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崇恒;李志军;崔有斌;韩冰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SHG-44脑胶质瘤模型的方法.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接种前连续3 d用地塞米松1 mg/100g体重灌胃;在立体定向条件下选取大鼠脑右侧尾状核区为靶点,接种2×105个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HG-44细胞,接种后观察大鼠生长状态,分别于第1、2周进行核磁共振(MRI)检查.在实验第2周时解剖标本,行组织病理和GFAP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接种1周后核磁共振检查,脑内形成实体瘤;HE染色组织病理证实是胶质瘤,GFAP免疫组化阳性;成瘤率约60%.结论:用预先免疫抑制的方法,成功建立了大鼠脑内人胶质瘤模型.
作者:洪新雨;罗毅男;崔佳乐;付双林;王占峰;别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以探讨MDS疾病本质.方法:采用体外液体单层和半固体培养法及流式细胞分析术.结果:①MDS/RA的CFU-GM、CFU-E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而MDS/RAEB患者未检测到CFU-GM、CFU-E集落形成;②MDS患者总体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S、G2+M期细胞百分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③低危组MDS/RA凋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增高(P<0.01),而高危组MDS/RAEB凋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MDS患者总体PC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危组MDS/RAEB PCNA表达增高尤为显著;④MDS患者P53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增高(P<0.01),BCL-2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MDS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异常,而且MDS患者存在高增殖性和过度凋亡,p53与bcl-2基因参与了凋亡调控.
作者:马淑梅;刘晓冬;吕喆;刘淑春;刘扬;姚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对醋酸铅胚胎发育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应用全胚胎体外培养技术建立胚胎致畸模型,并进行胚胎发育毒性的拮抗实验.结果:铅对大鼠胚胎有较强的发育毒性作用,并呈剂量-效应关系,人参皂苷可拮抗醋酸铅胚胎发育毒性,使胚胎正常生长.结论:人参皂苷对铅所致胚胎畸形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并可均衡地促进胚胎的分化和发育.
作者:邹积艳;王学工;黄冰玉;李守柔;胡晶;刘立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髓性白血病存在着骨髓基质细胞的异常.本文从基质细胞对骨髓造血细胞的支持作用、基质细胞异常与髓性白血病的关系、基质细胞对髓性白血病细胞株的促分化作用以及细胞因子对髓性白血病的促分化作用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阐明基质细胞对髓性白血病细胞的促分化作用,并描述基质细胞的应用前景.
作者:杨昆;徐文贵;陈强;范洪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a)分离、鉴定的方法,确定其耐药谱.方法: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厌氧培养技术及生化鉴定的方法从临床青少年牙周炎、成人快速进展型牙周炎及青少年严重牙龈炎患者的牙周袋内分离出A.a.在此基础上进行了10种抗生素对所分离的全部A.a菌株及1株标准菌株低抑菌浓度的检测.结果:共分离出24株A.a,其对庆大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丁氨卡那霉素及青霉素G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但对罗红霉素、甲硝唑、链霉素、红霉素及头孢唑啉钠敏感.结论:罗红霉素、甲硝唑、链霉素、红霉素及头孢唑啉钠在治疗与A.a相关的牙周病能够发挥作用,本研究为A.a耐药性质粒的提取及鉴定打下了基础.
作者:李毅;杨涛;孙延波;关显智;黄洋;孙宏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U937细胞分化过程中血清对p21WAF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乙酸肉豆蔻佛波醇(PMA)诱导U937细胞分化,血清作为调节因素;实验分为血清组(FCS)、血清加PMA组(FCS+PMA)、无血清组(NOFCS)和无血清加PMA组(NOFCS+PMA),将血清组作为对照组;细胞的贴壁功能作为分化标志;Western印迹测定各组p21WAF1蛋白表达.结果:PMA作用U937 24 h后,FCS+PMA组细胞贴壁生长,而其他各组细胞悬浮生长;FCS+PMA组细胞贴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NOFCS和NOFCS+PMA组细胞贴壁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FCS+PMA组和NOFCS+PMA组与FCS组相比p21WAF1蛋白呈高度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NOFCS组与FCS组相比p21WAF1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不影响PMA作用U937细胞内p21WAF1蛋白表达,但影响细胞分化成熟.
作者:侯治富;杜珍武;栾先云;卜丽莎;张文岚;高申;郑德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薯蓣皂苷元(diosgenin,Dio)对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MGC-803)的细胞分裂和集落形成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方法:采用四唑蓝(MTT)比色法、平板集落形成实验以及[3H]-TdR掺入实验.结果:MTT法检测Dio作用24、48、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s0)为56.290、27.837、17.723 mg·L-1;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显示Dio半数集落形成抑制浓度为5.486 mg·L-1Dio在较低浓度(3.750和7.500 mg·L-1)下,可直接抑制MGC-803细胞DNA的合成.结论:Dio能够明显抑制MGC-803的细胞分裂和集落形成.
