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碟脉灵注射液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李艳妍;尹一子;睢大员;于晓风;曲绍春;姜义

关键词:DMLI, 高脂血症大鼠, 血脂代谢, 自由基, PGI2/TXA2
摘要:目的:观察碟脉灵注射液(DMLI)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脂蛋白-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 方法: DMLI按5、10、20 ml*kg-1*d-1给大鼠连续腹腔注射12 d,测血脂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PGI2)血栓素A2(TXA2)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观察肝脏脂肪沉积情况.结果: DMLI 10、20 ml*kg-1能明显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甘油三酯(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XA2及LPO含量,并明显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GI2含量及SOD活性,亦能使TC/HDL-c及LDL-c/HDL-c比值明显降低,PGI2/TXA2比值明显升高.病理检查可见肝脏脂肪沉积明显减轻.结论:DMLI可能通过调节体内血脂代谢、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及提高PGI2/TXA2 比值发挥抗动脉硬化作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杞降糖口服液中人参皂苷Re和Rg1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参杞降糖口服液中人参皂苷Re、Rg1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VP-ODS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21∶79),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人参皂苷Re在0.5~5.0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 9,n=5),回收率为(97.05±2.00)%;人参皂苷Rg1在0.04~0.25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 9,n=5),回收率为(96.70±1.70)%.结论:HPLC方法简便、准确,精密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含人参皂苷Re、Rg1成分产品含量的测定.

    作者:张雷;陈燕萍;王志才;马兴元;陈春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原发性脑膜黑色素瘤一例报告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患者,男,37岁.因阵发性头痛,谵语伴说话笨拙3 d入院.头部CT示双侧额叶不规则高密度影,4.8 cm×4.0 cm,大脑镰右旁见类圆形高密度影,1.8 cm×2.0 cm,手术见左侧额极均被肿瘤占据,呈紫黑色.脑表均被黑色肿物覆盖.由于肿瘤面积广泛,无法切除全部肿瘤.

    作者:孙逊;王丽萍;邹亚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扫描仪在大脑中动脉阻断脑梗死面积测量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扫描仪测量脑梗死面积的方法.方法:利用扫描仪扫描红四氮唑染色的梗死脑组织,计算机测量脑梗死面积.结果:扫描所得图像更为清晰,可观察到微小的变化,测量灵敏度可达1 mm2.结论:扫描仪扫描测量脑梗死面积方法精确度高,操作简便、快捷,适用于多种标本的测量.

    作者:温克;蒋宇;李红;杨世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二例报告

    1 临床资料病例1 患者35岁,孕3产1,停经12周,下腹疼痛6 h入院.末次月经为入院前85 d,入院前4 d,服米索前列腺醇引产钳刮失败.查体;血压10/7 kPa,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子宫前位,增大如11周妊娠大小,子宫形状不规则,左侧角突出,包块与宫体分不开,宫体触痛阳性.拟诊:异位妊娠破裂.行剖腹探查术.见左角子宫妊娠破裂,胎儿如10周大小,部分进入腹腔,子宫残角可见少量绒毛组织剥离不全出血,清理绒毛及宫腔后行残角子宫及同侧输卵管切除术.诊断:左侧残角子宫妊娠破裂.

    作者:赵奕奕;刘晓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核S期增殖细胞比率分析在评价预后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核DNA倍体、S期细胞比率(SPF)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食管鳞癌术后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21例,正常食管组织6例,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细胞核DNA倍体和SPF.观察异倍体和2倍体食管鳞癌5年存活率以及SPF对5年存活率的影响.结果:21例食管鳞癌中异倍体出现16例(76.1%),5年存活1例(6.25%);2倍体食管鳞癌5例,5年生存4例(80%,P<0.05),食管鳞癌SPF≥30%的16例,5年生存1例(6.25%),SPF<30%的5例,5年生存4例(80%,P<0.05).结论:食管鳞癌的细胞核DNA倍体类型和SPF是评价患者预后的主要指标,SPF≥30%时预后明显不佳,SPF与TNM分期明显相关可作为TNM分期的参考.

    作者:王岩;闫继东;李国栋;郑强;李贵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复方川贝精片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复方川贝精片为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风寒痰喘咳嗽之常用中成药,其质量标准中无含量测定项,只有几个试管鉴别反应,在检测中鉴别生物碱的反应不明显.复方川贝精片由盐酸麻黄碱,川贝母等九味药组成,本文作者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其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获得满意结果.实验平均回收率为94.14%,5次独立测定的变异系数为0.17%.

