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乙二醇血管支架置入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影响

邢玥;迟宝荣;李淑梅;景瑕斌;孟晓萍

关键词: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乙二醇, 明胶酶A, 明胶酶B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可降解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乙二醇(PLGA-PEG)血管支架置入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白兔30只,经球囊血管内膜剥脱法制成髂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喂养6周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PLGA-PEG组,n=15),给予血管支架(PLGA-PEG)置入,对照组(n=15)常规喂养.两组动物在支架置入前、置入后7及30 d分别收集耳缘静脉血1 mL,以SDS-PAGE Zymography法检测MMP-2、MMP-9)及相应酶原(pro MMP-2和pro MMP-9).结果:实验组支架置入前所测的MMP-2、MMP-9和proMMP-2[(11 568±2 219)、(10 364±1 429和(13 649±1 894)INT·mm2)]明显高于对照组[(6 128±1 562)、(8 519±2 167)和(8 413±2 156)INT·mm2](P<0.05);但proMMP-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支架置入后7 d与置入前相比,MMP-2及MMP-9以及相应酶原虽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支架置入30 d后MMP-2及酶原高于置入前[(13 935±2 167)、(15 628±1 739)INT·mm2vs(11 568±2 219)、(13 649±1 894)INT·mm2](P<0.01),MMP-9及酶原亦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MMP-2及酶原在动脉硬化动物模型中明显增高,血管支架置入后MMP-2增高.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残角子宫中期妊娠引产误诊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孕1产0,停经24周,因无生育指标入院引产.末次月经2004年6月18日,停经40余天时有早孕反应,孕17周自觉有胎动,孕期未经过任何检查,偶有右小腹坠痛.入院检查:一般状况好,血压110/70 mmHg,心肺正常,孕6个月腹型,宫高23 cm,胎位头位,胎心140次·min-1.内诊阴道畅,宫颈未消,宫口未开,先露高浮.实验室检查正常.B型超声检查:单活胎头位.

    作者:李成春;佟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吐尔基山辽代贵族墓葬人骨遗骸线粒体DNA多态性分析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吐尔基山辽墓主人的身份及其与契丹贵族的关系.方法:对吐尔基山辽墓出土的人骨遗骸进行mtDNA研究,使用4对套叠引物对线粒体第一高可变区(360 bp)进行扩增和测序,利用契丹贵族人群的相关序列,对所得序列进行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与剑桥序列进行比对,共有5个突变位点;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吐尔基辽与契丹贵族人群遗传距离近,且在契丹贵族的2个家族中与耶律羽之家族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验证了吐尔基山辽墓主人的贵族身份.此外,与其他已报道人群数据进行比较表明,吐尔基山辽墓主人与现代外蒙古人群遗传距离近,其5个突变位点均为蒙古人的突变热点.结论:吐尔基山辽墓样本应属于北亚蒙古人种.

    作者:许月;张小雷;张全超;崔银秋;周慧;朱泓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RP-HPLC法测定西洋参茎叶皂苷酸、碱降解物中20(S)-原人参二醇的含量

    目的: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西洋参茎叶皂苷酸、碱降解物中20(S)-原人参二醇含量.方法:RP-HPLC法具体条件为:ZORBAX extend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流速1.2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采用以上方法分别测定西洋参茎叶皂苷盐酸、醋酸和氢氧化钠降解物中20(S)-原人参二醇含量.结果:20(S)-原人参二醇对照品溶液的进样量在0.2~23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系数r为0.999 9(n=7);测定西洋参茎叶皂苷的盐酸、醋酸和氢氧化钠降解物中20(S)-原人参二醇含量的准确度,以平均加样回收率表示分别为98.4%、96.7%和100.2%,RSD分别为1.24%、1.08%和0.91%;测定西洋参茎叶皂苷的盐酸、醋酸和氢氧化钠降解物中20(S)-原人参二醇含量的精密度,以重现性实验考察,其RSD分别为0.65%、0.79%和0.27%;经测定,醋酸、盐酸和氢氧化钠降解物中20(S)-原人参二醇的含量分别为0.93%、0.88%和25.40%.结论:RP-HPLC法测定西洋参茎叶皂苷降解物中20(S)-原人参二醇的含量,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高、准确度高,可为20(S)-原人参二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利用碱降解方法制备20(S)-原人参二醇的效率高于酸降解方法.