作者:李晶华;李春爱;霍锐;李兆良;韩中明;王本祥;周秋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羊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IL-6受体(sIL-6R)水平的动态变化与妊娠及分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中期引产、早产及足月妊娠(分为破膜组及未破膜组)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用MTT比色法及ELISA法检测羊水中IL-6及sIL-6R水平;采用羊膜细胞培养法,添加不同浓度IL-6,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白蛋白测定羊膜细胞的通透性.结果:足月经阴道分娩组羊水中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早产组及中期引产组(P<0.01);早产组与中期引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足月经阴道分娩组羊水中sIL-6R水平明显低于早产组及中期引产组(P<0.01);早产组与中期引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羊水中IL-6水平,有宫缩剖宫产组与无宫缩剖宫产组及经阴道分娩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羊水中sIL-6R水平,有宫缩剖宫产组与无宫缩剖宫产组及经阴道分娩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足月经阴道分娩孕妇羊水中IL-6水平,胎膜早破组明显高于无破膜组(P<0.01);羊水中sIL-6R水平,胎膜早破组明显高于无破膜组(P<0.05).羊膜细胞的通透性随IL-6浓度升高亦升高,存在剂量依赖性(r=0.932,P<0.001);添加IL-6后,羊膜细胞的通透性亦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存在时间依赖性(r=0.854,P<0.001).结论:IL-6可能与子宫收缩时羊膜细胞通透性增强有关,并可能是导致胎膜早破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于松;李静波;臧春逸;高伟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吉林油田管理局新民采油厂某食堂于1995年3月27日中午误将亚硝酸钠当作食盐放入菜及汤中,造成42人集体中毒,其中危重9例,均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现将其表现及治疗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例危重患者中,男6例,女3例,11~14岁7例,29、30岁各1例.于进食后10~30 min发病,开始除有消化道症状外,均有头痛、头晕、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神志不清、嗜睡;高热达39℃以上5例,惊厥2例,血压下降4例,呼吸衰竭3例,死亡1例.本组病例除按一般中毒的处理原则处理外,使用特效解毒药物亚甲蓝1~2 mg·kg-1,将其加入25%葡萄糖溶液40 mL中缓慢静推.
作者:王东辉;韩桂珍;李鑫;张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整合素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在生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整合素β1和EGF在生育组及不孕组分泌期子宫内膜上的表达及二者相关性.1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不孕组病例选自门诊不孕症诊刮子宫内膜患者26例,年龄24~36岁,月经周期28~30 d,排除其他因素所致不孕,确诊为女性原因不明不孕症.对照组选自有生育史并发子宫肌瘤住院患者22例,年龄28~40岁,月经周期28~30 d,无不规则流血,于月经周期的分泌期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分泌期子宫内膜.②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DAB显色,不复染,以PBS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以已知的阳性切片做阳性对照.③结果判定及统计学处理:阴性对照不着色,阳性反应呈棕红色.随机选择5~10个高倍(400×)视野,分别记数间质细胞(腺体)阳性数占总间质细胞(腺体)数的百分比,取其平均数作为阳性细胞的表达率,以-x±s表示.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成组t检验和相关分析.
作者:张宇迪;杨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将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结合起来,建立一个近似临床牙周炎表现的实验性动物模型.方法:选用3月龄的雌性Wistar大白鼠51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激素组,结扎组,去势加结扎组.对照组每只大白鼠每只每日肌注生理盐水0.4 mL,激素组每只每日应用地塞米松1 mg溶于0.4 mL生理盐水中肌注,结扎组大白鼠上颌第一磨牙牙颈部用正畸钢丝结扎,去势加结扎组大白鼠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并在其上颌第1磨牙牙颈部用正畸钢丝结扎.采用组织病理学及骨密度测定的方法来观察各种动物的牙周炎形成状况.结果:双侧卵巢切除后的大白鼠牙槽骨骨密度降低显著;激素组的大白鼠牙龈乳头炎症较轻,牙周膜未见明显变化;结扎组牙周组织局部菌斑蓄积,导致局部机械和炎症性刺激变化;去势加结扎组,牙槽骨骨密度降低,牙齿松动,牙周袋形成,出现了近似人类牙周炎的病理变化.结论:摘除大白鼠双侧卵巢,并用钢丝结扎上颌第1磨牙的方法获得较为完善和稳定的牙周炎实验动物模型.
