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学生大肠埃希菌第1类整合子的鉴定及特征

李明成;李凡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第1类整合子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学生肠道大肠埃希菌携带第1类整合子的分布及所含基因盒的特征.方法:常规方法分离大肠埃希菌;纸片扩散法对10种抗生素进行耐药性监测和分析;PCR鉴定第1类整合子阳性株;PCR产物测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97份标本中鉴定出大肠埃希菌76株,其中25株(32.8%)为多重耐药,耐药谱为复合磺胺-氨苄西林-四环素-红霉素-链霉素.25株中有14株(56.0%)鉴定出1类整合子,1 800 bp10株,750 bp 4株.PCR产物测序得知1 800 bp整合子携带aadA1-dfrA14-orf基因盒,传递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750 bp整合子携带dfrA14基因盒,传递对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论:不同种类的1类整合子存在于健康人大肠埃希菌中,携带耐药基因盒,决定多重耐药性.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学生大肠埃希菌第1类整合子的鉴定及特征

    目的:探讨健康学生肠道大肠埃希菌携带第1类整合子的分布及所含基因盒的特征.方法:常规方法分离大肠埃希菌;纸片扩散法对10种抗生素进行耐药性监测和分析;PCR鉴定第1类整合子阳性株;PCR产物测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97份标本中鉴定出大肠埃希菌76株,其中25株(32.8%)为多重耐药,耐药谱为复合磺胺-氨苄西林-四环素-红霉素-链霉素.25株中有14株(56.0%)鉴定出1类整合子,1 800 bp10株,750 bp 4株.PCR产物测序得知1 800 bp整合子携带aadA1-dfrA14-orf基因盒,传递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750 bp整合子携带dfrA14基因盒,传递对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论:不同种类的1类整合子存在于健康人大肠埃希菌中,携带耐药基因盒,决定多重耐药性.

    作者:李明成;李凡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rhKD/APP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rhKD/APP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l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取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设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及rhKD/APP小中大剂量(4.5、9.0、18.0 mg·kg-1)组.测定实验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丙二醛(MDA)、肝重系数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rhKD/APP小、中、大剂量组血清ALT、AST活性和肝组织中MDA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肝脏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有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与模型组相比,rhKD/APP小、中、大剂量组肝组织损伤程度较轻,且随着rhKD/APP剂量增加肝组织损伤程度逐渐减轻.结论:rhKD/APP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馨木;贺巾超;杨莉莉;张赢予;董文;侯立中;颜炜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Ovid数据库使用指南

    Ovid技术公司是全球著名的数据库,目前已推出的生物医学数据库包括临床各科专著及教科书、循证医学、医学MEDLINE、EMBASE以及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提供60多个出版商出版的科学、技术及医学期刊1 000多种,目前可使用LWW出版社出版的被Ovid数据库收录的251种与医学相关的核心期刊全文及OUP 50种期刊专辑》收录的牛津出版社出版的50种核心期刊.本文主要介绍Ovid数据库不同检索途径即关键词途径、著者途径、篇名途径及期刊途径的使用方法,并对主要检索工具进行解释,同时对如何提高检索效率进行剖析并说明其检索技巧.

    作者:刘莉;青晓;姜瑾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旋毛虫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肠炎小鼠Th1/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旋毛虫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模型Th1/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0%乙醇对照组、旋毛虫(T.spiralis)应用组、TNBS诱导肠炎模型组、预先感染T. spiralis后诱导TNBS模型组,(每组小鼠取材时保证6只以上).采用RT-PCR方法观察感染旋毛虫和未感染旋毛虫小鼠于TNBS诱导肠炎后3 d和7 d时不同基因的表达变化,包括小鼠脾脏中IFN-γ、IL-4、IL-10 mRNA和结肠中IL-10 mRNA的表达量.结果:预先感染T. spiralis后诱导TNBS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3 d脾脏中IFN-γ mRNA的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造模后7 d脾脏中IFN-γmRNA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IL-4 mRNA的表达量于3 d和7 d时均高于模型组(P<0.05).预先感染T.spiralis后诱导TNBS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3 d和7 d脾脏和结肠中IL-10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旋毛虫对TNBS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外周免疫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炎症性肠病过度的Th1型免疫反应、上调Th2型免疫反应而实现;IL-10既作为Th2类细胞因子又作为Tr1型细胞因子对实验性小鼠的肠道局部和外周免疫均产生重要调节作用.