    作者:洪立湘;周春莲;沈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正常人群脑脊液Tau蛋白含量的定量分析

    目的:探讨正常人群脑脊液(CSF)Tau蛋白含量的分布范围,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式ELISA技术,对20例正常对照(NC)组及20例非AD神经系统疾病(ND)组CSF-Tau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及统计分析.结果:CSF-Tau蛋白含量NC组与ND组间比较、男女性别间比较、CSF蛋白正常组和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以年龄因素作直线相关分析,NC组r=0.53(P<0.05),呈正相关.结论:正常人群CSF-Tau蛋白含量为(125.88±45.62)ng*L-1,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缓慢增高的趋势,但与性别及CSF蛋白总量无关.

    作者:孔繁军;马涤辉;张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局部注射32P胶体治疗瘢痕疙瘩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好发部位及局部注射32P胶体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采用局部注射32P胶体方法治疗瘢痕疙瘩115例,共134个瘢痕疙瘩.结果:瘢痕患者中,患单个瘢痕疙瘩115例(54.8%),患2个瘢痕疙瘩10例(8.7%),患3个或3个以上瘢痕疙瘩42例(36.5%);瘢痕疙瘩好发部位是前胸,占50.75%(68/134).瘢痕疙瘩32P胶体局部注射治疗疗效好,1次治愈33例(28.70%),2次累计治愈77例(66.96%),3次累计治愈108例(93.91%), 4次累计治愈113例(98.26%),5次累计治愈115例(100%).结论:瘢痕疙瘩好发于胸部,以单发或多发常见;局部注射32P胶体治疗瘢痕疙瘩疗效好,治愈后不复发.

    作者:罗云霄;郭夯;孙淑滨;梁贵荣;宋晓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开放性股骨干骨折的治疗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开放性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8例开放性股骨干骨折病人资料进行总结.结果:98例中一期截肢者4例,清创后骨牵引石膏固定21例,钢板内固定35例,外固定架固定治疗38例.不同治疗方法预后不同,其中外固定架组预后好,远期并发症少.结论:外固定架对开放性股骨干骨折治疗有明显优势.

    作者:田宝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人参茎叶总皂苷对培养的人胚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人参茎叶总皂苷(GSL)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增生的直接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活细胞计数法与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400、300、200、100、50、10 mg*L-1)的GSL和GSL 300 mg*L-1在不同作用时间(6、12、24、36、48、72、96和120 h)对RPE细胞增生及代谢的影响.结果:GSL组细胞增殖受抑并出现细胞脱落,GSL 400 mg*L-1具有强的抑制效应,明显抑制效应在6 h出现,96 h达高峰.GSL组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RPE细胞生存率下降.结论:GSL可能通过阻滞钙通道、干扰RPE细胞代谢对RPE细胞增殖具有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的抑制作用.

    作者:庞慧民;朱玉琢;明月;庞利民;拱中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直肠癌26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①一般资料:1996年3月-2001年12月共手术治疗直肠癌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19~82岁,平均55.6岁;30岁以下2例(7.7%),31~40岁3例(11.5%),41~50岁3例(11.5%),51~60岁8例(30.8%),61~70岁7例(26.9%),71岁以上3例(11.5%).症状分别有消化不良、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血、腹痛、腹胀、不完全肠梗阻、贫血、消瘦等,术前经肛门指检或纤维结肠镜检肿瘤下界距齿状线4~9 cm,平均6.1 cm,经术前病理或术中快速病理证实为直肠癌.②手术方法:根治性手术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主要有二种术式:①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对于距齿状线7 cm以内的直肠癌,不保留肛管和肛门及全部肛管括约肌,行乙状结肠腹壁永久性造瘘术(人工肛门),术后终生用肛门袋;②拉下式直肠癌根治术:对于下界距齿状线7~10 cm的直肠癌,在肿瘤远侧紧靠齿状线处切断直肠.会阴部保留肛管,再将直肠和肛管外翻,充分扩肛,将肿瘤切除后的乙状结肠断端拖至会阴部,用4号丝线全层间断缝合.经腹腔上提结肠,使吻合口进入盆底形成一新直肠.

