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软骨形成

单玉兴;张海玉;张绍昆;刘一;徐莘香

关键词:骨髓祖代细胞, 软骨细胞
摘要: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诱导刺激物作用下,使其分化为软骨细胞.方法:在骨髓MSCs培养液内加入地塞米松10-7mol·L-1,维生素C 50 mg·L-1,基因工程牛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10μg·L-1,培养1周后将bFGF换为基因工程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10 μg·L-1,继续培养3周.结果:细胞形态由纺锤形变为圆形或椭圆形,细胞分泌了大量的甲苯胺蓝异染的基质,形成了类软骨陷窝.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增高了近20倍.逆转录PCR证实转化前的细胞主要表达Ⅰ型胶原mRNA.转化后的细胞主要表达Ⅱ型胶原mRNA.结论:在该种诱导环境下,部分骨髓MSCs可以转化为软骨细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正常妊娠妇女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中肾上腺髓质素的测定

    目的:探讨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与生理妊娠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0例正常非孕妇女、36例正常妊娠妇女(早、中、晚期各12例)和30例妊高征患者(轻、中、重度各10例)血浆ADM浓度,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妊娠各阶段ADM水平均高于非妊娠妇女(P<0.05),妊高征组血浆ADM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P<0.01),轻、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ADM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高征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与ADM水平呈正相关(r=0.822,P<0.01),低体重儿发生与妊高征的严重程度有关.结论:ADM参与维持人类正常妊娠.在妊高征发病机制中,ADM可能是代偿性升高.

    作者:阮利红;李静波;潘宇;苑爱军;何凯;朱凤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阴部神经的临床应用解剖

    目的:研究阴部神经的应用解剖,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取12侧成人尸体标本,于臀部进行解剖,观察阴部神经、阴部内动静脉的走行、直径及体表投影.结果:阴部神经的体表投影为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下1/3内侧12 mm,其可游离的大长度(自起始处至骶结节韧带上缘)为(38.74±1.39)mm.结论:应用脊髓损伤平面以上的周围神经与阴部神经吻合来恢复截瘫患者的排便、排尿及性功能具有可行性.

    作者:孙鸿斌;尹维田;孙玉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23例,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充分抗心绞痛(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等)治疗,低分子肝素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1 mg·kg-1,每12 h皮下注射一次,共7 d.结果:低分子肝素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77.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无明显改变.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崔燕;朴金花;张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冷冻治疗瘙痒性皮肤病

    本科自2001年8月以来对70例、364个瘙痒性皮肤病皮损进行了局部液氮冷冻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①一般资料:7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临床表现符合瘙痒性皮肤病诊断标准.男38例,女32例;年龄17~49岁,平均31.2岁.病程2个月~17年;皮损共364个,其中大的4.0 cm×1.5 cm,小的0.3 cm×0.5 cm;其中神经性皮炎46例(局限性),结节性痒疹19例,痒疹5例.所有患者均曾有多次全身或局部用药史,皮损反复发作,疗效不满意,应用液氮冷冻前嘱病人停用一切治疗药物2周后再行冷冻治疗.②治疗方法:制冷剂为液态氮(-196℃),采用冷冻枪喷冻或棉棒取液态氮直接接触皮损冷冻.依据皮损面积大小、深度及患者对冷冻的耐受度逐个皮损进行冷冻,时间约15~45 s,冻融次数为2~4次,至皮损苍白,轻度红肿为宜,待皮损水肿、坏死、结痂、脱落后(时间平均为15.6 d),如皮损未完全消退可再行下次治疗,直至皮损完全消退,每次治疗间隔4~6周.③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为皮损完全消退,触之柔软,无硬结,无自觉瘙痒.显效为皮损消退≥70%,触之有较薄硬结,瘙痒明显减轻.无效为皮损消退<30%,触之仍有较硬厚皮损,瘙痒明显.

    作者:宋雪英;王辉;王春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金施尔康与口腔溃疡油治疗复发性口疮

    1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1998年6月-2001年12月来本院口腔科就诊的复发性口疮患者62例,平均病程14.2 d,平均复发间隔时间约2个月.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26例,男性10例,女性16例,年龄12~48岁,平均25.6岁;对照组24例,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龄12~50岁,平均25岁;空白组12例,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12~45岁,平均24岁.②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金施尔康多维片,每日口服1片,连续服用半年以上,同时发病时局部涂本院自行配制的口腔溃疡油;对照组发病时局部涂口腔溃疡油,但未全身用药;空白组发病及发病间隔时均不使用任何药物治疗.

