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胡桃夹现象30例

张柳;吴岩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胡桃夹, 直立性蛋白尿, 现报道如下, 肾小球肾炎, 明确诊断, 临床表现, 夹综, 无症状, 发作性, 资料, 血尿, 误诊, 肉眼, 患者
摘要:胡桃夹现象亦称胡桃夹综合征,因其临床表现为无症状、直立性蛋白尿及发作性或持续性肉眼(镜下)血尿,常被误诊为肾小球肾炎或不能明确诊断.本文作者对30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mIL-4昆虫表达载体pIZT/V5-His的构建及其高效表达

    目的:构建昆虫表达载体pIZT/V5-His的基础上,建立能稳定高效表达mIL-4的昆虫细胞系.方法:PCR体外扩增mIL-4,将目的基因mIL-4和昆虫表达载体pIZT/V5-His用EcoRI和XbaI做双酶切,通过T4 DNA连接酶构建成含mIL-4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pIZT/V5-His-IL4.采用脂质体法将重组DNA转染到生长良好的昆虫细胞Sf9中.转染后的第3天,用ELISA方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分泌型蛋白mIL-4的含量.结果:转染后的昆虫细胞Sf9能产生大量的mIL-4,含量可达1 mg·L-1,明显高于对照组(0.003 mg·L-1).结论:昆虫表达载体pIZT/V5-His可用于mIL-4的高效表达.

    作者:孙延波;李菁华;史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白藜芦醇诱导急性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抑制急性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引发S期阻滞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白藜芦醇体外处理培养的Jurkat细胞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Wrigh-Giemsa染色、Hoechest 33258/PI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Jurkat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白藜芦醇0.2 mmol·L-1处理组的抑制Jurkat细胞增殖率达64.01%,并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白藜芦醇处理细胞24 h后可见凋亡形态学改变,Hoechest 33258/PI染色显示白藜芦醇处理组细胞部分细胞核呈亮蓝色,随培养时间延长,亮蓝色荧光染色细胞数量逐渐增多.Wrigh-Giemsa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部分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质浓缩及边集等现象的出现.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0.05 mmol·L-1白黎芦醇处理48 h组62.57%的细胞被阻滞于细胞周期S期,亚二倍体细胞数量12.01%,未加药对照组细胞亚二倍体细胞数量2.05%.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抑制Jurkat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周期的S期阻滞,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作者:劳凤学;冯骥良;柳忠辉;商迎辉;陈正华;姚倩;徐玖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吐尔基山辽代贵族墓葬人骨遗骸线粒体DNA多态性分析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吐尔基山辽墓主人的身份及其与契丹贵族的关系.方法:对吐尔基山辽墓出土的人骨遗骸进行mtDNA研究,使用4对套叠引物对线粒体第一高可变区(360 bp)进行扩增和测序,利用契丹贵族人群的相关序列,对所得序列进行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与剑桥序列进行比对,共有5个突变位点;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吐尔基辽与契丹贵族人群遗传距离近,且在契丹贵族的2个家族中与耶律羽之家族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验证了吐尔基山辽墓主人的贵族身份.此外,与其他已报道人群数据进行比较表明,吐尔基山辽墓主人与现代外蒙古人群遗传距离近,其5个突变位点均为蒙古人的突变热点.结论:吐尔基山辽墓样本应属于北亚蒙古人种.