    作者:赵颖;杨世忠;朴云峰;高普均;王岚;刘明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TrkA在胚胎期Wistar大鼠端脑内的表达

    目的:探讨TrkA受体在胚胎不同时期Wistar大鼠端脑内的表达情况.方法:成年Wistar大鼠合笼饲养,查到阴栓或阴道涂片查到精子为E0天,分别在E13、E15、E17、E19和E21天利用常规形态学手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胚胎期Wistar大鼠不同脑区TrkA表达情况.结果:E13天胎脑组织内未检测到TrkA阳性表达,E15天TrkA表达阳性率在胚胎期大鼠端脑皮质内呈上升趋势,E17天达次高峰,E19开始下降,出生前E21天再次达表达高峰.胎鼠纹状体、海马的发育较晚,E17天开始发育,TrkA在其内的表达与皮质内相似.结论:TrkA在胎鼠端脑的表达始于E15天,且自E15~E21表达量呈持续增加趋势,符合胚胎诱导过程.

    作者:王晓明;陈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溶血磷脂酸对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及收缩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离体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及收缩力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豚鼠18只,随机分LPA 0.1、1.0、10.0 μmol·L-1组,每组6只,采用给药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LPA对豚鼠乳头肌的作用.对10.0 μmol·L-1组,灌流洗脱后,加入四乙基铵(TEA)20 mmol·L-1+LPA10.0 μmol·L-1,观察TEA对LPA作用的影响.结果:LPA1.0和10.0 μmol·L-1组乳头肌收缩幅度由给药前的100%增加到(122.6±7.9)%和(139.48±8.2)%(P<0.05或P<0.01).LPA 0.1、1.0和10.0 μmol·L-1组心室肌动作电位的幅度(APA)由给药前的(106.79±11.80)、(96.86±9.81)和(100.22±7.55)mV升高到(113.49±12.66)、(112.54±10.07)和(118.91±10.62)mV(P<0.05或P<0.01);动作电位50%时程(APD50)和动作电位90%时程(APD90)均较给药前延长(P<0.05).20 mmol·L-1的TEA可使LPA10.0 μmol·L-1对APD50的作用降低(P<0.05).结论:LPA可增加豚鼠心脏乳头肌动作电位幅值,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增加心室肌收缩力.

    作者:李欣;赵春燕;张文杰;赵明;姜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鼠CnA/EGFP基因共表达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目的:构建大鼠钙调磷酸酶A亚基(CnA)α基因/EGFP共表达的真核表达质粒,为研究钙调磷酸酶基因在缺血缺氧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提供生物表达系统.方法:RT-PCR方法扩增大鼠CnA基因(约1 590 bp),克隆至T载体,经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CnA序列正确后,再用内切酶将CnA从T-CnA质粒中切出,与已插入报告基因IRES-EGFP基因片段的重组pShuttle2载体(pShuttle2-IRES-EGFP)连接,构建CnA/EGFP共表达的真核表达质粒pShuttle2-CnA-IRES-EGFP.结果:DNA测序结果显示扩增的CnA DNA序列与相应的GenBank(NM_017041)所公布的序列完全相同;Nhe Ⅰ和Not Ⅰ双酶切重组质粒pShuttle2-CnA-IRES-EGFP,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可见大小分别为1 590和5 240 bp两条片段,与预期值相符.结论:成功构建了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大鼠CnA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作者:沈小梅;张巨艳;成蓓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扑热息痛致肝细胞损害2例报告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37岁,高热伴周身不适3 d,发热时体温39.2 ℃,无头痛、恶心及呕吐,无腹泻、腹胀及厌油感.

