常规方法分离大肠埃希菌;纸片扩散法对10种抗生素进行耐药性监测和分析;PCR鉴定第1类整合子阳性株;PCR产物测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97份标本中鉴定出大肠埃希菌76株,其中25株(32.8%)为多重耐药,耐药谱为复合磺胺-氨苄西林-四环素-红霉素-链霉素.25株中有14株(56.0%)鉴定出1类整合子,1 800 bp10株,750 bp 4株.PCR产物测序得知1 800 bp整合子携带aadA1-dfrA14-orf基因盒,传递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750 bp整合子携带dfrA14基因盒,传递对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论:不同种类的1类整合子存在于健康人大肠埃希菌中,携带耐药基因盒,决定多重耐药性.

    作者:李明成;李凡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