    作者:杨晓春;徐鹤飞;班甡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并发症的预防

    2002年1-4月本院收治浅表性膀胱癌患者10例,均经尿道电切治疗,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卫星;田玉柱;陈立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分析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联合作用所致的一种全身慢性代谢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已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了解高校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本文作者对吉林大学南岭校区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玲;李继梅;李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妇产科患者术后应用抗生素效果分析

    为预防感染,手术后病人应用抗生素治疗已经成为外科常规,目前对于抗生素的选择较为混乱,过去一些抗菌效果确实的廉价抗生素,由于种种原因被忽视.为此本文作者回顾了妇产科手术后抗生素应用情况,评价青霉素、庆大霉素术后预防感染的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梁毅;张振家;刘震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普乐可复治疗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

    目的:观察普乐可复(FK506)治疗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选择尸肾移植术后6~34个月出现慢性肾功能异常的患者24例,将原有以环孢素A(CsA)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替换成以FK506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观察肾功能变化.结果:替换FK506治疗8~12周后,21例肾功能明显改善,其中4例肾功能在4周内恢复正常, 3例效果不良,但血清肌酐(Cr)未呈上升趋势,总有效率85%.继续随访6个月以上,移植肾功能稳定,亦未发生明显药物毒性作用.结论:对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患者采用FK506替换CsA治疗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措施.

    作者:周洪澜;刘铁石;王伟刚;傅耀文;张慕淳;张纯海;阴雷;邢广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探讨bFGF基因转移治疗视网膜病变的方法.方法:将bFGF和GFP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结果:酶切及琼脂糖电泳分析 pcFG中含有bFGF和GFP基因.结论:成功的构建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作者:吴宏;张绍昆;王桂云;张晓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盐酸纳洛酮对颅脑手术病人血浆和脑脊液β-内啡肽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在颅脑手术中盐酸纳洛酮对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探讨盐酸纳洛酮的脑保护作用.方法:32例择期颅脑手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纳洛酮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及脑脊液中β-EP的含量.结果:纳洛酮组在给药后1 h( T2期)、给药后2 h(T3期)和给药后3 h(T4期)血浆β-EP含量分别为(187.76±81.37)、(109.56±45.92)和(69.37±21.66) ng*L-1,脑脊液中含量分别为(2 169.61±416.37)、(1 369.85±433.55)和(987.62±278.19) ng*L-1,均较给药前(T1期)即开始切硬膜时低(P<0.05),纳洛酮组血浆和脑脊液中的β-EP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值(P<0.05).结论:颅脑手术围术期应用纳洛酮可以使脑脊液和血浆中β-EP含量降低,从而说明应用纳洛酮可以减轻脑水肿和损伤,保护脑细胞.

    作者:王虎山;鲁质成;王凡;庞晓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梅尼埃病患者耳蜗电图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关系

    目的:探讨梅尼埃病患者耳蜗电图(ECochG)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的关系.方法:对57例(57耳)梅尼埃病患者及10例(20耳)听力正常青年人的ABR及ECochG进行对比观察.结果:57例梅尼埃病患者中,25耳(43.9%)Ⅰ波潜伏期延长,10耳(17.5%)Ⅴ波潜伏期延长.Ⅴ波的延长多由Ⅰ波延长向后推移的影响.在中、重度听力损失组ABR Ⅰ波潜伏期延长与ECochG AP (N1)潜伏期延长均可达66.7%,同时-SP/AP比值加大.结论:部分梅尼埃病患者ABRⅠ波潜伏期确有延长,而且常伴有-SP/AP比值加大,后者可作为应用ABR检查法的梅尼埃病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汪欣;刘淑芳;杜宝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胆汁免疫球蛋白与胆固醇单水结晶形成的关系

    目的:研究免疫球蛋白浓度与胆汁成核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2例胆囊结石病人和22例正常对照组的胆囊胆汁进行观察及检测,以了解胆固醇结石组、胆色素结石组及对照组的胆固醇单水结晶(CMC)形成过程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胆固醇性胆囊结石组胆汁中形成CMC,色素性胆囊结石组及对照组始终没有CMC的形成;胆固醇性胆囊结石组病人胆囊胆汁中IgM、IgG浓度高于色素性胆囊结石组及对照组,尤以IgG明显(P<0.001),三组胆汁中IgA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胆汁中IgG浓度与胆固醇单水结晶形成时间呈负相关(r=-0.899,n=25,P<0.001).结论:胆汁中作为促成核因子的IgG浓度升高可使 CMC形成时间缩短,其成核活性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免疫球蛋白的增加可促进CMC形成,它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张弘;王悦书;姜伟栋;韩喜春;李东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索他洛尔治疗室性早搏

    目的:观察索他洛尔对室性早搏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26例室性早搏的病人索他洛尔治疗前后室性早搏的数目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索他洛尔治疗不同原因所致室早总有效率为69%(18/26),尤其对冠心病并发室性早搏疗效显著.结论:索他洛尔是一种有效地治疗室性早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者:秦玲;郑杨;高沿航;张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