作者:罗云纲;杨涛;许力强;黄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IgA肾病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IgA肾病血尿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抗炎、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抗炎、对症治疗的同时予中药辨证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治疗IgA肾病血尿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杜雪荣;方美善;王长宏;李丽萍;徐慧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东亚钳蝎毒(buthus martensii kirsch,BMK)是否能够逆转人乳腺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MDR).方法:采用MTT法对蝎毒和阿霉素(ADM)合用时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率(IC50)进行检测.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蝎毒对细胞内ADM浓度的影响.结果:蝎毒不同组别(100~350 mg·L-1)能分别提高MCF-7/ADM细胞株对阿霉素的敏感性(P<0.05;P<0.01).蝎毒不同组别(100~200 mg·L-)能使MCF-7/ADM细胞内ADM的浓度升高.结论:蝎毒能部分逆转人乳腺癌耐药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
作者:于丽君;孔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的X线影像特点.方法:利用X线摄片对长春地区发病的35例患者的影像改变与临床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总结出SARS的4种X线表现.结论:SARS影像变化快、多样化,临床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常规消炎治疗无效,用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作者:杨淑琴;吕中文;聂素滨;董辉球;刘威武;曲晓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的LAK细胞对B7基因转染的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构建含人B7-1基因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RCCMV-B7-1,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将pRCCMV-B7-1转入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G418筛选转染肝癌细胞(B7+SMMC7721).RT-PCR、流式细胞仪鉴定目的基因表达.MTT比色试验体外检测LAK细胞对B7-1转染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B7+SMMC7721细胞稳定表达B7基因.LAK细胞对B7+SMMC7721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野生型SMMC7721者,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7基因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后可表达有活性的B7分子,LAK细胞对表达B7-1的肿瘤呈现增强的杀伤作用.
作者:王权;李有柱;所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资料与方法①临床资料: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44例,ASA Ⅰ~Ⅱ级,体重43~77 kg,年龄22~66岁.随机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A组,22例)和硬膜外麻醉复合咪唑安定-芬太尼组(B组,22例),排除既往有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②麻醉方法: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A组取右侧卧位,行硬膜外腔穿刺,以阻力骤减法判断穿刺成功,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 cm,注入试验剂量利多卡因3~5 mL,5 min后阻滞平面出现,硬膜外腔追加利多卡因,使平面固定满意.B组硬膜外穿刺成功,手术开始前注入咪唑安定0.05 mg·kg-1,芬太尼1μ·kg-1,于注药后1、5、10和15 min观察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作者:李旭东;陈永样;王亚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克隆小鼠干扰素γ(IFN-γ)编码区cDNA序列并构建含Egr-1启动子的辐射诱导表达质粒pIRESEgr-IFNγ.方法: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以小鼠脾细胞mRNA为模板,扩增获得全长IFNγcDNA,与pGEMT载体连接做全自动测序,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Egr-1启动子的辐射诱导表达质粒pIRESEgr-IFNγ.结果:经测序证实获得的小鼠IFNγ cDNA序列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并构建了含Egr-1启动子的辐射诱导表达质粒pIRESEgr-IFNγ.结论:成功克隆了小鼠IFNγ的cDNA序列,构建了辐射诱导表达质粒pIRESEgr-IFNγ.
作者:刘林林;杨巍;吴丛梅;田梅;朴春姬;李修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基因与小儿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β2AR 5′端基因片段,对65例哮喘患儿和20例正常对照进行分析.结果:哮喘组中22例及对照组中6例存在β2AR基因片段的缺失,缺失率分别为33.8%(22/65)和30%(6/20),哮喘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哮喘组中重度与轻度、中度比较β2AR基因缺失率高.结论:β2AR基因片段的缺失与哮喘发病无关,但与重度哮喘患者的发病有关.
作者:刘丽;鲁继荣;成焕吉;邹映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0-2002年间本院慢性扁桃体炎行手术治疗100例患者,年龄12~20岁,男65例,女35例.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个别患者有少量渗血,影响休息与睡眠,吞咽困难,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术后恢复较慢.经过临床观察,采用冷饮及颈前颌下冷敷法(即冷疗法),有明显的镇痛及减少创面渗血的作用.
作者:卢桂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是相对特异性的肿瘤血管生成标志物,通过抑制其表达或阻断其效应从而抗肿瘤生长是目前国外研究热点.现就VEGF及受体的结构特征及其在肿瘤中的表达作一综述.
作者:王广义;王旭;谭毓铨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