    作者:黄英华;武晓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超顺磁性纳米粒子由于具有在生物体内的特异性分布以及在外加磁场下可控运动的特点,已被应用于肿瘤细胞的富集、分离、药物的磁靶向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诸多方面.本文对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在磁共振成像、肿瘤细胞分离、磁导向药物以及肿瘤的磁流体过热治疗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孟宪瑛;王广义;吕国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B超诊断胃柿石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岁.既往健康,因1个月前曾1次食6个未成熟肺子后食欲差,上腹部反复发作性疼痛,在当地卫生所治疗无明显好转,来本院就诊.B超(Aloka ssd-256型B超机,探头频率3.5MHz)检查前让患儿饮水400 mL,取平卧及半卧位多个切面观察,见胃内充盈尚好,胃壁光滑,各层结构清晰,胃体部见6.2 cm×5.0 cm×3.8 cm的强回声光团,边界清楚,轮廓规整,与胃壁无固定关系,能随体位变化而移动,后方伴有声影.B超诊断:胃柿石.2 d后手术,从胃内取出一个约鸡蛋大的柿石,表面较光整,呈草绿色及少许黑褐色混杂,质地如硬面团,剖开内面呈实质较均匀略带桔黄色的固状物,仍能辨认出柿子.

    作者:胡中桥;孟昭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难愈性皮肤溃疡的促愈合作用

    目的:研究外用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对糖尿病大鼠难愈性创面的促愈合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0只,制备糖尿病大鼠难愈性皮肤溃疡模型;创面局部分别用rhaFGF(90U·cm-2)及生理盐水喷洒;记录创面面积、伤腔容积及愈合时间,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及再上皮化,评价创伤修复情况.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rhaFGF组伤后各时间点的创面面积、伤腔容积均明显缩小(P<0.05),愈合率显著提高(P<0.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rhaFGF组的肉芽组织生长及再上皮化明显加速.结论:局部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的rhaFGF对糖尿病大鼠难愈性创面有明显的促愈合作用.

    作者:刘青;郭蔚莹;刘克辉;谢晓娜;王丽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碘乙酰胺诱导的大鼠胃炎中神经肽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

    目的:探讨含不同神经肽的神经纤维在碘乙酰胺诱导的大鼠胃炎中的变化,分析神经纤维与免疫细胞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碘乙酰胺诱导制备大鼠胃炎模型,以纯净水喂养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定量分析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胃黏膜中含P物质(SP)、神经肽Y(NPY)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的神经纤维数量及免疫活性细胞.结果:光学显微镜观察模型组和对照组胃黏膜含SP、NPY及VIP神经纤维分布于黏膜层腺体之间.模型组黏膜含SP及VIP的神经纤维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的胃黏膜可见免疫活性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表明SP、NPY表现出免疫活性,免疫细胞与神经纤维毗邻.结论:胃炎模型制作成功;神经肽参与了胃炎的形成过程及免疫调节.

    作者:陈丽萍;吴山力;FEHER Erzsébet;ALTDORFER Károly;迟宝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因子的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探讨多药耐药因子在肺癌中表达与共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52例肺癌患者病理组织中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谷胱甘肽S转移酶Ⅱ(GST-Ⅱ)3种多药耐药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织中P-gp、MRP、GST-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9%(27/52)、61.5%(32/52)和78.8%(41/52);耐药因子在不同病理类型、不同TNM分期和不同分化程度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P-gp和MRP均阳性40.1%,P-gp和GST-Ⅱ均阳性44.2%,MRP和GST-Ⅱ均阳性50.0%,P-gp、MRP和GST-Ⅱ均阳性21.2%,其中P-gp与MRP间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rs=0.632,P<0.01),P-gp与GST-Ⅱ间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rs=0.521,P<0.01),MRP与GST-Ⅱ间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rs=0.532,P<0.01).结论:肺癌的多药耐药现象是由多个耐药因子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肺癌多药耐药的发生与不同的病理组织类型、不同TNM分期、不同分化程度间无关联.

