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艾滋病的几种途径

杜丽芳

关键词:艾滋病, 艾滋病毒, 预防
摘要:艾滋病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也是社会问题,世界各国对此倍加关注.本文综述了预防艾滋病的5个途径:一是加大宣传教育,针对性行为,以政府行为进行干预;二是堵住血液传播途径;三是彻底阻断吸毒人员HⅣ的传播途径;四是重视同性恋人群;五是接种疫苗.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 476名武警战士卫生知识和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武警部队基层战士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卫生行为形成情况,为搞好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全国7个地区14个中队(连)的2476名武警战士进行基本情况、卫生常识和卫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基层武警战士的卫生知识平均得分为6.19分(满分10分);卫生行为的平均得分为6.26分(满分10分).卫生知识的知晓率,随着学历的升高、军龄的增长而增高(P<0.05).卫生行为的养成率,随军龄的增长而下降(P<0.05).结论:武警战士对卫生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卫生行为的养成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

    作者:王心;李浴峰;卓海瑛;雷志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基因芯片快速检测常见水中致病菌的初步应用研究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尝试对从实际样品中分离的几种常见致病菌进行快速检测鉴定.方法:通过PCR扩增检测靶基因,采用基因芯片与扩增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杂交,杂交结果通过ScanArray 3 000芯片扫描仪读取并与标准杂交图谱比较,从而判定样品中细菌的种属.结果:对分离的20株细菌进行了基因芯片的杂交检测,并用传统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了鉴定,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与传统方法鉴定结果的一致性为95%(19/20).结论: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水中常见致病菌具有快速、准确、易于操作等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晓敏;高志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青年女性急进高原后急性高原反应发病调查

    目的:调查30名青年女性急进高原的高原反应情况.方法:依照GJB 1098-91标准测定不同海拔高度女性生命体征的变化,填写<急性高原自主感觉症状表>,观察女性自主反应与不同海拔之间的关系.结果:进入2 930 m高原86.67%的青年女性无高原反应,在3 700m高原80.00%的人基本无高原反应,在5 380 m高原只有53.33%的人无高原反应.在不同海拔高度以头昏、口干、恶心、心慌、气短、胸闷、乏力、纳差、腹胀为主要症状.结论:女性急进5 380 m高海拔地区的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为46.67%.生命体征的改变以心率、呼吸为主.女性急性高原反应发生时间与低氧适应时间同男性无显著差异.

    作者:张建林;贾景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某部队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建议

    目的:做好军队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率,降低漏报率,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认真系统总结几年来的做法、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通过实践总结出5点做法:(1)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疫情报告责任意识;(2)健全疫情管理组织和报告网络,不断完善管理机制;(3)抓住五个环节,不断提高疫情报告质量和水平;(4)充分利用军队医院信息系统,科学掌握传染病信息动态;(5)深入部队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体系部队疫情动态.由于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疫情报告及时率达100%,漏报率保持较低水平.为进一步做好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4点建议:(1)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2)完善疾病监控机制,研制开发疫情管理信息自动化软件;(3)加大实际投入,使人才、经费、装备的投入向基层和防病工作倾斜;(4)严格奖惩激励,适时开展检查评比.结论: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军队传染病防治条例>等有关法规条例,积极做好疫情的监督监测,才能降低漏报率,提高及时率,保障官兵的身体健康,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作者:周仲贤;王标;王卫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赴汉江实施打捞任务官兵皮肤病患病情况

    2002年6月,我院医疗队赴汉江打捞一线执行部队卫勤保障任务.为了解部队在实施打捞任务期间皮肤病发病情况,我们对汉江打捞部队官兵皮肤病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刘新军;焦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某部从业人员HBsAg检测结果分析

    我们对某部1998~2001年在部队服务的从业人员进行了血清HBsAg检测,结果如下.

    作者:赵伟;毛晓玉;张华平;刘道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65例毒鼠强中毒的救治分析

    我院1998年5月~2002年7月共收治65例毒鼠强中毒病人,现将其救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岳玉桃;徐润芳;赵爱娟;杨惠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影响层流室洁净度医源性因素的初步探讨

    空气层流无菌室(laminar air flow bioclean room,LAFR)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院手术室、供应室、药物配置中心或作为骨髓移植及放化疗所致粒细胞减少患者的监护室、病室等,预防和减少了感染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医疗质量.

    作者:肖兰香;黄崇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体表防护对迅速减压致兔肺损伤的防护作用

    目的:研究迅速减压对肺损伤的影响及体表防护的作用,为修订机体对迅速减压的耐限和制定防护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作不同减压速度和减压峰值动物模型.将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慢减压组(S)、9.80 kPa迅速减压组(R1)、13.72 kPa迅速减压组(R2)和13.72 kPa迅速减压胸腹部防护组(R3),减压后观察各组动物的死亡和肺损伤情况.结果:慢减压对肺不造成明显的损伤;迅速减压引起不同程度的肺损伤,减压峰值越高,伤情就越重,R1组肺损伤评分为1.50±0.55,而R2组为3.50±0.84(P<0.01).采用胸腹部防护后,迅速减压造成的肺损伤明显减轻,R3组肺损伤评分为1.17±0.41,与无防护比较有明显差异,但与R1组无明显差剐.肺组织光镜检查结果与大体观察评分结果相似.R2组有3只动物死亡,其它各组无动物死亡.结论:迅速减压造成一过性胸内压增高,引起机体肺脏损伤;胸腹部施加对抗压力可减轻肺损伤,提高机体对迅速减压的耐限.

