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马淑梅;刘晓冬;吕喆;刘淑春;刘扬;姚程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干细胞,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蛋白质p53, Bcl-2
摘要: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以探讨MDS疾病本质.方法:采用体外液体单层和半固体培养法及流式细胞分析术.结果:①MDS/RA的CFU-GM、CFU-E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而MDS/RAEB患者未检测到CFU-GM、CFU-E集落形成;②MDS患者总体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S、G2+M期细胞百分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③低危组MDS/RA凋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增高(P<0.01),而高危组MDS/RAEB凋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MDS患者总体PC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危组MDS/RAEB PCNA表达增高尤为显著;④MDS患者P53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增高(P<0.01),BCL-2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MDS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异常,而且MDS患者存在高增殖性和过度凋亡,p53与bcl-2基因参与了凋亡调控.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吗啡对胶质瘤C6细胞RNA聚合酶Ⅱ通用转录因子F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检测吗啡对C6胶质瘤细胞RNA合成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方法检测吗啡影响C6胶质瘤细胞RNA聚合酶Ⅱ通用转录因子F(TFⅡF)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吗啡作用于C6胶质瘤细胞与相应对照组相比,TFⅡF转录产物均明显减少;纳络酮能阻断吗啡对TFⅡF基因表达抑制的作用.结论:吗啡通过μ受体途径介导C6胶质瘤TFⅡF基因表达抑制的作用.

    作者:姚路禹;洪敏;李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临床探讨

    本文作者通过对6例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过程的分析,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探讨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方法,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6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4岁,4例安氏Ⅰ类错(牙合),2例安氏Ⅱ类错(牙合).前牙牙槽骨吸收1/3~2/3,前牙松动Ⅰ~Ⅱ°.6例患者采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矫治过程中定期到牙周科进行牙齿和牙周病的检查,摄曲面断层片,进行牙槽骨嵴顶与根尖的距离重叠观测.

    作者:吕园园;殷洪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薯蓣皂苷元对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薯蓣皂苷元(diosgenin,Dio)对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MGC-803)的细胞分裂和集落形成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方法:采用四唑蓝(MTT)比色法、平板集落形成实验以及[3H]-TdR掺入实验.结果:MTT法检测Dio作用24、48、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s0)为56.290、27.837、17.723 mg·L-1;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显示Dio半数集落形成抑制浓度为5.486 mg·L-1Dio在较低浓度(3.750和7.500 mg·L-1)下,可直接抑制MGC-803细胞DNA的合成.结论:Dio能够明显抑制MGC-803的细胞分裂和集落形成.

    作者:李晶华;李春爱;霍锐;李兆良;韩中明;王本祥;周秋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2002年8月-2003年5月本院对部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镜下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止血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2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8~75岁,其中贲门黏膜撕裂征5例,胃溃疡出血4例,胃息肉电切后创面渗血4例,十二指肠球溃疡出血3例,食道及胃取病理后活动性出血3例,胃癌术后吻合口溃疡出血2例.1.2方法使用2.5 mL医用生物蛋白胶,用红、蓝字注射器分别抽吸主体溶解液与主体胶的混合溶液、催化剂溶解液与催化剂的混合溶液后,将连接针座固定在推液器锥头上备用.为加速溶解,可在37℃水浴中振摇,但要注意制备溶液后的红字注射器针头与制备溶液后的蓝字注射器针头不要混用,以免凝胶提前形成.内镜下找到出血位置后,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出血部位,使视野暴露清晰,为寻找佳位置,可先将生物胶双腔输送导管沿内镜活检孔道插入,注入少量无菌蒸馏水,变换患者体位,使出血点位于输送导管下部,确定导管内液体可滴至出血位置表面后,向双腔输送导管外端的2个输入口同时分别注入红蓝注射器内已配制好的混合溶液,为避免凝胶将内镜阻塞,需将输送导管前端插至距内镜镜头1.0~1.5 cm处,且导管前端与出血部位保持0.5~1.0 cm.将注射器内混合溶液全部推完后,再向导管内推注5 mL空气,使导管内液体全部滴至出血部位,其表面可形成乳白色纤维蛋白凝胶.

    作者:赵莹;朱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金属硫蛋白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中2型糖尿病(T2DM)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检测41名糖尿病患者和53名正常对照者的金属硫蛋白基因家族中的MT4基因(rs666636)201G→A突变,统计各组对象的突变频率.结果:MT4基因(rs666636)201G→A突变型等位基因(A)频率在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OR=2.335);AA,GA和GG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不同基因型的相对风险分析,GA基因型携带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GG基因型的3.462倍(OR=3.162,95%OR CI=1.389~8.629).结论:MT4突变型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显著的关联性,基因突变使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

