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巾超;杨莉莉;马杰;颜波群;韩树海;侯立中;颜炜群
目的:构建hβ2GPⅠ(hβ2GPⅠ)第一功能区基因单体及二串联体的原核表达载体PQE30-β2GPI-DI和PQE30-β2GPⅠ-DI2,并在大肠杆菌M15中进行高效表达.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hβ2GPⅠ第一功能区基因的单体β2GPⅠ-DI,并根据同尾酶特性构建hβ2GPⅠ第一功能区基因二串联体β2GPⅠ-DI2,将获得的单体和二串联体分别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测序,测序正确后分别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构建成重组表达载体PQE30-β2GPⅠ-DI和PQE30-β2GP Ⅰ-DI2,在大肠杆菌M15中以l mmol·L-1IPTG诱导蛋白表达,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目的蛋白的抗原性.结果:表达了hβ2GPⅠ第一功能区基因的单体及二串联体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 000和17 000,其表达量均可达菌体总蛋白的25%,并具有hβ2GPⅠ的抗原性.结论:成功构建了hβ2GPⅠ第一功能区基因的单体及二串联体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了蛋白的高效表达.
作者:李明辉;谭岩;姜艳芳;刘力华;方艳秋;许淑芬;段秀梅;付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基因转染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1-hIGF-1质粒转染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经G418筛选抗性NIH3T3细胞并继续培养4周,进行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IGF-1的表达,MTT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NIH3T3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转染pcDNA3.1-hIGF-1后的NIH3T3细胞内有大量hIGF-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MTT检测显示转染pcDNA3.1-hIGF-1的NIH3T3细胞光吸收值增大,与未转染的NIH3T3细胞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转染组细胞,S期比例增加(59.3%),G1期比例减少(27.2%).结论:pcDNA3.1-hIGF-1质粒转染成纤维细胞后,可以获得稳定表达,并能明显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作者:张绍昆;谭岩;单玉兴;宋之明;徐莘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苦碟子注射液(Ixeris sonchifoila)对噪声暴露后内耳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2只豚鼠随机分为2组,即110 dB噪声暴露组(n=21)和120 dB噪声暴露组(n=21),每组动物随机分为噪声暴露后给药组(n=7)、生理盐水组(n=7)和空白对照组(n=7).噪声暴露前分别测量各组豚鼠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听力阈值,持续噪声暴露3 h后,给药组每日1次腹腔注射中药苦碟子注射液15.7 mL·kg-1·d-1,连续14 d,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给予处置.噪声暴露前、噪暴露后即刻及噪声暴露后7和14 d分别测量各组豚鼠ABR听力阈值,并对120 dB噪声暴露组进行耳蜗铺片观察毛细胞形态改变.结果:110和120 dB噪声暴露2组中,7和14 d给药组ABR阈移均小于生理盐水注射组和空白对照组,与后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110和120 dB噪声暴露后,给药组14 d ABR阈移均小于7 d,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110 dB给药组14 d阈移小于120 dB给药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120 dB给药组与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毛细胞形态保持完好.结论:中药苦碟子注射液能够促进噪声作用后的耳蜗毛细胞损伤的修复及内耳听力功能恢复;内耳功能的恢复程度与噪声的强度及给药时间有关.
作者:张岩;杜波;杜宝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构建以柯萨奇病毒B4的1A和2A基因为靶基因并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标志的可表达发夹结构的双链siRNA的表达载体pU6/double-siRNA/Neo/GFP/1A/2A.方法:选择柯萨奇病毒B4的1A和2A区基因21 bp为靶序列分别合成65 bp的互补片段并克隆到pSilencer2.1U6 Neo和pGCsi-U6/Neo/GFP质粒中,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回收DNA片段,及连接酶连接构建双siRNA表达质粒pU6/doublesiRNA/Neo/GFP/1A/2A;将构建的载体转染Hela细胞后,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的表达.结果: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重组质粒pU6/double-siRNA/Neo/GFP/1A/2A,有正确的特异性片段,DNA测序也证明其具有正确序列;将该重组质粒转染入Hela细胞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在真核细胞内表达GFP,表达时间可达15 d以上.结论:针对柯萨奇病毒B4的1A和2A基因的双siRNA表达载体pU6/double-siRNA/Neo/GFP/1A/2A构建成功,并可在真核细胞内持续表达15 d以上.