    作者:许月;张小雷;张全超;崔银秋;周慧;朱泓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Citicoline对大鼠中脑原代细胞培养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胞二磷胆碱(citicoline,CC)对6-OHDA诱导的帕金森体外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孕15 d大鼠胚胎中脑原代培养,在培养第6、8及10天,实验组加不同浓度CC(2、1、0.1、0.01和0.001 mmol·L-1),并于第11天加50μmol·L-1的6-OHDA作用0.5 h,制作帕金森病细胞模型;6-OHDA组为原代培养细胞加50μmol·L-1的6-OHDA;对照组为原代培养细胞.培养11 d收集细胞.采用MTT法测细胞活力,通过流式细胞仪,用Fluo3/AM检测细胞内[Ca2+]i及用罗丹明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结果:2、1和0.1 mmol·L-1CC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并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0.1、0.01和0.001 mmol·L-1CC+6-OHDA组,细胞活力均高于6-OHD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1、0.1、0.01、0.001 mmol·L-1CC+6-OHDA组细胞内[Ca2+]i均明显下降,分别为(32.23±1.87)%、(17.09±7.45)%、(21.71±8.89)%及(29.18±4.71)%,与6-OHDA组(49.30±7.62)%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42.40±0.81)%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C+6-OHDA各组与6-OHDA组比较均使△ψm升高,其中1 mmol·L-1CC+6-OHDA组△ψm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C通过保护神经元细胞膜、增加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内[Ca2+]i以及提高△ψm,发挥其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姜晓燕;贾晓晶;吕文天;赵红光;王志成;龚守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人肺癌误诊43例原因分析

    1临床资料240例老年人肺癌患者,误诊2周以上者43例,其中男38例,女5例,年龄62~79岁.病理:鳞癌18例,腺癌12例,小细胞肺癌7例,未定型癌6例.分期:Ⅱ期8例,Ⅲ期22例,Ⅳ期13例.误诊为肺炎23例,浸润型肺结结核7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结核性胸膜炎5例,淋巴结核2例,脑梗塞1例.

    作者:陈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的MRI表现及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F-Ⅱ)的MRI表现,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13例经病理证实为神经纤维瘤病Ⅱ型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3例均在桥小脑脚区发现病变,其中7例为双侧,6例为单侧,小病变直径约为0.9 cm,MRI表现为T1WI呈低、稍低及等信号,T2WI及FLAIR呈等、稍高及高信号,增强后呈均匀性强化,MRI诊断为听神经瘤;上述13例中有7例在大脑镰旁及大脑凸面等位置发现病变,其中6例并发单侧听神经瘤,1例并发双侧听神经瘤,MRI表现为T1WI呈等及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像呈等及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呈明显均匀强化,MRI诊断为脑膜瘤;上述6例单侧听神经瘤并发脑膜瘤病例,同时有1例并发岩尖部三叉神经鞘瘤,5例并发椎管内外占位性病变,其中2例为椎管内室管膜瘤,3例椎管内外多发神经鞘瘤,MRI表现病变于T1WI呈低、稍低及等信号,T2WI及FLAIR像呈稍高及高信号,其中2例室管膜瘤病例存在继发性脊髓空洞症,MRI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8例病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判断神经与肿瘤的关系,其中6例与听神经相连且听神经增粗,2例病变表现与神经走行相一致,呈梭形及哑铃形.结论:双侧听神经瘤是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的常见表现,听神经瘤并发脑膜瘤在神经纤维瘤病Ⅱ型中较常见,MRI能发现微小的听神经瘤和椎管内外病变,显示病灶与神经关系较敏感,对诊断神经纤维瘤病Ⅱ型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忆星;佟丹;许海雄;刘恋;刘忆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核心蛋白聚糖mRNA及其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核心蛋白聚糖(DCN)mRNA及其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CN mRNA及其蛋白在30例结直肠癌及20例相对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30例结直肠癌患者,DCN mRNA表达阳性率为66.67%(20/30);20例相对正常大肠腺细胞中,DCN mRNA表达阳性率为85.00%(17/20),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30例结直肠癌癌细胞及20例相对正常大肠腺细胞内未发现DCN蛋白表达.结论:DCN mRNA在结直肠癌癌细胞及相对正常大肠腺细胞中均有表达.

