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军校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调查

吴赪;杨兴仁

关键词:已婚妇女, 细菌性阴道病, 检出情况
摘要:目的 调查某军校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BV)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BV的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对参加2005年度妇科普查的已婚妇女进行阴道清洁度、滴虫、念珠菌及宫颈细胞学检查以诊断BV,并分析BV的发生情况.结果 689名已婚妇女中,BV检出阳性率为11.8%,不同年龄、文化程度、阴道清洁度及是否放置宫内节育器等组中BV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建议将BV的检查与防治列为妇产科诊疗的常规项目.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reuginosa,PA)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由于临床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各种创伤性检查和治疗手段增加,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感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特别是ICU病房中使用机械通气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

    作者:李云;李忠涛;瞿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B7-H1分子对乙肝患者树突状细胞刺激T细胞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髓系树突细胞(DCs)表面B7-H1分子在树突细胞介导T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 受试对象包括46例慢性乙肝患者(11名免疫耐受患者和35名免疫活化患者)和28名健康对照.取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s上B7-H1的表达水平;[3H]-TdR掺入试验检测DCs对T淋巴细胞的促增殖效应;ELISA测定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2、IL-12及IL-10的浓度.结果 免疫耐受和免疫活化患者外周血DCs上B7-H1阳性表达率[(2.21±0.32)%、(7.88±1.4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0.35±0.10)%,P<0.01].慢性乙肝患者DCs刺激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及产生Ⅰ型细胞因子的能力明显降低,阻断B7-H1共刺激信号途径能够增强患者DCs对T细胞的协同刺激能力.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DCs上B7-H1表达水平的升高,是导致DCs刺激T淋巴细胞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陈良恩;李永纲;张晖;王福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400 m障碍跑对某些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400 m障碍跑的不同训练方式对武警战士某些生化指标与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武警部队第2年度士兵24名.测定400 m障碍跑两种不同训练方式训练前后的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1)分段组合训练方式:2~3项不同障碍目标的组合训练.(2)全程跑训练:间歇完成每个障碍目标的适应性训练,后完成400 m障碍全程跑.结果 两种训练方式后BU浓度均较运动前显著升高,分段训练从(5.43±0.97)mmol·L-1升到(5.82±1.00)mmol·L-1(P<0.05);全程跑训练从(5.55±0.86)mmol·L-1升到(6.78±1.11)mmol·L-1(P<0.01).CK水平较训练前显著升高,分段训练从(174.37±62.55)U·L-1升到(539.41±120.32)U·L-1(P<0.01);全程跑训练从(176.54±58.39)U·L-1升到(731.50±228.12)U·L-1(P<0.01).全程跑训练后BU、Bla和CK水平高于分段组合训练后水平(P<0.05).分段组合训练后CD4从(36.64±7.47)%降到(34.52±6.31)%(P<0.05),NK从(15.77±4.05)%降到(12.50±4.73)%(P<0.01).全程跑训练后,CD4从(36.78±7.04)%降到(31.47±5.00)%(P<0.01),NK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 分段组合训练和全程跑训练都能使战士机体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引起某些生化指标的显著升高,并对免疫系统有一定影响,提示应先进行适应性体能训练,有利于机体产生应激适应.

    作者:秦永生;雷志勇;宋立新;呼文亮;吴志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影响电解生成酸性电位水特性的因素

    目的 探讨不同生产条件对酸性电位水主要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某公司生产的TS-3型电解水生成器,通过改变进水盐度(2 g·L-1、10 g·L-1)、进水速率(14、12、10、8、6、4、2、1、0.5 mL·s-1)、进水温度(20、25、30、35、40 ℃)等条件,研究其与酸性电位水主要参数的关系.结果 (1)增加进入盐度与降低进水速率均可增加氧化还原电位水的ORP值与有效氯含量,但当达到一定程度后,ORP值与有效氯含量增加缓慢;(2)当进水温度从20 ℃增到40 ℃,酸性电位水的ORP值降低约10 mV;(3)氧化还原电位水的ORP值与有效氯含量及pH值有关,当pH值在3.0以下及有效氯在1~2 mg·L-1时,电解水的ORP值在1 000~1 100 mV左右,随pH值的进一步降低或有效氯的进一步增加,电解水ORP值增加缓慢.结论 对于一定功效的电解器,采用一定的进水含盐度,控制一定的进水速率有助于高效、经济地生产出酸性电位水.