作者:史红艳;徐德启;李凡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生物可降解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乙二醇(PLGA-PEG)血管支架置入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白兔30只,经球囊血管内膜剥脱法制成髂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喂养6周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PLGA-PEG组,n=15),给予血管支架(PLGA-PEG)置入,对照组(n=15)常规喂养.两组动物在支架置入前、置入后7及30 d分别收集耳缘静脉血1 mL,以SDS-PAGE Zymography法检测MMP-2、MMP-9)及相应酶原(pro MMP-2和pro MMP-9).结果:实验组支架置入前所测的MMP-2、MMP-9和proMMP-2[(11 568±2 219)、(10 364±1 429和(13 649±1 894)INT·mm2)]明显高于对照组[(6 128±1 562)、(8 519±2 167)和(8 413±2 156)INT·mm2](P<0.05);但proMMP-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支架置入后7 d与置入前相比,MMP-2及MMP-9以及相应酶原虽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支架置入30 d后MMP-2及酶原高于置入前[(13 935±2 167)、(15 628±1 739)INT·mm2vs(11 568±2 219)、(13 649±1 894)INT·mm2](P<0.01),MMP-9及酶原亦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MMP-2及酶原在动脉硬化动物模型中明显增高,血管支架置入后MMP-2增高.
作者:邢玥;迟宝荣;李淑梅;景瑕斌;孟晓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Tei指数的方法评价晚期肝硬化患者的心功能.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Tei指数的方法对35例晚期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及30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正常对照组)的心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晚期肝硬化患者左心室的Tei指数(0.52±0.10)及等容舒张时间/射血时间(IRT/ET,0.37±0.12)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40±0.09、0.25±0.09),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右室的Tei指数及其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晚期肝硬化患者存在左心整体功能的异常,并且以舒张功能损害为主.
作者:王润兰;杨晓英;杨松青;张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后牙接触区破坏,使其与邻牙失去正常接触关系,出现牙间隙,导致食物嵌塞,患者会感到非常痛苦.长期以来,食物嵌塞一直是困扰广大修复工作者的一个难题.近年来,本院根据粘结性固定义齿的修复原理,研究设计了一种整体铸造支架修复间隙以治疗食物嵌塞,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陈颖;苏丽英;陈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F-Ⅱ)的MRI表现,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13例经病理证实为神经纤维瘤病Ⅱ型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3例均在桥小脑脚区发现病变,其中7例为双侧,6例为单侧,小病变直径约为0.9 cm,MRI表现为T1WI呈低、稍低及等信号,T2WI及FLAIR呈等、稍高及高信号,增强后呈均匀性强化,MRI诊断为听神经瘤;上述13例中有7例在大脑镰旁及大脑凸面等位置发现病变,其中6例并发单侧听神经瘤,1例并发双侧听神经瘤,MRI表现为T1WI呈等及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像呈等及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呈明显均匀强化,MRI诊断为脑膜瘤;上述6例单侧听神经瘤并发脑膜瘤病例,同时有1例并发岩尖部三叉神经鞘瘤,5例并发椎管内外占位性病变,其中2例为椎管内室管膜瘤,3例椎管内外多发神经鞘瘤,MRI表现病变于T1WI呈低、稍低及等信号,T2WI及FLAIR像呈稍高及高信号,其中2例室管膜瘤病例存在继发性脊髓空洞症,MRI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8例病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判断神经与肿瘤的关系,其中6例与听神经相连且听神经增粗,2例病变表现与神经走行相一致,呈梭形及哑铃形.结论:双侧听神经瘤是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的常见表现,听神经瘤并发脑膜瘤在神经纤维瘤病Ⅱ型中较常见,MRI能发现微小的听神经瘤和椎管内外病变,显示病灶与神经关系较敏感,对诊断神经纤维瘤病Ⅱ型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忆星;佟丹;许海雄;刘恋;刘忆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孕1产0,停经24周,因无生育指标入院引产.末次月经2004年6月18日,停经40余天时有早孕反应,孕17周自觉有胎动,孕期未经过任何检查,偶有右小腹坠痛.入院检查:一般状况好,血压110/70 mmHg,心肺正常,孕6个月腹型,宫高23 cm,胎位头位,胎心140次·min-1.内诊阴道畅,宫颈未消,宫口未开,先露高浮.实验室检查正常.B型超声检查:单活胎头位.