    作者:操海萍;舒振波;张桂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rhKPI/AβPP大规模发酵及纯化工艺

    目的: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高效表达AβPP中的Kunitz型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域(KPI/AβPP),利用80 L的发酵罐优化发酵条件,制备rhKPI/AβPP.方法:克隆kpi基因插入到pPICZα,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kpi,经核酸测序确证后,电转化毕赤酵母菌株X-33,筛选高表达rhKPI/AβPP工程菌.结果:筛选出的高表达工程菌采用80L发酵罐甲醇诱导补料批式发酵,在pH 3.3、纯氧浓度22%~30%、罐内压力为12psi、甲醇诱导60 h时产量1.0 g·L-1.纯化的rhKPI/AβPP经SDS-PAGE分析显示单一区带,相对分子质量6 750.质谱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 750,抑制胰蛋白酶的比活性为8.4 EPU·mg-1.结论:克隆、构建、筛选出高效表达rhKPI/AβPP的毕赤酵母工程菌,并建立了稳定的发酵和纯化工艺.

    作者:贺巾超;杨莉莉;马杰;颜波群;韩树海;侯立中;颜炜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前牙桩冠修复体远期疗效分析

    1临床资料①随访对象:对1996-2005年来本院行上前牙桩冠修复病例82例(100颗牙)进行随访,修复年限5~8年,平均7.4年.②复查内容:桩冠外形是否正常;桩冠颈缘密合度;修复体颈缘长度是否合适,是否与肩台移行;咬合情况,是否有早接触和(牙合)干扰;X线片了解桩的种类.

    作者:苏丽英;张玉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胡桃夹现象30例

    胡桃夹现象亦称胡桃夹综合征,因其临床表现为无症状、直立性蛋白尿及发作性或持续性肉眼(镜下)血尿,常被误诊为肾小球肾炎或不能明确诊断.本文作者对30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柳;吴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乙二醇血管支架置入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物可降解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乙二醇(PLGA-PEG)血管支架置入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白兔30只,经球囊血管内膜剥脱法制成髂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喂养6周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PLGA-PEG组,n=15),给予血管支架(PLGA-PEG)置入,对照组(n=15)常规喂养.两组动物在支架置入前、置入后7及30 d分别收集耳缘静脉血1 mL,以SDS-PAGE Zymography法检测MMP-2、MMP-9)及相应酶原(pro MMP-2和pro MMP-9).结果:实验组支架置入前所测的MMP-2、MMP-9和proMMP-2[(11 568±2 219)、(10 364±1 429和(13 649±1 894)INT·mm2)]明显高于对照组[(6 128±1 562)、(8 519±2 167)和(8 413±2 156)INT·mm2](P<0.05);但proMMP-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支架置入后7 d与置入前相比,MMP-2及MMP-9以及相应酶原虽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支架置入30 d后MMP-2及酶原高于置入前[(13 935±2 167)、(15 628±1 739)INT·mm2vs(11 568±2 219)、(13 649±1 894)INT·mm2](P<0.01),MMP-9及酶原亦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MMP-2及酶原在动脉硬化动物模型中明显增高,血管支架置入后MMP-2增高.

    作者:邢玥;迟宝荣;李淑梅;景瑕斌;孟晓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口腔金合金、钴铬合金、无锌银汞、含锌银汞合金间电偶电流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测定异种合金咬合接触时产生的电流值.方法:在人工唾液中体外模拟异种合金瞬间咬合接触时的回路,浸泡初记录各偶对的电位及15个瞬间接触电流值.模拟人体夜间睡眠继续浸泡8 h后以同样方法又得到15个电流值.结果:初浸时,金合金/钴铬合金偶对产生的电流值大,达6.17μA;而浸泡8 h后,金合金/含锌银汞、金合金/无锌银汞偶对与其他偶对的电流值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偶对浸泡8 h前后比较,钴铬合金/无锌银汞合金偶对的电流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始终处于低水平.含锌银汞合金的电位较负,而且实验中始终为阳极,被加速腐蚀.结论:金合金/钴铬合金、金合金/含锌银汞合金、金合金/无锌银汞合金均产生较高的电流值,若存在于口腔中,会有一定危险.钴铬合金/无锌银汞合金偶合时产生电流值小,临床上可酌情应用.银汞合金中锌的含量不同,影响着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作者:曹艳兰;朱松;陈晓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热循环对二种粘接剂的树脂-牙本质界面粘接强度的影响

