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ARS患者X线表现及临床分析

杨淑琴;吕中文;聂素滨;董辉球;刘威武;曲晓峰

关键词:重症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放射摄影术, 呼吸道疾病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的X线影像特点.方法:利用X线摄片对长春地区发病的35例患者的影像改变与临床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总结出SARS的4种X线表现.结论:SARS影像变化快、多样化,临床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常规消炎治疗无效,用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亚硝酸钠中毒所致神经系统损害的治疗

    吉林油田管理局新民采油厂某食堂于1995年3月27日中午误将亚硝酸钠当作食盐放入菜及汤中,造成42人集体中毒,其中危重9例,均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现将其表现及治疗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例危重患者中,男6例,女3例,11~14岁7例,29、30岁各1例.于进食后10~30 min发病,开始除有消化道症状外,均有头痛、头晕、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神志不清、嗜睡;高热达39℃以上5例,惊厥2例,血压下降4例,呼吸衰竭3例,死亡1例.本组病例除按一般中毒的处理原则处理外,使用特效解毒药物亚甲蓝1~2 mg·kg-1,将其加入25%葡萄糖溶液40 mL中缓慢静推.

    作者:王东辉;韩桂珍;李鑫;张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蝎毒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蝎毒(scorpion venom,SV)及其分离组分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存活率,集落形成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400和800 mg·L-1的SV可明显抑制B16黑色素瘤细胞生长(P<0.01或P<0.05).蝎毒组分(SV-Ⅰ、SV-Ⅱ和SV-Ⅲ)在浓度为200、400及800 mg·L-1时,对B16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在400和800 mg·L-1时,可使G0/G1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P<0.01),G2+M期细胞明显增多(P<0.05~P<0.01),S期细胞呈降低趋势,而SV对细胞周期进程未见明显影响.当SV、SV-Ⅰ、SV-Ⅱ及SV-Ⅲ的浓度为400和800 mg·L-1时,对B16细胞集落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蝎毒及其组分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的存活与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纯化后各组分的抑瘤作用优于蝎毒,但其抑制作用低于阳性对照丝裂霉素(Mitomycin-c,MMC)组.提示蝎毒引起细胞周期进程改变可能是其抑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付士波;鞠桂芝;杨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羊膜上皮细胞促进共培养神经干细胞存活及分化

    目的:探讨羊膜上皮细胞是否能在体外促进胚胎脑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及分化.方法:Neurosphere法分离、克隆E12~14 d Wistar大鼠脑组织的神经干细胞,同时从羊膜中分离羊膜上皮细胞.将神经干细胞与羊膜上皮细胞在不同条件下共培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羊膜上皮细胞及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进行检测.结果:羊膜上皮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及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表面抗原;与羊膜上皮细胞共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克隆的分化细胞总数、分化为神经元的百分率及神经元初级突起长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羊膜上皮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具有一定的同源性;羊膜上皮细胞能促进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且主要向神经元分化,并促进神经元初级突起的生长.提示羊膜上皮细胞为神经干细胞提供促进其分化及存活适宜的微环境.

    作者:孟晓婷;陈东;刘佳梅;路来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临床探讨

    本文作者通过对6例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过程的分析,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探讨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方法,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6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4岁,4例安氏Ⅰ类错(牙合),2例安氏Ⅱ类错(牙合).前牙牙槽骨吸收1/3~2/3,前牙松动Ⅰ~Ⅱ°.6例患者采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矫治过程中定期到牙周科进行牙齿和牙周病的检查,摄曲面断层片,进行牙槽骨嵴顶与根尖的距离重叠观测.

    作者:吕园园;殷洪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胸外科手术治疗胸部异物

    1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5例,支气管异物12例,食管异物5例,纵隔异物2例,胸部枪弹4例,胸壁异物1例.男16例,女3例.年龄3~72岁,平均16.4岁.患病时间2 d~7年,平均7.2月.术前均经X线或CT证实异物或其并发症的存在.②方法:除1例胸壁异物在局麻下进行手术外,其余病例均采用整体复合全麻及气管内插管.内支气管12例,其中下叶支气管10例.均采用支气管切开及异物取出术,其中1例行段支气管及亚段支气管吻合术,1例肺上叶形成化脓症行左肺上叶切除术,1例肺左下叶形成化脓性支气管扩张症行左肺下叶切除术.食管异物5例,采用食管或胃切开异物取出术,其中1例术中鸡骨穿透主动脉弓引起大出血死亡;另1例鸡骨异物术前已有纵隔感染,术后死于纵隔感染.纵隔针异物分别位于纵隔内和右心房内予以摘除术,其中1例针由左锁骨上刺入8个月后该异物在右心房内,另1例为吞入的针至纵隔内.胸部枪弹4例,由于子弹被纤维组织包埋,寻找时有一定难度,其中1粒子弹经右上肢、胸、肺进入胸壁,寻找时主要依弹道行走路线.③预后:本组除2例鸡骨异物病例于术中和术后在院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