作者:李成春;佟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胞二磷胆碱(citicoline,CC)对6-OHDA诱导的帕金森体外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孕15 d大鼠胚胎中脑原代培养,在培养第6、8及10天,实验组加不同浓度CC(2、1、0.1、0.01和0.001 mmol·L-1),并于第11天加50μmol·L-1的6-OHDA作用0.5 h,制作帕金森病细胞模型;6-OHDA组为原代培养细胞加50μmol·L-1的6-OHDA;对照组为原代培养细胞.培养11 d收集细胞.采用MTT法测细胞活力,通过流式细胞仪,用Fluo3/AM检测细胞内[Ca2+]i及用罗丹明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结果:2、1和0.1 mmol·L-1CC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并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0.1、0.01和0.001 mmol·L-1CC+6-OHDA组,细胞活力均高于6-OHD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1、0.1、0.01、0.001 mmol·L-1CC+6-OHDA组细胞内[Ca2+]i均明显下降,分别为(32.23±1.87)%、(17.09±7.45)%、(21.71±8.89)%及(29.18±4.71)%,与6-OHDA组(49.30±7.62)%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42.40±0.81)%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C+6-OHDA各组与6-OHDA组比较均使△ψm升高,其中1 mmol·L-1CC+6-OHDA组△ψm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C通过保护神经元细胞膜、增加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内[Ca2+]i以及提高△ψm,发挥其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姜晓燕;贾晓晶;吕文天;赵红光;王志成;龚守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牛磺酸(Tau)对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对心肌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H2O2损伤模型组以及H2O2损伤加药物治疗组:阳性药川芎嗪(Lig)组及Tau大、中、小(80、40及20 mmol·L-1)剂量组,预先24 h给予治疗药物后使用0.5 mmol·L-1H2O2损伤心肌细胞6 h,观察Tau对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影响,MTT法测定反映心肌细胞存活力的A值以及测量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将心肌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7组,分别给予0、10、20、40、80、160及320 mmol·L-1Tau,MTT法测定不同浓度Tau对心肌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H2O2损伤心肌细胞6 h后,Tau(80、40及20 mmol·L-1)剂量组A值分别为0.479±0.055、0.437±0.052及0.421±0.062,与H2O2组(0.304±0.050)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1或P<0.01);Tau(80及40 mmol·L-1)剂量组使H2O2损伤的心肌细胞LDH释放减少、SOD含量增加、MDA含量降低,与H2O2损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40~320 mmol·L-1Tau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或P<0.001).结论:Tau可通过减轻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生长,达到心脏保护作用.
作者:李晶;赵丽晶;李红;杨世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抑制急性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引发S期阻滞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白藜芦醇体外处理培养的Jurkat细胞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Wrigh-Giemsa染色、Hoechest 33258/PI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Jurkat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白藜芦醇0.2 mmol·L-1处理组的抑制Jurkat细胞增殖率达64.01%,并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白藜芦醇处理细胞24 h后可见凋亡形态学改变,Hoechest 33258/PI染色显示白藜芦醇处理组细胞部分细胞核呈亮蓝色,随培养时间延长,亮蓝色荧光染色细胞数量逐渐增多.Wrigh-Giemsa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部分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质浓缩及边集等现象的出现.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0.05 mmol·L-1白黎芦醇处理48 h组62.57%的细胞被阻滞于细胞周期S期,亚二倍体细胞数量12.01%,未加药对照组细胞亚二倍体细胞数量2.05%.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抑制Jurkat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周期的S期阻滞,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作者:劳凤学;冯骥良;柳忠辉;商迎辉;陈正华;姚倩;徐玖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资料与方法①对象:335例变态反应疾病(AGD)患者均来自皮肤科门诊,其中男150例,女185例;年龄6~68岁,平均35.5岁;病程1个月~21年.大多数患者曾经过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患者检查前1周内未服用任何抗组胺药及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并且人工皮肤划痕征阴性.
作者:王葆琦;张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温度变化对NaClO溶液冲洗根管效果的影响.方法:30颗离体单根管下颌双尖牙,用不锈钢K型锉,以标准法进行根管扩锉.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牙,分别进行根管冲洗.A组,5.25%NaClO+System B;B组,5.25%NaClO+15%EDTA C组,5.25%NaClO +System B+15%EDTA,然后将牙根沿纵轴均匀劈开,常规方法制作扫描电镜标本,将根管壁分为冠1/3、中1/3、尖1/3三个区域进行观察.结果:C组根管壁玷污层及残存碎屑显著减少,冠1/3、中1/3管壁,A组与B组、B组与C组及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P<O.01,P<O.05);尖1/3管壁,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1,P<O.05).根管壁牙本质小管口直径,在冠1/3、中1/3、尖1/3,A、B及C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O.05或P<O.01).结论:5.25%NaClO加热后与15%EDTA联合应用,增强了根管清洁的效果.
作者:刘启成;牛卫东;刘智新;顾杨;杨贤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甲氧雌二醇(2-ME)对BALB/C裸鼠人子宫内膜癌移植瘤的作用.方法:将20只BALB/C裸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建立人子宫内膜癌裸鼠模型,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组为治疗组.治疗组动物从接种肿瘤细胞的第3天开始,给予2-ME,按照100 mg·kg-1·d-1剂量,溶解在50 μL的0.1%的DMSO中,灌服,连续4周;空白对照组灌服相同剂量的0.1%的DMSO,观察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裸鼠用药4周后肿瘤大小的变化;采用HE染色法观察100 mg·kg-1·d-1的2-ME灌服裸鼠人子宫内膜癌移植瘤动物模型4周对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损伤;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2-ME对BALB/C裸鼠人子宫内膜癌移植瘤MVD和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空白对照组平均肿瘤体积(943.8±4.8)mm3,治疗组为(430.5±5.6)mm3,抑瘤率为52.1%,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100 mg·kg-1·d-1的2-ME对裸鼠体重、食欲和行为未造成影响,对心、肝和肾等重要器官未造成损害.MVD对照组为(12.6±3.4)n/H,治疗组为(6.4±2.8)n/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VEGF的表达上,对照组阳性率(58.1±2.5)%,治疗组为(33.5±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100 mg·kg-1·d-1的2-ME对BALB/C裸鼠人子宫内膜癌移植瘤有抑制作用,此剂量对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未造成损害.