    目的:评价在离体条件下热循环对树脂-牙本质界面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0颗人无龋磨牙,在低速锯下去除冠部牙釉质,暴露出牙本质,用300目、600目的碳化硅砂纸依次抛光处理后,按热循环处理方法随机分成3组,各组内用全酸蚀粘接剂系统中的Single Bond和自酸蚀粘接剂系统中的Adper Prompt分别粘接处理10颗牙.第1组(n=20),无热循环处理,试件在37℃的蒸馏水中保存24 h后取出进行剪切强度(shearbond strength)测试;第2组(n=20),试件热循环处理500次;第3组(n=20),试件热循环处理1 000次.后两组的温度均设定为5℃~55℃,闭模时间为30 s,传递时间20 s.热循环机处理后的试件在37℃蒸馏水中保存24 h后取出进行剪切强度测试.3组均在Instron1121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剪切强度测试,加载的速度为1 mm·min-1.剪切强度测试结束后,每组选取Single Bond和Adper Prompt试件的断裂面各1例,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热循环0、500及1 000次后的剪切强度(MPa)依次为(Single Bond)18.12±3.36、17.62±3.61及16.93±2.66;(Adper Prompt)13.22±2.76、12.93±2.93及11.17±2.63.不同的热循环处理组间的剪切强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各组中Single Bond的剪切强度显著高于Adper Prompt(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Single Bond试件断裂面内的树脂突多于Adper Prompt.结论:短期内,热循环对树脂-牙本质界面的剪切强度没有显著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所选用的全酸蚀粘接剂系统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自酸蚀粘接剂系统的粘接强度.

    作者:郭良微;孙宏晨;徐经伟;欧阳喈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喉鳞状细胞癌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蛋白表达

    目的:探讨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喉癌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RASSF1A基因在48例喉癌组织、相对应癌旁组织及48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喉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人外周血中RASSF1A表达情况.结果:在48例喉癌组织、相对应的癌旁组织和48份正常人外周血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分别有34例(70.83%)、11例(22.92%)和6例(12.50%)发生了甲基化,喉癌组织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人外周血(P<0.05).在48例喉癌组织中27例(56.25%)不能正常表达RASSF1A蛋白,而相对应癌旁组织中仅有8例(16.67%),喉癌组织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程度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的34例喉癌组织中共有25例(73.53%)呈弱阳性,而7例未发生甲基化的喉癌组织中为1例(14.29%),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喉癌的发生有关,有望成为喉癌诊断的分子标志.

    作者:许承弼;滕博;李长青;金春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应用铸造金属支架树脂粘接治疗后牙食物嵌塞60例

    后牙接触区破坏,使其与邻牙失去正常接触关系,出现牙间隙,导致食物嵌塞,患者会感到非常痛苦.长期以来,食物嵌塞一直是困扰广大修复工作者的一个难题.近年来,本院根据粘结性固定义齿的修复原理,研究设计了一种整体铸造支架修复间隙以治疗食物嵌塞,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陈颖;苏丽英;陈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柯萨奇病毒B4双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构建以柯萨奇病毒B4的1A和2A基因为靶基因并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标志的可表达发夹结构的双链siRNA的表达载体pU6/double-siRNA/Neo/GFP/1A/2A.方法:选择柯萨奇病毒B4的1A和2A区基因21 bp为靶序列分别合成65 bp的互补片段并克隆到pSilencer2.1U6 Neo和pGCsi-U6/Neo/GFP质粒中,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回收DNA片段,及连接酶连接构建双siRNA表达质粒pU6/doublesiRNA/Neo/GFP/1A/2A;将构建的载体转染Hela细胞后,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的表达.结果: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重组质粒pU6/double-siRNA/Neo/GFP/1A/2A,有正确的特异性片段,DNA测序也证明其具有正确序列;将该重组质粒转染入Hela细胞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在真核细胞内表达GFP,表达时间可达15 d以上.结论:针对柯萨奇病毒B4的1A和2A基因的双siRNA表达载体pU6/double-siRNA/Neo/GFP/1A/2A构建成功,并可在真核细胞内持续表达15 d以上.

