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坑道空气净化技术应用及其装置研制

袭著革;李官贤;张华山;张伟;杨丹凤;刘焕亮;晁福寰

关键词:坑道, 空气污染物, 净化技术, 净化装置
摘要:目的为解决平战时坑道中化学与生物性空气污染对进驻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探讨应用空气净化技术并研制净化装置.方法利用组合净化技术与方法通过高效过滤单元,去除颗粒物;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和纳米光催化净化单元,消除或杀灭化学污染物和微生物.结果研制的坑道空气净化装置样机对不同浓度的典型空气污染物1 h平均净化率分别为:H2S 100.0%,SO2 94.9%, NO2 92.8%, NH3 84.3%, CO2 97.6%, CO 68.8%, 甲醛100.0%, 苯96.4%,甲苯94.5%, 二甲苯90.5%, 颗粒物91.3%, 细菌总数100.0%.坑道现场试用可有效净化空气微生物、总悬浮颗粒物以及CO、CO2、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有害气体.结论研制的空气净化装置可对坑道内典型的化学污染物及大肠杆菌代表的微生物进行有效地去除或杀灭,现场试用结果表明可有效保证坑道空气质量.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598例士兵情绪智力技能调查分析

    目的获取新兵的情绪智力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对新兵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情绪智力技能问卷,测量士兵的10种情绪智力技能,并考查情绪智力技能问卷与传统智商分数以及人格测验中的心理健康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士兵智商分数与决策、自尊及时间管理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01、0.321和0.287(P<0.05);心理健康分数与各个情绪技能间呈中度相关(P<0.01).结构效度,同一领域内分测验间相关比较高,而从属于不同领域的分测验之间相关比较低.结论士兵情绪智力技能与智商及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关联性.情绪智力技能问卷的信度、效度结果比较理想,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李萍;严进;王宗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低氧预处理对大鼠晕船程度及脑区与血清铁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对大鼠晕船程度及对脑区与血清中铁含量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Ⅰ)、单纯晕船组(Ⅱ)、低氧+晕船组(Ⅲ).Ⅲ组先接受模拟低氧处理4 h·d-1,共5 d.而后Ⅱ、Ⅲ组接受晕船刺激2 h·d-1,共5 d.记录高龄土摄入量,实验结束取大鼠大脑皮质、小脑、脑干、下丘脑及血清,原子吸收法测定样本铁含量.结果Ⅱ、Ⅲ组高龄土摄入量[(0.927±0.219)g、(1.707±0.534)g]均高于Ⅰ组[(0.302±0.241)g(P<0.01)],且Ⅲ组高于Ⅱ组(P<0.01);Ⅱ、Ⅲ组大脑皮质、小脑、脑干及血清中铁含量均低于Ⅰ组(P<0.01),且Ⅲ组均低于Ⅱ组(P<0.01);Ⅱ、Ⅲ组下丘脑中铁含量接近Ⅰ组;高龄土摄入量与大脑皮质、小脑、脑干与血清中铁含量均呈负相关(r为-0.601~-0.541)(P<0.05),而与下丘脑中铁含量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氧预处理加重晕船程度,机制可能与晕船后多脑区中铁含量进一步降低有关,脑铁代谢在晕船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胡良;郭俊生;陈新民;李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湖南省军区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做法

    目的做好部队和社会化保障单位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提高官兵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方法对部队和社会化保障单位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基本做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总结出做好省军区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具体做法:(1)大力加强卫生监督监测站自身建设;(2)认真抓好卫生监督,抓住重点带动全面;(3)做好三个结合,把卫生监督监测落到实处.结论只有领导重视,机构健全,重点突出,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增强卫生监测能力,才能保障广大官兵和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障部队战斗力.

    作者:李典富;郭占胜;喻志秋;王庆波;文猛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戈壁环境军事演习驻训部队的卫生防疫保障

    目的总结戈壁环境军事演习卫生防疫做法与体会,为今后做好卫生防疫保障工作提供经验.方法对军事演习中的卫生防疫工作实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面落实了5项卫生防疫措施:(1)对拟进驻地区进行卫生流行病学侦察,做好进驻前的准备工作.(2)充分利用现有装备,努力改善生活环境.(3)严格饮食卫生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4)注重训练医学卫生监督,努力降低训练损伤发生率.(5)加强疾病监测控制,及时调整卫生防病工作重点.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驻训期间无疾病暴发流行,无食物中毒发生,军事训练伤发生率与营区驻训时接近,确保了军事演习的顺利进行.结论在军事演习卫生防疫工作实践中采取的做法,对相关部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王琦;唐振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消毒湿巾防治野外作训官兵真菌性皮肤病效果观察