    作者:甘慧欣;郝亚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血清对U937细胞分化过程中p21WAF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U937细胞分化过程中血清对p21WAF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乙酸肉豆蔻佛波醇(PMA)诱导U937细胞分化,血清作为调节因素;实验分为血清组(FCS)、血清加PMA组(FCS+PMA)、无血清组(NOFCS)和无血清加PMA组(NOFCS+PMA),将血清组作为对照组;细胞的贴壁功能作为分化标志;Western印迹测定各组p21WAF1蛋白表达.结果:PMA作用U937 24 h后,FCS+PMA组细胞贴壁生长,而其他各组细胞悬浮生长;FCS+PMA组细胞贴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NOFCS和NOFCS+PMA组细胞贴壁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FCS+PMA组和NOFCS+PMA组与FCS组相比p21WAF1蛋白呈高度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NOFCS组与FCS组相比p21WAF1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不影响PMA作用U937细胞内p21WAF1蛋白表达,但影响细胞分化成熟.

    作者:侯治富;杜珍武;栾先云;卜丽莎;张文岚;高申;郑德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蝎毒逆转人乳腺癌细胞株耐药性研究

    目的:探讨东亚钳蝎毒(buthus martensii kirsch,BMK)是否能够逆转人乳腺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MDR).方法:采用MTT法对蝎毒和阿霉素(ADM)合用时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率(IC50)进行检测.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蝎毒对细胞内ADM浓度的影响.结果:蝎毒不同组别(100~350 mg·L-1)能分别提高MCF-7/ADM细胞株对阿霉素的敏感性(P<0.05;P<0.01).蝎毒不同组别(100~200 mg·L-)能使MCF-7/ADM细胞内ADM的浓度升高.结论:蝎毒能部分逆转人乳腺癌耐药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

    作者:于丽君;孔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妊娠及分娩期间羊水中IL-6及sIL-6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

    目的:探讨羊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IL-6受体(sIL-6R)水平的动态变化与妊娠及分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中期引产、早产及足月妊娠(分为破膜组及未破膜组)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用MTT比色法及ELISA法检测羊水中IL-6及sIL-6R水平;采用羊膜细胞培养法,添加不同浓度IL-6,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白蛋白测定羊膜细胞的通透性.结果:足月经阴道分娩组羊水中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早产组及中期引产组(P<0.01);早产组与中期引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足月经阴道分娩组羊水中sIL-6R水平明显低于早产组及中期引产组(P<0.01);早产组与中期引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羊水中IL-6水平,有宫缩剖宫产组与无宫缩剖宫产组及经阴道分娩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羊水中sIL-6R水平,有宫缩剖宫产组与无宫缩剖宫产组及经阴道分娩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足月经阴道分娩孕妇羊水中IL-6水平,胎膜早破组明显高于无破膜组(P<0.01);羊水中sIL-6R水平,胎膜早破组明显高于无破膜组(P<0.05).羊膜细胞的通透性随IL-6浓度升高亦升高,存在剂量依赖性(r=0.932,P<0.001);添加IL-6后,羊膜细胞的通透性亦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存在时间依赖性(r=0.854,P<0.001).结论:IL-6可能与子宫收缩时羊膜细胞通透性增强有关,并可能是导致胎膜早破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于松;李静波;臧春逸;高伟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IgA肾病血尿辨证施治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IgA肾病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IgA肾病血尿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抗炎、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抗炎、对症治疗的同时予中药辨证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治疗IgA肾病血尿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杜雪荣;方美善;王长宏;李丽萍;徐慧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临床探讨

    本文作者通过对6例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过程的分析,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探讨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方法,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6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4岁,4例安氏Ⅰ类错(牙合),2例安氏Ⅱ类错(牙合).前牙牙槽骨吸收1/3~2/3,前牙松动Ⅰ~Ⅱ°.6例患者采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矫治过程中定期到牙周科进行牙齿和牙周病的检查,摄曲面断层片,进行牙槽骨嵴顶与根尖的距离重叠观测.

    作者:吕园园;殷洪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风疹42例临床分析

    风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以散在分布的红色丘疹、斑丘疹为特征,临床上多见散发病例.2003年5-6月长春市为SARS疫区,尚有风疹流行,现将资料完整的42例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42例患者均来源于长春市,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25例,女1 7例,年龄7~28岁,平均19.8岁.10岁以下2例(4.76%),10~17岁5例(11.81%),18~28岁35例(83.33%).病程1~5 d,平均病程3.3 d.能肯定有接触史者18例(42.8%).

    作者:姜兰香;张亚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5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输注或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用量和理想降糖所需时间的变化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泵强化治疗组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组在治疗后各时点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后泵治疗组平均血糖低于多次注射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泵治疗组血糖控制所需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多次皮下注射组(P<0.01);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可在短时间内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在血糖控制所需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方面优于常规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并可减少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作者:郭晖;刘艳;朱栗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在损伤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在损伤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旨在阐明其在末梢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构建大鼠坐骨神经切割伤和碾压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DGF-B的表达.结果:两类损伤模型中,损伤近端神经和再生轴突PDGF-B的表达均增强.两类损伤模型均可见损伤神经远端的雪旺氏细胞PDGF-B表达量明显增加,在碾压伤模型中,随着轴突-雪旺氏细胞关系的恢复,PDGF-B表达水平下降,并终恢复正常;在切割伤模型中,二者关系不能恢复,PDGF-B减至极低水平.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PDGF-B的表达增强在末梢神经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洪发;李伟;张丽红;王长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胸外科手术治疗胸部异物

