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杰;冯仲扬
本文作者设计一种前房注入粘弹剂角膜湿房保存技术,此法保存的角膜期限是96 h,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亚东;付田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在2001年WHO分类中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oma)被划分为MALT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本文作者就其病因、遗传和病理学近年来的进展状况作一论述.
作者:陈定宝;杨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表达志贺毒素2A-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Stx2A-LHRH)重组毒素,探讨其是否具有特异杀伤癌细胞的可能性.方法:用PCR方法扩增带有Nco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的Stx2A-LHRH DNA基因,克隆至pET-20b(+)质粒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挑取单菌落培养,提取质粒、酶切.结果:经鉴定、测序,获得重组质粒pET20-SL.结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成功地构建了带有Stx2A-LHRH重组毒素基因的质粒,使其表达Stx2A-LHRH重组毒素成为可能,为进一步研究导向药物奠定了基础.
作者:岳瑛;祖莉莉;于晓伟;冯书章;朱平;李荷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药物注射、射线照射、手术切除的方法治疗129例患者.结果:药物注射有效率为83.9%,β射线照射94.3%,手术+药物注射84.6%,手术+β射线照射96%.结论:瘢痕疙瘩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方法.
作者:刘鹤松;赵自然;林承赫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腰交感神经切除术(SM)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价值.方法:1990-2001年间对48例TAO病人施行了SM,其中3例施行了双侧手术,共51条肢体.其中Ⅰ期10例,Ⅱ期34例,Ⅲ期4例.结果:10%达到临床治愈,62%达到基本治愈,28%明显好转,远期效果突出,特点是降低了截肢率.结论:选择性腰SM是治疗TAO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王琦;赵文光;王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动物整体实验,观察薯蓣皂苷元(diosgenin,Dio)对移植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MGC-803)荷瘤裸鼠肿瘤增重的影响,为确定该药物的临床抗肿瘤适应证寻求依据.方法:将左侧腋部皮下已植入1 mm×1 mm×1 mm左右(重量约40 mg)MGC-803肿块的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组及3个不同剂量Dio组.给药周期为 6周.给药结束,将动物脱臼处死,剥离出肿块称重,比较各组肿瘤重量,并求出肿瘤抑制百分率.结果:Dio 400、200和100 mg*kg-1 ig对移植MGC-803荷瘤裸鼠肿瘤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出较好的量效关系,平均抑瘤率可达44.9%~64.5%.结论:Dio对MGC-803增长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陈声武;王岩;孙长江;何忠梅;王本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1991年2月-2001年12月共收治肠梗阻病人468例,其中粘连性肠梗阻275例,男152例,女性123例,年龄16~76岁,平均为51.3岁.
作者:李柏文;张利群;严智勇;赵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文作者采用固定矫治器与牙合垫联合应用矫治偏颌畸形24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辛奕;卜春艳;张德素;朴仁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因左侧天幕上脑膜瘤术后11年,头痛伴右侧肢体运动障碍逐渐加重半个月入院.头颅MRI见左侧颞顶枕叶可见不规则形不均匀长T1、T2异常信号,边界较清晰,占位效应明显,大小为8.96 cm×5.25 cm×7.5 cm,周围可见部分长T1、T2水肿信号,左侧脑室受压明显,中线结构向右移位.临床诊断为脑膜瘤.
作者:林波;马秀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儿,男,5岁.因绞肉机绞伤右手急诊入院.查体见右手示、中、环指近节中段处离断,离断组织破碎,只有环指外形较完整.急诊清创后施行修复再造术.设计环指移位再植中指,移植双足第二趾再造示、环指,移植再造手术采用趾-指动静脉吻合的方法,尽量减少副损伤,不用游离足背动静脉.再植及再造的固定采用逆行贯穿指骨克氏针固定,肌腱及神经的修复按常规,吻合血管的质量是手术的关键.