    作者:李绪文;林燕飞;郑莹;金永日;张寒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胡桃夹现象30例

    胡桃夹现象亦称胡桃夹综合征,因其临床表现为无症状、直立性蛋白尿及发作性或持续性肉眼(镜下)血尿,常被误诊为肾小球肾炎或不能明确诊断.本文作者对30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柳;吴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mIL-4昆虫表达载体pIZT/V5-His的构建及其高效表达

    目的:构建昆虫表达载体pIZT/V5-His的基础上,建立能稳定高效表达mIL-4的昆虫细胞系.方法:PCR体外扩增mIL-4,将目的基因mIL-4和昆虫表达载体pIZT/V5-His用EcoRI和XbaI做双酶切,通过T4 DNA连接酶构建成含mIL-4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pIZT/V5-His-IL4.采用脂质体法将重组DNA转染到生长良好的昆虫细胞Sf9中.转染后的第3天,用ELISA方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分泌型蛋白mIL-4的含量.结果:转染后的昆虫细胞Sf9能产生大量的mIL-4,含量可达1 mg·L-1,明显高于对照组(0.003 mg·L-1).结论:昆虫表达载体pIZT/V5-His可用于mIL-4的高效表达.

    作者:孙延波;李菁华;史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人肺癌误诊43例原因分析

    1临床资料240例老年人肺癌患者,误诊2周以上者43例,其中男38例,女5例,年龄62~79岁.病理:鳞癌18例,腺癌12例,小细胞肺癌7例,未定型癌6例.分期:Ⅱ期8例,Ⅲ期22例,Ⅳ期13例.误诊为肺炎23例,浸润型肺结结核7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结核性胸膜炎5例,淋巴结核2例,脑梗塞1例.

    作者:陈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hERβ全长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hERβ的构建及其在PC-3M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人雌激素受体β(hERβ)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hERβ,并转染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方法:采用RT-PCR法从卵巢囊肿患者切除的部分正常卵巢组织中钓取hERβ全长基因(1 593 bp),与pMD18-T载体连接做全自动序列测定.将测序正确的克隆质粒pMD18-T-hERβ和表达载体pEGFP-C1分别用HindⅢ和BamH Ⅰ进行双酶切,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ERβ全长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hERβ.质粒经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和PCR电泳鉴定后,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PC-3M细胞.结果:重组质粒经限制性酶切鉴定得到与hERβ全长基因长度一致(1 612 bp)的酶切产物;测序分析证实,PCR产物与GenBank上登录的hERβ基因(NM_001437)序列完全一致,表明成功地完成了hERβ的扩增和表达载体的构建;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的PC-3M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PCR测定分析,转染细胞hERβ的表达增加.结论:构建完成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hERβ,hERβ基因在PC-3M细胞内成功表达.

    作者:李峰;邵月婷;何静春;秦宣锋;陈超;王驭良;孙连坤;李扬;赵雪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及其信号转导蛋白TRAF2在喉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和其转导蛋白TRAF2的表达及其与喉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末端标记法,对33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TNFR1、TNFR2和TRAF2的表达及其凋亡指数进行检测.结果:①33例喉鳞状细胞癌中,21例TNFR1表达阳性(63.6%),2例TNFR2表达阳性(6.1%),两者表达染色阳性部位主要集中在细胞膜上,表达程度与喉鳞癌的生物学行为无关(P>0.05);②33例喉鳞状细胞癌中,23例TRAF2表达阳性(69.7%),其表达部位主要位于细胞浆中.TRAF2的表达程度与喉鳞癌的病理分级有关(P<0.05),与其他的生物学行为无关(P>0.05);③TRAF2的表达与TNFR1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r=0.637,P<0.01);④TNFR1、TRAF2表达阳性组织的细胞凋亡指数(3.12±1.47及2.85±1.19)显著低于TNFR1、TRAF2表达阴性组织(4.28±1.34及5.12±0.81)(P<0.05及P<0.01).结论:TNFR1信号转导过程中募集TRAF2增强肿瘤细胞抗凋亡能力,与肿瘤的分化和恶性程度有一定关系,缺乏表达TNFR2可能对喉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作用.