    作者:史红艳;徐德启;李凡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应用超声心动图Tei指数评价晚期肝硬化患者心功能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Tei指数的方法评价晚期肝硬化患者的心功能.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Tei指数的方法对35例晚期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及30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正常对照组)的心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晚期肝硬化患者左心室的Tei指数(0.52±0.10)及等容舒张时间/射血时间(IRT/ET,0.37±0.12)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40±0.09、0.25±0.09),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右室的Tei指数及其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晚期肝硬化患者存在左心整体功能的异常,并且以舒张功能损害为主.

    作者:王润兰;杨晓英;杨松青;张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促凋亡蛋白Bid介导模拟缺血再灌注乳鼠心肌细胞的凋亡

    目的:探讨促凋亡蛋白Bid在模拟缺血再灌注乳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出生1~3 d的SD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拟缺血再灌注组、模拟缺血再灌注+无关siRNA组、模拟缺血再灌注+Bid特异siRNA组.各组心肌细胞经缺氧2 h,复氧4 h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脂质体转染法(Oligofectamine)转入Bid无关的siRNA及Bid特异的siRNA,转入Bid特异的siRNA以拆除Bid基因的表达;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细胞中Bid及caspase-8的活化;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模拟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Bid及caspase-8被活化.转染Bid特异siRNA组的心肌细胞caspase-8的活化较模拟缺血再灌注组及转染无关siRNA组均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率(7.4%)较模拟缺血再灌注组(51.2%)及转染无关siRNA组(48.7%)明显降低(P<0.01),而与正常对照组凋亡率接近(4.6%).结论:促凋亡蛋白Bid介导了模拟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的凋亡.

    作者:于少娟;赵学忠;张国成;纪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早期应用卒中单元成功救治重症中脑梗塞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75岁,因右侧肢体活动受限、言语不清5 h,伴神志不清3 h于1996年8月2日9时入院.入院时呼之不应,无法叫醒,经门诊头部CT检查排除脑出血,门诊以脑供血不足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30年,冠心病10年,青光眼10年.查体:体温36.4℃,脉搏86次·min-1,呼吸14次·min-1,血压15/9kPa,意识障碍,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双侧压眶反射、对光反射消失.左侧扬鞭征阴性,右侧扬鞭征阳性,右侧肢体肌力0级,右下肢外旋位.双侧Babinski征阳性,双侧Chaddock征阳性.8月5日头部MRI示:双基底节(以壳核为著)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中脑梗塞.

    作者:张大旭;张博;王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草本水杨梅中芳香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分离和鉴定草本水杨梅中芳香类化合物.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分析、硅胶柱色谱法纯化,经理化常数、光谱学方法分离鉴定6个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草本水杨梅全草中共分离得到6个芳香类化合物,分别确定其结构为苯甲酸(Ⅰ)、没食子酸(Ⅱ)、水杨酸(Ⅲ)、香草醛(Ⅳ)、3,4,5-三羟基苯甲醛(Ⅴ)、3,4,5-三羟基苯甲酸乙酯(Ⅵ).结论:化合物Ⅰ、Ⅱ、Ⅲ、Ⅳ、Ⅴ、Ⅵ均为首次从草本水杨梅中分得的芳香类化合物.

    作者:李刚;杨晓虹;王艳;牟凤辉;董雷;陈滴;李怀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