    1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5例,支气管异物12例,食管异物5例,纵隔异物2例,胸部枪弹4例,胸壁异物1例.男16例,女3例.年龄3~72岁,平均16.4岁.患病时间2 d~7年,平均7.2月.术前均经X线或CT证实异物或其并发症的存在.②方法:除1例胸壁异物在局麻下进行手术外,其余病例均采用整体复合全麻及气管内插管.内支气管12例,其中下叶支气管10例.均采用支气管切开及异物取出术,其中1例行段支气管及亚段支气管吻合术,1例肺上叶形成化脓症行左肺上叶切除术,1例肺左下叶形成化脓性支气管扩张症行左肺下叶切除术.食管异物5例,采用食管或胃切开异物取出术,其中1例术中鸡骨穿透主动脉弓引起大出血死亡;另1例鸡骨异物术前已有纵隔感染,术后死于纵隔感染.纵隔针异物分别位于纵隔内和右心房内予以摘除术,其中1例针由左锁骨上刺入8个月后该异物在右心房内,另1例为吞入的针至纵隔内.胸部枪弹4例,由于子弹被纤维组织包埋,寻找时有一定难度,其中1粒子弹经右上肢、胸、肺进入胸壁,寻找时主要依弹道行走路线.③预后:本组除2例鸡骨异物病例于术中和术后在院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

    作者:高崇恒;李志军;崔有斌;韩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咪唑安定-芬太尼复合用于硬膜外麻醉手术的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①临床资料: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44例,ASA Ⅰ~Ⅱ级,体重43~77 kg,年龄22~66岁.随机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A组,22例)和硬膜外麻醉复合咪唑安定-芬太尼组(B组,22例),排除既往有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②麻醉方法: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A组取右侧卧位,行硬膜外腔穿刺,以阻力骤减法判断穿刺成功,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 cm,注入试验剂量利多卡因3~5 mL,5 min后阻滞平面出现,硬膜外腔追加利多卡因,使平面固定满意.B组硬膜外穿刺成功,手术开始前注入咪唑安定0.05 mg·kg-1,芬太尼1μ·kg-1,于注药后1、5、10和15 min观察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作者:李旭东;陈永样;王亚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及新生儿脐血中VCAM-1和TNF-α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方法及放免法测定60例妊高征患者和2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及新生儿脐静脉血中VCAM-1、TNF-α含量.结果:妊高征组VCAM-1、TNF-α含量较对照组高,以中、重度者增高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脐血中VCAM-1、TNF-α含量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母体血中VCAM-1、TNF-α含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VCAM-1、TNF-α可能是参与妊高征发病的重要因子.

    作者:王立岩;王瑛坚;张小平;李楷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老年血糖异常者及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调查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代谢疾病,长期慢性高血糖,导致人体重要组织及器官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老年糖尿病多为2型糖尿病,在确诊前,往往经历糖耐量减低(IGT)阶段.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对IGT进行干预治疗,可预防及延缓糖尿病的发生.本文作者调查分析某干休所183位老年人血糖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波;张改华;张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与小儿哮喘的关系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基因与小儿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β2AR 5′端基因片段,对65例哮喘患儿和20例正常对照进行分析.结果:哮喘组中22例及对照组中6例存在β2AR基因片段的缺失,缺失率分别为33.8%(22/65)和30%(6/20),哮喘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哮喘组中重度与轻度、中度比较β2AR基因缺失率高.结论:β2AR基因片段的缺失与哮喘发病无关,但与重度哮喘患者的发病有关.

    作者:刘丽;鲁继荣;成焕吉;邹映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亚硝酸钠中毒所致神经系统损害的治疗

    吉林油田管理局新民采油厂某食堂于1995年3月27日中午误将亚硝酸钠当作食盐放入菜及汤中,造成42人集体中毒,其中危重9例,均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现将其表现及治疗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例危重患者中,男6例,女3例,11~14岁7例,29、30岁各1例.于进食后10~30 min发病,开始除有消化道症状外,均有头痛、头晕、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神志不清、嗜睡;高热达39℃以上5例,惊厥2例,血压下降4例,呼吸衰竭3例,死亡1例.本组病例除按一般中毒的处理原则处理外,使用特效解毒药物亚甲蓝1~2 mg·kg-1,将其加入25%葡萄糖溶液40 mL中缓慢静推.

    作者:王东辉;韩桂珍;李鑫;张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以耳部症状为首发的鼻咽癌诊治分析

    鼻咽癌作为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多见疾病,临床上应予高度重视,因其症状的多样性而易被误诊,现将本科诊治的以耳部症状为首发的鼻咽癌患者的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孙绍辉;昝丹;赵晓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