    作者:徐海洋;路秀英;马婧;李晓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促凋亡蛋白Bid介导模拟缺血再灌注乳鼠心肌细胞的凋亡

    目的:探讨促凋亡蛋白Bid在模拟缺血再灌注乳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出生1~3 d的SD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拟缺血再灌注组、模拟缺血再灌注+无关siRNA组、模拟缺血再灌注+Bid特异siRNA组.各组心肌细胞经缺氧2 h,复氧4 h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脂质体转染法(Oligofectamine)转入Bid无关的siRNA及Bid特异的siRNA,转入Bid特异的siRNA以拆除Bid基因的表达;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细胞中Bid及caspase-8的活化;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模拟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Bid及caspase-8被活化.转染Bid特异siRNA组的心肌细胞caspase-8的活化较模拟缺血再灌注组及转染无关siRNA组均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率(7.4%)较模拟缺血再灌注组(51.2%)及转染无关siRNA组(48.7%)明显降低(P<0.01),而与正常对照组凋亡率接近(4.6%).结论:促凋亡蛋白Bid介导了模拟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的凋亡.

    作者:于少娟;赵学忠;张国成;纪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核心蛋白聚糖mRNA及其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核心蛋白聚糖(DCN)mRNA及其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CN mRNA及其蛋白在30例结直肠癌及20例相对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30例结直肠癌患者,DCN mRNA表达阳性率为66.67%(20/30);20例相对正常大肠腺细胞中,DCN mRNA表达阳性率为85.00%(17/20),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30例结直肠癌癌细胞及20例相对正常大肠腺细胞内未发现DCN蛋白表达.结论:DCN mRNA在结直肠癌癌细胞及相对正常大肠腺细胞中均有表达.

    作者:操海萍;舒振波;张桂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镉诱导HL-7702细胞损伤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镉诱导正常人肝细胞系HL-7702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镉处理组HL-7702细胞暴露于镉浓度分别为5、10、20、30及40μmol·L-1RPMI 1640培养液中,另设一对照组.采用生长曲线法,观察不同浓度镉作用1、2、4、6、及8 d对HL-77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镉作用24、48及72 h对HL-7702细胞毒性作用;用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镉作用24、48及72 h诱导HL-7702细胞周期的改变情况;用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镉作用12、24、48及72 h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浓度5~40μmol·L-1镉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可明显抑制HL-7702细胞生长(P<0.05),作用48和72 h时细胞发生明显的S期阻滞,作用24、48和72 h均可使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凋亡,72 h时为明显.结论:镉对HL-7702细胞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同时镉还可以引起HL-7702细胞发生S期阻滞和细胞凋亡.

    作者:刘颖;刘晓梅;杜海英;凌翎;金明华;王华;吴晓刚;张晶;孙志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乙二醇血管支架置入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物可降解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乙二醇(PLGA-PEG)血管支架置入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白兔30只,经球囊血管内膜剥脱法制成髂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喂养6周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PLGA-PEG组,n=15),给予血管支架(PLGA-PEG)置入,对照组(n=15)常规喂养.两组动物在支架置入前、置入后7及30 d分别收集耳缘静脉血1 mL,以SDS-PAGE Zymography法检测MMP-2、MMP-9)及相应酶原(pro MMP-2和pro MMP-9).结果:实验组支架置入前所测的MMP-2、MMP-9和proMMP-2[(11 568±2 219)、(10 364±1 429和(13 649±1 894)INT·mm2)]明显高于对照组[(6 128±1 562)、(8 519±2 167)和(8 413±2 156)INT·mm2](P<0.05);但proMMP-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支架置入后7 d与置入前相比,MMP-2及MMP-9以及相应酶原虽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支架置入30 d后MMP-2及酶原高于置入前[(13 935±2 167)、(15 628±1 739)INT·mm2vs(11 568±2 219)、(13 649±1 894)INT·mm2](P<0.01),MMP-9及酶原亦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MMP-2及酶原在动脉硬化动物模型中明显增高,血管支架置入后MMP-2增高.