    作者:高崇恒;李志军;崔有斌;韩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鼠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脂肪肝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用缺乏蛋氨酸和胆碱的饲料喂养大鼠,复制脂肪肝模型,并进一步研究门静脉压、肝重/体重比以及肝脏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大鼠肝脏第14天出现较多的脂滴积累,第21天超过2/3以上的细胞内均出现脂滴,肝细胞形态不规则,肝窦变窄,不规则;门脉压较正常大鼠升高.体重和肝重均小于正常大鼠.结论:用缺乏蛋氨酸和胆碱的饲料喂养大鼠复制脂肪肝模型,喂养时间短,价格低廉,是一种较好的脂肪肝模型制作方法.

    作者:李文岗;张学文;何尔斯泰;胡素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牛蒡消瘿汤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40例

    1资料与方法本院2002-2003年门诊就诊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40例.其中女性28例,男性12例,年龄30~50岁,病程数周至半年以上,一般为2~3个月.发病前多有呼吸道炎症、感冒、咽痛等病史.起病多急骤,特征性的表现是甲状腺部位疼痛和压痛,向颌下、耳后或颈部等处放射.彩超检查:甲状腺增大,内见大小不等呈片状不均质低回声区,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彩色血流显示较丰富.同位素检查:FT3、FT4增高,STSH降低.药物组成:牛蒡子30 g,柴胡20 g,葛根20 g,羌活20g,白芷2 g,黄苓20 g,石膏20 g,白芍20 g,甘草20 g,丹参20 g,莪术20 g,赤芍20 g,川芎20 g.伴发热、咽痛者加双花20 g,连翘20 g,板兰根20 g;声音嘶哑者加麦冬20 g,玄参20 g;咽部异物感加厚朴20 g,半夏20 g,苏子20 g.

    作者:辛红卫;田禾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甲基强地松龙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前后TNF-α和IL-8的变化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发病中的作用及甲基强地松龙(甲强龙)对IPF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甲强龙治疗前后的14例IPF病人的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和IL-8的变化,并与10例非IPF的健康老年人对照.结果:IPF病人的血清及BALF中TNF-α及IL-8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甲强龙治疗后病人的TNF-α及IL-8均明显下降(P<0.01).IPF组中,BALF中TNF-α及IL-8的水平均与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0.831,P<0.01;r=0.885,P<0.01).结论:TNF-α及IL-8在IPF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甲强龙抑制其表达.

    作者:彭丽萍;左梦华;迟宝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体外培养

    目的:建立分离培养符合实验要求的人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方法,为进一步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模型.方法:胶原酶消化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进行原代培养,胰蛋白酶消化法传代培养,光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结果:角蛋白、波形蛋白染色证实细胞纯度达95%以上.结论:胶原酶消化法简便易行,可获得符合实验要求的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可以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药物筛选等研究.

    作者:苑春莉;韩丽英;胡静;黄冰玉;李荷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红景天对大鼠嗅球中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明确红景天素对老龄大鼠嗅球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健康老龄大鼠20只,随机分成注射红景天素实验组(10只)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断头处死取嗅球,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Bcl-2和Bax主要表达于大鼠嗅球中的僧帽细胞.红景天素实验组Bcl-2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Bax阳性细胞表达率实验组虽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红景天能够诱导老龄大鼠嗅球中Bcl-2蛋白表达增多,抑制僧帽细胞的凋亡,对老龄大鼠嗅球具有抗凋亡作用.

    作者:陆艳娟;关桂梅;董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B7基因转染联合LAK细胞治疗肝癌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的LAK细胞对B7基因转染的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构建含人B7-1基因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RCCMV-B7-1,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将pRCCMV-B7-1转入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G418筛选转染肝癌细胞(B7+SMMC7721).RT-PCR、流式细胞仪鉴定目的基因表达.MTT比色试验体外检测LAK细胞对B7-1转染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B7+SMMC7721细胞稳定表达B7基因.LAK细胞对B7+SMMC7721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野生型SMMC7721者,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7基因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后可表达有活性的B7分子,LAK细胞对表达B7-1的肿瘤呈现增强的杀伤作用.

    作者:王权;李有柱;所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软骨形成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诱导刺激物作用下,使其分化为软骨细胞.方法:在骨髓MSCs培养液内加入地塞米松10-7mol·L-1,维生素C 50 mg·L-1,基因工程牛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10μg·L-1,培养1周后将bFGF换为基因工程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10 μg·L-1,继续培养3周.结果:细胞形态由纺锤形变为圆形或椭圆形,细胞分泌了大量的甲苯胺蓝异染的基质,形成了类软骨陷窝.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增高了近20倍.逆转录PCR证实转化前的细胞主要表达Ⅰ型胶原mRNA.转化后的细胞主要表达Ⅱ型胶原mRNA.结论:在该种诱导环境下,部分骨髓MSCs可以转化为软骨细胞.