    部队夏季野外驻训,气温高,湿度大,环境条件艰苦,皮肤真菌病发病率很高,成为困扰官兵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为有效预防皮肤真菌病,我们观察了自制备消毒洁净湿巾对野外作训官兵皮肤病的防治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银屏;时秀江;贺顺喜;刘步升;陈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海南岛不明发热病人血虫媒病毒分离鉴定及抗体检测

    目的从海南岛不明发热病人血中分离和鉴定虫媒病毒,并在当地人群进行抗体检测,以了解南方地区虫媒病毒的感染情况. 方法采用微量法细胞培养对205份发热原因不明患者血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应用生物学性状检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血凝抑制试验(HI)等技术对分离病毒进行鉴定.采用IFA检测从当地人群血清中分离出的病毒的抗体水平.结果从发热早期患者血标本中分离出2株病毒,鉴定为甲病毒,命名为HF 7和HC 6.这2株病毒与8种甲病毒免疫腹水中的SIN的免疫腹水呈现高的血凝抑制滴度(分别为1∶160和1∶320),与SIN免疫腹水的交叉荧光效价高(分别为1∶320和1∶640),但HF 7和HC 6病毒的免疫腹水与8种甲病毒的血凝抑制试验和交叉免疫荧光试验无反应,表明HF 7和HC 6病毒虽与SIN病毒的免疫腹水血抑效价及荧光效价高,但HF 7和HC 6的免疫腹水与SIN病毒无抑制效价和免疫荧光效价.当地人群对这两株病毒感染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3%(15/451)和8.4%(38/451).结论 HF7和HC6为甲病毒的一个新种.海南岛人群存在甲病毒感染.

    作者:方美玉;刘建伟;洪文燕;任瑞文;程刚锋;白志军;田小东;林立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三羟异黄酮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羟异黄酮(Genistein)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生长、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MCF-7细胞,在其对数生长期加入三羟异黄酮,通过MTT试验,流式细胞仪技术及Giemsa染色法,观察三羟异黄酮对MCF-7生长的影响.结果 (1)MTT试验显示,细胞培养第1天,三羟异黄酮20、40、80、160 μmol·L-1 4个剂量组的吸光度值(该值反映对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分别为0.460±0.018、0.450±0.020、0.440±0.020、0.385±0.040,明显低于对照组(0.520±0.023,P<0.05),第2、3、4天的变化趋势相同于第1天.(2)三羟异黄酮80、160 μmol·L-1 2个剂量组的细胞周期G2%分别为50.0%、57.5%,而对照组为6.8%.(3)三羟异黄酮10、80 μmol·L-1 2个剂量组晚期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51%、20.03%,而对照组为0.50%.结论三羟异黄酮对MCF-7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阻滞细胞周期的正常进行,但主要在细胞周期的后期(G2期)发挥作用;能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刘寒强;侯倩;张文斌;季爱玲;曹瑞;高双斌;王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建立健全军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干预体系探讨

    目的建立健全军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干预体系,提高我军卫勤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干预能力.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外及我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干预体系现状,探讨我军心理干预体系的建立.结果分析指出国外发达国家已建成比较完善的心理干预体系,我国也已加强这方面的建设,而我军的心理干预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提出了建立与健全心理干预体制、机制与信息系统,以及加强心理干预理论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我军心理干预体系的对策和建议.结论在当前形势下,完善我军心理干预体系已势在必行.

    作者:吴雄杰;王赤才;陈文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部队预防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的主要体会

    目的提高对部队防疫工作的思想认识,抓住防疫工作的前提、基础、关键和保障等重点环节,做好各项防疫工作,切实杜绝疫情传入部队,保障部队官兵身体健康.方法根据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特点和部队防疫的实际工作,分析重点环节,总结防疫体会和经验.结果总结出防疫工作中的4点主要体会:(1)高度重视,严格落实责任制是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2)统一思想,广泛进行宣传教育是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3)依靠科学,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是做好防疫工作的关键;(4)军地协同,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是做好防疫工作的保证.结论总结出的做好防疫工作的4点主要体会,对部队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东川;魏利荣;董玉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驻藏部队社会化保障饮食卫生监督的基本经验