    作者:史鹏;刘晶;赵凤芹;王欢;李卫红;吴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生精细胞凋亡的线粒体调控

    细胞凋亡是一种形态和生化特征明确的细胞主动死亡形式.哺乳动物睾丸生精细胞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的自发细胞死亡是通过生精细胞的凋亡来实现的.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线粒体在其调控细胞凋亡进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就生精细胞凋亡的线粒体调控机制以及线粒体与氧化应激、Bcl-2蛋白家族、HSPs和TR3的相互协同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王志成;赵红光;龚守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校学生常见眼病的患病情况分析

    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眼病的发生有其自身特点.本文作者对2005年1月4日-2005年4月30日来本院眼科就诊学生的眼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解艳艳;王春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参皂苷Rg3对HSE模型鼠的治疗作用及免疫调节效应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3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模型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免疫调节效应.方法:腹腔注射单纯疱疹病毒1(HSV-1)病毒悬液,用PBS做六个稀释度10倍递次稀释,分别为10-1、10-2、10-3、10-4、10-5和10-6,制备小鼠HSE模型.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小鼠脑组织NO含量.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g3,剂量分别为0.3、1.0和3.0 mg·kg-1,观察Rg3对HSE模型鼠存活时间的影响和脑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MTT法检测Rg3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NK细胞毒活性的影响,鼠脾T淋巴母细胞增殖分析法测定上清中IL-2活性,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IFN-γ活性.结果:成功建立HSE小鼠模型.HSE模型鼠脑组织中NO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0.3 mg·kg-1 Rg3组和疱疹性脑炎小鼠的存活时间延长,脑组织病理改变减轻.0.4 mg·kg-1 Rg3组SI、IL-2和IFN-γ高于对照组(P<0.05),NK细胞毒活性高于对照,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g3对HSE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具有免疫调节效应,是一种具有潜在开发前景的抗HSV-1药物.

    作者:梅少林;袁红艳;曹湘博;常雅萍;李平亚;刘金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婴儿骨皮质增生症并发骨折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儿,男,2岁,因摔伤后右大腿疼痛、肿胀、畸形5 h入院.查体:右大腿中上段轻度肿胀、压痛、轴向叩击痛阳性,可触及骨擦感.辅助检查:双股骨正侧位片示双侧股骨发育畸形,向外侧弯曲畸形,骨干皮质增厚,可见套筒状影,髓腔闭锁.

    作者:王刚;李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54例视力残疾临床分析

    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而难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两类.本文作者对154例视力残疾患者的特点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智新;戴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鼠颞叶癫痫点燃后海马NR2A mRNA、NR2B mRNA的时空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海马NMDA受体NR2A、NR2B亚单位的时空表达变化与颞叶癫痫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5只,假手术组和海人酸(KA)致痫组各30只,采用KA杏仁核微量注射方法建立经典的大鼠颞叶癫痫点燃模型;假手术组和KA致痫组分别按点燃后6、24、72 h和7、14、21 d时间点分为6组,每组5只.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NR2A mRNA、NR2B mRNA时程表达变化.结果:癫痫组海马各区NR2A mRNA阳性细胞表达率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于点燃后21 d逐步恢复正常.NR2B mRNA在癫痫组海马DG和CA1区阳性细胞表达率总体上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CA3区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回归分析显示NR2A mRNA和NR2B mRNA的阳性细胞表达率与颞叶癫痫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β=0.154,P=0.0001),NR2B mRNA表达与颠叶癫痫的发生存在正相关关系(β=0.102,P=0.0001).结论:颞叶癫痫大鼠海马NR2A mRNA、NR2B mRNA存在时空差异性表达改变可能与颞叶癫痫及其脑损伤过程有关.

    作者:梁建民;时颖;崔璐;张淑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髌骨骨与软骨自体移植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3岁,因外伤后右侧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来诊.该患于5 d前右膝外伤后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就诊于当地医院,X线检查右膝关节正、侧位片未见明显骨质异常,给予对症治疗症状未见好转.入院后查体:右膝关节肿胀,髌骨压痛明显,右膝关节主动活动略受限,被动活动范围:屈100°,伸0°.浮髌试验阳性.辅助检查:右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示关节腔内1个大小约为3 mm×1 mm游离骨片,膝关节骨质未见异常.膝关节镜检查见一个大小约为10 mm× 9 mm游离软骨片,其下带有少量软骨下骨.

    作者:王海涛;于庆巍;张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