    作者:单玉兴;张海玉;张绍昆;刘一;徐莘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薯蓣皂苷元对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薯蓣皂苷元(diosgenin,Dio)对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MGC-803)的细胞分裂和集落形成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方法:采用四唑蓝(MTT)比色法、平板集落形成实验以及[3H]-TdR掺入实验.结果:MTT法检测Dio作用24、48、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s0)为56.290、27.837、17.723 mg·L-1;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显示Dio半数集落形成抑制浓度为5.486 mg·L-1Dio在较低浓度(3.750和7.500 mg·L-1)下,可直接抑制MGC-803细胞DNA的合成.结论:Dio能够明显抑制MGC-803的细胞分裂和集落形成.

    作者:李晶华;李春爱;霍锐;李兆良;韩中明;王本祥;周秋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以耳部症状为首发的鼻咽癌诊治分析

    鼻咽癌作为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多见疾病,临床上应予高度重视,因其症状的多样性而易被误诊,现将本科诊治的以耳部症状为首发的鼻咽癌患者的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孙绍辉;昝丹;赵晓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IgA肾病血尿辨证施治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IgA肾病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IgA肾病血尿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抗炎、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抗炎、对症治疗的同时予中药辨证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治疗IgA肾病血尿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杜雪荣;方美善;王长宏;李丽萍;徐慧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及新生儿脐血中VCAM-1和TNF-α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方法及放免法测定60例妊高征患者和2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及新生儿脐静脉血中VCAM-1、TNF-α含量.结果:妊高征组VCAM-1、TNF-α含量较对照组高,以中、重度者增高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脐血中VCAM-1、TNF-α含量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母体血中VCAM-1、TNF-α含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VCAM-1、TNF-α可能是参与妊高征发病的重要因子.

    作者:王立岩;王瑛坚;张小平;李楷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因头晕、乏力、血压不稳4个月入院.查体:血压180/114 mmHg,血K+1.6 mmol·L-1,CT及磁共振报告左肾上腺占位性病变(1.2 cm×0.9 cm),血醛固酮(立、卧位)值均高于正常.给予口服安体舒通、补钾、降压治疗,目前病情已明显好转.结合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CT及MRI检查所见,诊断为左肾上腺腺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全麻下行左肾上腺腺瘤切除术,术中见左肾上腺腺瘤体大小约1.2 cm×1.0 cm,质地稍硬,切开内呈金黄色,与周围组织略粘连.病理检查回报:左肾上腺腺瘤,符合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

    作者:赵文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HQDS-ⅡA型自动视野计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HQDS-Ⅱ A型自动视野计对原发性青光眼诊断的意义.方法:用HQDS-Ⅱ A型全自动视野计全阈值程序对51例(85眼)原发性青光眼及51例(102眼)正常人进行中心30°和30°~60°光阈值的测定,计算平均光敏感度(MS)、平均缺损(MD)、丢失方差(LV)及短期波动(SF).结果:原发性青光眼组视野损害可以表现为局限性、弥漫性和混和型视网膜光敏感度下降.原发性青光眼组中心30°视野MS降低,SF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MD与LV随着Hart视野分期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MS随着Hart视野分期严重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青光眼组中应用自动视野仪查出确切的视野损害的有74眼,正常组中有9眼视野损害程度达到了视野损害的判断标准.其敏感度为87%(74/85),特异度为91%(93/102).结论:HQDS-ⅡA型自动视野计检测视野指数的变化对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关小一;谷树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剂量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在局灶性脑缺血中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过程中对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及NO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利用光镜、电镜观察N-硝基-左旋-精氨酸(N-nitro-L-arginine,NNLA)干预后局灶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大剂量给予NNLA干预后,手术侧电镜下半影区神经细胞改变较手术对照组明显,神经细胞核周水肿、溶解和小胶质细胞核染色质凝集,以细胞坏死为主.结论:过多的NO可能通过两种方式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其一是过量NO以活性氧自由基(ROS)表达式直接攻击神经细胞,是神经细胞损伤的直接毒性分子.其二是过少的NO不足以维持脑血管的基础张力,脑血流下降,导致缺氧,引起神经细胞损伤.

    作者:吕晓红;张巨;张见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风疹42例临床分析

    风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以散在分布的红色丘疹、斑丘疹为特征,临床上多见散发病例.2003年5-6月长春市为SARS疫区,尚有风疹流行,现将资料完整的42例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42例患者均来源于长春市,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25例,女1 7例,年龄7~28岁,平均19.8岁.10岁以下2例(4.76%),10~17岁5例(11.81%),18~28岁35例(83.33%).病程1~5 d,平均病程3.3 d.能肯定有接触史者18例(42.8%).

    作者:姜兰香;张亚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