作者:富饶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因全身散在红斑、水疱伴瘙痒3 d入院.该患者因风湿性关节炎口服关节镇痛片10 d(剂量不详),7 d后口唇及颊粘膜出现散在红斑、水疱,面部、双手背出现散在红斑、斑丘疹,并迅速蔓延至全身伴瘙痒,于当地诊所静点林霉素、病毒唑(剂量不详)未见好转,于发病第3天来本院就诊.体检: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一般状态欠佳,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夫妻均无婚外性行为史.皮肤专科检查:眼结膜充血,口唇及颊粘膜散在绿豆大红斑、水疱,全身皮肤散在指甲大小水肿性红斑、斑丘疹,皮疹中央有水疱,外阴部皮肤粘膜未见异常.
作者:朱红;刘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皮瓣在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对应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的278例患者,就其手术适应证及不同缺损部位修复后的临床疗效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术后随访时间为1~4年,皮瓣均全部成活,有20例皮瓣远端出现静脉危象.结论:髂腹股沟皮瓣是一种较好的修复前臂及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成活率高.
作者:宫旭;路来金;丰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临床表现凶险,病死率高,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争论的焦点.本文作者对SAP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综述,认为以非手术治疗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已经大大提高了SAP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吕国悦;孟宪英;王广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原发于椎管内硬膜外的恶性淋巴瘤十分少见,本文作者在低场MRI遇见2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晓明;孙戈新;苑晓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时定量取样,在各自的λmax处测定其A值,计算百分含量,判断两者配伍后的稳定性.结果:将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及利巴韦林注射液同时加入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5%及10%葡萄糖、5%葡萄糖氯化钠等输液中,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是稳定的.结论:甲磺酸培氟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本实验条件下可以配伍应用于上述各输液中.
作者:倪海镜;戴维群;徐丽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分析102例心胸比率≥0.70大心脏瓣膜病人手术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全部应用人工机械瓣膜,手术施行了单纯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二尖瓣置换加主动脉瓣成形;联合瓣膜置换.附加术式为保留二尖瓣装置行二尖瓣置换,左心房折叠缝合及部分切除.结果:全组术后早期死亡5例,占同期手术病例的4.9%,晚期死亡7例.长期生存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胸比率平均缩小0.19. 结论:大心脏瓣膜病人经围术期全面、确切的心肌保护,同时行改进的心脏瓣膜置换技术,完全可以得到救治,近、远期疗效良好.
作者:缪文瑞;张曙东;许日昊;王天策;朱志成;王春光;李凡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8年1月-2001年10月间应用双吻合器行直肠前切除保留肛门治疗186例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并发症中吻合口瘘3例,无吻合口狭窄及输尿管损伤,术后随访6~38个月局部复发6例,均为C期患者,复发率为3.22%.结论:双吻合器的应用明显提高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功率,并保证了低位和超低位前切除术的安全性.但局部复发率与病期早晚有关.
作者:陈光;王磊;王广义;所剑;李有柱;王有德;谭毓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提高人免疫缺陷病毒Ⅱ型(HIV-2ROD)gag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量.方法:研究了转化子生长的培养条件,包括不同的甲醇诱导浓度、诱导时间、溶解氧、摇瓶转速及不同pH值对人HIV-2 gag表达的影响.表达产物进一步通过盐析和Sephadex G-100分子筛层析柱层析分离纯化.结果:佳表达条件是1.0%甲醇诱导,诱导时间3 d, 大于85%的溶解氧,摇瓶转速250 rmin-1,pH6.0~6.5,目的蛋白表达量达到21 mg*L-1.同时,经纯化后得到了纯度大于95%的目的蛋白.结论:获得了HIV-2ROD gag重组蛋白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系统中分泌表达的佳表达条件.
作者:李子健;金宁一;江文正;张立树;赵健绮;金洪涛;王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本组32例,均符合1995年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病程在3个月以内.男18例,女14例,年龄14~38岁,其中29例有明显上呼吸道感染史,3例肠道感染史.32例患者既往均无心脏病史,排除药物影响、中毒性、代谢性和胶原病等的心肌病变.②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乏力、头晕、胸闷、心悸,15例有心前区持续性闷痛.体检心尖部第一心音明显减弱,可闻及奔马律及早搏.
作者:李力;刘丽君;王海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994年6月-2001年7月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56例胆囊结石患者中发现10例胆道变异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光;佟建秋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