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立刚;邹金超;宋聚忠
2002年6月,我院医疗队赴汉江打捞一线执行部队卫勤保障任务.为了解部队在实施打捞任务期间皮肤病发病情况,我们对汉江打捞部队官兵皮肤病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刘新军;焦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索部队亚健康人群防病预警的有效干预措施和管理手段,确保部队官兵健康.方法:通过调研,对其特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针对亚健康状态起因,积极采取媒体传播、定期体检、健康咨询、群体调查、自我监测,建立健康档案、形成监测网络体系,切实加强对亚健康状态的防病预警管理.采取以上对策,增强部队官兵群体自觉防病意识,促使大多数亚健康状态者恢复健康,减少发病.结论:亚健康状态逐步被官兵所认识,对提高部队战斗力,促进部队全面建设,实现保打赢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贺顺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艾滋病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也是社会问题,世界各国对此倍加关注.本文综述了预防艾滋病的5个途径:一是加大宣传教育,针对性行为,以政府行为进行干预;二是堵住血液传播途径;三是彻底阻断吸毒人员HⅣ的传播途径;四是重视同性恋人群;五是接种疫苗.
作者:杜丽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阐述从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及人员培训的影响和要求入手,系统分析我军军事预防医学人员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对军事预防医学人员培训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突出军事预防医学特色,创立新的教学模式;(2)优化军事预防医学课程设置,完善教材体系;(3)加强对各级预防医学人员的培训,提高防疫技能;(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培训效果.
作者:张晓丽;陈立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2002年6月15日,我们对某部营区环境遭受四氯化硅泄漏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监测处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鄢立刚;邹金超;宋聚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为了维护演习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保障演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方法:采取跟随演习部队伴随保障的方式,实施就地防疫保障.结果:从实践中总结出5点做法:(1)认真做好卫生流行病学侦察;(2)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3)加强野营卫生管理;(4)落实各项防病措施;(5)加大检查指导力度.由于措施得力,多次重大军事演习未发生一起疫情和食物中毒,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保障任务.结论:演习部队卫生防疫保障要着眼保障的难点,科学严谨地制定各项防疫保障措施,并加以认真落实.
作者:邱晓辉;张克宇;蒲平安;龚自力;刘士军;郭建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了解濒海演习部队膳食营养状况,我们调查了参演部队某连膳食营养情况,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琦;张昌泉;游南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获得抗人巨细胞病毒(HCMV)单克隆抗体(McAb),并将其用于人HCMV感染后的抗体检测.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抗重组HCMV(rhCMV)gp52蛋白的McAb.并用抗人μ链抗体包被、rhCMV gp52蛋白作抗原和HRP-McAb作标记抗体,建立了检测抗HCMV抗体的捕获ELISA.用该法检测献血员、病毒性肝炎患者及疑似CMV感染的肝炎综合征患者血清共计939份.结果:终获得4株(3E9,5A6,4G12,2H2)能稳定分泌高效价抗rhCMV McAb的杂交瘤细胞.它们分别识别gp52蛋白上的2个不同抗原表位,2H2识别gp52蛋白上的一个表位,3E9,5A6和4G12则共同识别另一个表位.用其建立的捕获ELISA,gp52蛋白抗原佳浓度为1μg@mL-1,酶标单抗的工作浓度为1:1 600,批内平均变异系数3.7%,批间平均变异系数7.9%.634例献血员IgM抗体阳性17例(2.7%);28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阳性10例(3.5%);17例肝炎综合征患者,阳性11例(64.7%).均经免疫印迹法证实.结论:用gp52蛋白及其单抗建立的捕获ELIS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不受类风湿因子的影响,结果可靠,优于全病毒抗原构成的检测试剂,适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周宗安;郑纪山;邓小昭;李越希;何亮;李鹤林;王延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海训前后战士的心理状况变化及其与个性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EPQ对参加海训的战士作团体评定.结果:海训前SCL-90中的7项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P<0.01);海训后SCL-90中的6项因子分较海训前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不同个性组海训后强迫、敌对、偏执因子分均高于海训前(P<0.05),中间型组人际关系、外向型组精神病性因子分训练后高于训练前(P<0.05).结论:对参加海训的战士进行心理教育,对于提高战士心理承受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制定行之有效的军人心理危机干预措施迫在眉睫.