    作者:史杰萍;刘雅文;于雅琴;刘娅;杨明堂;孔富强;乔会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Pinpoint系统在CT介入放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Pinpoint系统在CT导引下活检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7例患者,其中胸部病变11例、腹部病变8例行Pinpoint导引下穿刺活检,8例行介入治疗.胸部病灶0.8 cm×1.2 cm~3.2 cm×4.0 cm,腹部病灶0.7 cm×1.3 cm~4.1 cm×4.9 cm.结果:病灶刺中率为100%,活检诊断正确率为94.2%.11个胸部病灶内靶点1次穿中率为72.7%,8个腹部病灶内靶点1次穿中率为72.2%.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inpoint系统导引下穿刺,操作简单,定位穿刺准确,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国志义;乔连铭;李鸿鹏;张鹏国;田新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肾近球细胞瘤1例报告

    肾近球细胞瘤(JGCT)临床罕见,国内报道极少,本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高血压伴头昏3年,逐渐加重2个月,2003年3月10日入本院.检查血压180~210/95~130 mmHg,心电图示左室肥厚,腹软,未触及肿块;超声、CT均示左肾上极约3 cm×3 cm×2 cm肿块,密度不均,分泌造影双肾显影正常,血钾正常,血浆肾素为正常值4倍,醛固酮在正常范围.怀疑左肾上腺肿瘤,经增强CT及肾动脉造影检查,明确为左肾实质肿瘤.于全麻下行左肾探查术,术中、术后病理诊断为肾近球细胞瘤,术中行肿瘤剜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血压逐渐恢复正常,复查肾素在正常范围.

    作者:张慕淳;王梦文;鲁学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骨痛灵软膏镇痛作用的药理研究

    目的:观察骨痛灵软膏(GTLO)的镇痛作用及对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小鼠扭体法致痛、热板法致痛、大鼠辐射热照射法致痛试验及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黏度试验,对GTLO的镇痛和改善血液黏度作用进行药理研究.结果:GTLO对小鼠扭体法及热板法致痛,大鼠辐射热照射法致痛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明显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浆黏度.结论:GTLO对多种疼痛模型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浆粘滞性.

    作者:李兴志;李贺;睢大员;于晓风;曲绍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及新生儿脐血中VCAM-1和TNF-α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方法及放免法测定60例妊高征患者和2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及新生儿脐静脉血中VCAM-1、TNF-α含量.结果:妊高征组VCAM-1、TNF-α含量较对照组高,以中、重度者增高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脐血中VCAM-1、TNF-α含量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母体血中VCAM-1、TNF-α含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VCAM-1、TNF-α可能是参与妊高征发病的重要因子.

    作者:王立岩;王瑛坚;张小平;李楷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以耳部症状为首发的鼻咽癌诊治分析

    鼻咽癌作为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多见疾病,临床上应予高度重视,因其症状的多样性而易被误诊,现将本科诊治的以耳部症状为首发的鼻咽癌患者的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孙绍辉;昝丹;赵晓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生长抑素受体及其表达研究进展

    生长抑素(S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的负性激素,在其多种作用中,抑制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尤为重要.SS是通过生长抑素受体(SSTR)发挥其作用,研究表明:SSTR各亚型在肿瘤细胞上的表达和SS类似物亲和性不同.采用与各亚型高亲和性的SS类似物可起到诊断与治疗肿瘤的目的.

    作者:郭宏华;焦健;王江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鼠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脂肪肝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用缺乏蛋氨酸和胆碱的饲料喂养大鼠,复制脂肪肝模型,并进一步研究门静脉压、肝重/体重比以及肝脏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大鼠肝脏第14天出现较多的脂滴积累,第21天超过2/3以上的细胞内均出现脂滴,肝细胞形态不规则,肝窦变窄,不规则;门脉压较正常大鼠升高.体重和肝重均小于正常大鼠.结论:用缺乏蛋氨酸和胆碱的饲料喂养大鼠复制脂肪肝模型,喂养时间短,价格低廉,是一种较好的脂肪肝模型制作方法.

    作者:李文岗;张学文;何尔斯泰;胡素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口服供者脾细胞诱导成年大鼠心脏移植存活期延长

    目的:利用口服供者脾细胞延长受者大鼠的心脏移植存活时间,并探讨口服耐受的形成机制.方法:以纯系SD大鼠为供者,纯系Wistar大鼠为受者,行异体心脏移植,将16只受者大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单纯行心脏移植)和B组(口服抗原组),于心脏移植前7 d开始每日接受供者脾细胞5×107个,导管灌胃,7 d后观察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体内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并行心脏移植,观察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结果:口服抗原后,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及体内的DTH反应均出现明显的抗原特异性降低,口服抗原组的心脏移植存活时间达到(12.1±1.9)d,而对照组为(7.0±0.8)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口服抗原可以引起受者对异基因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降低,使受者的心脏移植存活期延长.