    作者:邢玥;迟宝荣;李淑梅;景瑕斌;孟晓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氯化三乙基锡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氯化三乙基锡(TETC)对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及倒置显微镜观察方法检测0.5、1.0和2.0 μmol·L-1TETC对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作用48 h增殖抑制作用,采用电镜方法观察给予0.5、1.0和2.0 μmol·L-1TETC 48 h后C6胶质瘤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0.5、1.0和2.0 μmol·L-1TETC在体外均可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5.62%、36.16%和41.92%,存在着剂量依赖性上升趋势,抑制率在不同浓度组间以及不同浓度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电镜观察0.5、1.0和2.0μmol·L-1TETC作用于C6胶质瘤细胞48 h后其超微结构变化,可见到核内染色质趋边凝聚,排列于核膜内侧,呈早期凋亡改变细胞.结论:TETC可抑制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增殖.

    作者:张适;张悦;毕晓颖;张鹏宇;陈小平;李志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苦碟子注射液对豚鼠噪声暴露后内耳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苦碟子注射液(Ixeris sonchifoila)对噪声暴露后内耳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2只豚鼠随机分为2组,即110 dB噪声暴露组(n=21)和120 dB噪声暴露组(n=21),每组动物随机分为噪声暴露后给药组(n=7)、生理盐水组(n=7)和空白对照组(n=7).噪声暴露前分别测量各组豚鼠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听力阈值,持续噪声暴露3 h后,给药组每日1次腹腔注射中药苦碟子注射液15.7 mL·kg-1·d-1,连续14 d,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给予处置.噪声暴露前、噪暴露后即刻及噪声暴露后7和14 d分别测量各组豚鼠ABR听力阈值,并对120 dB噪声暴露组进行耳蜗铺片观察毛细胞形态改变.结果:110和120 dB噪声暴露2组中,7和14 d给药组ABR阈移均小于生理盐水注射组和空白对照组,与后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110和120 dB噪声暴露后,给药组14 d ABR阈移均小于7 d,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110 dB给药组14 d阈移小于120 dB给药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120 dB给药组与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毛细胞形态保持完好.结论:中药苦碟子注射液能够促进噪声作用后的耳蜗毛细胞损伤的修复及内耳听力功能恢复;内耳功能的恢复程度与噪声的强度及给药时间有关.

    作者:张岩;杜波;杜宝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脱氧核酶及锁核酸核酶对2.2.15细胞中HBsAg和HBeAg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针对HBV前C/C区的脱氧核酶(DNAzyme)及锁核酸核酶(LNAzyme)对2.2.15细胞中HBsAg、HBeAg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合成针对HBV前C/C区2031位点的10-23DNAzyme、点硫代修饰的10-23DNAzyme及LNAzyme.本实验设对照组和10-23DNAzyme组、点硫代修饰的10-23DNAzyme组、LNAzyme实验组.对照组包括空白对照组、单纯脂质体对照组、单纯10-23DNAzyme对照组、无关10-23DNAzyme对照组.观察在0.16、0.64、1.28、1.60及1.92μmol·L-1浓度下及12、24、36、48、60、72、84及96 h时间段对2.2.15细胞的HBsAg、HBeAg表达的抑制效应.结果:10-23DNAzyme及LNAzyme作用于2.2.15细胞后,可明显抑制HBsAg、HBeAg的表达,且抑制率LNAzyme明显高于点硫代修饰的10-23DNAzyme,而后者又明显高于未进行任何修饰的10-23DNAzyme组.LNAzyme及点硫代修饰的10-23DNAzyme对HBsAg的高抑制率分别是(91.6±8.4)%和(78.4±2.0)%,对HBeAg的高抑制率分别是(90.1±5.2)%和(76.4±4.8)%;在给药后12 h就表现出抑制效应,48 h达高峰,LNAzymes、点硫代修饰的10-23DNAzyme有效抑制时间分别是为84及72 h.其对2.2.15细胞未见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结论:10-23DNAzyme及LNAzyme对2.2.15细胞具有明显的高效阻断HBV的HBsAg、HBeAg表达的作用,且LNAzyme优于DNAzyme,是一类特异的高效的抗HBV治疗剂.