    作者:钟金松;徐显干;肖贤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水中氰化物测定不确定度的评定

    目的 对水中总氰化物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给出不确定度,如实反映测定的置信度和准确性.方法 运用测定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理论,建立有效的数学式.结果 根据数学式,以一次实验测定某石化厂废水中总氰化物质量浓度0.189 mg·L-1为例,求得扩展不确定度为4.2%.结论 该不确定度的评价方法在对水质分析的环境监测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作者:梁燕;李月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SARS急性肺损伤及其激素治疗的探讨

    根据SARS急性肺损伤患者生理病理特点,概述了SARS患者的肺水肿、肺透明膜形成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破坏及合成减少相关,并讨论了糖皮质激素治疗SARS的机制及早期少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SARS的可行性.

    作者:田春敏;李培进;程刚;冯淑华;郑淑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用AFLP结合免疫纳米磁珠技术富集分离BPDE-DNA片段

    目的 应用AFLP结合免疫纳米磁珠分离技术富集、分离与BPDE相互作用的DNA片段,从而为筛选BPDE致癌相关基因提供条件.方法 应用AFLP技术和免疫纳米磁珠分离相结合技术获得差异片段,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硝酸银染色观察.结果 不同的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均可得到清晰的多态性电泳图谱,以P1T2、P1T4、P1T3、T2T1、P3T4、P4T1、P5T2等组合扩增出的条带多,均在60条左右,多态性丰富.对差异片段进行回收和PCR再扩增,再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有回收产物出现,回收PCR再扩增片段与回收前的片段大小一致,成功富集、回收了差异片段.结论 AFLP结合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可以分离富集BPDE-DNA片段,可作为筛选BPDE致癌相关的特异或易感基因的一种方法.

    作者:陈照立;金敏;郭向飞;谌志强;王景峰;王新为;李君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某部1992~2005年病毒性肝炎报告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某部1992~2005年病毒性肝炎的报告情况,为部队肝炎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该部疾病监测中心1992~2005年的疫情监测资料,统计分析肝炎发病的时间分布、人群分布等方面的资料.结果 1992~2005年共报告肝炎病例1 621例,其中甲型肝炎占25.23%,乙型肝炎占43.80%,戊型肝炎占20.42%,丙型肝炎占0.43%,未分型肝炎占10.12%;肝炎病人中男性占94.76%,女性占5.24%;干部占71.87%,战士占27.51%,其他人员占0.62%.肝炎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病毒性肝炎仍然是危害部队官兵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乙肝在各型肝炎中所占比例较大,乙肝疫苗的接种对防治乙肝发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郝永建;邓致荣;郭宝石;陶涛;胡勇;吕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激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观察

    应激是指机体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任何躯体的或心理的刺激,只要达到一定的强度,除了引起与刺激因素直接相关的特异性变化外,都可以引起一组与刺激因素的性质无直接关系的全身非特异反应,如环境温度过高过低、紧张的环境及冻伤等.

    作者:周健;李敏;魏春岚;祝路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战场心理疾病对我军的启示

    目的 探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应对战场心理疾病的方法和对策.方法 对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战场心理疾病的发生比例、种类、原因及其防控措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证实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遭受心理损害的人员及程度都将大大增多和加重,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现役军人进行心理训练并完善战场心理保障体系将是我军未来防治战场心理疾病的有效途径.结论 对于应对战场心理疾病,必须运用科学的心理训练和专门的心理保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松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毫米波辐射的生物效应研究概况

    通过毫米波辐射对生物体的局部(皮肤、视觉系统)效应,整体(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效应和远后遗传效应,说明毫米波辐射的损伤机制可分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前者机制已较为明确,后者机制尚未阐明.现就毫米波辐射对皮肤、眼、神经系统等的损伤效应进行综述.皮肤是首先受到毫米波作用的关键器官,≥94 GHz的毫米波辐射易引起皮肤热损伤效应,作用深度为0.5~2 mm;35~94 GHz的毫米波辐射对角膜结构有瞬时热损伤作用;42.2 GHz左右的毫米波辐射可导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此外,由于毫米波特殊的生物效应,近年来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各类疾病,在肿瘤治疗方面尤为突出.