    目的搞好驻藏部队社会化保障饮食卫生监督工作,确保饮食卫生安全,维护部队官兵身体健康.方法依据国家<食品卫生法>、<军队卫生防疫工作规则>、<军队卫生监督规定>和<军队卫生监督实施办法>,对驻藏部队社会化保障饮食卫生监督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总结出社会化保障饮食卫生监督工作的4点基本经验:(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部门协同是搞好社会化保障饮食卫生监督的前提.(2)加强卫生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卫生素质是搞好社会化保障饮食卫生监督的基础.(3)提高监测手段,加强食品监控是搞好社会化保障饮食卫生监督的关键.(4)加强业务与法规学习,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的业务水平和依法监督能力是搞好社会化保障饮食卫生监督的保证.结论社会化保障饮食单位饮食卫生法规和制度得到了有效落实,社会化保障饮食从业人员的不良卫生习惯明显改变,饮食卫生质量明显提高,从源头堵住了伪劣假冒食品进入部队营区,杜绝了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从而为部队广大官兵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者:邓琪琼;张蓉;田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武警某部队膳食结构分析

    目的了解武警某部队食物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方法选择武警某部队4个中队进行调查,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 d称重法.结果 (1)食物结构调查显示,各中队谷类摄入量均未达到军标;蔬菜摄入量除D中队达标外,其他均未能达标;鱼类摄入量A中队和C中队未能达标;肉类摄入量均高于军标.每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147.72~213.46 g,脂肪摄入量为132.58~243.65 g,略高于军标;植物性脂肪占33.68%~58.70%,除D中队达标外,其他中队均未能达标.(2)受调查的4个中队每人每日能量摄入量为14.06~22.29 MJ,在能量来源分布中,脂肪和蛋白质分别占33%~41%和16%~18%,高于军标;碳水化合物占43%~49%,低于军标;各中队纤维素摄入量为5.32~9.90 g,均明显达不到推荐适宜摄入量.(3)B中队和C中队钙、VB2和VC摄入量未能达标;VB1摄入量为1.89~2.91 g, 4个中队均未能达标.结论该部队食物结构欠合理,肉类摄入偏高.建议合理调整膳食结构,适量增加谷类和蔬菜的摄入.

    作者:孟斌;王心;李艳萍;杨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复方新诺明预防HIV主要相关机会性感染的利益与风险

    在我国推广复方新诺明(SNZco)预防HIV主要相关机会性感染(OIs)策略,其疗效显著(能降低AIDS病人的病死率、OIs发病率、住院率均约50%),安全性高(所致副反应的症状轻、时间短、发生率低,对少数过敏者副反应处理、再次给药、脱敏治疗的成功率均高),成本低廉(每月7元),可行性好;但使用中应注意监测其毒副反应和耐药情况.SMZco预防是对HIV(+)患者开展早期医疗关怀经济有效的干预策略,是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重要配合.

    作者:豆智慧;于兰;张福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茯苓对老年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以含不溶性膳食纤维为主的茯苓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食疗的效果.方法选择60岁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8例,在服用原降糖药物不变的基础上,每人每天食用50 g茯苓制成的馒头,分早晚2次食用,连续食用14 d,测定食用前、食用7 d和食用14 d时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身高、体质量,随访46名坚持食用茯苓3个月者.结果患者食用茯苓馒头后7 d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分别为(7.32±2.21)mmol·L-1、(11.51±2.49)mmol·L-1,食用14 d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分别为(7.41±1.87)mmol·L-1和(11.40±2.14)mmol·L-1,均低于食用前空腹和餐后2 h[(8.42±1.94)mmol·L-1、(13.19±2.31)mmol·L-1],差异有显著性(P<0.01).坚持食用茯苓3个月,正常体质量者占41.3%,多于食用前的34.5%,差异有显著性(P<0.05);肥胖者占8.7%,低于食用前的13.8%,差异有显著性(P<0.05).食用茯苓3个月后,受试者BMI为24.20±1.96,低于食用前的25.90±2.1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食用茯苓馒头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降糖和降体质量效果.

    作者:蔡缨;沈忠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某部地方大学毕业入伍学员SCL-90评定分析

    有关对地方大学毕业生入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我们对陆军某军校地方大学毕业入伍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牛锋;甘景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四柱秋千诱发试验法预测晕船病易感性

    目的通过四柱秋千试验诱发晕船病与海上航行发生晕船病的比较,探索一种可靠性较高的晕船病易感性预测方法.方法应用四柱秋千试验诱发晕船病结合Graybiel晕动病评分法,对101名大学生进行晕船病易感性预测,再通过海上航行发生晕船病结合Graybiel评分法验证预测方法的可靠性.结果四柱秋千诱发试验法预测与海上航行实际发生晕船病结果有一定关联性(r=0.41,P<0.01).四柱秋千诱发试验法预测晕船病发生的灵敏度为80.85%,符合率为70.30%.结论四柱秋千诱发试验法是一种简易、可靠性较高的晕船病易感性预测方法.