    作者:刘晓鹏;肖华军;闫汝泉;齐燕松;金忠正;石强;秦志峰;付丽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某部新兵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为了探索部分新兵心理障碍发生的原因及规律,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部队健康水平,维护部队战斗力.方法:采取记名和不记名的问卷调查,建立心理话信箱,座谈了解等方法,对1 130名新兵进行调查.结果:近年来入伍新兵中心理障碍或潜在心理障碍较以往有增长趋势.针对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和特点,采取密切观察,个体分析,从病因入手,综合防治等措施,以公共心理卫生教育与单独个体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新兵心理障碍问题,保证了新训任务的完成.结论:所采取的对策对其他部队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曾凡本;林海;曹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S101复合制剂在高温下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复合制剂S101在高温下的抗疲劳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S101组和对照组,置仿真模拟热气候舱内进行疲劳游泳实验.记录大鼠高温下力竭时间,观察高温下急性运动后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S101组大鼠在40℃水温中平均游泳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高温下急性运动50 min后S101组大鼠血清钙离子、Glu、SOD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BUN、LA、MDA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氯离子浓度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S101可明显提高机体在高温下疲劳的耐受能力.

    作者:覃鲁宁;邹飞;万为人;郭进强;罗炳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血压性心肌肥大逆转过程心肌胶原的变化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肌肥大及逆转过程心肌间质胶原骨架网络超微结构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大鼠高血压模型,并于模型建立后4周,用30 rag@kg-1卡托普利每日给大鼠灌胃,连续12周,以逆转心肌肥大.用多道生物信号分析系统记录血压和心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间质胶原骨架网络的超微结构.结果:逆转前(模型建立后4周)及逆转期第4、8周高血压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比两对照组高,第12周差别不明显,假手术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逆转前,心肌间质胶原骨架网络病变严重,主要表现在胶原纤维骨架网络区蛋白质沉积;在逆转期的第4周、8周、12周,蛋白质的沉积逐渐减少;第12周间质胶原骨架网络病变各处不甚一致,有的区域接近正常.结论:高血压性心肌肥大间质胶原骨架网络区的病变是主要损伤之一;开搏通能部分逆转心肌肥大对间质胶原骨架网络的作用,主要在于减少蛋白质的沉积.

    作者:刘子泉;李海英;佟长青;齐莉;吴胜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一起盐酸克伦特罗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2年7月2日,某部发生一起食用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残留猪肝引起的食物中毒.由于食用人数不多,食用者进食量不大,中毒症状较轻和短时间查明了发病原因并采取了有效措施,从而及时扑灭了疫情,也消除了官兵们的紧张心理.现将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华;安江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亚健康状态人群防病预警管理对策初探

    目的:探索部队亚健康人群防病预警的有效干预措施和管理手段,确保部队官兵健康.方法:通过调研,对其特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针对亚健康状态起因,积极采取媒体传播、定期体检、健康咨询、群体调查、自我监测,建立健康档案、形成监测网络体系,切实加强对亚健康状态的防病预警管理.采取以上对策,增强部队官兵群体自觉防病意识,促使大多数亚健康状态者恢复健康,减少发病.结论:亚健康状态逐步被官兵所认识,对提高部队战斗力,促进部队全面建设,实现保打赢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贺顺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对一起四氯化硅泄漏污染某部营区的监测

    2002年6月15日,我们对某部营区环境遭受四氯化硅泄漏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监测处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鄢立刚;邹金超;宋聚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某军校学员渡海登陆演练中伤病情况调查

    5月末~6月初,某军校学员在驻军单位的协助下,进行了渡海登陆作战卫勤保障演练.为了解演练中参练学员的伤病发生情况,进行了本调查.

    作者:张茂运;李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训练的要求及对策

    阐述从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及人员培训的影响和要求入手,系统分析我军军事预防医学人员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对军事预防医学人员培训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突出军事预防医学特色,创立新的教学模式;(2)优化军事预防医学课程设置,完善教材体系;(3)加强对各级预防医学人员的培训,提高防疫技能;(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培训效果.

    作者:张晓丽;陈立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部队食物中毒预防与处理指导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为降低部队食物中毒发生率,提高食物中毒救治水平和效率,我们研制了<部队食物中毒预防与处理指导系统>.现将本系统主要功能介绍如下.

    作者:于瑞敏;王常有;李清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试纸法在食品、水质及其它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试纸法作为一种快速的现场检测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便宜,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准确性和灵敏度.现就近年来试纸法在食品、水质、空气及其它检测方面的应用概况作一综述,以利于试纸法在卫生检测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周焕英;高志贤;崔晓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某连演习期间膳食营养不足原因分析

    为了解濒海演习部队膳食营养状况,我们调查了参演部队某连膳食营养情况,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琦;张昌泉;游南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预防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