作者:夏追军;王伟忠;杨波;孙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许多情况下饥饿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了解饥饿对机体的影响和干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着重讨论了人体的耐饥潜力、饥饿后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干预方法,以期为防治饥饿的不利影响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郭长江;杨继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2002年7月2日,某部发生一起食用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残留猪肝引起的食物中毒.由于食用人数不多,食用者进食量不大,中毒症状较轻和短时间查明了发病原因并采取了有效措施,从而及时扑灭了疫情,也消除了官兵们的紧张心理.现将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华;安江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院1998年5月~2002年7月共收治65例毒鼠强中毒病人,现将其救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岳玉桃;徐润芳;赵爱娟;杨惠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5月末~6月初,某军校学员在驻军单位的协助下,进行了渡海登陆作战卫勤保障演练.为了解演练中参练学员的伤病发生情况,进行了本调查.
作者:张茂运;李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坦克乘员夏季足癣患病情况,探讨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坦克兵某部710名官兵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和临床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夏季足癣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将所获取的资料整理分析.结果:710名坦克乘员中有足癣患者288人,患病率为40.6%.其中干部患者35人,战士患者253人,患病率分别为26.9%和43.6%,两者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机关15人,基层273人,患病率分别为24.2%和42.1%,两者间比较也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夏季影响坦克乘员患足癣病的主要因素为长时间穿胶鞋、出足汗、治疗上存在误区和不良卫生习惯.结论:应针对夏季足癣患病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坦克乘员足癣患病率;要加强防治足癣措施研究.
作者:李源;韩金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试纸法作为一种快速的现场检测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便宜,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准确性和灵敏度.现就近年来试纸法在食品、水质、空气及其它检测方面的应用概况作一综述,以利于试纸法在卫生检测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周焕英;高志贤;崔晓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迅速减压对肺损伤的影响及体表防护的作用,为修订机体对迅速减压的耐限和制定防护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作不同减压速度和减压峰值动物模型.将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慢减压组(S)、9.80 kPa迅速减压组(R1)、13.72 kPa迅速减压组(R2)和13.72 kPa迅速减压胸腹部防护组(R3),减压后观察各组动物的死亡和肺损伤情况.结果:慢减压对肺不造成明显的损伤;迅速减压引起不同程度的肺损伤,减压峰值越高,伤情就越重,R1组肺损伤评分为1.50±0.55,而R2组为3.50±0.84(P<0.01).采用胸腹部防护后,迅速减压造成的肺损伤明显减轻,R3组肺损伤评分为1.17±0.41,与无防护比较有明显差异,但与R1组无明显差剐.肺组织光镜检查结果与大体观察评分结果相似.R2组有3只动物死亡,其它各组无动物死亡.结论:迅速减压造成一过性胸内压增高,引起机体肺脏损伤;胸腹部施加对抗压力可减轻肺损伤,提高机体对迅速减压的耐限.
作者:刘晓鹏;肖华军;闫汝泉;齐燕松;金忠正;石强;秦志峰;付丽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降低部队食物中毒发生率,提高食物中毒救治水平和效率,我们研制了<部队食物中毒预防与处理指导系统>.现将本系统主要功能介绍如下.
作者:于瑞敏;王常有;李清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武警部队基层战士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卫生行为形成情况,为搞好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全国7个地区14个中队(连)的2476名武警战士进行基本情况、卫生常识和卫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基层武警战士的卫生知识平均得分为6.19分(满分10分);卫生行为的平均得分为6.26分(满分10分).卫生知识的知晓率,随着学历的升高、军龄的增长而增高(P<0.05).卫生行为的养成率,随军龄的增长而下降(P<0.05).结论:武警战士对卫生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卫生行为的养成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
作者:王心;李浴峰;卓海瑛;雷志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掌握东南沿海坑道储水的水质情况,为坑道水源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对各坑道水源的感官性状、化学、毒理学及细菌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7个坑道储水中,pH值超标占76.47%,硫酸盐超标占11.76%,氟化物超标占11.76%,亚硝酸盐氮超标占5.88%,细菌总数超标占29.41%,大肠菌群超标占70.59%.结论:海防某部17个坑道水源水质基本情况良好,有些超标水源经适当处理后,可做为部队生活饮用水水源.
作者:周东明;郁兴明;陈永红;沈建忠;杨文富;操敏;郭恒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为确保高炮部队参加靶场实弹射击官兵的身体健康,探索高炮部队进驻靶场后,实弹射击期间卫生防病工作特点和规律.方法:通过部队进入靶场前后,以部队爱卫会为主的卫生防病工作准备和实施,探索、研究和总结落实基层各项卫生防病工作制度,努力做好高炮部队靶场实弹射击期间卫生防病工作的方法.结果:确保了高炮部队在靶场实弹射击期间官兵身体健康,无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发生,昼夜发病率控制在1.5‰以内,为实弹射击任务顺利圆满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结论:通过高炮部队靶场实弹射击期间卫生防病工作总结,摸索出一套比较有效的卫生防病保障经验,可供其他单位借鉴.
作者:南征国;田怡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