作者:向梅;王梅;王丽娜;张炜阳;崔满华;王占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对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传代培养的小鼠EL-4淋巴瘤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FACScan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PI荧光标记及FCM测定细胞凋亡的变化;量效实验,观察0.5、1.0、2.0、4.0及6.0 Gy X射线照射后24 h EL-4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时效实验,观察4.0 Gy照射后2、4、8、12、24、48及72 h EL-4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量效实验表明,0.5、2.0、4.0及6.0 Gy X射线照射后24 h EL-4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与假照射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0.5、1.0及4.0 Gy照射后24 h EL-4细胞凋亡明显增高,与假照射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时效实验表明,4.0 Gy照射后8、12及24 h EL-4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与同时间点假照射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01).结论:电离辐射可诱导EL-4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增高.同时诱导EL-4细胞凋亡.
作者:鞠桂芝;孙世龙;付士波;闫凤琴;刘扬;李鹏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①随访对象:对1996-2005年来本院行上前牙桩冠修复病例82例(100颗牙)进行随访,修复年限5~8年,平均7.4年.②复查内容:桩冠外形是否正常;桩冠颈缘密合度;修复体颈缘长度是否合适,是否与肩台移行;咬合情况,是否有早接触和(牙合)干扰;X线片了解桩的种类.
作者:苏丽英;张玉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蒺藜皂苷(GSTT)对氰化钠(NaCN)诱导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时心肌细胞内蛋白激酶C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培养的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采用NaCN建立心肌细胞内缺氧模型,100 mg·L-1GSTT组和30 mg·L-1GSTT组干预12 h后,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系统和流式细胞术定性定量研究心肌细胞内δPKC和εPKC的分布及含量.结果:GSTT能明显促进εPKC和δPKC从细胞浆向细胞膜的转位,100 mg·L-1GSTT组激光聚焦显微镜系统及流式细胞术测定的荧光定量心肌细胞内εPKC及δPKC(1 325.00±53.25、810.55±36.89;66.22±6.23、40.12±2.21)与模型组(792.00±32.36、492.40±30.15;32.70±2.78、29.28±4.82)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P<0.01;P<0.001,P<0.01),GSTT明显增加δPKC和εPKC表达,100 mg·L-1GSTT组δPKC和εPKC含量(1 325.00±53.25、810.55±36.89;66.22± 6.23、40.12±2.21)高于30 mg·L-1GSTT组(998.00±23.21、710.00±38.12;55.35±5.15、35.68±3.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0.05;P<0.01,P<0.05).结论:GSTT可能通过激活PKC以保护受损心肌细胞.
作者:孙巍;李红;杨世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75岁,因右侧肢体活动受限、言语不清5 h,伴神志不清3 h于1996年8月2日9时入院.入院时呼之不应,无法叫醒,经门诊头部CT检查排除脑出血,门诊以脑供血不足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30年,冠心病10年,青光眼10年.查体:体温36.4℃,脉搏86次·min-1,呼吸14次·min-1,血压15/9kPa,意识障碍,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双侧压眶反射、对光反射消失.左侧扬鞭征阴性,右侧扬鞭征阳性,右侧肢体肌力0级,右下肢外旋位.双侧Babinski征阳性,双侧Chaddock征阳性.8月5日头部MRI示:双基底节(以壳核为著)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中脑梗塞.
作者:张大旭;张博;王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波长为532 nm半导体激光对体外培养骨肉瘤多药耐药细胞株(R-OS-732)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4个实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在特定功率半导体激光功率下根据照射时间分为A、B、C和D组(输出功率为200 mW,照射时间分别为5、10、20和40 min),分别于照射后24 h及48 h进行观察.空白对照(D组除不加激光照射外其他条件与实验组完全相同.采用MTT比色法观察R-OS-732细胞增殖情况,并通过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在532 nm波长、输出功率200 mW半导体激光照射条件下,A、B、C及D组与E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并有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加剧的趋势(P<0.05);光镜观察见细胞贴壁生长减少,细胞密度变小.结论:在一定波长、能量密度及照射时间的条件下,低能量半导体激光照射可导致体外培养骨肉瘤多药耐药细胞增殖受抑.
作者:秦大明;孙大辉;谷贵山;谭岩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