    作者:李翔;胡向军;彭瑞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某部做好饮食卫生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 有效解决部队调整转型后给饮食卫生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做好饮食卫生保障,确保广大官兵身体健康.方法 针对部队转型两年来饮食卫生安全工作情况进行认真回顾和分析总结.结果 总结出做好饮食卫生安全工作的4点做法和体会:(1)领导重视、组织有力是做好饮食卫生工作的基本前提;(2)深入教育、提高认识是做好饮食卫生工作的必要措施;(3)狠抓监管、落实制度是做好饮食卫生工作的根本保证;(4)加大投入、改善设施是做好饮食卫生工作的重要条件.由于采取了这些做法,各项饮食卫生法规和卫生制度得到了有效落实,饮食卫生质量明显提高,胃肠道疾病明显减少,较好地适应了部队调整转型的要求,有力地促进了以教学训练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结论 总结出的基本做法和体会对部队做好饮食卫生安全工作是有效的,可供类似部队参考借鉴.

    作者:俸世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某军校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调查

    目的 调查某军校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BV)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BV的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对参加2005年度妇科普查的已婚妇女进行阴道清洁度、滴虫、念珠菌及宫颈细胞学检查以诊断BV,并分析BV的发生情况.结果 689名已婚妇女中,BV检出阳性率为11.8%,不同年龄、文化程度、阴道清洁度及是否放置宫内节育器等组中BV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建议将BV的检查与防治列为妇产科诊疗的常规项目.

    作者:吴赪;杨兴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大强度体能训练对战士身体机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大强度体能训练对战士身体机能变化的影响,为合理安排大强度体能训练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武警战士24名,测定和比较在一次大强度运动负荷下机体运动后和次日晨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战士在大强度训练后,运动后即刻和次日晨主现体力感觉值较运动前增加114.5%和88.7%(P<0.01);闪光融合频率值在运动后即刻和次日晨较运动前下降11.7%和17.2%(P<0.01).运动后即刻血尿素(BU)、肌酸肌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较运动前分别增加35.9%、107.4%和67.0%(P<0.01);BU次日晨恢复值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安静值(P<0.05),CK和LDH次日晨恢复值继续上升.结论 采用生物化学手段能客观、准确地说明一次大强度体能训练对战士身体机能形成较大的刺激,可作为进一步负荷安排的依据.

    作者:雷志勇;秦永生;宋立新;吴志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消毒方法对CCU病房冬季空气消毒的效果

    冬季环境下,CCU病房开窗通风时间受限,易造成患者院内感染潜在隐患.为加强冬季CCU病房的空气消毒,我们比较了不同消毒方法消毒效果.

    作者:付莉;张丽红;张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某野战部队士兵应激与非应激状态SCL-90分析

    野战部队官兵心理具有特殊性,我们比较了某应急机动(野战)官兵日常心理状态与参加各种演习或重大任务等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变化,报告如下.

    作者:黄金沙;江同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纳米颗粒物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纳米颗粒物是指尺度在1~100 nm的颗粒.由于纳米结构所具有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有关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当代科学的前沿热点.纳米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将可能导致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就在人们逐渐认识纳米科学技术的优点和其潜在的巨大市场的同时,种种迹象已经表明纳米物质具有与常规物质完全不同的毒性,在人类健康、社会伦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将会引发诸多问题,影响遍及农业发展、计算机、医疗、制药、国防、服装等很多方面.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纳米尺度物质以及技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刚刚起步.它需要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医学、化学和物理的研究手段进行真正的学科交叉,因此充满了科学创新的机遇.

    作者:林治卿;袭著革;晁福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某院2005年医院感染漏报调查与分析

    为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制订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措施,我们对某医院2005年医院感染漏报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方余;魏宗赛;张洪进;金梅;范丽芳;何爱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军队医院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通过回顾我国传染病防控工作状况,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军队医院的防控特殊性及医院感染管理在防控传染病过程中的作用,提出对军队医院防控传染病的思考:军队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加强对基层医院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医院加强感染管理学科建设,使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成为医院与军队及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联系桥梁,理顺医院传染病防控体系,从而保证医院有效防控传染病.同时指出完善军队医院传染病防控的管理体系,加强职能科室建设,是军队医院防控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也是将有效的SARS防控应急措施长期化的手段之一.

    作者:索继江;邢玉斌;魏华;贾宁;袁云娥;陈世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实施免疫佐剂治疗成人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观察

    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方法,然而仍有5%~10%的接种者抗HBs始终阴性或达不到保护阈值,重新成为乙肝病毒易感者,这种现象称为乙肝疫苗免疫失败.

    作者:丁晓红;何长清;季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预防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