    作者:佟建秋;石炳毅;王禾;沈瑞雄;莫春柏;周文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SARS患者X线表现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的X线影像特点.方法:利用X线摄片对长春地区发病的35例患者的影像改变与临床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总结出SARS的4种X线表现.结论:SARS影像变化快、多样化,临床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常规消炎治疗无效,用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作者:杨淑琴;吕中文;聂素滨;董辉球;刘威武;曲晓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老年人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了解肾活检在老年人肾脏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在彩超引导下,采用1秒钟抽吸法对29例老年肾小球疾病患者行经皮肾活检术,标本做光镜、免疫荧光检查,必要时做电镜检查.结果:29例患者中,按病因分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21例,约占72.4%;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高,约占38.1%.结论:肾活检病理诊断对老年人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树军;于洗河;罗萍;刘淑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整合素β1和表皮生长因子在不孕症子宫内膜上的表达及意义

    整合素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在生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整合素β1和EGF在生育组及不孕组分泌期子宫内膜上的表达及二者相关性.1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不孕组病例选自门诊不孕症诊刮子宫内膜患者26例,年龄24~36岁,月经周期28~30 d,排除其他因素所致不孕,确诊为女性原因不明不孕症.对照组选自有生育史并发子宫肌瘤住院患者22例,年龄28~40岁,月经周期28~30 d,无不规则流血,于月经周期的分泌期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分泌期子宫内膜.②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DAB显色,不复染,以PBS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以已知的阳性切片做阳性对照.③结果判定及统计学处理:阴性对照不着色,阳性反应呈棕红色.随机选择5~10个高倍(400×)视野,分别记数间质细胞(腺体)阳性数占总间质细胞(腺体)数的百分比,取其平均数作为阳性细胞的表达率,以-x±s表示.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成组t检验和相关分析.

    作者:张宇迪;杨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在损伤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在损伤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旨在阐明其在末梢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构建大鼠坐骨神经切割伤和碾压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DGF-B的表达.结果:两类损伤模型中,损伤近端神经和再生轴突PDGF-B的表达均增强.两类损伤模型均可见损伤神经远端的雪旺氏细胞PDGF-B表达量明显增加,在碾压伤模型中,随着轴突-雪旺氏细胞关系的恢复,PDGF-B表达水平下降,并终恢复正常;在切割伤模型中,二者关系不能恢复,PDGF-B减至极低水平.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PDGF-B的表达增强在末梢神经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洪发;李伟;张丽红;王长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肾上腺素液宫腔灌注治疗产后出血22例疗效分析

    本院妇产科自2001年8月-2002年12月用生理盐水加肾上腺素宫腔灌注治疗产后出血2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住院分娩的产妇,年龄20~38岁,经产妇7例,初产妇15例,1例孕28周住院引产出现产后出血;22例产后出血病例,均为单胎正常妊娠,无产科并发症,其中9例因产后出血清宫后仍有活跃的子宫出血,出血量500~700 mL.所有病例在第三产程结束后,常规静点催产素20 U.在出现产后出血后,除外因宫缩乏力和软产道损伤的前提下,术者用窥器暴露宫颈,台下1人在腹部下推固定宫底,使宫颈下移,术者卵园钳夹宫颈上唇,将装有生理盐水20 mL加肾上腺素4 mg的注射器乳头伸入宫颈内,底部尽量顶住宫颈口,注入药液后,立即卵圆钳钳夹宫颈前后唇,并停止固定宫底,10 min后放松宫颈,观察出血情况.如产后出血量较多,生理盐水及肾上腺素剂量均可加倍.

    作者:陈明;孙兴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分析心梗患者左心舒张功能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定量分析左室心肌舒张运动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30例确诊心梗病人和30例年龄匹配正常人.采用心尖部位长轴切面,分别显示左心室6个室壁不同节段长轴方向的心肌同步运动曲线,测量左室舒张功能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梗组QTVI可敏感地定量显示出舒张期平均峰值速度显著下降(P<0.01);舒张波持续时间缩短(P<0.05);IVR时限延长(P<0.05);表明心肌舒张功能的损害.QTVI舒张功能参数VE/VA与二尖瓣血流频谱E/A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r=0.61,P<0.05),且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QTVI技术作为定量定性评价心肌舒张功能的新方法,优于传统测量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军;石卫东;高东梅;伊莲花;卢尔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成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三维培养

    目的:建立成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三维培养模型.方法:将边长500 μm的方形网膜片神经纤维层向下浸入12孔培养板的胶原溶液层中,胶原溶液凝固后,培养孔内加入无血清MEM培养液.相差显微镜观察生长情况.应用羊抗鼠FITC-Thy-1.1单克隆抗体鉴定培养的神经节细胞突起.结果: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突起在凝胶中呈螺旋迂曲生长,可存活2周以上.免疫组化荧光显色神经节细胞突起呈阳性反应.结论:应用凝胶做支持物对成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进行三维原代培养,是一种成功的、可广泛应用的培养方法.

    作者:张小猛;徐春玲;庞利民;张晓光;高野雅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