    作者:罗伟;王尔贵;缪东生;张道斌;常英展;杨月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坑道空气净化技术应用及其装置研制

    目的为解决平战时坑道中化学与生物性空气污染对进驻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探讨应用空气净化技术并研制净化装置.方法利用组合净化技术与方法通过高效过滤单元,去除颗粒物;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和纳米光催化净化单元,消除或杀灭化学污染物和微生物.结果研制的坑道空气净化装置样机对不同浓度的典型空气污染物1 h平均净化率分别为:H2S 100.0%,SO2 94.9%, NO2 92.8%, NH3 84.3%, CO2 97.6%, CO 68.8%, 甲醛100.0%, 苯96.4%,甲苯94.5%, 二甲苯90.5%, 颗粒物91.3%, 细菌总数100.0%.坑道现场试用可有效净化空气微生物、总悬浮颗粒物以及CO、CO2、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有害气体.结论研制的空气净化装置可对坑道内典型的化学污染物及大肠杆菌代表的微生物进行有效地去除或杀灭,现场试用结果表明可有效保证坑道空气质量.

    作者:袭著革;李官贤;张华山;张伟;杨丹凤;刘焕亮;晁福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农药抑芽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机制与特性

    目的阐述农药抑芽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机制,并分析聚合物的识别特性.方法以甲醇为溶剂,利用热引发聚合方法,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合成抑芽丹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利用紫外光谱技术对其亲和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甲醇中1个抑芽丹与2个甲基丙烯酸通过氢键形成复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抑芽丹表现出高的亲和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大吸附量可达到546.35 μmol·g-1,明显高于空白印迹聚合物的大吸附量(1.42 μmol·g-1),并具有很好的选择吸附特性.结论该材料有望用于植物组织中痕量抑芽丹农药残留的分离富集和分析,特别是有望在样品待测组分固相微萃取中得到应用.

    作者:房彦军;严守雷;高志贤;程义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固定化硝化细菌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固定化硝化细菌对废水中氨氮(NH3-N)的去除效果.方法用硝化细菌富集培养基摇床驯化污泥,选用聚乙烯醇(PVA)作为包埋载体,添加适量粉末活性炭及海藻酸钠包埋固定硝化污泥,做成固定化小球,经驯化后处理废水中氨氮和化学需氧量(COD).结果经6周驯化后,硝化细菌从初的13.1 cfu·mL-1增至2.7×107 cfu·mL-1.应用固定化小球处理合成废水(COD=221.4 mg·L-1,NH3-N=40.2 mg·L-1)24 h,COD去除率达66.5%,NH3-N去除率达100%;处理鱼塘污染水(COD=242.8 mg·L-1,NH3-N=117.9 mg·L-1)24 h,COD去除率达60.9%,NH3-N去除率达79.7%.结论固定化硝化细菌对合成废水和鱼塘污染水中的NH3-N及COD均有良好去除效果,且对前者的去除效果更佳.

    作者:杨春燕;刘丽;冯晓昕;张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铁路洗罐工人高温作业时生理指标观察

    关于铁路油罐车洗罐工接触石油产品、化工原料及气溶胶所致危害已有报道,但夏季高温环境洗罐作业时工人生理指标情况未见报道.为此,我们于2003年8月,对郑州铁路某洗罐站进行了罐内热环境参数和洗罐工人热负荷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王化玲;王玉红;韩忠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抗疲劳中药制剂对游泳小鼠抗疲劳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抗疲劳中药制剂的抗疲劳效果.方法抗疲劳中药制剂由人参、刺五加、葛根、黄芪、枸杞等组成,按低、中、高剂量灌胃每天1次,连续2周,以负重游泳的方法制备疲劳模型,观察小鼠力竭性游泳时间及血糖、乳酸、尿素氮和肝糖原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和游泳对照组比较.结果抗疲劳中药制剂3.0、4.5 mg·kg-1组动物力竭性游泳时间比游泳对照组分别延长45.3%和47.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抗疲劳中药制剂3.0、4.5 mg·kg-1组血糖含量分别为(5.3±0.4)mmol·L-1和(5.4±0.5) mmol·L-1,均高于游泳对照组[(4.7±0.7 )mmol·L-1],低于正常对照组[(6.2±0.5)mmol·L-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抗疲劳中药制剂3个剂量组肝糖原水平均显著高于游泳对照组(P<0.05,P<0.01),血尿素氮水平下降,血乳酸水平略有升高.结论本抗疲劳中药制剂能有效维持游泳动物血糖、肝糖原水平,抑制蛋白质分解,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

    作者:杨文领;薛文通;郭长江;杨继军;韦京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预防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