    作者:胡玉琳;牛俊奇;王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35例常见变态反应疾病过敏原分析

    1资料与方法①对象:335例变态反应疾病(AGD)患者均来自皮肤科门诊,其中男150例,女185例;年龄6~68岁,平均35.5岁;病程1个月~21年.大多数患者曾经过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患者检查前1周内未服用任何抗组胺药及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并且人工皮肤划痕征阴性.

    作者:王葆琦;张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应用超声心动图Tei指数评价晚期肝硬化患者心功能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Tei指数的方法评价晚期肝硬化患者的心功能.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Tei指数的方法对35例晚期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及30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正常对照组)的心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晚期肝硬化患者左心室的Tei指数(0.52±0.10)及等容舒张时间/射血时间(IRT/ET,0.37±0.12)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40±0.09、0.25±0.09),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右室的Tei指数及其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晚期肝硬化患者存在左心整体功能的异常,并且以舒张功能损害为主.

    作者:王润兰;杨晓英;杨松青;张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应用铸造金属支架树脂粘接治疗后牙食物嵌塞60例

    后牙接触区破坏,使其与邻牙失去正常接触关系,出现牙间隙,导致食物嵌塞,患者会感到非常痛苦.长期以来,食物嵌塞一直是困扰广大修复工作者的一个难题.近年来,本院根据粘结性固定义齿的修复原理,研究设计了一种整体铸造支架修复间隙以治疗食物嵌塞,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陈颖;苏丽英;陈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诊断心脏良性占位性病变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脏良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窄角实时三维显示(Live-3D)和全容积实时三维显示(Full-volume)模式对1例左心室纤维瘤、8例黏液瘤及1例左心室血栓进行实时成像,对三维图像进行后处理,观察病变的大小、形态、活动度、附着部位;并与二维超声图像对比.结果:10例均获得满意的三维图像,清晰显示出病变的立体形态和毗邻关系.纤维瘤表面光滑,内部回声均匀;有包膜的黏液瘤表面光滑,部分无包膜的结构松散,内部回声不均匀;血栓形态不规则,附着面大,内部回声不均匀;实时三维超声显示病变的附着部位较二维超声成像更直观、准确.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立体地显示占位性病变结构,比二维超声心动图提供更丰富的病变信息.

    作者:高东梅;宋军;孙志霞;陈丽波;杨秀菊;伊莲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喉鳞状细胞癌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蛋白表达

    目的:探讨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喉癌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RASSF1A基因在48例喉癌组织、相对应癌旁组织及48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喉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人外周血中RASSF1A表达情况.结果:在48例喉癌组织、相对应的癌旁组织和48份正常人外周血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分别有34例(70.83%)、11例(22.92%)和6例(12.50%)发生了甲基化,喉癌组织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人外周血(P<0.05).在48例喉癌组织中27例(56.25%)不能正常表达RASSF1A蛋白,而相对应癌旁组织中仅有8例(16.67%),喉癌组织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程度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的34例喉癌组织中共有25例(73.53%)呈弱阳性,而7例未发生甲基化的喉癌组织中为1例(14.29%),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喉癌的发生有关,有望成为喉癌诊断的分子标志.

    作者:许承弼;滕博;李长青;金春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